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通過系統的實地調查,我們發現濟南南部山區有30多種危害核桃的病蟲害。主要病害是核桃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棕斑病、核桃潰瘍病:主要蟲害為胡桃木蛾、草履屑、 黃刺蛾、麗綠刺蛾 。次要病害為核桃白粉病、核桃枯梢病 、核桃木腐病;次要蟲害為核桃黃蚜楂紅蜘蛛、 銅綠麗金龜、雲 斑天牛、斑衣蠟蟬、茶翅翼等。
核桃黑斑和核桃炭疽病是破壞核桃果實並引起果實腐爛和脫落的兩種重要疾病。每年以濟南南部山區為重,危害率達30%-50%,重症病果率高達80%。 ,直接造成減產和質量下降。這兩種疾病還感染核桃的葉子,芽和幼枝,形成病斑,影響光合作用和葉片發育。核桃黑斑病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病時間較早,損害期較長。它從年輕的胡桃果大小等於慄子大小開始。病斑形狀不規則,迅速擴大,導致黑胡桃仁腐爛和早果落落。當核桃長大時,會發生黑斑病,這通常會導致綠色外皮變黑腐爛,患病的皮膚會脫落。內果皮和核桃仁的表面完好無損,但含油量降低了。核桃炭疽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它通常發展到接近成熟的階段。
患病的斑點起初是棕色的,然後變成黑色,圓形或接近圓形。後來,患病斑的中心凹陷了,並產生了許多小的黑斑。 ,以同心圓排列。核桃褐斑病是該地區核桃的重要葉病。疾病發作後會形成不規則的壞死棕色斑點,這通常會導致葉子早落,從而影響樹木的生長以及花朵和果實的發育。植物的發病率約為75%。核桃樹枝枯萎病是由寄生力較弱的細菌引起的,這種細菌主要破壞芽。它通常發生在1-2歲的年輕短枝或側枝的頂部,發生率約為40%。核桃潰瘍病通常被稱為黑水病。它主要損壞核桃樹的主幹和主要樹枝的下部,導致皮質腐爛,影響營養供應,在嚴重的情況下,它可能導致枯死的樹木。目前的發病率約為20%。
核桃病的發生主要與樹木活力,山區環境和氣候溫和有關。由於南山核桃為生態林,種植密度較高。隨著樹木的生長,樹冠會顯得封閉,通風和透光率差,夏秋季節的高溫高溼有利於病原體的感染和疾病的流行。同時,由於在樹下使用較少的有機肥料,並且多年以來缺乏修剪和清除花園的設施,導致樹木的活力較弱,病原菌增多,更有利於疾病。另外,胡桃樹高,山區地形複雜。疾病發生後,不便於機械噴塗和預防,只能造成傷害。即使噴霧,由於操作者老而又虛弱,簡單的噴霧機械不能使殺蟲劑準確地施用到控制對象上,並且不能達到防止病蟲害的良好效果。
胡桃木蛾俗稱「核桃黑」,特殊為害核桃果實,以幼蟲潛入核桃內取食,造成果實 腐爛和脫落。該蟲在濟南南部山區核桃發生普遍, 也是2013年發布的全國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之一。 胡桃木蛾 1 年可發生 2 代,以老熟幼蟲在樹下 15c m表層土內、樹幹基部粗皮裂縫中或石塊下結 絲繭越冬。次年核桃謝花後老熟幼蟲化蛹,小幼果 期成蟲羽化上樹產卵於果面上,幾天後幼蟲孵化出 來鑽入果實內取食,這代幼蟲主要取食果仁,造成核 桃 6 月份大量落果。幼蟲在果實內發育成熟後爬 出,進入土壤化蛹。胡桃木蛾第2代幼蟲發生在 果實硬核期後,幼蟲主要在青皮下串食,可與核桃黑 斑病菌互作,造成黑皮、爛果等,但很少落果,甚至在 落葉後仍以僵果狀掛在枝頭,老熟幼蟲則於秋季脫 果落入樹下越冬。胡桃木蛾的發生程度與環境條 件和管理水平有關,春夏季節核桃園地面潮溼、荒草 叢生、溝窪不平等均有利於胡桃木蛾化蛹、羽化; 夏季不撿拾落果、秋季不摘除蟲果均會積累蟲源,造 成下代次年發生嚴重。目前,果農主要依賴化學防 治方法,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很少使用。由於缺少 蟲情監測和高效施藥機械,無法做到及時精準噴藥 防治。
近年來,草履蟲對濟南南部山區的核桃樹造成了嚴重破壞。在某些地塊中,受害植物的比率已達到100%,每株植物的平均昆蟲數已超過1,000。它們已成為春季對核桃樹枝,新芽,新芽和樹枝的破壞。花卉和水果的主要害蟲。儘管當地在樹幹周圍使用寬膠帶進行預防和控制,但由於昆蟲數量大,膠帶纏繞較晚,操作不規則以及缺乏其他輔助措施,其防治效果差,每年造成危害。
至於其他害蟲,例如有害蟎,蚜蟲和多刺蛾,儘管每年發生,但由於其人口少和對天敵的控制率高,它們並未對核桃造成重大損害和損失。
堅持以預防為主,全面防治為原則,以生態,環境保護,水果安全為目標,並根據當地,時間,實際情況制定防治計劃。在生態調控的基礎上,優先採取生物防治,理化誘集等措施,科學使用化學農藥,選擇高效低毒農藥和高效農藥施用設備,以實現及時,準確,安全的藥物管理。
改良的樹狀結構,高通風透 光性;加強栽培管理, 增施有機肥, 實施樹下種植毛 葉苕子,改良土壤和助增有益生物,提到高自然控害能 力。夏、秋季節, 及時刈割核桃樹下的高大和纏繞性 雜草,控制雜草生長。核桃落葉後, 結合冬季修剪, 剪除樹上病蟲枝和殘留僵果, 用封膠油或塗抹劑及 時處理剪鋸口, 防止病菌侵染傷口引起發病。把修 剪下的樹枝集中起來粉碎, 與清理的樹下落葉、 落 果、雜草等一起進行堆肥處理,通過發酵來消滅越冬 病菌和害蟲。清園後用旋耕犁翻耕土壤, 破壞害蟲 越冬場所, 埋壓土表碎葉和雜草, 降低越冬蟲口和病 菌基數。用塗白劑塗抹樹幹, 防止凍害, 兼治部分在 枝幹上越冬的病蟲。
早春核桃樹發芽前,徹底底部刮掉樹枝上的腐爛病皮,將它們埋在一起或堆肥。刮擦後,在腐爛的疤痕和周圍健康的樹皮上塗抹3%的甲基託布津糊劑或石灰硫磺混合醬,以進行消毒,以防止病變復發和擴大。
物理在2月中旬,草履蟲爬上樹前,綁上6-10cm寬的膠帶或在樹幹的根部塗上紫膠,以防止草履蟲若蟲爬樹,並在樹帶上定期噴霧噴霧劑以防止樹履蟲的爬蟲。殺死草履蟲昆蟲的身體。
核桃謝花後,在核桃園內懸掛 胡桃木蛾性誘劑誘捕器和桃蛀螟性誘劑誘捕器, 可誘殺兩害蟲的雄性成蟲, 減少它們交配和繁殖後 代。同時, 監測兩害蟲的田間蟲情動態, 及時開展防 治。兩種害蟲的性誘劑誘捕器每公頃分別懸掛7590 個,並且均勻分布,每種誘捕器之間間隔10m以上, 20d左右更換1次性油芯。
核桃開花前和第1代核桃 舉肢蛾老熟幼蟲脫果期, 分別用昆蟲病原線蟲懸浮 液噴霧核桃園地面,使其寄生於桃舉肢蛾老熟幼蟲 體內和蛹內。 最好在土壤溼潤期噴霧昆蟲病原線 蟲, 有利於線蟲移動搜尋和寄生胡桃木蛾, 提高 防治效果。 同時, 兼治土壤內的金龜子和象甲類 幼蟲。
當在野外發現新的長甲蟲鑽孔時,將孔蠕蟲糞便清除,然後將病原線蟲懸浮液注入bore中,使線蟲寄生並殺死其中的長甲蟲幼蟲。
殺蟲劑系蘇芸金 桿菌的簡稱,是利用Bt殺蟲菌培養生產的一種微生 物製劑。這種殺蟲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芽孢並 形成一種蛋白質毒素伴孢晶體, 當害蟲蠶食了伴孢 晶體和芽孢之後,伴孢晶體在害蟲的腸內鹼性環境 中溶解,釋放出對鱗翅目幼蟲有較強毒殺作用的毒 素,這種毒素使幼蟲的中腸麻痺,呈現中毒症狀,食 欲減退, 對接觸刺激反應失靈、厭食、嘔吐、腹瀉,行 動退緩,身體萎縮或捲曲,對作物不再造成危害,經 一段發病過程,害蟲腸壁破損,毒素進入血液,引起 敗血症,同時芽孢在消化道內迅速繁殖,加速了害蟲 的死亡。因此,在核桃刺蛾低齡幼蟲發生期,用Bt生 物製劑均勻噴霧枝葉,兼治其他鱗翅目害蟲。
核桃萌芽前在樹上 噴霧波美35°的波美度石硫合劑(熬製產品),可防 治多種病害。核桃雄花脫落後,在樹上均勻噴霧3% 的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重點防治核桃 黑斑病、炭疽病。
在核桃幼果期,於樹 上噴霧 33.5%的喹啉銅懸浮劑 750 倍液+10%的苯 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 1500 倍液+4.5%的高效氯氰 菊酯乳油2000倍液,重點防治核桃黑斑病、炭疽病、 胡桃木蛾和蚜蟲等。 同時, 噴霧枝幹, 防治潰瘍 病、桑白蚧及草履蚧等。
在核桃硬核期後 至成熟前10d,全樹噴霧1:2:200波爾多液2次,中 間噴霧1次80%的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 重點防治果實和枝葉病害。
核桃害蟲的發生有三個關鍵因素,即害蟲的來源,核桃樹和發生條件(溫度,溼度,光照等)。通過控制這些因素之一,可以控制病蟲害。上述預防和控制計劃包括消除病蟲害來源的方法,以及加強樹體抵抗病蟲害的措施,以及防止病蟲害發生的技術,例如優化果園。環境有助於控制害蟲,並通過合理修剪。要改善核桃果園的通風和透光條件,減少田間溼度,並減少病原體感染的發生。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做好核桃病蟲害的防治,降低生產成本,確保水果質量安全。
另外,由於核桃樹高大,有必要使用高壓機動噴霧器,並配備霧化效果好的噴嘴,以確保將藥物準確,均勻地噴在樹枝,樹葉和果實上。達到預防病蟲害的效果。同時,應注意選擇化學藥品的安全間隔,以確保收穫前化學藥品的使用符合安全間隔規定,以防止農藥殘留過多並危害人體健康。施用藥物後,收集農藥包裝袋,包裝瓶和其他廢物,並將它們送到政府指定的地點進行統一處理。
最後,每個生產花園或種植者都應建立自己的核桃生產管理文件,並詳細記錄化肥和水的管理,修剪管理,病蟲害的種類,發生的時間,程度,預防方法和使用的藥物以及它們在相關連結中的作用,並保留它們的文件,以便及時回顧和總結經驗,並不斷提高核桃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