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
當諸多教育機構籌劃著春招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此前的計劃。疫情下,所有線下教育暫停,線上教育被指迎來春天,有線下教育機構在等待疫情結束,也有線下教育機構開始觸網。當線上、線下教育機構一併湧入線上,表面上站在同一起跑線時,卻總有一些機構對於疫情衝擊的免疫力更而強脫穎而出,另一些中小型教育機構則加速了死亡。
「60%的線下教育機構會倒閉」、「60%的線上教育機構會倒閉」,當不同的教育機構的創始人對行業作出自己的判斷時,背後則是教育機構的現金流正與時間賽跑以及線上教育機構之間的血拼。
如果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資本寒冬讓教育企業開啟了淘汰賽的進程,那疫情則讓這場比賽的結果來的更早一點,但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隨著本就是苦熬日子的教育機構出清,面對學生對於補習的剛需存在,那些能夠真正提供價值的教育機構則成為了必選項,虹吸效應則開始出現。
現金流壓力引發企業倒閉、降薪
2020年2月疫情來勢洶洶,在現金流的生死線下,第一批教育機構開始倒下。
2月6日,兄弟連的創辦人李超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了《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宣布了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員工全部遣散等消息。
受疫情影響,早在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與此同時,各地教育部門也要求停止校外培訓機構集中培訓課程。
「當前全國正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中,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線下培訓機構,政府已發通知,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避免人員聚集,恢復時間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另行通知。」李超在上述信中提及。
如果線下教育機構因不能開門營業而倒掉,還令人感慨萬千。那緊隨其後,線上教育機構宣布停止運營則更能引發人們反思。
2月13日,明兮大語文的學生家長收到了公司創始人王嘉樹的《致明兮家長的一封信》,王嘉樹在信中表示,「明兮語文由於資金髮生困難,目前公司已經停止運營。
不同於停止運營這樣的激烈結局,還有教育公司選擇了降薪。2月15日,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在朋友圈表示,「本來夠活2年的帳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下決心做壞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等下輪融資後補齊,或者換成公司股份,這樣我們現金流仍舊可以不融資活兩年。」
疫情的影響遠不止如此幾家教育公司,根據2月7日-2月14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有效問卷1459份的調查中顯示:針對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目前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
角逐線上教育
當疫情導致線下教育機構被迫「停擺」時,能力範圍所及的教育公司紛紛「觸網」,在這場投入成本,沒有收入的新客爭奪戰中,各家企業都是使出渾身解數。
VIPKID方面表示,將為全國4-12歲孩子免費提供150萬份在線英語和數學課程。立思辰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通知發出的第一時間,立思辰就進行了響應。「首先,線下課轉線上課,啟用名師團隊,將原有線下課程2月3日在線上進行,同時部編版教材語文「同步學」在疫情期間免費收看;其次,推出「豆神時間」系列公益課,將收益捐給疫區;此後在2月14日,面向全行業的教育同仁推出「廣廈計劃」,向各機構免費提供豆神線上網校「諸葛學堂」的直播雲服務和線上直播技術解決方案。」該立思辰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為了增加曝光量,「外向型」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微博奔走呼告,「新東方的免費外教課,適合5—12歲的孩子」,「新東方出國課程在線免費學,從託福雅思賽特GRE多語種,應有盡有」,並呼籲網友轉發;「內向型」似好未來,也在微信朋友圈開始廣而告之「學而思網校大語文僅限2月:49元13課時。」
眼見的是線上教育機構各種送課程。從巨頭新東方、好未來、騰訊教育、網易有道、掌門教育、松鼠AI、嘰裡呱啦、作業幫、猿輔導、小鵝通、51talk、VIPKID、跟誰學、立思辰等諸多教育公司或出錢或出課抗擊疫情。
此外,線下教育機構開始加速布局。
再融資新規引定增熱潮,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300010.SZ)也加入定增陣營。2月20日,立思辰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2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15.3億元。而在募集資金中,其中大語文多樣化教學項目投入3.2億元,大語文教學內容升級項目投入2.7億元。
2月20日,精銳教育財務長兼首席策略官左鴻剛透露,以精銳在線為旗艦項目的OMO平臺是重要的長期戰略之一,2019財年第三、第四季度,精銳教育已累計投入1.3億元資金,用以開拓線上項目,預計2020年將繼續投入2億元資金,全力推進OMO平臺搭建。
此外,停止運營的兩家公司也紛紛找到了接收人員與學員的公司。據李超表示,「騰訊課堂」為兄弟連員工提供1V1幫扶方案,助力兄弟連的講師們轉型線上創業;「慧科開課吧」為兄弟連學員提供價值近百萬的在線課程,並與正常繳費學員享受同等服務。
與此同時,明兮大語文也在宣布停止運營時為學員準備了可選擇轉化的課程,包括編程貓-小火箭幼兒編程進階課、豌豆思維-數學思維小班值播課半年包、河小象寫字課、火花思維等課程。
對於為何接盤明兮大語文的學員,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在2月14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明兮大部分學生都是火花的學生,完全出於幫忙,讓家長少一些損失,同時也讓大家感覺到在線教育還是可靠的。」
此外,網際網路巨頭也試圖分一杯羹。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加速整合已有在線教育資源的同時,紛紛推出免費的線上教育平臺,為實現「停課不停學」提供基礎支撐。
誰會留下來?
在疫情面前,一些線下教育可以順利轉型至線上,如K12賽道,但是素質教育領域尤其是注重實踐的遊學賽道則只能熬著,但是資金究竟能否跑過時間則是未知數。
松鼠AI聯合創始人周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疫情在3個月之內結束,大概60%的線下教育機構會倒閉,如果再延遲一個月,線下教育公司死亡比例可能增加到80%。
「一家傳統的教育機構房租成本基本每個月在2-3萬左右,3個月就要10萬元的房租成本;而每家教育機構手上的現金流不會超過3個月;目前有數據顯示只有27%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向線上轉移,成功轉移比例在50%;那因為硬體達不到等諸多原因沒有轉移的學生就流失掉了,這部分學生就會產生退費,如果一家傳統教育機構一年有500個學生,每個學生交費6000元,則是300萬元的收入,現在退費要達到150萬元-200萬元,再加上人員成本、房租,沒有一家教育機構的現金儲備會有那麼多。」周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而目前激烈的線上流量爭奪中,口碑也成為關鍵,而良好口碑的背後則是一家教育機構的師資、教學內容、服務的比拼,在流量井噴的同時,誰又能最終留住這些用戶成為關鍵。因此在松鼠AI喊出60%的線下機構會倒閉後,美股上市公司精銳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熙認為:「一年內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閉」。
2月20日,張熙在公司線上發布會上表示,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在線教育發展到今天,連春秋時代都算不上,現在是群雄逐鹿的時候。所以,未來1-2年,頭部在線教育企業會清掃戰場,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下。
張熙認為,線下教育機構有師資、有核心研發力量、有服務還有利潤。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在線平臺技術較成熟,最終教育比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線下的領先優勢,加上快速學習能力,很容易平移為線上的領先者。
張熙的話聽起來不無道理,但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的最新業績和市值吸引了諸多目光。
美股上市公司跟誰學(GSX)近日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2019年收入為21.15億元,同比增長432.3%;淨利潤為2.266億元,同比增長超10倍。在業績利好下,跟誰學的股價也隨之大漲,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大關,成為首家市值突破百億美元的在線教育公司。
跟誰學CFO沈楠在2月22日的一次線上訪談中表示,此次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生全部實施的在線學習,客觀上加快了學生的在線學習習慣培養,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 在線教育機構的發展非常快速,頭部機構的集中度會遠高於線下,線下幾十萬機構,市場極度分散,在線教育相比會更加集中,在線機構能夠做大主要依靠強大技術底層和強大的組織運營能力。
「未來在線教育領域會有幾家大的企業留存,但只有最頭部的公司有可能實現規模化的盈利。」沈楠說。
事實上,無論線下教育企業面臨困境還是線上教育的火熱,都需要靜下來思考,能否留住用戶才是最後的贏家,而這就需要各家教育公司亮出十八班武藝,各憑本事了。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