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教育培訓機構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生存考驗,最大的問題不是賺錢、盈利,更多的是如何轉變思路活下來。
教育機構生存艱難
因為疫情,全國各地的教育培訓機構基本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停止教學,最多是完成年前的寒假課程。本以為年後再招生開課,哪想到時間就已經到了6月中旬。在這期間,教育機構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這裡我們先看兩篇曾經在網上熱議的幼兒園轉行自救吧。
《幼兒園開不出工資,園長帶著老師臨時轉行賣燒烤,生意火爆成功自救》
《吉林一幼兒園轉行賣包子,4天賣出2000餘個,補貼員工生活費》
連幼兒園都這麼艱難,教育培訓機構又當如何?
中小教育培訓機構紛紛面臨倒閉
1、租金貴,優惠難
有一位培訓老闆苦苦支撐,希望能從房東處商討一下租金減免的問題。房東卻說自己的房產工地停工,目前也需要大筆資金,租金沒辦法優惠。雖然我國也出臺租金減免優惠政策,但主要是國有、公辦企業,而私營房東卻沒有這樣的政策。面對高昂的租金成本,機構老闆有很多都選擇了關閉止損。
2、人員流失
有部分機構還不斷為老師發放工資,雖然較平時少了許多,但總比沒有要好。而更多的機構不能及時支付工資,導致教師人員流失,等疫情過後要重啟培訓業務面臨更大的困難。
3、經營人員自身融資能力較差
經營教培機構有很多是老師出身,並非專業的運營人員,雖然都在想辦法籌措資金,但能獲得資金支持的難度太高。
光是這三點就足以壓垮大部分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
行業加速洗牌
目前,有消息稱某些大公司正在密切接觸線下K12區域培訓機構,商談收購。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教育培訓一直是需求旺盛、現金流好的行業,但是多數都是區域性的,大公司介入是希望憑藉自身的資源優勢形成全國性的機構,突出品牌與資源之間的優勢。
「未來線上教育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業務,但是受到效率、技術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內線下仍然會是主流的模式,趁現在成本較低的時機進行整合,可以更好操作。」沈萌表示,對於不少教培機構來說,轉不成線上授課,又沒有新增收入,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之下,被收購是一種最好的結局。「疫情發生以來,我比之前更忙了,一直組織骨幹老師研究線上線下新課程體系如何更好地融合。雖然疫情帶來很大的衝擊,其實也是公司進行調整的好時期,應藉此機會提升公司的產品質量、把暴露出來的問題解決掉。」這位K12機構負責人說,疫情會加速行業的洗牌,如果經過此次疫情洗禮,淘汰一部分中小機構,未來會有更多機會出現。
危機中隱藏著機遇
當市場環境很好時,企業對自身的要求都普遍放鬆,人們也會很浮躁,而當危機來臨時,人們開始願意認真探討解決市場風險,思考回歸顧客價值。小時候,我總是遇到鋼筆寫不出字的困境,因為那是寒冷的冬天,上學的路途太遠。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我想到了把鋼筆放在胸口。懷裡揣著一支筆,總是覺得很神聖,結果讓自己對學習產生了神聖的感覺。因為用鋼筆的危機,讓我更尊重知識,更愛學習。可見,有的困難並沒有害處,因為危機可以引發自身的轉變。
對於任何人來說,外部環境都是雙刃劍,很多人認為不好的因素,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看來卻是好的因素,雖然從客觀的角度來說,大部分危機的確是危機,但是也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危機使得市場格局重新被界定。對於可以利用這種格局的企業而言,危機自然不是有害的。
對於從事家電零售、做旅遊服務和開培訓學校的公司來說,像非典這麼嚴重的疫情,無疑是滅頂之災。當時,京東、攜程和新東方,也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但是,他們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變通,阿里巴巴的淘寶在湖畔花園秘密組建,劉強東將中關村的實體店開始搬到線上,採取了靈活的措施應對,最終度過了難關,並且在非典過後,獲得了報復性的增長,成長為國內乃至世界的巨頭。
今天歷史再一次重演,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成長!相信很多企業面對這場危機早已有了相應措施,很多公司已先一步開始了遠程在家辦公,雖然是迫於無奈,但隨著5G的到來,遠程辦公必將成為未來的普遍辦公模式。而線上教育也必將成為新的浪尖!
2020年疫情給教育培訓機構帶來了極其嚴峻的生死存亡考驗,如何更好生存,不是一個機構的事情,更是一個行業的事情,拓展思維,抓住機遇!逆流而上,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