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智能網聯汽車納入國家智能製造發展重點領域,相關部委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智能網絡汽車測試管理,不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
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建設方面,中國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除了通過自動駕駛、網聯化方案外,車路協同也成為重要發展路徑。同時,國家政策導向作用正不斷加強,圍繞產業落地的標準體系也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布局正在成為焦點。
站在技術落地時間節點,億歐智庫希望通過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詳細拆解,以多維度指標,向行業展示出目前發展的總體競爭情況,以幫助企業認清未來發展趨勢,加速生態壁壘建設,快速實現商業落地。
基於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特點,億歐智庫制定了一套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影響力指數評價體系。體系由品牌影響力、技術影響力、資本影響力和生態影響力四大一級評價指標構成,各權重分別佔產業影響力指數的20%、25%、25%、30%。四項一級指標由14項不同的二級評價指標構成。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指數研究遵循了指標構建的系統性原則、典型性原則、動態性原則、簡明科學性原則、可量化原則、層次性原則,並以此進行綜合評判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狀況,以向行業展示出比較合理科學的研究結果。
億歐智庫通過長期的數據監測從中國智能網聯產業中篩選出50家頭部企業,並根據億歐智庫制定的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影響力指數評價體系分別為各企業進行賦分。各企業總分是由品牌影響力、技術影響力、資本影響力和生態影響力各一級指標得分累加算出。
基於過去的研究成果,《2020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指數研究》報告中詳細描述了億歐智庫對中國智能網聯產業的洞察結果。
洞察一:企業發展呈現多元化;企業間技術影響力差異小
根據產業影響力指數各分項指標得分上來看,行業內並未呈現較為明顯的單一分項指數恆強的情況。這意味著,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有著自己的獨特特點,在某些影響力建設上尚且存在不足之處。
在排名中下遊的企業中,品牌影響力指數得分率普遍低於其餘三個分項指數(如紅框區域所示)。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企業在發展初期更加注重技術發展、並進行融資,布局生態,而在資源和體量有限的情況下,品牌建設較為滯後。
根據產業影響力指數排名情況所示,排名靠前的企業多數為具有車企背景的企業或有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背景的企業為主。排名位處頭部的企業在四項指標的得分率上未呈現較為規律性的強弱現象(如紅框區域所示)。億歐智庫認為,車企由於實力較為全面,在分項得分率上差異不大,而有巨頭背景的企業由於背靠母公司,其在分項得分率上的情況更多取決於母公司的戰略制定以及戰略定位。
從分項指標得分率極差來看,品牌影響力得分率極差最大,差值為72%,而技術影響力得分率極差最小,差值為22%。這意味著,智能網聯汽車50家企業雖然在產業影響力得分率存在較大差距,但在技術影響力得分率上差距較小。
億歐智庫認為,出現該現象的原因與產業屬性相關。智能網聯產業是一個技術門檻相對較高的產業,因此在產業中的企業均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一些企業有望靠技術突出重圍。
洞察二:企業四大影響力指標間存在強弱不同的線性關係
億歐智庫將50家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技術影響力、資本影響力和生態影響力等四個分項指標中的得分率進行了兩兩線性擬合,得出以下結果。
從四項指數間的線性擬合度結果來看,品牌影響力與資本影響力之間線性相關程度最強,而與生態影響力呈非線性相關。這意味著品牌影響力的大小並不能提升企業的生態影響力,但品牌影響力大的企業更能夠獲得資本的青睞,反之亦然。
影響資本影響力的另一個因素是企業的技術影響力,二者間的線性相關程度僅次於品牌影響力與資本影響力。億歐智庫認為,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技術影響力強的企業同樣會受到資本的青睞,這也與智能網聯自身是技術型產業有關。
洞察三:傳統車企產業影響力明顯落後於新造車企
億歐智庫發現,對比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雙方,二者在各維度指標中呈現出了明顯不同。在技術影響力,傳統車企積累較為豐富。而在智能網聯汽車品牌影響力與生態影響力上,傳統車企明顯落後於新造車企。這意味著在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傳統車企在業務布局上仍然過於保守,發展速度較慢。
在生態影響力上,傳統車企落後於新造車企。由於在監測期內,傳統車企在政企合作、合作夥伴拓展上進展較慢,導致在生態影響力上呈現走低的情況,而反觀新造車企在智能網聯產業的布局則動作頻頻。
洞察四:巨頭背景企業間影響力存在全方位差異
總體來看,四家巨頭背景企業代表百度Apollo、斑馬網絡、騰訊車聯和華為(智能汽車)的四項指標得分率之間並未呈現較為突出的一項。從四家企業對比來看,華為與Apollo在四項指標上均領先於斑馬網絡和騰訊車聯。
在技術影響力方面,百度Apollo、斑馬網絡、騰訊車聯、華為(智能汽車)之間相差最小。但在生態影響力方面,Apollo、華為遙遙領先;在品牌影響力與資本影響力方面,華為(智能汽車)與Apollo較為領先,明顯高於斑馬網絡與騰訊車聯。
億歐智庫認為,Apollo和華為(智能汽車)在各項得分中均有不錯的表現源於其背靠的所屬公司的原有優勢和戰略制定。Apollo在初期建立開放生態,與地方政府和眾多企業進行合作,其生態影響力表現也較為突出。華為(智能汽車)在技術方面的積累也使得其在發展智能網聯產業時獲得先發優勢,而其技術影響力在四家企業中也最高。
斑馬網絡與騰訊車聯雖然也背靠巨頭,但在各方面的後續成長中並沒有發揮出其背景優勢。但相較於其他企業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只是與巨頭之間還存在差異。
洞察五:創業企業與車企和巨頭背景企業的生態影響力旗鼓相當
總體來看,創業企業與車企背景、巨頭背景企業對比,無論是頭部企業小馬智行還是排名靠後的智駕科技在生態影響力上都已具備和巨頭掰手腕的能力。而在品牌影響力、技術影響力方面,創業企業明顯落後於其他類型企業。
智駕科技相比巨頭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創業企業中的頭部企業小馬智行已經在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影響力上縮小了與巨頭的差距,並且在資本影響力上已經超越部分車企背景和巨頭背景企業。
這意味著,創業型企業靠技術實力能夠殺出重圍。此外,在業務模式上,創業企業建立的多項技術壁壘,以及落地場景生態也將成為殺手鐧,使其在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億歐智庫認為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創業企業為發展業務,生態開放程度遠優於車企背景和巨頭背景企業。因此,創業企業在生態影響力上表現良好,而其他三方面則會隨著多方合作的加強進一步增強,逐步縮小與巨頭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