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華人餐館老闆:疫情下 我依然保持積極態度

2020-12-09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9月18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援引當地媒體Stuff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響。紐西蘭華人餐館老闆Koko Tao夫婦面對疫情選擇以積極的態度來應對。Koko Tao日前向媒體講述了她的抗疫故事。

文章摘編如下:

Koko Tao很想念中國的夜宵和變著花樣的中國美食,但她也很喜歡紐西蘭人的善良和整個國家對家庭的關注。

Tao說,「在紐西蘭,我們有更多家庭生活,是一個全然一新的世界。我們真的很喜歡這裡,這裡很好。」

丈夫King先從上海來到這裡,後來我才跟著過來的。我們是在這裡結的婚。就是因為不想待在一個地方,想要到處看看才出來的。

King十年前開了家餐館,在基督城地震之後,我們離開了。現在已經在Riccarton待了快一年了。Riccarton是一個開中餐館的好地方,因為這裡有華人社區。

以前在國內,我是做室內設計的。我辭了工作幫著弄餐館。丈夫是一個有著20年經驗的資深廚師,我希望支持他,讓他夢想成真。他很喜歡烹飪,就算在家休息也不歇著。這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愛好。

我們有很強的本地客戶基礎,尤其是在華人中間。但疫情之後,生意依然一落千丈。

我們做了一些廣告,慢慢有了起色;但後來又再次下滑,好在大家也不怎麼慌張,每個人都很積極。

許多人知道我們生意不好,前來幫襯。我們很感動,真的能感覺到社區的支持。

往常我們有10個員工,但疫情之後減到了5人。我們的廚師來自上海,但也有本地的員工。做餐館生意,競爭是很激烈的。

有些人喜歡嘗試菜單上不同的菜品,但有些人就喜歡吃自己習慣的菜。很多人點我們的特色菜——紅燒豬蹄、石鍋雞等。

大家都希望在餐館裡能感受到溫暖和被人歡迎的氛圍,都盼著吃上美味的食物,享受舒服的環境。這些都需要有。中國的傳統就是,每道菜大家都可以分享。

我們至少一年會回中國一次,去尋找新菜的靈感。我們每次回去都會帶上孩子們,他們也很喜歡中國。

我們住在Wigram,是一條很好的街道,大家都很有責任心。我很喜歡基督城,大家都很友好。朋友的朋友也會成為自己的朋友。

在紐西蘭做生意比較輕鬆,有清晰的規章,市議會還會發一本關於衛生管理的小冊子。如果問人什麼事,大家也會願意幫忙。

我父母幾年前也來這裡定居了。我想離家人近一些。我是獨生女,而且許多中國父母都喜歡跟孩子一起生活。

他們不會說英語,所以跟我住在一起,現在他們打算就近買一套自己的房子。要帶孩子,又要做生意,有父母在身邊真的方便很多。

我們有兩個孩子,一個六歲,一個三歲。他們喜歡吃披薩、炸雞和漢堡,但我們還是吃中餐更多。主要是因為父母們有個中國胃。

有很多中國的東西是我想念的,許多好吃的,還有夜宵。隨時都可以去,商場會一直開到半夜。而且工作機會也很多。

在上海,早上可能有上百萬人乘坐軌道交通去上班。光上海的人口就有紐西蘭總人口的五倍。所以新點子層出不窮,日新月異。

但是在這裡,更重要的是家庭生活,完全不一樣。兩個地方我都喜歡。這裡的環境對小孩子來說更好,他們可以隨心所欲,而且可以有更多藝術和創造力相關的經歷。

一般我上午都在店裡,看管大堂。然後我會去接孩子,讓他們參加一些課後的活動。再回家做飯,給他們洗澡,讓他們睡覺。丈夫會一直在店裡待到很晚,偶爾我們也會給自己放兩天的假。

生活中,我希望孩子能鍛鍊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一來,如果他們面臨困境就不會隨意放棄。

這裡的學校非常國際化,有很多家庭來自不同的國家。每個人都很善良。孩子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地方。

我覺得我是個很積極的人。作為一個人來說,總是需要對問題提出新的解決辦法,生活中當然有很多難題。但這就是生活,沒什麼好抱怨的。

如果保持積極的態度,許多事情就都能應對得不錯。

相關焦點

  • 紐西蘭華人老闆向社區贈送價值5萬紐西蘭元雜貨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據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報導,疫情之下,愛心至上。日前,紐西蘭奧克蘭的一位華人老闆捐出價值5萬紐西蘭元的雜貨,贈送給社區中有需要的家庭,向社區傳播愛,並因此被當地媒體廣泛報導。20年前,時年16歲的郭先生從中國來到紐西蘭留學。他曾在梅西大學就讀管理和財務專業,最初接觸超市,是每周在一家超市做10小時兼職。
  • 歐洲時報:疫情下的英國各行業華人群像
    從普通人的故事裡,可以窺見英國疫情之下華人行業之一斑。  華人餐飲業重創 轉戰線上「疫」中求新  說起飲食,中餐總是在英國的美食榜上牢牢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封城期間,中餐業遭到巨大打擊。在倫敦利物浦街附近的一家米粉店老闆陳先生,也跟記者分享了疫情期間餐館的經營狀況。
  • 此刻美國華人餐館又「躺槍」,28年前的一幕至今是韓國人的噩夢
    一名黑人之死,在疫情下的美國點燃了「火藥桶」。這是美國明尼波利斯市一位名叫喬治·弗洛伊德的餐廳保安,餐廳老闆說他「禮貌溫和,從未無禮對待他人」,但他卻在美國警察以拒捕為由、長達7分鐘的「跪地壓脖」後,最終口鼻流血,停止呼吸。
  • 紐西蘭媒體:紐西蘭一華人餐館遇襲玻璃被砸 附近一輛車被燒毀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12月5日午夜至12月6日凌晨,在紐西蘭奧克蘭東區一商圈發生了一起不法之徒對商家的破壞行為,一家華人餐館的玻璃被砸碎,停在附近的一輛車也被燒毀。店長告訴天維網記者,該店在去年八月曾遭遇過入室偷竊,損失約5000紐西蘭元。可能是店裡安全措施沒做好,沒有多上一把鎖,所以很容易打開。警方告訴商家,其他商圈也有類似情況。 店長說,接下來會做好安全措施,多加兩把鎖,加上閘門。 「我們在勤勤懇懇做事,沒想過會發生這些事。
  • 紐西蘭天維網:華僑華人相互扶持 共同走過2020
    但生活中那些星星點點的光芒,那些勇於在最艱難的時刻伸出雙手的人們,讓我為紐西蘭華僑華人的溫暖互助感動。華人企業助力殘疾人就業在紐西蘭奧克蘭,有一家華人參與創建的社會企業,他們是做餅乾的。而他們的員工,都是殘障人士。有的有認知障礙,有的是唐氏症候群患者,有的有自閉症,有的是盲人,但他們在做餅乾的時候,卻非常認真和開心。
  • 不敵疫情房租壓力 洛杉磯聖蓋博市老牌華人餐館歇業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不敵疫情房租壓力 洛杉磯聖蓋博市老牌華人餐館歇業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仍然嚴重,又有房租壓力。近日,美國洛杉磯聖蓋博市的華人餐館三和燒臘全統廣場店宣布歇業,長達29年的經營落下帷幕。據三和燒臘全統廣場店貼出的告示,餐館因疫情而遭受巨大財務壓力,難以繼續經營。商家對食客和員工多年來的支持表示感謝。目前,店內的餐堂桌椅幾乎已經全部清空,廚房物品也正在清理中。
  • 外媒:紐西蘭一華人餐館遇襲玻璃被砸 附近一輛車被燒毀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12月5日午夜至12月6日凌晨,在紐西蘭奧克蘭東區一商圈發生了一起不法之徒對商家的破壞行為,一家華人餐館的玻璃被砸碎,停在附近的一輛車也被燒毀。店長告訴天維網記者,該店在去年八月曾遭遇過入室偷竊,損失約5000紐西蘭元。可能是店裡安全措施沒做好,沒有多上一把鎖,所以很容易打開。警方告訴商家,其他商圈也有類似情況。店長說,接下來會做好安全措施,多加兩把鎖,加上閘門。「我們在勤勤懇懇做事,沒想過會發生這些事。
  • 快過節了,美國的華僑華人你們還好嗎?
    目前依然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為了遏制疫情的持續發展,加州州府、紐約州州府等紛紛出臺了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紐約一酒樓老闆陳善莊表示,目前電力公司提供給酒樓的電力供應目前已處於飽和狀態,若室外用餐過度用電取暖,就會超負荷,因此該酒樓的室外用餐生意在冬天處於停擺狀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老字號華人商店,因為疫情而導致經濟出現問題,不得不徹底關門。
  • 美費城中餐館老闆遭匪徒槍殺 案件震驚華人社區
    美費城中餐館老闆遭匪徒槍殺 案件震驚華人社區 圖為發生餐館老闆被劫殺的金祥外賣店。一位華人餐館業者被殺,震驚費城華人社區。  事件發生在1月20日晚七時。案發後,費城市警察局副局長蓋登斯向華人社區有關人士作了通報。大費城華人餐館協會會長林應章博士、費城亞裔社區警民聯誼會副主席黃光來連夜趕到案發地點了解情況,協助警方辦案。  據辦案警探斯茅爾介紹,1月20日晚上7時許,兩名搶匪面帶著滑雪面罩闖入費城東北區一家名為「金祥」的中餐館聲稱搶劫。
  • 去紐西蘭的感受
    去紐西蘭之前,覺得這裡是個讓人舒適,環境美好牛羊成群的國家,來了後才發現這裡有些人也存在對華人不友好的行為。以前工作假期時候,去紐西蘭一段時間,我這天天辛苦打拼放鬆下出門看看不同的風景。2.對於有些人說紐西蘭生活沒壓力,我保持懷疑態度,不工作有福利救濟補助金只是保證最基本「餓不死」,而且我在奧克蘭看見街頭都有乞討者,感覺奧克蘭有些街區治安很差啊,晚上有小偷小摸的,有些對華人不友善的直接開罵了,印象不大好在紐西蘭去任何城市也不想去奧克蘭,為了生命財產安全請儘量不要晚上出門。當然這應該是我運氣差吧,概率問題。
  • 馬圖伊迪:我依然保持積極的心態,這次疫情能讓我們共同成長
    隨後,馬圖伊迪表示,他始終保持著積極的心態,這次疫情能讓所有人共同成長。馬圖伊迪Ins截圖馬圖伊迪在Instagram寫道:「我依然帶著積極樂觀的心態。通常情況下,我覺得我是一個積極的人,因為我總在嘗試讓周圍的每一個人帶著好心情,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和我的隊友。
  • 身在美國的華人親述,疫情衝擊下的真實美國
    根據國內媒體的報導,「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蔓延引起了美國普通民眾的恐慌情緒,超市長排大隊、民眾囤口罩、囤米、囤槍、囤衛生紙....成了這一情緒下的反應行為。 但是,疫情下,美國民眾的生活真的是這樣嗎?疫情對當地華人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 中秋和國慶碰面的「中國」節,紐西蘭華人展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
    紐西蘭惠靈頓和平統一促進會會員們激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國」。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讓人們已大半年沒見面,也沒開展聚會活動了。正值幾十年一遇的「中秋」「國慶」同日的「中國」節,紐西蘭的華人華僑早就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 紐西蘭媒體:紐西蘭華人議員霍建強退出政壇 冀更多時間陪家人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紐西蘭工黨華人國會議員霍建強於當地時間21日下午宣布正式離開政壇。霍建強稱,雖然他已經向工黨提交了大選的候選人表單,但因為疫情的封城讓他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並反思他的政治生涯。他表示,他為能在工黨推出另一名新的華人候選人陳耐鍶時離開政壇而感到自豪。「我在國會度過了愉快的時光,尤其是在這個任期中擔任司法委員會主席一職時,包括監督有關《生命終結選擇法案》的公開聽證會。」
  • 紐西蘭媒體:紐西蘭舉辦海報比賽 關注針對華人的種族主義現象
    據紐西蘭天維網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紐西蘭,許多亞洲人感到「被歧視」,比如在公共場合咳嗽會招來側目、亞裔孩子在校園遭到孤立、網上關於「亞洲人傳播病毒」的謠言層出不窮。在這樣的時期,紐西蘭社區舉辦了一場重點關注紐西蘭華人社區的海報比賽。
  • 論:紐西蘭旅中作家的"還是中國制度好"
    作家Andy Boreham接受Skype連線時,他正身處上海的一家診所接受檢測,他直接表明自己並不喜歡紐西蘭的防疫措施和態度,認為紐西蘭人普遍對新冠病毒麻痺大意。它對中國的展示非常正面,就在一兩個月前西方媒體在報導中國疫情時,普遍用的圖像還是一群帶著口罩神情嚴肅的市民,給人感覺他們生活在一個有恐怖瘟疫和高壓政府的國家,有的還刻意放大中國居民被強制隔離後失去自由的悲慘生活。而現在中國的鏡頭卻變成了高樓大廈和高鐵、開心的市民和正在恢復的生產,以及雖然遭受嚴格檢測但依然認為「住在中國更好」的紐西蘭作家,這說明西方人正在反思對中國的態度。
  • 魔王:因教解放軍英語,紐西蘭國家黨唯一華人國會議員被迫退出政壇...
    (視頻截圖)可以說楊健是第一個倒在美國影響力下的華人國會議員,相信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這場反楊健的輿論風潮中,他曾幫助中新兩國建立關係的舉動也都陸續被揪出來抹黑,在「大環境」惡化的壓力下,未來華人國會議員預計將更難在中新關係上有所建樹,中新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繫將受阻,有可能雙方因此誤會加深、經濟受損。
  • 紐西蘭華人男子承認販毒!大麻合法化真的要實現了?
    ▼ 今天,一位名叫Chiu Tan Yu的紐西蘭華人男子,在紐西蘭高等法院出庭受審時,對自己販毒的指控認罪。
  • 美媒:美國佛羅裡達州華人餐館遭惡意破壞 或為仇恨犯罪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佛羅裡達州勞德岱堡(Fort Lauderdale )一家華人餐館遭惡意破壞。餐館老闆認為這可能是仇恨犯罪,因為他先前曾控告市政府檢查員種族歧視,並且濫開罰單。原告律師皮濟(Michael Pizzi)表示,紅門亞洲餐館(Red Door Asian Bistro)的玻璃窗在3日凌晨被打碎,目前破壞者身份、破壞窗戶的手法都暫未明確。「這絕不是巧合,顯然有人企圖警告餐館老闆。我已要求警方把該事件作為反亞裔仇恨犯罪進行調查。」皮濟說。
  • 美國疫情影響餐廳面臨奔潰!豪爽顧客救濟!
    疫情之下,百業凋零。受病毒打擊最慘重的,就是餐飲業。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餐館無一例外遭到當頭一棒。多少老闆被兩個月的房租壓垮,遣散員工,心痛關張。多少屹立多年的經典餐廳,悄無聲息地倒閉,永遠地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一家在美國頗有名氣的中餐館,近日也因疫情導致訂單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