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信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 李亞華
科技賦能零售金融,已成為金融業發展必由之路。近年來,湖北省農信聯社提出責任銀行、合規銀行、智慧銀行「三大銀行」建設戰略,堅守服務三農和小微市場定位,掀起微貸革命,推進科技創新,優化三農和小微金融服務。在零售業務獲客渠道、風控決策和客戶服務等環節,省聯社打造數位化轉型樣本,金融服務成本更低、更精準,給客戶帶來較高價值回報和服務體驗。
營銷線上化:「網際網路營銷平臺」
助力零售獲客
2019年5月,省聯社啟動「網際網路營銷平臺」項目建設,通過打造微信小程序,藉助微信朋友圈,引入分銷概念,形成全員營銷的科技支撐,推動農商行建立品牌、擴大營銷渠道,拓展金融服務覆蓋面。
在線營銷,增強客戶體驗。把電信運營商信息核驗、人臉識別、證照OCR等技術,嵌入「網際網路營銷平臺」,上線信用卡進件、ETC營銷、小微貸申貸、掃碼商戶申請、電子銀行產品推廣、存款預約等零售產品營銷功能。今年2月,陸續上線員工電子名片、荊楚保醫貸、荊楚天使貸、荊楚發展貸、添惠貸、視頻客服等功能,平臺營銷功能得到提升,客戶體驗進一步增強。
整合營銷,提升獲客效率。通過微信「線上金融超市」小程序,實現員工在線自助申領、線上信息推送、產品發布、業務預約、後臺實時跟蹤、自動統計通報等功能,整合內外部營銷,產生協同效應,既能實時掌握每名客戶經理的獲客情況,有效激勵營銷團隊,又能實現對客戶隨時隨地的貼身服務。
交叉營銷,拓寬獲客渠道。交叉營銷是對客戶服務升級的重要手段。以ETC為例,2019年末,全省農商行ETC客戶達到179.3萬戶,比年初增加146.5萬戶,市場份額從全省第五躍居全省銀行業第一,ETC營銷工作得到省政府和省交通廳高度肯定。其中:通過「綜合營銷平臺的ETC小程序」獲客161.4萬戶。以ETC業務為入口,近200萬高淨值客戶被請進了門。通過提供「車主貸」等增值服務,圍繞ETC客戶買車用車養車全流程全生態的金融需求,提供存款、微貸、信用卡、手機銀行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打通了交叉營銷通道,提升客戶體驗的同時,實現了各項業務快速發展。
風控智能化:「農商稅e貸」
實現大數據決策辦貸
大數據智能風控模型下,對抵押品依賴度非常低,可以快速發放線上信用貸款。2017年,省聯社完成「七個進系統」項目建設,即:貸款客戶、個人徵信、信貸制度、信貸產品、信貸角色、審管行為、信貸責任全部進系統,用科技力量為信貸風險管理戴上「緊箍咒」。該項目榮獲「首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科技創新優秀案例評選——十佳應用創新案例」獎項。2019年5月,省聯社啟動「農商稅e貸」項目,與東方微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設「銀稅智能決策管理平臺」,根據零售客戶的納稅數據,結合行內外大數據,形成大數據風險決策模型,實現系統自動審批貸款,並依託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申請渠道,採取線上申請、線上審批、線上放款的純線上模式,實現銀稅互動貸款「秒批秒貸」。
大數據互聯,實現省聯社與稅務系統數據共享。省聯社大數據平臺採用「一平臺兩應用」的建設思路,引入大數據基礎平臺,整合現有行內數據,搭建處理能力更強、更易於擴展、性能更高的數據平臺,完成數據查詢和數據分發的應用建設。
——系統對接。省稅務局納稅資料庫與省聯社業務系統對接,實現數據直連,將銀稅互動由線下搬到線上,以遠程分析取代現場調查。
——數據開放。稅務系統客戶信用代碼(或能夠識別客戶身份信息的其他代碼)、納稅稅種、納稅金額和企業財務申報財務信息,以及個人所得稅信息向省聯社系統開放,為產品創新提供數據源。
——渠道引流。建立專線,在稅務部門納稅申報網站開闢全省農商行申貸入口,有效推進渠道引流,變企業跑腿為信息跑路,變企業四處找為部門協同幫,更好地發揮納稅信用與金融政策的綜合效應。
純線上運營,大幅提高辦貸效率。以手機銀行APP為切入點,搭建移動獲客平臺,實現自助申貸、在線審批、在線放款。借款申請人在線上發起貸款申請,銀行獲得借款申請人授權,即可在線上獲取納稅數據、徵信信息和工商信息等,通過大數據和特定風控模型實現「秒批秒貸」。
大數據分析,解決信息不對稱難題。信息不對稱既是零售客戶融資難,又是銀行風控難的長期痛點。「稅e貸」產品依託用戶對稅務數據使用的授權,進行企業信用背書,以此作為融資方各維度風險的重要衡量依據。通過數據量化客戶行為,將數據轉化為信息,將信息轉化為風控模型。
運用數據地圖,完善客戶數據拼圖。綜合企業數據、企業主數據、稅務數據、全國數據、第三方數據等,打穿信息壁壘,幫助客戶實現增信,客觀、真實、有效地完成數據整合和分析,解決傳統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全方位完成客戶金融畫像。
智能探測客戶真實需求,制定個性化融資方案。準確識別客戶畫像之後,參照客戶多維標籤,完整按照產品準入標準和相關要求,量體裁衣篩查客戶,快速實現決策匹配,構建線上化、數據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線上申請和審批體系,為客戶提供在線提款和還款功能。
省聯社「銀稅智能決策管理平臺」以擴容式架構設計理念,承載了10餘項靈活功能管理模塊,拓展性強,可以不斷補充功能需求,滿足業務發展。「農商稅e貸」產品於2019年9月上線,到當年底,自動審批貸款4399戶、批准授信額度21.8億元,貸款餘額12.5億元。全線上、全自動、純信用貸款模式,方便快捷,深受市場歡迎,打造了銀稅聯手服務小微、助推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
服務遠程化:「線上營業廳」
加快服務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壓力之下,廣大縣鄉群眾、中老年客戶對線上業務、遠程服務的需求迅猛增長。針對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金融服務需求,省聯社積極推進科技賦能,與阿里雲等公司聯合開發雲營業廳、雲視頻客服等系統,將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確保金融服務「不掉線、不打折、不打烊」。
無接觸指尖服務,滿足疫情防控金融需求。「線上營業廳」依託湖北農信移動網際網路綜合營銷平臺,以遠程視頻形式,利用屏幕錄製、屏幕共享、手寫籤名、生物識別、電子合同等技術手段,簡化業務流程,為全省農商行客戶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無接觸金融服務。「線上營業廳」提供線上貸款和便民服務兩大類業務產品,能夠辦理貸款申請、貸款發放、LPR貸款利率轉換、理財首次風險評估、聚合商戶入網、信用卡申辦、預留手機號碼變更和在線諮詢等8項業務,有效防範銀行網點人員聚集風險。
貸款「掌上辦」「網上辦」,支持客戶復工復產。通過運用網上申貸工具,開發線上辦貸程序,引導小微客戶自助申貸,淨投放小微企業貸款83.3億元,有效滿足了客戶疫情期間融資需求和復工復產資金需求。十堰農商行復工9天時間投放貸款12億元;鄂州農商行疫情期間共有2026名客戶預約申辦了存貸款業務;恩施農商行線上預約微貸6000多戶,金額約10億元。
零售銀行轉型讓全省農商銀行嘗到「甜頭」。今年第一季度,面對疫情衝擊,全省農商行業務經營逆勢而上,再創新高。存款餘額8376億元,淨增974億元,增長13.15%,增量佔全省銀行機構的34.51%,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市場份額13.22%,同比提高0.4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餘額4943億元,淨增311億元,增長6.72%,增量佔全省銀行機構增量的13.24%,同比提高2.13個百分點,市場份額9.05%,同比提高0.05個百分點。手機銀行突破800萬戶,零售信貸客戶突破30萬戶,餘額突破570億元,餘額佔比11.6%,超額完成計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在數位化時代的大潮中,農商行零售業務轉型任重道遠。與大型銀行相比,市縣農商行「小法人」體制,更加需要省級聯社的「大平臺」支撐。下一步,省聯社將堅持科技創新,開展「網際網路金融+分布式雲平臺」建設,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進一步拓寬線上獲客渠道,推出更多純自動全線上的信貸產品,升級手機銀行功能,優化微信銀行服務,搭載e生活綜合服務平臺,推進市民萬能卡試點,豐富非金融場景,努力建設滿足時代需要、引領行業發展、充滿競爭優勢、充滿創新能力、充滿活力的「智慧銀行」。
科技因人而「熠」。在努力打造「湖北農信樣本」,推進零售金融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省聯社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圍繞客戶需求,創新應用金融科技。同時堅持差異化服務,充分發揮網點、人員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不斷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目前,全省農商行正開展「萬名員工進小微,金融服務我先行」專項行動,走訪小微企業不少於100萬戶,淨增信貸客戶4萬戶,將科技賦能的紅利傳導給廣大小微客戶,助力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