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開放、公共運輸恢復、室內文化娛樂回歸……充滿煙火氣的武漢回來了。曾經熟悉的一幕幕場景重現,堵車、擠地鐵、吃大排檔、逛商場……好像一切都沒變。
但,又好像一切都變了!
沒有人跟團遊、影院/民宿倒閉、產地湖北的產品被排斥、曾經熱鬧的街道商鋪現在一排排大門緊閉,貼著「門面轉讓」……一場疫情,改變了無數人的工作生活,也影響了武漢各個行業。
採訪人:@桃子汽水
工作:洪湖漁家旗艦店運營
我們是一家主要銷售小龍蝦等產品的武漢電商公司,這次疫情對店鋪銷售影響很大。由於工廠在湖北洪湖,疫情期間,湖北封鎖,所有產品無法發貨,不能運離武漢,疫情對公司以及工廠都造成了很大的虧損。
4月,正式復工復產後,我們開始網上銷售小龍蝦。但是很多客戶購買之後,發現產地在湖北就認為小龍蝦帶有病毒,要退貨甚至拒收快遞,這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受訪者供圖
以前客戶問得最多的是什麼時候發貨?最快什麼時候到貨?疫情發生後,很多客戶更關注的是生產地、工廠在哪裡,發貨倉庫是哪裡?是否會攜帶新冠病毒?
△旗艦店截圖
其實有些顧客並不是真的歧視湖北產品,而是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發自內心的擔憂害怕,在我們說明情況後,他們就會放下心來,購買店裡的小龍蝦。
也有很多顧客毫不猶豫的下單,在評論裡為我們發聲,讓大家不要歧視湖北的產品。很暖心,每次看到都倍感溫暖,非常感謝所有支持湖北產品的顧客。
△受訪者供圖
現在是小龍蝦旺季,我們也迎來了一年中忙碌期,現在雖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但也沒有別人口中那樣糟。生活要繼續,2020活著就是唯一指標。
採訪人:@JJ
工作:出境領隊
今年的旅遊業太難了,從未想過我和我的同行們會以這樣的方式失業。
我之前在武漢一家旅遊公司做出境領隊,去年帶專線去峇里島,一個月去2-3次。出現疫情之後,導遊領隊集體失業,被迫轉行。(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隨後國家就宣布中國所有的旅行社暫停進出所有出入境業務,截至目前,中國跨省跨境旅遊暫不恢復。)
很多旅行社已經倒閉了,我之前工作的旅遊公司也在艱難自救中。
現在,大家都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生活下去。很多導遊/領隊開始電商賣貨、代購、轉行做別的工作。我找了一份銀行信用卡銷售員的工作,一切只能從頭開始。現在只慶幸自己還年輕,壓力不太大。
△圖/依二三
以後不確定是否回到旅遊行業,畢竟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今年恢復旅遊業非常難!
儘管目前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大家的心理防線還在。雖然很多人想出去玩,但還是會害怕。今年五一黃金周、旅遊大旺季,旅行社幾乎沒有業務。有省內的旅行社發團去恩施、神農架,幾乎沒人。想出去玩的也都是選擇自駕遊,畢竟特殊時期,都避免和陌生人接觸。
△圖/依二三
最近武漢又出現了幾例確診病例,武漢人出家門都需要鼓足勇氣做足準備,何談外出旅遊。
採訪人:嚴涵
工作:胖記烤肉老闆
今年這場疫情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武漢的餐飲行業也面臨巨大的考驗,一些同行沒挺過來,門店上貼出了轉讓信息。
武漢「封城」後,意識到疫情對餐飲的嚴重影響,我內心的壓力很大。因為長時間無法復工,商鋪的房租、員工的工資、宿舍房租,每個月都是一筆不小的固定開支。但是在疫情爆發期又無計可施,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樂觀的應對生活。
這次的疫情是對餐飲行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保持樂觀的心態很重要,同時也要不斷想辦法找出路。
停業期間,不斷有顧客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堂食?考慮到這一需求,在武漢疫情形勢好轉後,我們嘗試了從未想過的烤肉外賣。將烤肉食材做成半成品,配上烤架,開啟了外賣服務。
△武漢二胖燒烤公眾號
沒想到外賣服務上線後,賣得不錯,很多顧客表示天天在家裡就欠一口烤肉,能送到家解解饞已經很知足了。
△武漢二胖燒烤公眾號
4月底,武漢公布了《武漢餐飲恢復堂食細則》。按照細則要求,胖記烤肉在5月1日開始恢復堂食,5家店鋪陸續開始線下營業。由於正處假期,出門消費的人比較多。有一些老顧客得到我們開放堂食的消息後,開很久的車專門來吃或者打包帶回家。
△受訪者供圖
當時在人多的地段,胖記烤肉的客流和營收能達到疫情前的70~80%。但是地段偏僻的,只能達到疫情前的50%~60%。
今年這種情況,我們基本不考慮贏利,活下來就是勝利。
採訪人:@小艾
工作:武漢某KTV經理
今年電影院和KTV行業的從業者都很難,從疫情爆發之後暫停營業到現在仍未營業。接近4個月沒有復工沒有營收,不少影院/KTV倒閉,員工失業。現在我們還在等通知,前幾天武漢又出現了確診病例,不確定5月份是否能開業。
但是真正開業之後估計更難,可能一個月內沒什麼生意,顧客會持觀望態度,覺得外面足夠安全才會來KTV消費娛樂。而這期間不僅要交房租、支付員工工資,還有水電等一系列支出。現在這種情況,起碼要少七成生意吧,而人手還不能少了。
武漢KTV行業的競爭還是很大的,不管怎麼說先活下去吧。
採訪人:小方
工作:幼師
我在武漢一家嬰幼兒託育中心上班,是一名幼師,主要幫助家長照料、教育0-6歲的小朋友。這次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現在有時候會感到很迷茫,不知所措。
春節放假回老家後才得知疫情,本應該回武漢正式復工的時間我們開始了線上辦公,從一個幼師變成了直播帶娃的小姐姐。我和同事之間總用這句話來調侃,「這場疫情讓老師變成了主播,家長變成了幼師,只有娃一直還是小神獸」。
這次疫情對我們行業的衝擊很大,疫情發生後,我所在的企業幾乎沒有收入,只有支出。經濟壓力較大,老師們的工資也無法正常發放。從1月到現在,只發了兩次1000元的生活補貼。生活壓力大、背有房貸車貸的老師們已經離職了。最近同事之間還在吐槽,幼師要去撿瓶子了。
現在我經常會感到迷茫,有種看不到希望的感覺。武漢的疫情得到控制,我們也無法很快正式復工。可能得等到疫情完全結束,我們這種嬰幼兒教育機構才能被允許營業。
現在有些雙職工家長的壓力也很大,因為復工之後家裡沒人照顧孩子,很希望把孩子送來。但是我們也很無奈,只能盡力幫助家長疏解壓力,想辦法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照顧。
疫情發生後,焦慮和壓力一直都在,但在工作期間總是不經意間被「小神獸」們治癒。在這段艱難的時光裡,小天使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感動。線上課堂下課的時候,如果家長在玩手機,2歲的小寶貝會拉著讓爸爸媽媽和老師說「老師再見,老師辛苦啦~」;有時候還會給老師一個隔空飛吻。
不論世界發生了多大的事情,孩子們依然純真可愛。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好好親親抱抱這些小天使們。
△圖/受訪者提供
採訪人:@軍軍
工作:計程車司機
在武漢開車十年左右,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武漢這麼大的城市,坐車的人很少,滿大街空車。以前繁華熱鬧人山人海的大排檔、宵夜,現在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現在的武漢感覺缺少了活力,太多行業都無法正常運轉了。
目前,在武漢開計程車基本賺不到錢,只能維持生計保障日常開銷。武漢很多娛樂行業目前都沒有復工,也沒有大型聚會,外面的人少了打車的人就少,計程車的生意就不好。然後由於疫情,很多外地人員都去別的城市工作,武漢的旅遊業也受到嚴重影響,這座城市的人流量減少了,計程車行業同樣也受到了影響。
今年4月8日,武漢「解封」當天,計程車生意不錯!因為當天很多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離漢,乘坐計程車的人比較多。後來,就越來越慘澹了,完全賺不到錢。有時候在外面晃幾十公裡路,沒有一個人乘車、有時候一個小時都不開張。
現在不論網約車還是計程車,都不好做。
疫情沒有結束,生活在武漢的人除了上下班更多的時間都是待在家裡,很少出門娛樂,更不會扎堆聚集。現在的武漢,除了上下班會堵車,其它時間外面的車和人都非常少。
2020年,各行各業都很難,現在已經不求賺錢,能維持生活就足夠了。
採訪人:@濤濤
工作:4S店汽車銷售
疫情過後,很多人覺得公共運輸不方便,買車就變得迫在眉睫了。所以,武漢疫情形勢好轉後,很多人就來4S店買車了。
我們是4月復工,4月中旬過後就能明顯感受到買車的人變多了。客戶也比之前更果斷,很多客戶提前在網上看好車型之後直接來店裡談價格,很快就定下來了。之前買車的客戶來店裡之後,會看很久才決定是否購買,成單率也比較低。
現在4S店的客流量不多,但是成單率高很多,進店基本就是談價格提車,速戰速決的感覺。
五一當天,我們店裡賣了60臺車。
現在迎來汽車銷量的高峰,我認為有2個原因。首先是疫情過後,很多人個人安全意識提升,也發現了有車的便利。其次就是,各大車商因為兩個月的疫情擠壓了大量庫存,現在降價銷售,價格比之前便宜很多,現在的價格已經是近兩年最低了。
其實經常開車的司機也能明顯的感受到,現在武漢每天都有不少新手上路。很多以前拿了駕照沒開車的人,在這次疫情之後,都開始選擇開車出行了。現在,早晚高峰期,武漢的馬路比疫情之前還要擁堵。
疫情帶來了汽車銷售的高峰期,當下只想抓住這次機會多賣幾輛車。畢竟市場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很多人的目標從掙錢、買房、結婚、旅遊、看演唱會……變成了安穩地活下來。
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除了上面採訪到的旅遊、餐飲、電商、嬰幼兒託育、KTV,還有電影院、書店、劇院、KTV、酒吧等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的還在艱難自救、有的可能沒有挺過2020年的寒冬。
武漢的大街上隨處可見「門面轉讓」、「業主急租」、「招租」等信息。
還有的店鋪仿佛停在了過年前,緊閉的大門上貼著「過年回家,明年回來」的信息。本以為只是過個春節短假,沒想到直接被迫放了個大長假,突然失業。
但也有不少行業出現轉機,比如汽車銷售、直播 賣貨、電子遊戲、線上教學……
2020年,太多人被迫轉行重新開始、太多人的生活工作被嚴重影響。就連湖北的市長們——我們心裡嚴肅穩重的官員都開始直播帶貨,為湖北經濟復甦助力。
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改變,熱點君認為,無需過度焦慮彷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抓住現在的機會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世間萬物不停流轉,只要保持樂觀積極、自強不息的態度,我們定會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最後,引用網友的一句話:「連市長都下海了,我們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
加油!武漢的前浪和後浪~
你從事什麼行業?
疫情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來源武漢熱點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