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歌日丨音樂人劉健:為了孩子,我和美國妻子做了個國際音樂節

2020-12-18 騰訊網

-1-

相識

Rebecca:

我叫Rebecca Kanthor,40 歲,現在住在上海,是一個美國記者。

我來自美國東部的紐約州,2002 年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杭州,結果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裡。

我覺得剛來中國的那段時間很好玩,那時候我沒有很多外國的朋友,杭州也沒有很多外國人。

有一次我在菜場買菜,遇到一個差不多四十歲的人,可能他看到一個外國人覺得好奇,他問我要不要到他家吃飯。其實我的錢也不是很多,就去了他家,跟他的孩子聊天,吃了一個美味的晚飯。

劉建:

我叫劉建,今年 41 歲,我是一個文學雜誌的編輯,同時還是一個音樂人。

2002年,那時候我一個人,正在寫我的第 3 本書,叫《流浪歌手的回憶》。

我非常孤獨,平常除了演出和寫書之外,沒什麼朋友。

以前有樂隊,後來隻身一人到上海,憑一把吉他自己寫、自己彈、自己唱。

■Rebecca 與劉健

Rebecca:

杭州有一個酒吧叫 31 號酒吧,我每個星期都會去。

有一次,我帶一個朋友去那個酒吧,因為我想給她介紹一支樂隊,但結果那天不是他們的演出,是我看錯了。

聽了一會兒,我覺得前面的人的音樂一般,所以我就去跟朋友聊天了。後來劉健上臺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他。

我的朋友是杭州人,她在劉健唱的時候跟我說:Rebecca,別說話,我想聽這首歌。

劉健在臺上唱的是民謠,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留著長發,穿了一件海軍服。

我聽不懂他唱的歌詞,就問朋友他在唱什麼?朋友說他在唱他的奶奶。我從來沒有聽過一個唱民謠或者搖滾的時候唱自己的奶奶,就覺得他很特別。

演出結束之後,我走到他的面前自我介紹。

劉建:

我從那個舞臺上下來的時候,她過來說你好,我叫 Rebecca,我是一個美國記者。

我當時心想這女孩挺酷的,短頭髮, 穿的也很酷。

Rebecca:

我給了劉健我的名片。他正在那裡賣他寫的書,書名叫《戰士》。那是一本小說,寫一個人在高中的時候喜歡音樂,退學,後來參軍。其實這跟劉健自己的生活有關聯,書裡面的人也叫劉建。我覺得他很有意思,我就想認識這樣的人。

我買了劉健的書, 因為很多字我都不認識,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時間翻字典,認真看每一個字。

後來看了劉健的歌詞,真的讓我很感動,他寫的都是對人或者對城市的感受。

■劉健與Rebecca

-2-

相愛

劉建:

當天晚上差不多十一點多的時候,我的演出結束了。我下來後看見她就在後面,我說:真沒想到你會來。

然後我們就在下面一起看別人的演出,一邊看一邊聊,聊了很多。我的英文不是特別好,她的中文也不是特別好,但是還能聊得很開心。

演出結束後我們去吃夜宵,吃到凌晨四點。那時候她還住在杭州,她的火車票是早晨的,我就把她送到火車站。

從那之後我們見面就越來越多了。

第二年的春天,4 月 1 日愚人節那天Rebecca給我發信息,說她外婆去世了。我當時心裏面咯噔一下,因為我跟我外婆關係特別好,對我來說外婆是世界上最親的親人。

我想Rebecca一個人在離美國那麼遙遠的國家,外婆去世也沒法回去,她應該會很難過吧。

所以我就買了火車票去杭州,陪她在一起。從那一天起,我覺得心裏面起了火花。

就這樣在一塊七年之後,我們決定結婚。

Rebecca:

2011 年我們在劉健的老家辦婚禮。我有一個做記者的外國朋友問他能來嗎,他可以做一個新聞。後來他拍了很多非常好看的照片,做成了一則新聞。可能大家對一個外國女孩和一個中國男孩結婚感興趣,外國的媒體和中國的媒體都有報導。

有一次有人採訪我,問你為什麼要跟一個沒有房子、沒有車、沒有固定的工作的人結婚?我的回答就是我愛他,沒有別的原因。他們聽了可能覺得有點奇怪。

2012 年,我們生了一個女兒。自從有了女兒之後,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

因為生孩子之前我們經常去音樂節、去酒吧聽音樂。但是有了孩子之後,我不能帶女兒去這些場合,因為酒吧有很多人在抽菸,或者演出時間太晚,我要當一個好媽媽,不可以把孩子帶到一個這樣的地方。

所以我不怎麼去看演出了,但是我一直想跟孩子分享音樂,音樂是我最喜歡的東西。

■劉健和 Rebecca 全家合影

-3-

兒歌

劉建:

Rebecca懷孕的時候我就開始搜兒歌,因為我考慮小孩出生以後,我應該給她聽什麼歌。在 Rebecca 懷孕之前,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我從來沒有關心過兒歌,沒有哪個年輕人會關心兒歌。

結果,我搜索到的東西讓我震驚。

我發現現在中國的孩子所聽的兒歌 95% 以上是上個世紀寫的。音樂性非常低,很多樂器都不是真的樂器彈出來的,而是用一些電腦軟體編出來的。

而歌詞的價值觀也離現在這個時代太遠了,都是上個世紀的事情。

比如數鴨子、丟手絹、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很多都是我小時候聽的,這都過去多少年了,為什麼還是這幾首兒歌?

第二個震驚的是孩子出生幾個月後,我們一家去了一個戶外音樂節。當時我要在那個音樂節演出,我那時候的想像特別美好:推著女兒去音樂節很酷,還可以讓女兒看爸爸的演出。

但到現場之後,我才發現一切都跟我想的不一樣,很狼狽。小孩一進去就開始哭,我一下子明白,是因為音量太大了!

常規的音樂節的現場音量在 120 分貝左右,小孩會覺得不舒適。而且音樂節是針對年輕人的,在很多設施方面沒有考慮到孩子,對孩子很不友好。我中途想給小孩換尿布都找不著地方,後來我到餐飲區,把一個垃圾桶的蓋子反過來,把小孩放在上面換了尿布。

那天從音樂節的現場出來,我忿忿不平地跟 Rebecca 說,以後咱們再也別來音樂節了,這是年輕人的地盤,我們帶著孩子是來給自己找麻煩的。

■Rebecca和劉健全家

Rebecca:

劉健說我們再也不去音樂節了,我聽了很不高興。難道我有了孩子,就要放棄所有我喜歡的東西嗎?

劉建:

Rebecca說,難道有了孩子就不年輕了嗎?有了孩子生活就要全部改變嗎?

我當時心裏面咯噔一下:是啊,雖然我有孩子,我是爸爸,可我心裡還是個年輕人,我不想改變我的生活,我還想去音樂節。

那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中國沒有一個音樂節適合全家共享。

第三個令我震驚的是,那之後不久,Rebecca 的媽媽從美國寄過來一個包裹,打開之後是一張 CD,它的封面設計的很卡通。

我想肯定又是那種低齡化的兒歌,一下子失去了興趣,我就到隔壁房間忙自己的去了。

然後 Rebecca 打開那張 CD 放音樂,聽到開頭,我立刻從房間裡跑出來了。

我說你是不是放錯 CD 了?她說沒有,這就是媽媽寄過來給孩子的那張 CD。

這張唱片讓我震驚:我知道兒歌可以更好,但是我沒想到兒歌可以這麼好,那個唱片顛覆了我對兒童音樂的理解。

那是一個樂隊,中文名字叫幸運家庭樂隊,英文叫 Lucky Band。它是一個完全現代化的樂隊,有非常高的音樂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我們國內的很多的吉他手、鼓手做得更好。

後來我們才知道它得了葛萊美獎、艾美獎,還有美國家長選擇獎,它被美國的媒體認為是 21 世紀最好的兒童樂隊,而且歌詞的價值觀太棒了。

■The Lucky Band 樂隊 圖/手拉手官網

劉建:

有一首歌讓我哭了,那首歌叫美麗公主。因為我家是女兒,我注意到女兒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臭美,拿圍巾之類的東西往自己身上套,在鏡子面前像公主一樣扭動身體。

我每次看到那個場景,就想告訴她:女兒,美不只是外在的;公主,不只是穿一個漂亮的衣服。但當時她還小,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對她說。

但是這首歌完美的回答了我的困惑。

它的歌詞首先是這樣寫的,「你的頭上戴著王冠,舉起魔法棒,批准願望……」,這是描述公主的形象。

而高潮部分是這麼寫的,「想要成為公主,你要正義而善良,讓所有的人都開心地活著,你給人們的愛,每一個人都會還給你。想要成為公主,你要翩翩起舞,在各種路途,不管是順暢的路,還是艱難的路」。

聽到這首歌的那一刻我眼淚譁的下來了:這是多麼好的價值觀!後來女兒大一點可以說話的時候,我就跟她說:公主可不只是漂亮,公主還要正義,還要善良。

那一刻我知道了我該做什麼。我跟 Rebecca 說:把這個音樂家請到中國來吧,我們要做一些演出,哪怕為了我自己的孩子,我也要做。

-4-

邀請

Rebecca:

劉健對我說,Rebecca,你跟這個樂隊聯繫一下。

我找到他們的網站,給他們寫了一個 Email。內容很簡單,我說你好,我是一個美國記者,住在中國。我老公是做音樂的,我們想辦一個兒童音樂節。你要不要來中國演出?

Lucky Band 成員是兩口子,有兩個女兒。後來他們告訴我,他們的大女兒小時候有個夢想,要在高中畢業之前去一次中國。

所以當他們收到來自中國的郵件時,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當時我跟他們通了電話,雙方一拍即合。

劉建:

從美國這一個樂隊開始,我們陸陸續續的跟二十多個國家的五十多組新時代的兒童音樂家籤了在中國的演出協議。

這中間也有些曲折,很多沒有來過中國的人,對中國的了解並沒有那麼多,在他們的理解裡,中國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騎自行車的面貌。

當他們看到我們的邀請的時候,他們也覺得難以置信。

-5-

籌辦

劉建:

過了兩年多,到 2017 年的時候我覺得準備好了,我們把美國跟荷蘭這兩個國家的音樂家帶到了中國。

第一站是在江蘇南通,是一個很小的四線城市,離上海很近。我們想在小的城市先試一下,如果有什麼瑕疵,我們在上海的第二站可以去調整。

那時候開始我們就有很多精心的設計。比如說現場的音量,我們嚴格控制在 85~90 分貝,這是孩子能聽的最舒適的分貝。

其次我們堅決不允許把燈光打到觀眾區,因為強光會讓小孩眼睛不舒適。

而且我們現場還設置了換尿布的地方,這是我當時的一個痛點,我自己做音樂節,一定要準備一個換尿布的地方。另外還有哺乳區、推車存放區……

南通的演出也是一波三折,因為這個事情是新的,在中國從來沒有人做過,誰都不知道會怎麼樣。

南通演出開始前一個多星期,當地的劇院的負責人給我打電話,他看票賣得不是特別好,說我們取消演出吧。

我接到電話連夜開車到南通,到達的時候已經夜裡十二點。我跟他見面說,大哥,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因為在中國還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我百分之百尊重你的決定。但我還是建議你別取消,如果因此產生了任何的費用,我願意賠你錢。

他可能看我半夜還去找他,覺得這小夥還是想幹點事的,就說行,那繼續吧。

結果那一個多星期票全部賣完了,後來還加了一場。

■音樂節的工作人員合影

-6-

現場

Rebecca:

當時我把孩子放在家裡十天,陪著劉建去辦這個音樂節。

我們真的不知道會怎麼樣,我不知道誰會來看演出、我不知道什麼人買了票、 我從來沒有去過南通,我只知道它離上海有點近。

劉建:

Rebecca 跟音樂家說,你們一定要有心理的準備,也許中國的父母和孩子不像你們在歐洲和美國那樣,你隨便做一個手勢,別人就跟你一起 Rock & Roll 了。

Rebecca:

我看了他們在國外演出的視頻,父母和孩子都蹦蹦跳跳的。我說有可能中國的家長不會這樣,他們有點保守,所以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他們說沒問題,我們很有經驗。

我記得第一個演出是 The Lucky Band,他們在舞臺上很有魅力,主唱穿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紅裙子。

■2017 年 5 月,南通的音樂節現場 圖/手拉手官網

劉建:

演出前我們都在舞臺一側,看著臺下觀眾的反應。演出開始 5 分鐘不到,大人小孩全站起來,那一刻 Rebecca 哭了。

Rebecca:

那一刻我哭了。我們用了很多的時間,吵了很多次架,做了很多的準備,就是為了看到那一刻。

劉建:

也在那一刻,我覺得我們做了對的事情。

音樂沒有國界,別說我們的孩子不酷,而是你沒給他一個酷的環境。

Rebecca:

每一天我都能看到一些我沒想過的事情。 我原本以為中國人還是有點保守,後來發現其實他們一點都不保守,他們可以接受很多新的東西。所以做這個音樂節,給了我一個新的對中國的了解。

■《Hand in Hand》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主題歌

劉建:

後來上海、重慶、杭州、成都的演出都非常好,不管是有座椅的地方,還是沒有座椅的地方,觀眾都是站起來的。

很多父母把孩子架在脖子上面,孩子大一點架不動的,就抱著,你難以想像幾百個家庭都把孩子舉頭上是什麼感覺。你一眼望過去,就像一個鳥媽媽跟很多小鳥餵食的時候,很多小鳥把嘴伸出來那種場面,看著就覺得特別幸福。

Rebecca:

我們的演出的過程中有幾個環節:邀請家長到舞臺上、邀請孩子到舞臺上跟樂隊一起跳舞。有一次在成都,我們邀請家長到舞臺上,有一個奶奶,很興奮地跑到舞臺上,跟樂隊一起跳舞。

過了一會,我們這次邀請孩子到舞臺上,奶奶又跑過來。然後我很禮貌地跟她說對不起,這次是讓孩子上舞臺 。奶奶只好有點遺憾地下去了。

演出結束後,我想收集觀眾的反饋,我就找到那位奶奶問她:你為什麼要兩次都跑到舞臺上?

奶奶說,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那麼好聽的音樂,我想跟他們一起跳舞。

那位奶奶是跟她的孩子和孫子一起過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事情,三代人可以一起分享音樂。

■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

——————

愛哲按:

劉健、Rebecca 夫婦創建的這個音樂節叫 Hand in hand,手拉手國際兒童音樂節。

其實他們最早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能聽到好聽的兒歌。但是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他們已經把這些演出帶到了二十個中國城市。現在每個城市現場的觀眾能到達五千人左右。

劉健、Rebecca 和他們的兩個孩子劉納、劉開現在生活在上海。夫婦倆都認為,自己最熱愛的主業還是記者、雜誌編輯和音樂人,手拉手音樂節更像是他們喜歡做的一個事情。

劉健和 Rebecca 有一個夢想,就是在五年內,帶著十個國家的兒童音樂家,去到一百個中國城市演出。

他們希望讓中國的家庭在兒童音樂這個領域跟世界同步,也希望可以藉此來啟發更多的中國音樂人來為孩子創作音樂。

明天是世界兒歌日,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說說你聽了這個故事的感受,點讚最高的評論,將獲得美國幸運家庭樂隊和荷蘭酷哥樂隊的 CD

-封面圖及未註明來源圖片

均由 受訪者 提供

Staff

講述者 |Rebecca 劉健

主播 |@寇愛哲

製作人 |@寇愛哲

聲音設計 |孫澤雨

文字 |王夢 @寇愛哲

運營 |翌辰

BGM List

01.StoryFM Main Theme short - 彭寒

02.Boxes Bittersweet Closure

03.奶奶 - 劉健

04.Boxes Autumnal Moping

05.Pinata Attack - The Lucky Band

06.Pretty Princess - The Lucky Band

07.Belle Ones

08.Pretty Princess - The Lucky Band

09.手拉手 - 劉健

故事FM

用你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為了我的孩子,我辦了一個音樂節|故事FM
    ■Rebecca 和劉健全家:劉健說我們再也不去音樂節了,我聽了很不高興。難道我有了孩子,就要放棄所有我喜歡的東西嗎?♂:Rebecca 說,難道有了孩子就不年輕了嗎?有了孩子生活就要全部改變嗎?我當時心裏面咯噔一下:是啊,雖然我有孩子,我是爸爸,可我心裡還是個年輕人,我不想改變我的生活,我還想去音樂節。
  • 這對「跨國夫婦」,帶著兒童搖滾音樂節來長沙了
    劉健、Rebecca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兒歌,搖滾音樂節,在普通人眼裡,似乎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領域。激情澎湃的音樂,震耳欲聾的歡呼,瘋狂而熱烈的氛圍……普通父母應該不會帶孩子來這樣的音樂節狂歡。但音樂人劉健和他的妻子Rebecca Kanthor並不這麼認為。
  • 這對上海夫婦為孩子打造了一個音樂節,兒童也能聽搖滾和爵士
    藉此機會,澎湃新聞記者於去年年末採訪了音樂節的兩位創辦者——身為作家和音樂人的劉健,以及他的妻子Rebecca Kanthor——請他們談談創辦這一音樂節的始末,以及他們對兒童音樂的諸多想法與體會。「三個刺激」促成了音樂節的誕生談及創辦「Hand in Hand」的起因,劉健說,是他經歷的「三個刺激」將自己引上了這條路。
  • 發電的兒歌|讓敏感的春天和易逝的童聲,變成兒歌
    馬一木生活在上海,女兒和周圍孩子接觸的繪本和兒童音樂90%來自國外,只有很少部分是喜羊羊、熊大熊二式的作品,「這是一種幸運,因為國外的兒童文藝作品都很優秀」,但也不足。「就像我們需要海外大片,也需要賈樟柯、寧浩這樣的本土導演,用母語記錄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盧中強做了多年兒童音樂產品。
  • 讓敏感的春天和易逝的童聲,變成兒歌
    無論有無孩子,誰都知道「國產」兒歌的匱乏。馬一木生活在上海,女兒和周圍孩子接觸的繪本和兒童音樂90%來自國外,只有很少部分是喜羊羊、熊大熊二式的作品,「這是一種幸運,因為國外的兒童文藝作品都很優秀」,但也不足。「就像我們需要海外大片,也需要賈樟柯、寧浩這樣的本土導演,用母語記錄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 盧中強做了多年兒童音樂產品。
  • 兒歌離孩子越來越遠 兒歌為何會「失聲」?
    紅領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這一首首耳熟能詳的兒歌,許多年紀稍長的人,都能從中找到美好童年生活的記憶。當為人父母后,孩子還會唱自己那時流行的兒歌嗎?他們如今又在唱什麼樣的兒歌呢?  在3月21日世界兒歌日到來之際,就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叮咚,你的孩子需要的「新兒歌」來了!
    同時,年輕一代家長帶動著育兒觀念的轉變,音樂在其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令人意外的是,當我問身邊兩歲孩子的媽媽,你的孩子在聽什麼兒歌時,她回答我的居然是我也熟知的《黑貓警長》。「好作品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空速動漫創作總監王雷告訴我,《小豬佩奇》用了15年才走到中國觀眾眼前,而國內更多的優質兒童內容,正在路上。
  • 唱兒歌迎六一!全民K歌網際網路音樂教室化身孩子們的專屬「音樂老師」
    翻唱活動的歌單還收錄了陳粒為藝術行動全新創作的《地球巡邏小分隊》以及4首從「藝術行動兒童音樂共創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兒歌作品:《未來的你加油》、《小螞蟻》、《爸爸》、《雪娃娃》。這些豐富多元的歌單內容,在給孩子們帶來全新音樂歌曲之餘,還可以供家長與孩子共唱,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
  • 音樂人小河尋找全國消失的童謠:「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事情」
    2016年5月26日,音樂人小河在北京啟智特殊教育學校發起了首屆「迴響兒童節」,之後每年六一,小河的演耳團隊都會聯合藝術家朋友們一起,和孩子們共同度過快樂的「迴響兒童節」。今年3月14日,他還曾邀請老狼、龔琳娜、安娜、莫西子詩、鍾立風、低苦艾樂隊的劉堃等音樂人,以童謠守護者的身份出現在「童年的迴響」直播音樂會上,獻出自己人生第一次直播彈唱和連麥。這也是疫情期間最引人注目的直播音樂會之一。在小河看來,「尋謠計劃」不只是為了讓大家找回童年的感覺,「唱一首小時候的歌就找到童年的感覺了嗎?童年其實從來就沒有消失過。
  • 奧爾夫音樂,讓孩子在音樂中打開藝術和情感世界!
    該如何給0-3歲孩子做音樂啟蒙呢?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特別引進國際奧爾夫音樂課程,讓孩子在音樂中打開藝術和情感世界的大門!什麼是奧爾夫音樂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
  • 英語啟蒙如何做?這十首超好聽兒歌幫孩子開啟快樂學習之旅!
    一直以來,英語兒歌就以它歡快、跳躍、簡單易記的旋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在優美的兒歌音樂中說說唱唱,蹦蹦跳跳,在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不少英語知識。這,就是英文兒歌的力量。歌詞裡反覆出現的「一問一答」,可以幫助孩子加深對於「一般疑問句」的印象,學唱好聽你兒歌的同時也能幫助孩子熟練掌握並運用相關知識哦。NO.3Do-Re-Mi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是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
  •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三)丨聚焦獨立音樂人:在理想與現實間交鋒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一)丨專訪玩具船長貝斯手:渴望本土音樂人「抱團」聯動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二)丨探訪廣州Livehouse:「用愛發電」,積極求變 近年來,國內原創音樂發展可謂突飛猛進。隨著酷狗等各大平臺的崛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原創音樂「出圈」的渠道可謂越來越廣。
  • 成都草莓音樂節全名單公布 頂尖海外音樂人加盟
    作為西南地區最具歷史文化底蘊、年輕潮流生活方式和國際化視野的城市,成都有著孕育「超級草莓」的得天獨厚優勢,成都草莓音樂節將以堪比超級草莓的規模和水準,打造蜀地「超級草莓」。Crystal Castles、Mew加盟 壓軸兩日草莓舞臺演出本次成都草莓音樂節陣容中最具看點的當屬國際頂級電子雙人組Crystal Castles、丹麥國寶級搖滾樂隊Mew與荷蘭電音轟炸機QUINTINO。
  • 發掘和新編快消失的童謠,音樂人小河發起「尋謠計劃」
    2016年5月26日,音樂人小河發起了首屆「迴響兒童節」,之後每年「六一」,小河的演耳團隊都會聯合藝術家朋友們一起,和孩子們共同度過快樂的「迴響兒童節」。  今年「六一」,因為疫情原因,無法與孩子們見面,因此「迴響兒童節」與小河的另外一個項目「尋謠計劃」結合,在線上舉辦了一場「長不大的童謠」音樂會。
  • 你想要的經典英文兒歌都在這裡,我整理了一百首英文兒歌
    兒歌語言都是淺顯易懂,句式押韻重複,韻律輕鬆活潑,故事趣味橫生,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唱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培養孩子聽音辨音的能力及語感,對英語啟蒙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29.Sally go round the sun薩利繞著太陽轉原汁原味的語言,跳躍的韻律,跟孩子一起轉圈圈吧。30.Hey Diddle Diddle小貓會拉小提琴,母牛跳到月亮上,小狗會笑,盤子和勺子會跑?這個真是世界無奇不有,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音樂熊貓詩詞兒歌歌手選拔賽廣州決賽圓滿舉行
    兒歌市場一直被邊緣化,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協會,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藉由擁有的高品質音樂人資源,以"為兒童打造最高品質、最具文化內涵的流行兒歌"為目標,聯手音樂熊貓動漫項目,甄選300首經典詩詞,聘請頂級流行音樂人按照兒童的聽歌特點和喜好,進行全新的譜曲和編曲,發揮詩歌朗朗上口的優勢,打造出高識別度、高傳唱度的「洗腦兒歌」。
  • 「雪佛蘭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盛大啟幕
    上海2020年9月8日 /美通社/ -- 十一黃金周期間,由XINTIANDI新天地攜手上海世界音樂季打造的年度音樂盛典 -- 「雪佛蘭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將於10月1日至8日登陸XINTIANDI新天地旗下6大項目,為上海、重慶、武漢、佛山的觀眾再次呈現來自世界音樂的狂歡。
  • 原創音樂人太一與音樂節樂迷狂歡 金曲大合唱人氣爆棚
    國慶黃金周剛剛結束,大眾的度假方式精彩紛呈,近年來興起的「音樂節」今年也成為了不少人的熱門選擇。華語樂壇新聲代原創音樂人太一也受邀參與了10月4日在南京舉辦的「南京森林音樂節」和10月6日在鎮江舉辦的「長江音樂節」的演出。
  • 今天是世界兒歌日,那些兒時的歌謠你還記得嗎?
    世界兒歌日今天是世界兒歌日。今天,我們找到了年齡跨越50年的一些朋友,希望通過他們講述的關於兒歌的故事,可以陪你回到童年,再做一次未做完的夢~雪梨 80後 女印象最深的兒歌是《小螺號》。當時是為了學校演出,我爸教我唱的。當年和小夥伴們一起唱歌的記憶真的很美好。
  • 從小眾獨立到亞洲最大音樂節——摩登天空和他的百場草莓音樂節
    而對於中國音樂圈來說,大事件也來了——第一百場草莓音樂節即將到來。這是屬於沈黎暉和摩登天空的榮耀時刻,也是中國音樂圈的紀念日。草莓音樂節,這個亞洲最大的音樂節品牌必將成為中國以至世界音樂節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一.清醒草莓音樂節的故事,還要從1988年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