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佛光寺,和蒙曼一起揭開千年古剎神奇面紗!

2021-01-08 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

「遊山西·讀歷史」

大型文化探尋節目

《山河天地間》第七期

一起去探尋古代建築藝術的魅力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中式建築將中華文化的魂與根

展現的淋漓盡致

和我們一起走進佛光寺

揭開千年古剎的神奇面紗

都說「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坐擁全國最多的古建築

數量多達28000餘處

可謂浩如煙海、燦若繁星

從寺觀廟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

再到樓塔橋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

享有「中國古代建築的寶庫」之稱

位於忻州五臺山的佛光寺

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

唐代木結構古建築

提到佛光寺

不得不說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大師

在1929年

日本學者曾斷言譏諷說:

「在中國沒有唐代及以前的木料建造物,就算有中國也沒有能力進行科學的測繪。要看唐代木構建築只能到日本奈良去。」

深深觸動了

當時在美國學習建築的梁思成

後來他和夫人林徽因

抱著「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

在1932-1937年期間

對華北地區的古建築有計劃的

展開了田野工作

他們先後四次來到山西

終於在1937年6月找到了佛光寺

我們今天,讓我們跟隨蒙曼老師

一起重走「梁林路」

佛光寺

佛光寺、南禪寺、廣仁王廟

是中國現存的三座唐代木結構建築

佛光寺是其中最完整、

最高規制的官式建築

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

在宋代《廣清涼傳》

中記載「佛光寺,燕宕昌王所立。」

曾一度盛極於五臺山

東大殿

大殿面闊7間,長為34米

深4間長為17.66米

建築總高13米

總面積677平方米

「鬥栱雄大,出簷深遠」

是如何辨別唐代建築的?

佛光寺的「四絕」你知道嗎?

極具唐代建築風格的東大殿是第一絕

東大殿第二絕是精妙絕倫的壁畫

第三絕是栩栩如生的泥塑

第四絕在四椽栿下皮的題記

「四絕」是如何「幫助」

梁思成和林徽因兩位先生

判定佛光寺為唐代木結構建築的?

東大殿和門外的經幢

又有怎麼樣的聯繫呢?

你知道轉角鋪作、補間鋪作

它們又是如何展現中式建築的神奇?

文殊殿

佛光寺裡的文殊殿

和東大殿一樣

也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的經典

佔地610平方米

是中國佛寺中最大的配殿

這座面寬七間、進深四間的大殿中

僅僅用了4根內柱

按照常理來建需要12根內柱支撐

這裡減掉8根

是中國古建築中減柱法

運用最成功的範例

這裡還有國內建築孤例

八字柁架

不僅如此

蒙曼老師還將揭秘

為什麼山西

是中國古建築文物保存最多的地方?

在山西這個古建築大家族裡

有氣勢磅礴的石窟

有巍峨連綿的長城

有瑰麗神奇的佛塔

有鱗次櫛比的寺觀

有鬼斧神工的樓閣

有餘音繞梁的戲臺

有車水馬龍的城池

還有充滿滄桑的民居

……

儼然一座蔚然壯觀的

「中國古建築博物館」

演奏出一部

中華民族藝術創造的雄渾史詩!

本期嘉賓

《山河天地間》

讓我們一起

遊走山西,品讀歷史

來源:人說山西好風光

相關焦點

  • 古建築:揭開佛光寺的「面紗」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下了佛光寺東大殿殿門打開後的那個瞬間。  壁畫中的歷史  早在1932年,梁思成就在他的論文《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中表達了他對唐代木結構建築的憧憬與推論:「假使我們以後的學者或考古家,在窮鄉僻壤中能發現隋唐木質建築遺物,恐怕也只是孤單的遺例,不能顯出它全局的布置和做法了。」  不過,從1932年調研薊縣獨樂寺開始,梁思成與妻子林徽因已經走訪國內百餘縣市和1800餘座古代建築,卻連唐代木結構建築「孤單的遺例」也未能發現。
  • 神奇的千年古剎——安國寺
    上層是關帝閣及其偏殿,北側有僧房和進入內院的大門,門匾石額是曾任江蘇巡撫于成龍之孫於準題書的「古剎禪院」四字,因此人們習慣上也稱為「祠堂院」。偏院內與外院呈丁字形相鄰,正中間是于成龍讀書樓,二層式建築。
  • 千年佛光寺,何以動人?
    ▲雙面性:面對佛像,禮佛-面對自然,觀想如果我們想像歷史上有個人其實就站在廊下,外面的山水是一直在打動他的佛光寺東大殿是北朝石窟寺傳統和南朝山林寺傳統的「合體」,佛壇或為和山巖一起鑿出為東大殿殿基佛光寺祖師塔的型制或來自南朝佛教真身塔。那麼問題是祖師塔是否是在挖山築臺的時候一起完成了?我們在歷史書上所說的大中年間也就是9世紀的佛光寺這次建造(857)會不會是一次重大的大修和重建?那麼佛光寺的最初建造歷史是否與整體性相關?前廊和高臺會不會一起構成一個空間?
  • 山西佛光寺:像一塊琥珀,坐落在深山裡,與世無爭
    當我趕到佛光寺,已是下午四點半,佛光寺是下午五點半關門的,因此只有一個小時可以遊覽。影壁牆在寺門外,佛光寺三個大字,在夕陽下很是顯眼。其實,如果來佛光寺攝影,最好也是安排在下午傍晚這個時間段,因為佛光寺座東朝西,此刻,夕陽把餘暉,全給了這座千年古寺,迎來了它最美的一刻。門票倒是免的,但需要登記一下身份證。
  • 八十三年前,林徽因的驚世一瞥,才使這座千年古寺橫空出世
    圖文/劉新田【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佛國聖地五臺山,古剎名寺眾多,其中有一座古寺非常特別,遠離市鎮,深藏僻野,默默無聞逾千年,卻於八十三年前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至今依然光芒萬丈。建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帶著原汁原味大唐風採的東大殿掀開面紗,橫空出世,從此被譽為東方的「帕特農神廟」。佛光寺被發現八十三年後,我們也追尋著大師的足跡,來到佛光寺。而佛光寺依舊像一位離群索居的高人隱士,避開塵世的喧囂與虛浮,隱於山林之中。佛光寺坐東朝西,由西側山門而入,呈臺階狀的三進院落向東層層高升。
  • 佛光寺 · 高僧輩出的文殊現身地
    世人往往只注意到這座千年古寺的藝術價值,而忽略了其殊勝:佛光寺和菩薩頂、殊像寺一樣,是極其稀有的文殊菩薩顯現真容之地。據《古清涼傳》記載,解脫禪師清晨在佛光寺為大眾做飯時,文殊菩薩化現其前,印證禪師確已開悟後即隱去。東大殿前的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石經幢,上面刻有建造日期「唐大中十一年」。
  • 梁思成、林徽因和五臺山佛光寺的美麗的邂逅
    經過6年艱苦的野外調查,在無數次的期望和失望之後,1937年6月,在五臺山佛光寺的東大殿前,他們如願以償。這也是夫婦二人一生中最偉大的發現。梁先生在《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築》中記述說,從太原出發,先抵達五臺縣城,然後「不入臺懷,折而北行,徑趨南臺外圍」。事實證明,其實二人在去佛光寺之前,早已整理過大量的資料。
  • 文化十分丨走進「古建築第一瑰寶」佛光寺 重回宏偉大唐
    1937年7月5日,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確定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唐代,打破了此前日本人關於中國已無唐代木建築的謬論,讓這座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重新走入世人視野。83年後的同一天,2020年7月5日,清華大學師生重新考察佛光寺,「人文清華」講壇用網絡直播方式帶領大家走進千年古寺,追憶先賢,重回宏偉大唐。
  • 佛光寺:「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的千年記憶
    佛光寺:「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的千年記憶演講人:劉暢 主持人:張小琴演講地點: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 演講時間:2020年7月編者按7月,「人文清華講壇」特別節目《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走進梁思成眼中的「中國古代建築第一瑰寶」——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 【經典】大唐佛光寺
    由唐代京都來的施主捐資建造的佛光寺東大殿體量雄偉,歷史上近千年內少有修繕及大規模改造,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能再現我們大唐盛世氣象的一座偉大建築,堪稱是國之瑰寶,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        佛光寺隱身五臺山臺外,前些年可謂鮮為人知。
  • 5.12護士節▷快來和輝寶一起揭開「白衣天使」的「面紗」!這才是...
    5.12護士節▷快來和輝寶一起揭開「白衣天使」的「面紗」!這才是天使的模樣......「白衣執甲,逆行出徵」原來這就是天使的樣子他們既不施粉黛也無華麗的衣服時刻佩戴口罩的背後是他們對患者的細心和關愛他們忙碌的身影背後也有著藏不住的天使般笑容
  • 五臺山佛光寺詳細介紹導遊詞圖文版
    在佛教聖地五臺山遊覽的最後一站,我們特意給大家安排了一出壓軸大戲,那就是被譽為亞洲第一古建築的千年古剎佛光寺。那就讓我們懷著最虔誠的心情,穿越千年時空,夢回大唐盛世,享受佛光的沐浴吧!(唐乾符四年經幢前細說佛光寺的建築布局、歷史背景和文物價值) 這是一座唐代乾符四年的經幢(877),在這裡,我把佛光寺的布局特色、歷史背景和文物價值給大家做一個大致的匯報。
  • 武侯姐妹 | 著名歷史學者、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蒙曼走進成都武侯!
    武侯姐妹 | 著名歷史學者、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蒙曼走進成都武侯!聽風,賞葉,望月初冬的小景,已深藏於心11月15日,著名歷史學者、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走進成都,走進武侯,品味成都天府生活美學,領略天府文化魅力
  • 五臺山佛光寺
    從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領考察隊頻頻走出北京,實地考察了137個縣市、1823座古建築。可是,他們一直期盼發現的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卻從未出現過。這座被遺忘了千年的罕世瑰寶一時驚動了世界,不僅在當時,即使在現在看來,仍是建築史上一件極具標誌性意義的大事件。
  • 「千年古剎」宏覺寺發現千年梁檁彩繪和題記
    2020年10月17日,青海西寧宗喀大慈宏覺寺舉行「千年古剎西寧宏覺寺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專家研討會。」古寺新顏,總有些符號和印記,記錄歷史煙雲,讓你一窺曾經的風雲印跡;雕梁畫柱,鐫刻的不只是虔誠和信仰,還有泱泱大國多元文化的匯聚交融。近日,在青海省西寧市「千年古剎」宏覺寺的舊殿修復中,發現重要文物梁檁彩繪與題記——這些穿越千年歲月的圖文印記,記載了什麼?又講述著這座古剎怎樣的歷史故事?
  • 尋夢俄羅斯,一起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隨著世界盃的舉辦,俄羅斯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人們對它的好奇也逐漸加深,雖然這個國家在地理位置上離我們很近,但是在心理距離上,似乎又那麼遙遠,隨著貴州首條洲際航線的開通,我們的攝製組從貴陽直飛莫斯科,為你一層層揭開俄羅斯的神秘面紗
  • 探秘千年古剎慈雲寺 主城寺廟最大古墓群藏匿其中
    考古人員正在向文物志願者介紹慈雲寺遺址的院落結構(圖片來源:重慶日報 攝影:楊晨) [原標題]探秘千年古剎慈雲寺 主城區寺廟最大古墓群藏匿其中 你知道重慶有座隱匿的慈雲寺嗎?雖然在史料中偶爾能看到走馬鎮慈雲寺的隻言片語,但這個已經湮沒在歷史中的千年古剎究竟在哪裡,卻鮮為人知。2015年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在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的帶領下,記者隨同文物志願者一起走進了重見天日的慈雲寺遺址。 明朝大學士曾親臨古剎 消失的慈雲寺是怎麼被找到的?這要從一塊湮沒於山林野草中的石碑說起。
  • 蒙曼: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有詩心的
    (原題:蒙曼:時代呼喚著充滿青春底色的文學作品)  詩詞大會妙語連珠,《百家講壇》引經據典,大學課堂旁徵博引,走進社區談詩論文……從《百家講壇》到  無論何時,作品歷史背景的真實性一定要得到保證  蒙曼在中央民族大學長期致力於隋唐歷史文化研究。「有關武則天這個女人,有許許多多的謎團,需要我們來一一揭開。」這是蒙曼《百家講壇》「開壇」的第一句話,2007年以來,她5次登上百家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
  • 走進開元寺,領略福州古厝之美!這座千年古剎,今日為何貴賓滿座?
    啟動儀式現場本次活動由海峽網等單位主辦,首站走進福州千年古剎開元寺,同時展開線上書畫影主題作品徵集評選,未來還將在開元寺舉辦優秀作品聯展活動。本次活動以媒體採風為主要形式,輔以攝影徵集、書畫寫生邀約、圖片展等形式。旨在尋訪古厝之美,深入講述福建故事,展示福建之美,全面助力世界遺產大會的順利召開。
  • ● 一座土城,數千年後終於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地標解碼〗一座土城,數千年後終於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