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6家新興車企聯手不順後 一汽將與日本晶片商合作開發智能電動車

2020-12-22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瑞薩電子官方微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12月17日,瑞薩電子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表示,其已與一汽集團在長春成立聯合實驗室,兩者將展開深度合作,助力一汽打造智能駕駛自主開發平臺,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動力總成、車身控制等車載電控系統,開發成果將首先應用於紅旗品牌車型上。

瑞薩電子是總部位於日本的晶片製造商,產品包括微控制器、SoC(系統級晶片)解決方案等,此次與一汽的合作及研究中心在長春的落地意味著其正在加速研發生產本土化。

而更為引人關注的是,對於一汽集團來說,與瑞薩電子的此次合作意味著,其在經歷了與多家新造車企業並不太順利的合作後,如今在智能電動車的技術開發上有了新的夥伴。而透過此次合作,一汽集團在智能電動車上的新布局思路也得以部分顯現。

從2018年1月至今,一汽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已與6家新造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包括清行汽車、新特汽車、博郡汽車、拜騰汽車、雲度汽車、零跑汽車,是傳統車企中與新造車企業合作最多的企業,這些舉動被解讀為一汽希望藉助新造車企業加速在智能電動車方面的布局。但不巧的是,與這些企業的合作都不怎麼順利,其中,博郡汽車在今年年中爆雷停業;拜騰汽車在7月宣布暫停中國區運營,而與零跑汽車宣布合作半年多也少有進展。其它幾家新造車企業的市場聲量也越來越小。

在此前合作都不大走運的情況下,一汽在智能電動車上接下來將如何布局成為業內關注焦點,此次與瑞薩電子的合作則部分回答了這個問題——一汽將繼續通過與外部企業的合作,實現智能電動車平臺和技術的聯合研發。已有信息顯示,雙方聯合建立的實驗室將基於瑞薩RH850 MCU、R-Car SoC等數字晶片,以及功率器件、PMIC等模擬晶片,為一汽提供符合行業標準的集成式產品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與瑞薩電子的此次合作,發生在國內車企紛紛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情況下,如近期上汽集團發布智己汽車、長城SL項目曝光、東風集團嵐圖首款車即將上市、長安宣布與寧德市代和華為打造新品牌等。在國內的六大集團中,目前只有一汽還未推出獨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計劃,至少沒有對外透露。面對新品牌林立的新競爭形勢,一汽又將如何應對?

此次一汽與瑞薩電子的合作,同時表明一汽在智能電動車方面將持續加碼紅旗品牌,因為消息顯示,一汽與瑞薩電子合作開發的平臺和技術將首先應用於一汽紅旗品牌車型中。在一汽集團內部,紅旗已經是高端品牌,該品牌的戰略規劃同時包含燃油車與新能源車。

自2018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全新品牌戰略後,紅旗就承載著一汽集團整體品牌及技術向上的重任。在「新四化」趨勢下,紅旗在當年10月發布R.Flag阩旗技術品牌,其中的e.RFlag「旗羿計劃」提出了紅旗在新能源領域的重大戰略布局。

根據該計劃,紅旗新能源汽車將在2020年實現600公裡的無憂續航,新能源車銷量將佔到紅旗品牌的25%;;到2025年實現1000公裡續航,新能源車銷量將佔到紅旗品牌的40%;到2030年紅旗品牌氫燃料產品商業化,新能源車銷量佔紅旗品牌的60%。

全新的品牌戰略和產品加持下,紅旗銷量持續向上。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紅旗銷售突破25000輛,2020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17.81萬輛,即將完成其2020年全年20萬輛的目標。

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紅旗品牌還離目標較遠。目前,在紅旗共7款在售的車型中,有兩款新能源車型,分別為E-HS3、E-HS9,後者在12月剛剛上市,最高續航裡程510公裡,小於600公裡。而E-HS3今年前10月累計銷量僅為1348輛,遠低於25%的目標比例。

一汽將持續給紅旗的新能源板塊加碼。根據紅旗2019年發布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技術發展戰略,紅旗品牌將投入1500億資金用於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及投資,研發人員將增至5000人,All in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

得益於燃油車銷量走高,紅旗的高端品牌定位之路正在走實,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其能否在其它全新品牌的競爭中獲勝,尚待時間驗證。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旗下同樣已有高端品牌WEY的長城汽車,也被傳將推出全新的電動品牌,這在內部被稱為「SL項目」。而擁有紅旗的一汽是會效仿長城再推一個新純電品牌,還是會一如既往堅持加碼紅旗品牌呢?

目前,在一汽自主乘用車板塊,除紅旗外,奔騰品牌也有新能源產品在售,分別是奔騰B30EV和奔騰E01,其中,前者為油改電車車型,後者是奔騰基於FME架構打造的首款純電動SUV,最高續航裡程450km,於今年9月上市。但總體來看,奔騰新能源車銷量表現也較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南北大眾」因晶片短缺面臨停產事件引發了業內對晶片供應鏈的重新思考。而一汽與瑞薩電子的聯合或將幫助其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維持晶片供應鏈穩定。

相關焦點

  • 車企打響奪「芯」戰 自主晶片商開始賽道衝刺
    大眾汽車集團稱,其基於大眾MQB平臺生產的大眾乘用車和商用車、斯柯達、西雅特和奧迪等車型的生產都將受到影響。該集團正在不斷尋找和評估應對方案,以限制晶片供應瓶頸帶來的影響。「事實上,現在不少主流車企高管都在和歐洲的晶片廠商溝通,希望他們能先把庫存裡的晶片放出來,以緩燃眉之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內晶片車企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 百度合資造車驚動華爾街,誰會是Apollo組團的最佳車企拍檔?
    如今,國內已經掀起了網際網路巨頭和傳統車企聯合打造中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潮流。特別是今年以來,多家傳統車企已經宣布與網際網路公司組建合資企業,聯手打造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全新品牌,包括「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 CHN 品牌以及「上汽+阿里」的智己。
  • 百度合資造車驚動華爾街,誰會是Apollo組團的最佳車企拍檔?_易車網
    如今,國內已經掀起了網際網路巨頭和傳統車企聯合打造中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潮流。特別是今年以來,多家傳統車企已經宣布與網際網路公司組建合資企業,聯手打造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全新品牌,包括「長安+華為+寧德時代」的 CHN 品牌以及「上汽+阿里」的智己。此外,東風汽車有嵐圖品牌,嵐圖的首款車將在本周五(12 月 18 日)發布。
  • 一汽集團成立新公司發力智能網聯,車企爭相布局圖個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智能網聯,不僅是汽車發展的新趨勢,也已成為車企競爭的新賽道。6月28日,記者登錄天眼查發現,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新增對外投資,成立北京旗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旗偲科技),發力智能網聯。
  • 華為聯手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 加速搶佔5G落地市場
    車企聯手網際網路巨頭成行業趨勢「5G汽車生態圈」推出並非偶然,而是被汽車業寄予厚望。近兩年,汽車消費市場遇增長天花板,汽車銷量大幅下滑,生產廠商利潤急速下滑。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親臨現場,和李彥宏共同宣布,百度與吉利控股將就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家居、電子商務等AI技術在汽車、出行領域應用展開全面戰略合作。此外,上汽和阿里巴巴合作造車、富士康也和騰訊及和諧汽車開展合作。伴隨著5G商用場景加速落地,5G汽車也有望坐上發展快車。
  • 長安、華為、寧德時代將聯手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11月,傳統車企持續推進智能汽車布局,與科技公司合作成為主流方案。此外,本月有多家科技公司項目落地,其中,主線科技在寧波舟山港啟動無人駕駛車編隊實船作業;量子出行落地廣州、上海、太原等地;小馬智行的首條自動駕駛系統產線也已開始小規模生產。  傳統車企
  • 一汽成立旗偲科技謀局智能網聯,車企新一輪競賽開啟
    該公司由一汽集團100%持股。圖片來源:chinaso.com一汽成立旗偲劍指智能網聯其實從公開消息不難得知,近兩年一汽開始逐步加碼布局智能網聯。2018年4月,一汽集團就與騰訊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重點將圍繞車聯網生態及與平臺大數據領域,相關產品或將率先應用於中國一汽的紅旗品牌轎車。
  • 自主車企集體二次衝高:東風、北汽、長城們誰能勝出?
    另外,廣汽將埃安品牌獨立,同樣定位於高端,而吉利本身已經擁有高端品牌沃爾沃及高端電動品牌Polestar,一汽旗下的紅旗也已經推出多款純電動車車型。這也就是說,以一汽、東風、長安為代表的央企、以北汽、上汽、廣汽為代表的地方國企、以及以長城、吉利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也就是國內最大的六家國有汽車集團和市場規模最大的兩家民營企業,都將涉足高端純電動汽車,這一領域。
  • 這家合資車企的電動車用戶太幸福了
    打通全流程 無縫使用第三方充電樁除了與開邁斯合作享受專屬充電服務外,一汽-大眾還與多家第三方充電商展開合作,以拓展自己的充電體系。300家授權經銷商等你來充電作為公共充電體系的補充,一汽-大眾還將充分發揮經銷商的規模優勢,在300餘家授權銷售電動車的經銷商安裝不低於60kW的直流快充樁。用戶開車進店維保的同時還能順手為愛車充電,這對於提升品牌歸屬感以及用車體驗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 與數家車企商談,瞎攪和還是真本事?
    近日,據路透社和國內相關媒體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百度正在考慮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並已與吉利汽車、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就這種可能性進行了談判,或組建一家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企業,但尚未達成任何協議。與多家車企商談造車百度要造車的消息也瞬間在網上流傳。
  • 晶片短缺,全球多家車企或減產,一汽豐田兩款車或「停產十天」
    這件事也簡單告一段落了,可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受疫情影響,現在國內已經有部分車企將停產部分車型,終端優惠有所減少。從經銷商處據了解,一汽豐田卡羅拉和榮放車型可能將暫時停產十天(但不停止銷售),其餘像亞洲龍車型不受影響,同時暫時停產的兩款車型的終端優惠將減少幾千元。
  • 大規模數位化培訓 一汽-大眾是車企第一個
    她介紹說:「在數位化變革中,想主動去完成系統、小程序開發工作,卻感覺發力困難。工作外碎片時間自學卻又不成體系,效果甚微。頂尖車企與頂尖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培訓,在這種環境下,很難不帶著思考度過每一天,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在見證著自己的變化。」成都質保部測量技術科陳哲,雖然畢業快10年了,學生氣十足。
  • 車企VS科技巨頭:萬億投入上的巔峰對決
    2020年,建行再將此前給奇瑞授信從一百億擴大至185億元。自此,奇瑞手裡掌握了接近700億的可調用資金。與奇瑞的方式相同,中國汽車根正苗紅的央企一汽集團在2018年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建銀、工商銀行等16家銀行意向性授信共計10150億元。這種大規模的資金儲備堪稱史無前例,以至於一汽集團在公布該消息之後,整個體系中的上市公司紛紛漲停。
  • 車企收購、合併與結盟
    最好的解決辦法,馬爾喬內認為,就是合併或合作,公司可以通過合作大大降低固定資產和開發費用的投資。下面這張圖是《資本癮君子的懺悔》講演中展示的PPT中的一頁,也是本人最喜歡的一頁。它將產品開發成本分解開來(不包含動力總成的開發),其中上部車身外觀的開發成本是最貴的,佔比為整車的38%。僅次於上部車身外觀的是內飾,佔17%。而最便宜的是制動和轉向,成本僅為1%。
  • 百度開始造車了?!它哪來的底氣?
    而在高精度地圖、車路協議、智能信控、雲伺服器等智能交通領域百度也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布局。根據百度Apollo官網顯示,包括一汽、吉利等與百度達成合作的OEM整車企業已經有三十餘家。此次與百度傳出緋聞的一汽、吉利、廣汽中,一汽與百度的合作最早,也最深入。
  • Apollo投身網際網路造車大潮,網傳百度與多家車企正洽談合資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百度正與吉利、廣汽以及一汽等多家車企集團接觸,洽談設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百度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直接進入造車領域。對此,百度與吉利雙方均回應: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儘管如此,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12月15日在美股大漲13.84%,市值達到630億美元。
  • 汽湃周刊|傳統VS新勢力,長城汽車醞釀智能電動車項目
    一周前,有媒體爆料稱,上汽大眾已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12月初進入停產狀態,並表示導致這兩家合資車企停產的主要原因就是造車所需的汽車晶片、尤其是ESP和ECU晶片供應不足,一時間引起業內廣泛關注。隨後,一汽大眾做出回應,「目前旗下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捷達品牌仍在正常生產,未受到影響。」
  • 百度要與吉利等多家車企組建電動汽車合資公司?各方回應稱:對市場...
    記者 | 侯卓鎧112月15日,據路透社消息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正在考慮生產屬於自己的電動汽車,或將組建一家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公司,據報導稱,目前百度正在與包括吉利汽車在內的多家車企進行談判。次年,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負責人王勁宣布,百度無人車剛獲得美國加州政府頒發的全球第15張無人車上路測試牌照。2018年之後,百度開始頻繁與國內車企間的合作,11月,百度與一汽集團共同發布了一款全新的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雙方表示,將會在2019年小批量下線這款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
  • 唱衰電動車、嘲諷特斯拉背後:豐田電動化轉型的困與變
    自2014年開始,隨著一波新能源造車熱潮的興起和各國燃油車禁售政策的頒布,整個汽車行業都被卷進向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之中,一時間一汽、上汽、東風及大眾、奧迪、寶馬、戴姆勒等老牌車企都開始了電動化轉型。 12月初,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正考慮2035年前後停售燃油車新車,未來日本汽車市場上將全部轉變為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等模式的電動車。此舉將有效削減燃油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完成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政府目標。 豐田章男的這一番表態,也正是在對這個政策作出回應。
  • 華為:100%自主AUTOSAR軟體開發架構助力車企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11月19日,在2020中國汽車技術發展(昆明)國際論壇會議軟體與創新測試主題論壇上,華為專家分享了名為《華為AUTOSAR助力車企提升競爭力》的專題報告,闡述了華為如何幫助車企在面向未來的軟體定義汽車上搭建自身能力,迎接電動車市場智能化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