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的詩,已然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王維(701-761年),唐朝詩人,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精通詩書畫,多詠山水田園,有「詩佛」之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蘇軾評王維詩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南京大學真數團隊出品 | 作者:盧冰雪 馬程昱 童思寒
詩詞名句網共收錄王維詩404首。其中,既有送別詩的深情厚意,「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也有邊塞詩的大氣磅礴,「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既有山水詩的清新脫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又有禪趣詩的空靈雅致,「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從詩中可以看到,王維在山水田園的隱居生活中,還留存著戍國立功的報負。
他喜歡
白雲,青山,
落日,明月,
春風,楊柳,
泉水,落花,
他關心
天子,君子,
故人,居士,
員外,太守,
夫人,神女,
他心念
洛陽,渭水,
天地,山河,
桃源,南山,
他經常
惆悵,寂寞,
攜手、相思,
焚香,拂衣。
王維愛寫送別詩,多達70餘首,約佔其現存詩作的六分之一。詩中常見「故人」「歸來」「相見」「離別」等悵惘思故之詞,「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除去山水詩、送別詩,王維的邊塞詩也為後人稱道。他留有30餘首邊塞詩,幾乎佔到他所有詩歌的十分之一,即使在邊塞詩十分發達的盛唐也相當可觀,「笳悲馬嘶亂,爭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王維少年早成,自十五歲便顯露過人天賦,受人追捧,但仕途卻屢屢受挫,故而寄情佛理與山水,自稱「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
最後,作者嘗試模仿王維風格、感悟詩人心性,用其常用之詞,作詩一首:
白雲悠悠飛鳥盡,薄暮冥冥青山息。
落日蕭索山居客,明月寥廓行人跡。
秋風拂衣寄相思,落花輓歌憶故人。
南山渭水不見君,天地蒼茫歸蘭若。
數據來源: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6.html
作者:盧冰雪 馬程昱 童思寒(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9級研究生)
指導老師:白淨
參考文獻:
【1】杜瑩,王維送別詩中的彬彬之氣,河西學院學報[J],第35卷第1期.
【2】趙洺,論王維的邊塞詩,湖北工業大學學報[J],第33卷第3期.
【3】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維/37558?fr=aladdin
關鍵詞 >> 王維,唐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