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上世紀帶著世界各國開啟了對太空的探索,可惜因為自身經濟問題,蘇聯沒能一直保持航天事業的領先,隨後就被美國給超過了。等到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在航天領域更是一家獨大,源源不斷的開始往太空發射衛星。美國利用太空中的衛星搭建了GPS全球定位系統,隨著這些年的不斷改進和升級,GPS已經成為全球幾乎離不開的一款軟體,為軍事建設和日常生活都提供了便利。但這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各國都受制於美國的GPS,一旦美國隨意關閉,對任何國家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俄羅斯和歐盟為了不被美國制約,分別也搭建起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中國也緊隨其後擁有了北鬥系統。但有心人士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美國GPS只要24顆衛星,但北鬥卻要55顆呢?專家已經給出了答案,今天算是明白了。
太空是一片未知區域,所以在人們的探索過程中,世界各國都默認了先到先得的原則。專家表明:美國因為有先天優勢存在,他們是全世界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所以一些有利的近地衛星軌道早都被他們佔完了。
其他國家發射的衛星,只能去爭奪剩下的高軌道,如果在航天事業上發展太慢,未來在太空上只有擁有更高的軌道。中國的航天科研晚了其他國家太多,所以咱們手裡當然只有高軌道,想要搭建全球定位系統,就需要更多的衛星。
專家告訴大家:實際上中國的北鬥導航定位系統,只需要30顆衛星就能夠搭建,不過只適用於軍事上,但中國要想徹底擺脫美國的GPS,就只能讓北鬥變得更加完善,所以之所以使用了55顆衛星,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
目前我國的北鬥系統已經被廣泛運用到軍事商業上,但是在民用這一塊兒,大家手裡基本還是用的GPS。因為晶片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薄弱的地方,所以很多手機上根本安不了可以接收北鬥的晶片,想要普及只能等待完善了。
北鬥系統因為是最新產品,還有很多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需要解決,在市場佔比方面自然和GPS比不了。但是就中國當前的航天技術來看,北鬥導航系統在未來是肯定會取代GPS,屆時我們才真的不用受制於美國了。
當人類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之後,才發現這個世界大的讓人難以想像,人類的求知慾是無窮的,只要人類願意去探索,我們就能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以前解釋不了的問題,咱們都可以通通找到答案。
地球本來就被人類傷得千瘡百孔,就不要再試圖爆發戰爭了,大家緊綁在一起,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謀出路,一起去探索新世界不好嗎?不要真的到了絕路才開始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