後疫情時代,武漢各行業現狀降薪、失業、轉行、倒閉

2020-12-22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堂食開放、公共運輸恢復、室內文化娛樂回歸……充滿煙火氣的武漢回來了。曾經熟悉的一幕幕場景重現,堵車、擠地鐵、吃大排檔、逛商場……好像一切都沒變

但,又好像一切都變了!

沒有人跟團遊、影院/民宿倒閉、產地湖北的產品被排斥、曾經熱鬧的街道商鋪現在一排排大門緊閉,貼著「門面轉讓」……一場疫情,改變了無數人的工作生活,也影響了武漢各個行業。

採訪人:@桃子汽水

工作:洪湖漁家旗艦店運營

我們是一家主要銷售小龍蝦等產品的武漢電商公司,這次疫情對店鋪銷售影響很大。由於工廠在湖北洪湖,疫情期間,湖北封鎖,所有產品無法發貨,不能運離武漢,疫情對公司以及工廠都造成了很大的虧損。

4月,正式復工復產後,我們開始網上銷售小龍蝦。但是很多客戶購買之後,發現產地在湖北就認為小龍蝦帶有病毒,要退貨甚至拒收快遞,這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受訪者供圖

以前客戶問得最多的是什麼時候發貨?最快什麼時候到貨?疫情發生後,很多客戶更關注的是生產地、工廠在哪裡,發貨倉庫是哪裡?是否會攜帶新冠病毒?

△旗艦店截圖

其實有些顧客並不是真的歧視湖北產品,而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發自內心的擔憂害怕,在我們說明情況後,他們就會放下心來,購買店裡的小龍蝦。

也有很多顧客毫不猶豫的下單,在評論裡為我們發聲,讓大家不要歧視湖北的產品。很暖心,每次看到都倍感溫暖,非常感謝所有支持湖北產品的顧客。

△受訪者供圖

現在是小龍蝦旺季,我們也迎來了一年中忙碌期,現在雖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但也沒有別人口中那樣糟。生活要繼續,2020活著就是唯一指標。

採訪人:@JJ

工作:出境領隊

今年的旅遊業太難了,從未想過我和我的同行們會以這樣的方式失業。

我之前在武漢一家旅遊公司做出境領隊,去年帶專線去峇里島,一個月去2-3次。出現疫情之後,導遊領隊集體失業,被迫轉行。(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隨後國家就宣布中國所有的旅行社暫停進出所有出入境業務,截至目前,中國跨省跨境旅遊暫不恢復。)

很多旅行社已經倒閉了,我之前工作的旅遊公司也在艱難自救中。

現在,大家都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生活下去。很多導遊/領隊開始電商賣貨、代購、轉行做別的工作。我找了一份銀行信用卡銷售員的工作,一切只能從頭開始。現在只慶幸自己還年輕,壓力不太大。

△圖/依二三

以後不確定是否回到旅遊行業,畢竟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年恢復旅遊業非常難!

儘管目前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大家的心理防線還在。雖然很多人想出去玩,但還是會害怕。今年五一黃金周、旅遊大旺季,旅行社幾乎沒有業務。有省內的旅行社發團去恩施、神農架,幾乎沒人。想出去玩的也都是選擇自駕遊,畢竟特殊時期,都避免和陌生人接觸。

△圖/依二三

最近武漢又出現了幾例確診病例,武漢人出家門都需要鼓足勇氣做足準備,何談外出旅遊。

採訪人:嚴涵

工作:胖記烤肉老闆

今年這場疫情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武漢的餐飲行業也面臨巨大的考驗,一些同行沒挺過來,門店上貼出了轉讓信息。

武漢「封城」後,意識到疫情對餐飲的嚴重影響,我內心的壓力很大。因為長時間無法復工,商鋪的房租、員工的工資、宿舍房租,每個月都是一筆不小的固定開支。但是在疫情爆發期又無計可施,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樂觀的應對生活

這次的疫情是對餐飲行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態很重要,同時也要不斷想辦法找出路

停業期間,不斷有顧客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堂食?考慮到這一需求,在武漢疫情形勢好轉後,我們嘗試了從未想過的烤肉外賣。將烤肉食材做成半成品,配上烤架,開啟了外賣服務。

△武漢二胖燒烤公眾號

沒想到外賣服務上線後,賣得不錯,很多顧客表示天天在家裡就欠一口烤肉,能送到家解解饞已經很知足了。

△武漢二胖燒烤公眾號

4月底,武漢公布了《武漢餐飲恢復堂食細則》。按照細則要求,胖記烤肉在5月1日開始恢復堂食,5家店鋪陸續開始線下營業。由於正處假期,出門消費的人比較多。有一些老顧客得到我們開放堂食的消息後,開很久的車專門來吃或者打包帶回家。

△受訪者供圖

當時在人多的地段,胖記烤肉的客流和營收能達到疫情前的70~80%。但是地段偏僻的,只能達到疫情前的50%~60%。

今年這種情況,我們基本不考慮贏利,活下來就是勝利。

採訪人:@小艾

工作:武漢某KTV經理

今年電影院和KTV行業的從業者都很難,從疫情爆發之後暫停營業到現在仍未營業。接近4個月沒有復工沒有營收,不少影院/KTV倒閉,員工失業。現在我們還在等通知,前幾天武漢又出現了確診病例,不確定5月份是否能開業。

但是真正開業之後估計更難,可能一個月內沒什麼生意,顧客會持觀望態度,覺得外面足夠安全才會來KTV消費娛樂。而這期間不僅要交房租、支付員工工資,還有水電等一系列支出。現在這種情況,起碼要少七成生意吧,而人手還不能少了。

武漢KTV行業的競爭還是很大的,不管怎麼說先活下去吧。

採訪人:小方

工作:幼師

我在武漢一家嬰幼兒託育中心上班,是一名幼師,主要幫助家長照料、教育0-6歲的小朋友。這次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現在有時候會感到很迷茫,不知所措。

春節放假回老家後才得知疫情,本應該回武漢正式復工的時間我們開始了線上辦公,從一個幼師變成了直播帶娃的小姐姐。我和同事之間總用這句話來調侃,「這場疫情讓老師變成了主播,家長變成了幼師,只有娃一直還是小神獸」。

這次疫情對我們行業的衝擊很大,疫情發生後,我所在的企業幾乎沒有收入,只有支出。經濟壓力較大,老師們的工資也無法正常發放。從1月到現在,只發了兩次1000元的生活補貼。生活壓力大、背有房貸車貸的老師們已經離職了。最近同事之間還在吐槽,幼師要去撿瓶子了。

現在我經常會感到迷茫,有種看不到希望的感覺。武漢的疫情得到控制,我們也無法很快正式復工。可能得等到疫情完全結束,我們這種嬰幼兒教育機構才能被允許營業。

現在有些雙職工家長的壓力也很大,因為復工之後家裡沒人照顧孩子,很希望把孩子送來。但是我們也很無奈,只能盡力幫助家長疏解壓力,想辦法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照顧。

疫情發生後,焦慮和壓力一直都在,但在工作期間總是不經意間被「小神獸」們治癒。在這段艱難的時光裡,小天使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感動。線上課堂下課的時候,如果家長在玩手機,2歲的小寶貝會拉著讓爸爸媽媽和老師說「老師再見,老師辛苦啦~」;有時候還會給老師一個隔空飛吻。

不論世界發生了多大的事情,孩子們依然純真可愛。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好好親親抱抱這些小天使們。

△圖/受訪者提供

採訪人:@軍軍

工作:計程車司機

在武漢開車十年左右,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武漢這麼大的城市,坐車的人很少,滿大街空車。以前繁華熱鬧人山人海的大排檔、宵夜,現在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現在的武漢感覺缺少了活力,太多行業都無法正常運轉了。

目前,在武漢開計程車基本賺不到錢,只能維持生計保障日常開銷。武漢很多娛樂行業目前都沒有復工,也沒有大型聚會,外面的人少了打車的人就少,計程車的生意就不好。然後由於疫情,很多外地人員都去別的城市工作,武漢的旅遊業也受到嚴重影響,這座城市的人流量減少了,計程車行業同樣也受到了影響。

今年4月8日,武漢「解封」當天,計程車生意不錯!因為當天很多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離漢,乘坐計程車的人比較多。後來,就越來越慘澹了,完全賺不到錢。有時候在外面晃幾十公裡路,沒有一個人乘車、有時候一個小時都不開張。

現在不論網約車還是計程車,都不好做。

疫情沒有結束,生活在武漢的人除了上下班更多的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很少出門娛樂,更不會扎堆聚集。現在的武漢,除了上下班會堵車,其它時間外面的車和人都非常少。

2020年,各行各業都很難,現在已經不求賺錢,能維持生活就足夠了。

採訪人:@濤濤

工作:4S店汽車銷售

疫情過後,很多人覺得公共運輸不方便,買車就變得迫在眉睫了。所以,武漢疫情形勢好轉後,很多人就來4S店買車了。

我們是4月復工,4月中旬過後就能明顯感受到買車的人變多了。客戶也比之前更果斷,很多客戶提前在網上看好車型之後直接來店裡談價格,很快就定下來了。之前買車的客戶來店裡之後,會看很久才決定是否購買,成單率也比較低。

現在4S店的客流量不多,但是成單率高很多,進店基本就是談價格提車,速戰速決的感覺。

五一當天,我們店裡賣了60臺車。

現在迎來汽車銷量的高峰,我認為有2個原因。首先是疫情過後,很多人個人安全意識提升,也發現了有車的便利。其次就是,各大車商因為兩個月的疫情擠壓了大量庫存,現在降價銷售,價格比之前便宜很多,現在的價格已經是近兩年最低了

其實經常開車的司機也能明顯的感受到,現在武漢每天都有不少新手上路。很多以前拿了駕照沒開車的人,在這次疫情之後,都開始選擇開車出行了。現在,早晚高峰期,武漢的馬路比疫情之前還要擁堵。

疫情帶來了汽車銷售的高峰期,當下只想抓住這次機會多賣幾輛車。畢竟市場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很多人的目標從掙錢、買房、結婚、旅遊、看演唱會……變成了安穩地活下來。

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除了上面採訪到的旅遊、餐飲、電商、嬰幼兒託育、KTV,還有電影院、書店、劇院、KTV、酒吧等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的還在艱難自救、有的可能沒有挺過2020年的寒冬。

武漢的大街上隨處可見「門面轉讓」、「業主急租」、「招租」等信息。

還有的店鋪仿佛停在了過年前,緊閉的大門上貼著「過年回家,明年回來」的信息。本以為只是過個春節短假,沒想到直接被迫放了個大長假,突然失業。

但也有不少行業出現轉機,比如汽車銷售、直播 賣貨、電子遊戲、線上教學……

2020年,太多人被迫轉行重新開始、太多人的生活工作被嚴重影響。就連湖北的市長們——我們心裡嚴肅穩重的官員都開始直播帶貨,為湖北經濟復甦助力。

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改變,熱點君認為,無需過度焦慮彷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抓住現在的機會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世間萬物不停流轉,只要保持樂觀積極、自強不息的態度,我們定會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最後,引用網友的一句話:「連市長都下海了,我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加油!武漢的前浪和後浪~

你從事什麼行業?

疫情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來源武漢熱點 侵刪

相關焦點

  •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推薦語:2020年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衝擊全球經濟。今年1-2月全國就已經有24.7萬家企業倒閉,而且這還是沒統計3月企業倒閉的數據,因此還有很多行業可能會有很大部分從業者消失。儘管目前大面積失業潮還未出現,整體防控趨勢也是向好發展,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要糟糕!
  • 英語機構生存現狀:超60%機構對下半年比較樂觀,行業將復甦增長
    6)此次疫情對英語培訓行業的營收和增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對於下半年的營收預期,超過60%的機構表示比較樂觀,下半年行業將會復甦增長。01英語培訓機構現狀1、機構降薪情況為降低成本,部分機構選擇降薪求生,19%的機構降薪幅度在10%-30%,5%的機構降薪幅度在30%-50%,14%的機構降薪超過
  • 餐飲行業哀鴻遍野,但實際上這個行業的現狀,比餐飲行業更慘!
    就在前不久,西貝餐飲的董事長,向媒體哭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企業虧損已經高達了1.5億元,隨時有破產的可能。新聞發布後沒多久,浦發銀行等一眾金融企業,紛紛開始對西貝伸以援手,給西貝發放了貸款,目前西貝餐飲的狀況基本算是穩定了!然而,西貝的風波過去沒多久,桔子酒店和魅KTV的創始人吳海,又公開發表了一篇文章。
  • 2020後疫情時代職場人生存狀況白皮書
    7月21日,人社部就業服務平臺「就業在線」正式上線,助力後疫情時代精準就業與此同時,各大招聘平臺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積極發起、參與各類促就業活動。這些舉措極大增強了後疫情時代職場人對未來就業形勢的信心。
  • 疫情之下被降薪、被裁員?別慌,國家出手穩就業、穩工資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受到疫情的影響,一些企業無法正常營業,現金流驟減,甚至歸零,但是各種費用支出依然龐大,無奈選擇裁員、停工、調崗、降薪等各種自救措施。「昨天還說要降薪,今天就接到人事通知,我被優化了。」在北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劉醒(化名)告訴記者:「之前公司發通知說,受到疫情影響,需要全員降薪,領導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當時我還自我安慰,降薪總比不發工資強嘛!
  • 美國迎來壞消息:失業人數高達1258萬!三大行業「受災」明顯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現狀如何?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高居不下,經濟復甦前景難料。"失業潮"幾乎滲透美國的所有行業,根據行業出版物及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媒鎖定了失業最嚴重的三大行業——零售業、旅遊業、航空業。首先是零售業。個人消費被譽為美國經濟增長的引擎,約佔其GDP總量的70%,而零售作為個人消費的主要渠道,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在疫情蔓延及居民消費意願下降的雙重打擊下,美國零售業幾乎"走入窮巷"。
  • 武漢的「醫護酒店」:倒閉都沒關係,先把疫情扛過去
    全國酒店行業都受到了重創,特別是重災區武漢的酒店。大多數酒店人都很焦慮和迷茫,不知道以後怎麼走,會虧損還是倒閉。但好在有政府的徵用,還能緩解一點壓力。更關鍵的是,疫情過後的復工,酒店行業會在三個月內經歷一個緩衝期,最早在5月1日逐漸復甦。
  • 疫情下的行業求生法則:18位影視人眼中的降薪、裁員潮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和未知的前路,影視行業除了裁員和降薪,還能如何應對?18位業內人士分享了他們眼中「疫情籠罩下的影視公司降薪、裁員潮」。 文 | 耿凌波 「我感覺正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 我今天實探南京4大電影院:關門半年,現狀悽慘
    那麼南京其他影院生存現狀如何呢?昨晚,我實探了河西4家主力影院,現狀慘澹。這四家影院為河西的萬達影城、河西中央商場幸福藍海國際影城、江東中路中影國際影城以及華採天地CGV影城,受疫情影響全部關門歇業,許多影院人轉行送外賣、開滴滴...
  • 歐洲疫情慘重,瑞超隊9名球星不願降薪慘遭解僱,前槍手兩名將失業
    門興成為第一家自願降薪的五大聯賽俱樂部。 法甲前七冠王得主裡昂在周中宣布,球隊在疫情期間停止發放球員的全額工資,將他們列入臨時失業狀態。
  • 降薪、調薪、遲發…疫情下影視從業者薪資調查
    · 2月份中下旬,各企業開始陸續發放一月份的工資,疫情對企業員工收入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 Part 2 降薪、工資遲發成企業常態 「調薪」獲得員工理解與支持 像君君這樣徹底沒有收入的情況或只是極端個例,更多的影視從業者面臨的現狀是降薪和工資的延遲發放。
  • 澳洲美女空姐因疫情失業,果斷脫下高跟鞋,轉行礦工業
    據英國《每日郵報》澳大利亞報導組5月14日消息,澳大利亞維珍航空的一名空乘小姐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失去了工作,她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也沒有原地踏步,而是轉行重新開始了新的生活——做了一名礦工。這位空乘叫薩拉-露絲·夏普,由於新冠疫情重創航空業,她所在的整條航線都被砍了,她也因此失去了工作,但是她馬上找到了新工作,而且新工作非常特別——從衣著光鮮靚麗的空乘,變成了接地氣的礦工,收起了高跟鞋,穿上了工作服,她還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那些因為疫情失業的人們分享了她的心得。
  • 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負債人沒有上進心,不想改變現狀早日上岸!
    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很多大額的信用卡持有人走上了負債之路。 面對負債,兩極化的態度漸漸明顯。 一部分負債人積極努力,想要早日擺脫困境,接受了現有的悲傷事實,卻從不放棄希望。
  • 中國球員深夜反對降薪,艾志波:國內球員在疫情期間都保持訓練
    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體育賽事都停止了,足球籃球,連奧運會都往後延期了,停擺的結果就是球隊的入不敷出,沒有任何收入,還要支付球員昂貴的薪資,所以最近很多球員都提出了自我減薪,但是我們的國足球員卻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引來了熱議!
  • 「疫情」加速教育公司淘汰賽:行業人士直指60%教育機構會倒閉,誰能...
    當線上、線下教育機構一併湧入線上,表面上站在同一起跑線時,卻總有一些機構對於疫情衝擊的免疫力更而強脫穎而出,另一些中小型教育機構則加速了死亡。「60%的線下教育機構會倒閉」、「60%的線上教育機構會倒閉」,當不同的教育機構的創始人對行業作出自己的判斷時,背後則是教育機構的現金流正與時間賽跑以及線上教育機構之間的血拼。
  • 留學行業疫情影響調研報告
    然而隨著各國封城禁足,海外院校停課,留學行業開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局。 留學行業興衰與否,向來被經濟和政治左右。如今疫情籠罩之下的全球,民粹主義抬頭,經濟發展滯緩。那麼留學行業又是一種怎樣的業態呢?
  • 疫情之下的體壇經濟 「降薪」成為關鍵詞
    有消息稱,早在本周二,錫永俱樂部就向全體球員提出了名為「技術性失業」的要求,其內容就是取消常規薪水,轉而改為在聯賽停擺期間向球員統一支付1.2萬瑞士法郎的月薪。而當部分球員拒絕這樣的降薪要求後,俱樂部最終做出了解除合同的決定。實際上,目前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各國的體育賽事幾乎全部停擺,而俱樂部沉重的經營壓力也讓一眾球員不得不直面自己工資卡到帳金額縮水的問題。
  • 中國足球運動員反對降薪,千字長文引發網友熱議
    最近不只是國內賽事停賽,全世界各大體育聯賽基本上已經全部停賽了,而為了維持球隊及俱樂部的發展,很多球隊的球員和高層都宣布降薪,其中就有NBA高層集體降薪20%,梅西和c羅等頂級運動員更是帶頭降薪高達千萬,一時間降薪就成為了熱議,而這個國足的薪資也成為了熱議的話題,到底該不該降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