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教育公司淘汰賽:行業人士直指60%教育機構會倒閉,誰能...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導

當諸多教育機構籌劃著春招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此前的計劃。疫情下,所有線下教育暫停,線上教育被指迎來春天,有線下教育機構在等待疫情結束,也有線下教育機構開始觸網。當線上、線下教育機構一併湧入線上,表面上站在同一起跑線時,卻總有一些機構對於疫情衝擊的免疫力更而強脫穎而出,另一些中小型教育機構則加速了死亡。

「60%的線下教育機構會倒閉」、「60%的線上教育機構會倒閉」,當不同的教育機構的創始人對行業作出自己的判斷時,背後則是教育機構的現金流正與時間賽跑以及線上教育機構之間的血拼。

如果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資本寒冬讓教育企業開啟了淘汰賽的進程,那疫情則讓這場比賽的結果來的更早一點,但彼之砒霜吾之蜜糖,隨著本就是苦熬日子的教育機構出清,面對學生對於補習的剛需存在,那些能夠真正提供價值的教育機構則成為了必選項,虹吸效應則開始出現。

現金流壓力引發企業倒閉、降薪

2020年2月疫情來勢洶洶,在現金流的生死線下,第一批教育機構開始倒下。

2月6日,兄弟連的創辦人李超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了《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宣布了兄弟連北京校區停止招生,同時員工全部遣散等消息。

受疫情影響,早在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與此同時,各地教育部門也要求停止校外培訓機構集中培訓課程。

「當前全國正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中,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線下培訓機構,政府已發通知,高校延遲開學,線下培訓業務暫停,避免人員聚集,恢復時間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另行通知。」李超在上述信中提及。

如果線下教育機構因不能開門營業而倒掉,還令人感慨萬千。那緊隨其後,線上教育機構宣布停止運營則更能引發人們反思。

2月13日,明兮大語文的學生家長收到了公司創始人王嘉樹的《致明兮家長的一封信》,王嘉樹在信中表示,「明兮語文由於資金髮生困難,目前公司已經停止運營。

不同於停止運營這樣的激烈結局,還有教育公司選擇了降薪。2月15日,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在朋友圈表示,「本來夠活2年的帳上3.2億現金,如果沒收入只夠6個月。下決心做壞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等下輪融資後補齊,或者換成公司股份,這樣我們現金流仍舊可以不融資活兩年。」

疫情的影響遠不止如此幾家教育公司,根據2月7日-2月14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有效問卷1459份的調查中顯示:針對此次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目前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

角逐線上教育

當疫情導致線下教育機構被迫「停擺」時,能力範圍所及的教育公司紛紛「觸網」,在這場投入成本,沒有收入的新客爭奪戰中,各家企業都是使出渾身解數。

VIPKID方面表示,將為全國4-12歲孩子免費提供150萬份在線英語和數學課程。立思辰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通知發出的第一時間,立思辰就進行了響應。「首先,線下課轉線上課,啟用名師團隊,將原有線下課程2月3日在線上進行,同時部編版教材語文「同步學」在疫情期間免費收看;其次,推出「豆神時間」系列公益課,將收益捐給疫區;此後在2月14日,面向全行業的教育同仁推出「廣廈計劃」,向各機構免費提供豆神線上網校「諸葛學堂」的直播雲服務和線上直播技術解決方案。」該立思辰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為了增加曝光量,「外向型」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微博奔走呼告,「新東方的免費外教課,適合5—12歲的孩子」,「新東方出國課程在線免費學,從託福雅思賽特GRE多語種,應有盡有」,並呼籲網友轉發;「內向型」似好未來,也在微信朋友圈開始廣而告之「學而思網校大語文僅限2月:49元13課時。」

眼見的是線上教育機構各種送課程。從巨頭新東方、好未來、騰訊教育、網易有道、掌門教育、松鼠AI、嘰裡呱啦、作業幫、猿輔導、小鵝通、51talk、VIPKID、跟誰學、立思辰等諸多教育公司或出錢或出課抗擊疫情。

此外,線下教育機構開始加速布局。

再融資新規引定增熱潮,A股上市公司立思辰(300010.SZ)也加入定增陣營。2月20日,立思辰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27億股,募集資金不超15.3億元。而在募集資金中,其中大語文多樣化教學項目投入3.2億元,大語文教學內容升級項目投入2.7億元。

2月20日,精銳教育財務長兼首席策略官左鴻剛透露,以精銳在線為旗艦項目的OMO平臺是重要的長期戰略之一,2019財年第三、第四季度,精銳教育已累計投入1.3億元資金,用以開拓線上項目,預計2020年將繼續投入2億元資金,全力推進OMO平臺搭建。

此外,停止運營的兩家公司也紛紛找到了接收人員與學員的公司。據李超表示,「騰訊課堂」為兄弟連員工提供1V1幫扶方案,助力兄弟連的講師們轉型線上創業;「慧科開課吧」為兄弟連學員提供價值近百萬的在線課程,並與正常繳費學員享受同等服務。

與此同時,明兮大語文也在宣布停止運營時為學員準備了可選擇轉化的課程,包括編程貓-小火箭幼兒編程進階課、豌豆思維-數學思維小班值播課半年包、河小象寫字課、火花思維等課程。

對於為何接盤明兮大語文的學員,火花思維創始人羅劍在2月14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明兮大部分學生都是火花的學生,完全出於幫忙,讓家長少一些損失,同時也讓大家感覺到在線教育還是可靠的。」

此外,網際網路巨頭也試圖分一杯羹。阿里、騰訊、字節跳動加速整合已有在線教育資源的同時,紛紛推出免費的線上教育平臺,為實現「停課不停學」提供基礎支撐。

誰會留下來?

在疫情面前,一些線下教育可以順利轉型至線上,如K12賽道,但是素質教育領域尤其是注重實踐的遊學賽道則只能熬著,但是資金究竟能否跑過時間則是未知數。

松鼠AI聯合創始人周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疫情在3個月之內結束,大概60%的線下教育機構會倒閉,如果再延遲一個月,線下教育公司死亡比例可能增加到80%。

「一家傳統的教育機構房租成本基本每個月在2-3萬左右,3個月就要10萬元的房租成本;而每家教育機構手上的現金流不會超過3個月;目前有數據顯示只有27%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向線上轉移,成功轉移比例在50%;那因為硬體達不到等諸多原因沒有轉移的學生就流失掉了,這部分學生就會產生退費,如果一家傳統教育機構一年有500個學生,每個學生交費6000元,則是300萬元的收入,現在退費要達到150萬元-200萬元,再加上人員成本、房租,沒有一家教育機構的現金儲備會有那麼多。」周偉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而目前激烈的線上流量爭奪中,口碑也成為關鍵,而良好口碑的背後則是一家教育機構的師資、教學內容、服務的比拼,在流量井噴的同時,誰又能最終留住這些用戶成為關鍵。因此在松鼠AI喊出60%的線下機構會倒閉後,美股上市公司精銳教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熙認為:「一年內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閉」。

2月20日,張熙在公司線上發布會上表示,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在線教育發展到今天,連春秋時代都算不上,現在是群雄逐鹿的時候。所以,未來1-2年,頭部在線教育企業會清掃戰場,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下。

張熙認為,線下教育機構有師資、有核心研發力量、有服務還有利潤。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在線平臺技術較成熟,最終教育比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線下的領先優勢,加上快速學習能力,很容易平移為線上的領先者。

張熙的話聽起來不無道理,但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的最新業績和市值吸引了諸多目光。

美股上市公司跟誰學(GSX)近日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2019年收入為21.15億元,同比增長432.3%;淨利潤為2.266億元,同比增長超10倍。在業績利好下,跟誰學的股價也隨之大漲,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大關,成為首家市值突破百億美元的在線教育公司。

跟誰學CFO沈楠在2月22日的一次線上訪談中表示,此次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生全部實施的在線學習,客觀上加快了學生的在線學習習慣培養,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 在線教育機構的發展非常快速,頭部機構的集中度會遠高於線下,線下幾十萬機構,市場極度分散,在線教育相比會更加集中,在線機構能夠做大主要依靠強大技術底層和強大的組織運營能力。

「未來在線教育領域會有幾家大的企業留存,但只有最頭部的公司有可能實現規模化的盈利。」沈楠說。

事實上,無論線下教育企業面臨困境還是線上教育的火熱,都需要靜下來思考,能否留住用戶才是最後的贏家,而這就需要各家教育公司亮出十八班武藝,各憑本事了。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倒閉、減薪、節流,教育行業提前進入淘汰賽
    來源:鈦媒體摘要: 這場危機對於所有公司都是公平的,但每一家公司所承受的壓力值大小不一樣,這次疫情也讓本身有問題的公司加速了「死亡進程」。題圖來源:unsplash生存,還是毀滅?這是疫情之下,擺在很多在線教育公司決策者面前的一道選擇題。線下機構全面停課、暫停招生,學校春季開學日期遲遲未定,在線教育機構風起雲湧的「免費戰」……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成了壓在眾多教育機構頭頂上的大山。
  • 2020年那些「跑路」和「倒閉」的教育培訓機構們
    圖源:圖蟲創意【編者按】2020年的開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彼時對於新一年規劃正鼓勁奮進的教育培訓機構們,一時間措手不及。緊接著,在那之後的數月裡,疫情所引發的連鎖反應開始在行業內顯示出威力,在這一年中,無數家機構倒閉、跑路,大批量的負面信息宛如狂風暴雨般席捲了整個行業。
  •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停擺」:迪士尼英語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停擺」。在北辰世紀中心,記者注意到,金寶貝早教等培訓機構也都處於關門狀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教育機構倒閉各有各的原因,受疫情影響,經營不善的機構會加速倒閉」。
  • 三立教育孫海牧:疫情加速OMO落地,決不無故降薪、無故裁員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教培機構可謂冰火兩重天。頭部的在線機構高歌猛進,底部的線下機構哀嚎遍野。一方面,松鼠AI這樣的機構用連續半年3.5折工資「救司圖存」,另一方面,新東方、好未來等機構卻加緊招兵買馬。對於以線下業務為主的教育機構來說,經歷陣痛迎接彩虹成為唯一選擇。
  • 疫情捐課不捐錢,在線教育機構是真心幫扶還是趁機獲客?
    教育品類都有自己的特徵,線下的就終究還是線下生意,能線上的遲早會線上化,一場疫情也不會改變這些特徵。新型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開始在資本市場顯現,除了醫藥外,教育行業首當其衝。對於此次疫情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影響,國盛教育分析認為,新東方和好未來作為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的全國性龍頭,可以迅速通過線上課程承接線下流量,對衝線下課程暫停的影響,龍頭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一些小型機構恐因退費產生現金流緊張的情況,行業集中度或加速提升。「線下的小機構會死很多,線下大機構未來會收穫更大的市場,如果線上機構能夠正常履約,也會有更大的發展。」
  • 精銳教育CEO張熙:OMO是教育行業的最終結構模式
    疫情之下,教育行業似乎正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線下教育如何擺脫困境,線上教育能否勢如破竹。隨著教育部一聲令下,校外培訓機構必須停止線下培訓行為。有教育界機構稱60%的線下教育企業會因疫情影響而關店倒閉。「我倒認為,一年內至少60%的在線教育公司會倒閉。因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
  • 在線教育行業加速發展 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5400億元
    日前,國內一家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該機構現在重視推廣在線教育課程。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我國今年新增近3.7萬家在線教育相關企業,平均每天新增約175家。業內人士分析,由於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加速向線上轉移,在線教育加速發展。
  • 升學教育:在線教育發展黃金期下網際網路+教育會是學歷教育趨勢?
    疫情之後教育市場出現兩個有趣的現象:第一是教育產品變為快消品,第二營銷流量化,教育公司紛紛在搶流量。針對第一個現象部分教育產品可以這樣做,但高階階段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創作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快消式的教育產品很難實現。
  • 擺停、加速、練內功、抗現金流……四象限法,看教育行業眾生相
    疫情發生以來,教育公司破產倒閉或降薪裁員,屢屢發生。但也有公司逆勢融資或股價高漲,得享紅利。整個行業冷暖自知,悲喜交加。如何看待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對教育行業的整體影響?聚焦 to C 賽道,以線上或線下為橫軸,以剛需或非剛需為縱軸,將教育行業粗略分為四象限,或許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釋疑員工工資打3.5折 松鼠AI聯創周偉解讀行業 稱教育公司還要面臨...
    工資未來會補給員工《華夏時報》記者:公司帳上還有3.2億元的資金,但是公司作出工資3.5打折的計劃,如果工資不打折,那3.2億元能支撐公司多長時間,如果打完折後公司能支撐多長時間?作出工資3.5折的依據是什麼?
  • 疫情致多家教育機構出現倒閉等情況 風險防控需加強_新華報業網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多家教育機構出現倒閉、跑路、重組情況。對此,在日前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上,教育業服務媒體平臺芥末堆創始人梅初九表示,部分教育企業原本在團隊、風控、風險預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等方面就存在問題,疫情才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企業要提高自身的風控能力。
  • 「技術 政策 經驗」賦能教育行業 加速數位化升級
    近期,網際網路教育被空前應用,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教育機構或將面臨線下複課、OMO轉型以及行業加速洗牌的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4月23日,華為雲在線教育創新季發布會暨2020網際網路教育企業家年會線上揭幕。
  • 教育戰疫與博弈:2億學生和20萬機構線上遷徙以後
    網際網路大廠在跟教育巨頭博弈;數十萬家教培機構在跟技術供應商博弈;上億的學生和家長在跟學校和機構博弈…… 疫情結束,博弈終止,誰會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因為每個機構的規模大小、團隊基因、抗壓能力都不一樣,自然也就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可能確定的是,直播技術供應商一定號召大家積極轉線上,嘗到了線上甜頭的機構不一定向同行普及在線的優勢,沒有餘力轉型的機構卻會談論堅持線下的種種好處。 線下倒閉60%,還是線上倒閉60%?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正在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每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發展,也倒逼傳統線下培訓機構擁抱網際網路,線上機構和線下機構的市場份額會重構,前者的市場份額將會有明顯的提升。「短期來看(疫情)會對行業造成一定衝擊,淘汰一批反應慢的企業,但從長期來看,促進了整個教育行業線上化的發展。」
  • 在線教育行業現「搶錢大戰」 會引發下一個樂視嗎?
    2020年11月和12月,上市頭部教育機構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相繼開啟了新一輪資金募集。11月9日,新東方回港二次上市,發行851萬股H股,計劃集資11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03.53億元)。11月13日,好未來發布公告稱,某國際投資公司同意購買15億美元好未來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
  • 教育培訓機構頻頻「爆雷」 不得不防
    實際上,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爆雷」事件頻發。2017年9月,知名鋼琴培訓機構「星空琴行」破產倒閉;2019年10月,英語培訓四巨頭韋博英語因經營不善和嚴重虧損導致資金鍊斷裂,全國各大門店相繼破產倒閉。
  • 近90%教育培訓機構陷生存危機,線下教育又該何去何從?是危機還是...
    教育機構生存艱難 因為疫情,全國各地的教育培訓機構基本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停止教學,最多是完成年前的寒假課程。本以為年後再招生開課,哪想到時間就已經到了6月中旬。
  • 教育行業的22個預測
    ,國內在線教育獨角獸公司加速融資,教育線上化趨勢明顯,也一定程度上重構了中國教育培訓市場,這種影響已經顯現並將持續發酵。 線下教育培訓行業,過去20多年高速增長,孵化出兩個千億級別的上市公司,好未來和新東方。 如今在前浪、後浪夾擊下,卻有一個後浪脫穎而出,那就是跟誰學這家成立僅6年的在線教育企業。
  • 疫情過後,教培行業有沒有最大贏家?為什麼機構缺錢卻貸不了款?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近日接受 36氪採訪的時候說道,「之前預計要 3 年時間才能趕上線下的在線教育,如今全面提前」。疫情期間的這波在線教育小高潮所發生的原因(需求短時間內轉移到線上),也為疫情之後激烈的「淘汰賽」埋下了種子。線下:毋庸置疑,線下機構最先被淘汰的是抗風險能力小、沒能撐到疫情結束,或者沒能迅速轉型線上打造OMO模式的線下中小機構。
  • 教育公司春招熱:築臺置黃金,良才無處尋
    在線少兒英語機構DaDa就被爆出不合理裁員,崗位涉及銷售、網絡運維等多個部門,人數約在20至60人之間,現任員工也遭遇強制降薪。松鼠AI也決心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而在另一邊,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於3月13日發布了一則消息稱,字節跳動教育業務仍在持續招人,今年將會招聘超過一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