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成立旗偲科技謀局智能網聯,車企新一輪競賽開啟

2020-12-18 騰訊網

近幾年,面對汽車行業新四化的轉型,汽車企業早已爭相布局電動化、智能網聯等,以期望在未來的智能時代,率先搶佔市場有利位置,不僅如此,智能網聯還被國家定為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意味著新一輪的智能網聯「賽程」已經開啟,如果車企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就只能被淘汰。

近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斥資4500萬元成立北京旗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力智能網聯。該公司由一汽集團100%持股。

圖片來源:chinaso.com

一汽成立旗偲劍指智能網聯

其實從公開消息不難得知,近兩年一汽開始逐步加碼布局智能網聯。2018年4月,一汽集團就與騰訊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重點將圍繞車聯網生態及與平臺大數據領域,相關產品或將率先應用於中國一汽的紅旗品牌轎車。

在一汽與騰訊籤約後,紅旗品牌在同年10月發布了R.Flag「阩旗」計劃技術品牌,重點圍繞電動化、智能網聯化、體驗化、共享化四大方向,打造R.Flag「阩旗」技術品牌。其中,紅旗i.RFlag「旗偲計劃」是紅旗在智能網聯化領域的技術品牌。

圖片來源:一汽集團

為實現「旗偲計劃」,中國一汽制定了「25124」技術路線圖:「2」是聚焦智能安全、極致體驗兩大戰略技術方向,打造智能駕駛和智能空間兩大系列平臺產品;「5」是完成計劃中1.0-5.0五級功能產品快速開發和迭代升級;「12」是必須分階段逐步自主掌控車端冗餘底盤、功能安全、遠程軟體升級等12項關鍵技術;4是開展雷射雷達、高精度地圖與定位、超算平臺和智能軟體4大核心資源布局。而如今斥資4500萬成立的新公司恰好與i.RFlag「旗偲計劃」重名,一汽布局智能網聯的「野心」也由此可見。

同年11月,一汽集團與百度達成合作,共同發布了一款全新的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雙方曾表示,將在2019年小批量下線這款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

今年4月,一汽又成立了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人工智慧基礎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人工智慧理論與算法軟體開發等。入局人工智慧將為一汽自動駕駛提供堅實支撐。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基建接棒傳統基建成為國家發展重點。人工智慧作為新基建重要領域之一,發展逐步進入快車道,一汽涉足人工智慧可謂是順勢而為。

此前一汽董事長徐留平也曾表示,2019年到2020年,一汽將實現L3級自動駕駛車輛量產和L4級示範運營,2021年到2025年,將實現L4級量產和L5級示範運營,2026年到2030年,將實現L5級自動駕駛商業化。

目前,紅旗已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並在紅旗E-HS3、HS5、HS7等車型上搭載應用,今明兩年還將推出擁有高速代駕、代客泊車等功能的L3級和L4級自動駕駛車型。

車企湧入智能網聯賽道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趙福全曾表示,作為連接範圍最廣、自由度最高的載體,汽車實現智能化網聯化的難度最高,但相應的價值也最大。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使整個汽車產業價值鏈發生顛覆性改變,互聯與數據成為未來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實現智慧出行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企業應該儘早投入、加大投入。當然,前提是要確保投入的戰略方向正確,並與自身能力匹配。」趙福全表示,智能網聯汽車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在此過程中,國家的先導性投入和產業的先導性推動至關重要。

根據預測分析,至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000億元以上。同時將迎來持續20年的高速發展,到2035年將佔全球25%左右的新車市場。

正因如此,不僅是一汽,國內各大車企也抓住這個紅利期,爭相動手爭搶這塊智能網聯的「蛋糕」。如東風汽車技術中心也已專門設立了智能網聯部。北汽集團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五年行動計劃,即「海豚+」戰略, 宣布將聚焦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智能交通等領域,加強高性能傳感器、域控制器、計算平臺、自動駕駛系統、高精度地圖等產業鏈布局。長安汽車也發布了北鬥天樞計劃,全面開展智能時代並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比亞迪在2018年發布DiLink1.0智能網聯繫統,目前已升級到DiLink2.0。

無論是通用、福特、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還是上汽、廣汽、東風、長城等國內主流車企,亦或是蔚來、小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都有搭載最新研發的智能網聯技術成果的車型落地,智能網聯技術也成為這些車型的銷售亮點。

而且近期兩款自動駕駛車輛的推出,也將這股競爭熱潮推向更高。6月12日,國內首款完全自主研發的L4級5G 自動駕駛汽車——東風Sharing-VAN正式量產下線。在智能網聯配置方面,其配備了4個雷射雷達、1個毫米波雷達、16個超聲波雷達和12個攝像頭。東風也表示未來一到兩個月內,將陸續向北京、浙江、廣東和湖南等地用戶交付70多輛Sharing-VAN自動駕駛汽車。廣汽也不逞多讓,在近期推出的新能源埃安V上,配備了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集成5G+C-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搭載華為新一代5G車載模組,該智能網聯繫統支持能夠主動學習的AR實景導航,可以根據用戶習慣提供最適合的導航信息。

圖片來源:東風集團

這意味著車企對智能網聯的關注已經逐漸從早期單純側重於單車智能的實現,開始轉向了「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畢竟未來車更像是智能終端,需要有網絡互聯、平臺提供服務,單單靠車本身是不會形成萬億級的產業。單車智能研究和車路協同共同發展,二者缺一不可。

不僅是國內企業爭相布局,即使在疫情肆虐全球、歐美很多汽車製造工廠階段性停工停產的情況下,跨國車企的技術研發卻幾乎一刻也沒有停止。大眾投巨資研發軟體及自有汽車作業系統vw.OS,就是為了從底層搶佔車聯網及智能汽車發展的先機。

對每一個企業,無論是跨國企業還是本土企業,只有在這場變革中迎接挑戰、抓住機會,才能笑到最後。

相關焦點

  • 一汽集團成立新公司發力智能網聯,車企爭相布局圖個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智能網聯,不僅是汽車發展的新趨勢,也已成為車企競爭的新賽道。6月28日,記者登錄天眼查發現,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新增對外投資,成立北京旗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旗偲科技),發力智能網聯。
  • 華為聯手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 加速搶佔5G落地市場
    據測算,2020年至2025年,5G將直接拉動1.3億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萬億級別。對此,專家認為,隨著5G技術和汽車工業的深度融合,車企也將引發新一輪劇烈的洗牌。只有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才能在市場上爭得話語權。華為宣布成立「5G汽車生態圈」作為5G技術領軍企業,華為自然不願意錯過這一藍海。
  • 一汽-大眾藉機制創新,釋放車聯網發展活力
    車聯網構建未來核心競爭力包括智能化、網聯化在內的「新四化」是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聚焦和布局智能網聯深入發展的車聯網領域。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也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將全面形成。
  • 《2020中國車企創新探索最佳實踐TOP10》榜單正式發布
    此外,通過梳理全年產業和投資研究工作成果,億歐汽車年度重磅」全球科技出行產業系列榜單「也正式對外發布,相關重點榜單內容還配套了一系列研究報告。榜單設置上,億歐汽車分別設置了人物榜和產業榜,涉及領域包括新能源(充換電)、智能網聯、流通及服務、出行服務等,涵蓋企業達到數百家。
  • 新造車企領跑,解讀《2020中國智能網聯產業影響力指數研究》報告
    億歐智庫認為,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技術影響力強的企業同樣會受到資本的青睞,這也與智能網聯自身是技術型產業有關。 洞察三:傳統車企產業影響力明顯落後於新造車企 億歐智庫發現,對比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雙方,二者在各維度指標中呈現出了明顯不同。在技術影響力,傳統車企積累較為豐富。
  • 新造車企領跑,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Top50榜單出爐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智能網聯汽車納入國家智能製造發展重點領域,相關部委也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智能網絡汽車測試管理,不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此外,新的技術路線圖也正是對外發布。由此,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 一汽-大眾ID.4 CROZZ的亮相!「點亮」新電動時代
    ,此舉意味著,作為新能源汽車工廠的首款量產車型,ID.4 CROZZ的到來也拉開了一汽-大眾股東雙方加快新能源汽車戰略在中國落地的序幕,近年來,一汽-大眾集團持續摸爬滾打,未來其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和高端品牌等領域的也將不斷加深。
  • 與6家新興車企聯手不順後 一汽將與日本晶片商合作開發智能電動車
    而透過此次合作,一汽集團在智能電動車上的新布局思路也得以部分顯現。從2018年1月至今,一汽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已與6家新造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包括清行汽車、新特汽車、博郡汽車、拜騰汽車、雲度汽車、零跑汽車,是傳統車企中與新造車企業合作最多的企業,這些舉動被解讀為一汽希望藉助新造車企業加速在智能電動車方面的布局。
  • 中國一汽:逆流奮楫之年
    科技創新腳步持續加速  這一年,中國一汽研發創新厚積薄發,打開了一扇通往廣闊前景的大門。  多年來,中國一汽堅持全球化研發布局,充分利用全球和國內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和優勢環境,緊密圍繞「新平臺、新智能、新能源、新動力、新材料、新工藝、新魅技、新匠藝」等方面深入推進科技創新。
  • 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迎來高成長期 金溢科技構築智慧交通未來
    隨著「智能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共識,相關車企及網際網路企業在新能源、車聯網、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晶片、5G、高精度定位與地圖融合等領域發力,在政策指引支持和相關技術逐步成熟的大力推動下,智能駕駛生態平臺的構建如火如荼。
  • 中汽創智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
    【EV視界報導】國家隊代表東風公司、中國一汽、長安汽車又一次深化合作。 6月29日,由東風公司、中國一汽、兵器裝備集團、長安汽車、江寧經開科技,共同出資籌建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汽創智」)成立暨基地項目啟動儀式在江蘇南京舉行。
  • 智能網聯已成為新風尚,車企將如何應對消費者的需求?
    科技自媒體 / 莊帥工信部官網4月16日發布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2020年是完成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階段工作謀篇布局之年。國內的供應商也較多,其中上市公司有德賽西威、華域汽車、保隆科技。車用晶片行業增長迅速,晶片供應商升級至Tier1\2車用晶片供應商產業鏈升級為二級甚至一級供應商。隨著自動駕駛級別提升,單車半導體成本有望迅速提升。
  • 新紅旗的「版圖」有多大?
    為此,中國一汽在2018年7月成立了新紅旗品牌創新生態圈聯盟,擴大品牌版圖、廣交天下豪傑的背後,是新紅旗品牌想要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注入源源不斷技術生命力的宏大願景。新紅旗品牌的這一系列部署,是自主品牌汽車在新時代重新定位自身的一次大膽嘗試,對於整個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都有著不一般的示範意義。
  • 華為成立5G汽車生態圈!18家車企已加入「群聊」!塑料產業或迎新機?!
    華為: 永不造車,聚焦信息通信技術 當前,多家車企都在積極探索5G技術在汽車智能網聯公開信息顯示 2013年 華為成立了車聯網業務部。根據當時中經社的數據,2013年底中國汽車車聯網的滲透率不足5%,僅有個別定位高端的豪華車品牌搭載了一些初步的車聯網模塊。
  • 2021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1月8日至11日舉辦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5日消息(記者 任桐)1月5日,記者從2021(第三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展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2021年開年汽車行業的首個盛事,本屆車展將於1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總展覽面積約6萬平方米,屆時將展出新能源及智能網聯車輛近300臺,其中新能源車162臺。
  • 東軟與中國一汽成立聯合創新中心
    東軟集團副總裁、汽車電子事業部本部總經理孟令軍,東軟睿馳中央客戶營銷總經理王鐵柱,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丹代表三方籤署協議。東軟集團副總裁兼東北大區總經理祁山,中國一汽總經理助理、研發總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徐世利代表東軟和中國一汽共同開啟揭牌。
  • 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11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11月18日,以「智聚寶地、網聯天下」為主題的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創新創業聯盟在天津市寶坻區成立,聯盟旨在推動高校、科學院所、企業的區域合作共贏,促進人才鏈、產業鏈、項目鏈、技術鏈、資本鏈「五鏈」融合,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和人才高峰高地
  • 智能網聯汽車迎來新機遇
    前言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興產業,是自動化和互聯化的相互融合,智能網聯汽車也將帶來更多社會價值,如改善交通安全、實現節能減排、減少擁堵、提升社會效率等,並可拉動汽車、電子、通訊、服務、社會管理等協同發展。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三周)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
    ● 威馬汽車投資5億元成立軟體科技公司 ● 寶能汽車投資10億元成立汽車軟體公司 ● 博世中國創新與軟體開發中心正式啟用 ● 馭勢科技完全無人駕駛物流車成功試運行 ● 智加科技合作黑莓應用QNX安全作業系統 ● 智加科技新融資
  • 百度要「造車」,還是要「造好車」?下一個移動網際網路「高地爭奪戰...
    因此,智能汽車賽道吸引了百度等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注意力實屬意料之中,下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高地爭奪戰」也即將開啟。關於百度「造車」的傳聞,不妨先讓子彈飛一會。但百度在汽車領域的實力幾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