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素食肉風口依舊,餐飲人必須掌握的新玩法

2021-01-10 電商直播bear

優品搶賺(Make money buy)致力於解決全球青年就業、小商戶生存、跨國供應鏈的困境,有效的連結賣家與買家。通過5G新零售跨境拼搶模式,實現用戶、商家、消費者三方受益,打造新時代的共贏電商。

從西餐、中餐,到便利店、新型零售業態,嘗試和測試植物肉製品,覆蓋和聯繫大眾消費群體,強化消費意識。

從資金支持、頭部品牌進入、中國新植物肉品牌的出現來看,2020年植物肉的發展軌跡將逆勢而上。2021年,植物肉賽道的發展趨勢如何?餐飲業的人應該怎麼做這條賽道?。

全家、盒馬上線植物肉產品,

這條賽道逐漸大眾化

植物肉賽道是真需求還是偽風口?植物肉能否真正成為真肉的替代品?目前還無法下定論。

2019年被稱為植物肉元年,賽道繁忙;2020年的新疫情將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加快我國餐飲零售市場植物肉的發展;2021年,賽道將如何發展?。

內聖軍發現,植物肉的趨勢正在蓬勃發展。2020年12月,全家將在華東地區推出「植物肉」預製產品。以便利店的形式,全家將推出植物肉製品。

內聖君很喜歡飯糰和三明治,所以他打算去店裡嘗嘗。到華東的一些商店去尋找這些植物肉製品。其餘的商店都賣完了。可以看出,新產品上市了,受歡迎的也比較高。

產品價格從6.8元到13.8元不等,其中炸雞蛋蔬菜雞排法式三明治以中國風味為主,價格為6.8元;炸雞茄子蛋排配土豆味雞蛋和嫩雞蛋的飯糰,茄子汁的饅頭,攜帶方便,價格分別為7.8元和13.8元。

在店裡,一位顧客買了番茄汁植物雞蛋包。他以為是把雞弄碎做蛋糕。它嘗起來像雞肉。吃了三明治和飯糰後,內聖君的口感和口感都很正常,便宜又飽滿,能讓消費者滿意。

與普通噹噹、凡客誠品相比,在產品形態和價格上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你不仔細看,你就看不出它是由植物肉製品製成的。產品價格貼近百姓,有利於滿足年輕人的好奇心和口味,降低消費者再次嘗試購買的門檻,提高消費者的接受度,促進植物肉的規範化和人性化。

左為薯香嫩蛋植物炸雞大口飯糰、右為植物雞排煎蛋法式三明治

與此同時,內參君發現盒馬APP新上線了兩款速凍植物肉餃子,脂肪含量更低。兩款產品來自正大食品旗下子品牌「暴走斑馬」,主要是針對健身人群的健康飲食品牌。這是盒馬二次進軍植物肉,2020年7月,就與美國植物肉品牌 「Beyond Meat」 合作並上線冷凍植物肉肉餅。

有麻辣三鮮水餃和鮮辣椒(藤椒味)兩種口味,標價17.8元/袋、22.8元/袋,採用油炸、蒸煮、煮熟、微波爐烹調的方法。不過,1月5日,內聖軍發現當天這兩款產品已經售罄,網上工作人員表示到貨時間不固定,需要關注。

截至2020年9月30日,河馬擁有自營店222家,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年活躍消費者超過2600萬。便利店隨處可見,社區特色明顯。一公裡內有兩三家商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植物肉帶來的新鮮感會讓消費者品嘗一兩次,成為大眾的選擇。現在,重要的是價格要貼近百姓,變得自我陶醉。

赫瑪和全家網上植物肉製品的定價貼近百姓,低於同類真肉製品。耐人尋味的是,內聖軍經過深度燒烤後發現,他們的蔬菜肉製品是由當地的蔬菜肉品牌供應的。

可見,大量的植物肉製品已經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並被人們所了解和認識。從餐飲到零售,從餐館到便利店、超市,零售業態與消費者的距離越來越近,未來將成為大眾消費品。通過赫馬的整個大IP,將植物肉製品傳遞給市場和消費者,為餐飲品牌植物肉迴路的布局樹立強大的信心。告訴主辦方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植物肉。

價格與產品優勢兼具的植物肉,

市場和消費者更易接受

此後,由於研發和生產成本高,植物肉製品的價格高於真肉。流通到市場後,餐飲市場的收購成本較高,加工菜品的價格高於真肉菜品,很難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在餐飲行業,餐館不會因為顧客的利益而做不被消費者認可的產品。

據調查,2019年成立的蔬菜肉品牌周靈,在市場上活躍了近一年。2020年,將與近百家餐飲品牌合作,產品將在全國5000多家門店推出。據分析,之所以能在2020年成功打破這一局面,主要得益於其在植物肉價格和產品方面的優勢。

通過自建工廠的規模化生產和原料成本的控制,平日蔬菜肉製品的價格可以趕上真肉,一些合作企業推出的食品價格可以比真肉便宜。

舟陵的本土自主發展能力體現在成本優勢上,體現在產品的口味、形狀和風味上——漢堡包、比薩餅、麵食、羊肉串、饅頭、餃子、紅燒肉、西式和中式風味。

餐飲品牌以低廉的價格獲得高品質的植物肉製品,並在餐桌上做出美味佳餚,味道像真正的肉,消費者願意享用。增強消費者對植物肉製品的強烈認知,實現產品再購買。

根據這一發展,蔬菜肉有望成為餐飲企業增加終端銷售收入的重要突破口。2021年,內聖軍繼續關注餐飲業蔬菜肉的實際情況。

玩好營銷,強化消費者認知

有高性價比的產品,有營銷和營銷資金。國內植物肉製品紛紛上線,以不同的形式佔領中國植物肉市場,搶佔用戶的心靈和市場。

《植物肉未來洞察》報告顯示,超過96%的消費者表示聽說過植物肉,其中72.9%的消費者通過網絡社交媒體渠道知道,31%的消費者來自安利親友,25.8%的消費者通過餐廳推薦渠道知道,16.1%的消費者通過聯名產品發布渠道知道。

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飲品牌在運用以上社交方式具有先天優勢;25.8%消費者是從餐廳推薦得知,表明已經得到部分餐飲品牌認可並自身先行,把植物肉產品增加到菜單上,並主動推薦給顧客。

例如,肯德基推出了「植世代牛肉芝士漢堡」和「植世代黃金雞塊」兩款產品。餐廳採用綠色主題裝飾,詮釋「享美味、輕負擔」的系列產品理念,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漢堡王在中國推出「真香植物基皇堡」,採用在「漢堡王中國」微信、支付寶會員中心「買植物基皇堡送皇堡」的促銷活動,邀請會員粉絲參加「皇堡猜猜猜」活動。

德克士攜手星期零,在全國門店限時推出植物雞肉漢堡、植物肉雞塊等植物基產品,精心策劃主題營銷——「綠仙仙的中國味」系列推廣,更有新生代流量明星翟瀟聞、賴美雲來助陣,創下5天賣出10w+ 植物雞肉漢堡的佳績。

通過不同的營銷方式促進品牌聯動,一方麵塑造品牌形象和品牌知名度,通過輕鬆、創新、有趣的種植肉製品打法深入人心。

據業內人士了解,平日的供應商是一位營銷專家。為不同合作品牌提供全環節定製服務,讓合作品牌圈的消費者對平日的蔬菜肉製品感興趣。

與加拿大人氣咖啡店tims合作,從產品開發到線上推廣再到線下綠色騎行活動,吸引年輕人打卡;與中餐品牌魯軒合作推出「能量植物肉」,與文和友合作推出超級丸臭豆腐,解開黑匣子的秘密;與飲茶品牌西茶共建「未來肉芝士堡」,破解新時代的風味密碼等。

與真正的肉製品相比,植物肉製品具有零膽固醇、零反式脂肪酸、低脂肪、低熱量,富含高蛋白和植物纖維。作為剛需產品,它們可以滿足素食者、上班族和優質生活人群的需求,需要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中發揮作用。

小結

2019年至2020年,國內植物肉軌道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在資本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頭部餐飲品牌進入市場,將高性價比的植物肉製品帶入市場,使適合植物肉製品的消費場景變得豐富。頭部品牌作為行業標杆,引領餐飲行業。

新年伊始,除了加強植物肉品牌的自主研發能力,強大的後盾是來自眾多中國餐飲品牌的支持與合作。加入這一軌道,我們將研發生產符合國內消費者口味和中國菜的植物肉配料,創新營銷方式,加快市場教育和滲透。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期待著2021年的植物肉賽道煥然一新。

相關焦點

  • 不再是「隱秘的角落」,素食餐廳要成為購物中心餐飲新物種了?
    黑天鵝事件的反覆讓肉食產品的安全問題再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不僅餐飲巨頭紛紛加碼素食產品業務,素食餐廳也從街邊、社區逐漸出現在購物中心,以餐飲行業「新物種」的形象一步步出圈。而另一方面,關於素食餐廳生命周期長短的探討也從未停止。4月22日,深圳最大素食館新梅園宣布結業,更是讓不少消費者扼腕嘆息。究竟那些仍在開店擴張的素食餐廳的生存現狀如何?
  • 深圳的素食餐飲是一種什麼狀況?老牌素食館的隱退與素食的新興
    在深圳,不少人對素食的認識正是來自這家名為「新梅園」的素食餐廳。這家餐廳位於福田區車公廟,2000年3月開業,從一間海鮮酒樓轉型成素食餐廳,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算是深圳為數不多的餐飲「老字號」。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這家「老字號」素食餐廳難逃經營困難的壓力,最終在今年4月宣告暫停營業。雖然長期居住在寶安,但江映儀對新梅園圓通素食城並不陌生。
  • 喜茶跨界賣人造肉漢堡,「人造肉」會是餐飲業的下一個風口嗎?
    多個餐飲品牌推出「人造肉」產品新式茶飲品牌跨界人造肉,喜茶並非首家。在2019年11月,奈雪的茶旗下的奈雪夢工廠在深圳開業,當天推出了未來漢堡、綠星漢堡、墨西哥肉沫卷三款人造肉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造肉產品同樣是與星期零STARFIELD進行合作的。
  • 吳奇:目前的「人造肉」只是素食
    近年,「人造肉」話題持續火爆,備受資本追捧。然而,眼下所謂的「人造肉」是否能真正稱之為「肉」,依舊是市場爭議的焦點。9月25日,在第三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上,國際著名大分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食品科學與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吳奇發表題為《「素食」和「素肉」之分》的演講,對基本概念作了解讀:「概念必須清楚,名稱非常重要。如果用錯了名稱,長遠而言,對整個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的事業和商業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 中科院院士吳奇:目前的「人造肉」只是素食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近年,「人造肉」話題持續火爆,備受資本追捧。然而,眼下所謂的「人造肉」是否能真正稱之為「肉」,依舊是市場爭議的焦點。9月25日,在第三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上,國際著名大分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食品科學與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吳奇發表題為《「素食」和「素肉」之分》的演講,對基本概念作了解讀:「概念必須清楚,名稱非常重要。如果用錯了名稱,長遠而言,對整個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的事業和商業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 第一代「人造肉」產品預計 9 月面市,植物肉品牌「Starfield」與...
    36氪獲悉,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宣布,已經和素食企業「鴻昶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下稱鴻昶)達成合作,鴻昶將在 Starfield 中佔股,共同啟動植物肉新項目。Starfield 的第一代植物肉產品將在 9 月份正式開始市場投放,預計年底完成最新迭代版本的 Stardust 植物牛肉。「人造肉」風口助推下,植物肉迎來發展契機美國企業 Beyond Meat 上市首日大漲 163% 的成績刺激下,「人造肉」成為今年的新風口,時至今日,「人造培根」、「人造牛排」還是會輕易登上熱搜。
  • 餐飲新零售站上風口,鍋圈食匯成最大黑馬
    (原標題:餐飲新零售站上風口,鍋圈食匯成最大黑馬) 2020上半年
  • 植物肉時代的來臨,漢堡王 中國宣布售賣真香植物基皇堡|素食TV
    TV#不管是豬瘟還是禽流感,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肉價漲上天了」,當培植肉即將面世的消息傳來,一些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2020年12月23日,漢堡王宣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城同時開售「真香植物基皇堡」。據悉,漢堡中的「植物基肉餅」由聯合利華旗下的「植卓肉匠(The Vegetarian Butcher)」 提供。近兩年,植物肉產品在全球引發熱潮,也吸引了餐飲巨頭們的注意。
  • 連線創始人|星期零Kiki:一年拿下3輪融資 植物肉憑什麼站上風口?
    植物肉,是什麼肉?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消費升級的影響,植物肉正成為當下食品科技領域的一大風口,在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都炙手可熱。她和初創團隊做了市場調研後,發現多數人知道素食對自己健康以及生態環保是有好處的,但還是更喜歡吃肉,覺得以前吃過的素食不夠好吃,沒有得到美食的滿足感。「因此我們就在想有沒有一種產品可以不犧牲掉大家『吃肉』的欲望,既好吃又不貴,還能很健康。我們注意到國外有一些做植物肉、植物奶的公司,我覺得植物肉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素肉在各個維度的升級。"
  • 2021新春感言: 葉老師傳播素食的路上 , 只為心安
    葉玉嬌   美籍臺灣人,樹葉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2009年9月6日從美國來中國推廣酵素與素食,2004年被一篇文章感召,文章提到地球暖化的原因之一是畜牧業,唯有吃素才能拯救地球,當下就發願吃素,終生傳播素食。
  • 植物肉即將進入尋常百姓家,開啟新素食時代
    以此為標誌,植物肉即將進入尋常百姓家,並開啟新素食時代。    針對專業餐飲客戶,雀巢嘉植餚也推出了4款植物基新品:植物漢堡牛肉餅、植物雞塊、植物牛肉糜及植物豬肉糜。採用植物配方,入口有真實的肉感,適用於多種烹飪方式,提供中西式餐飲等多渠道的菜品解決方案。
  • 新冠疫情引發動物肉消費擔憂,人造肉迎來自己的「高光...
    2011年至今的八年時間裡,Impossible Foods主攻北美市場,後進駐亞洲市場,目前Impossible Foods全球業務分布在美國、香港、澳門、新加坡 ,在美國覆蓋了14325個餐飲及零售網點,香港澳門覆蓋了283個餐飲及零售網點,新加坡覆蓋了320個餐飲及零售網點。它一直在與迪士尼(Disney)和漢堡王(Burger King)等大牌合作。
  • 餐飲新零售風口來襲!黃小鮮如何玩轉社區商業?
    餐飲新零售風口來襲!黃小鮮如何玩轉社區商業?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成為行業風口,而餐飲化更成了風口中的浪尖。線上線下餐飲新零售業態的出現,一時間可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然而,如果從市場總容量和總需求來看,餐飲新零售大消費領域還有一個超級大概念沒被深度挖掘,這就是社區商業價值重塑。
  • 擁有近 30 年素食製造經驗,「齊善」認為中國人造肉要靠產品和技術...
    同樣使用純植物材料,但新一代植物肉產品運用了新技術,還原度變得更高;在歐美消費者基於健康、環保、動物保護等因素而選擇「植物基」飲食的潮流下,植物肉發展迅速,根據美國植物基食品協會報告,2019 年美國植物肉保持著 18% 的高增速,市場規模短短數年就已成長到 9.39 億美元,佔據美國包裝肉零售額的 2%。
  • 新流量怎麼玩?餐飲人必須要聽這堂課
    近幾個月來,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一個新的直播時代已經到來。問:「餐飲+直播」未來還會誕生哪些新可能?答:一、餐飲整個門店的服務環境、出品、服務都可以通過直播讓全國全世界的人看見。讓他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讓餐飲門店的大門越來越大,就像站在一個很高的舞臺上,被所有人關注。
  • 人造肉要來攻佔中國市場了,是藍海還是噱頭?
    餐飲拓展模式:星期零(Starfield)是一家主打植物肉品牌的人造肉公司,旗下的素食餐廳「青苔行星」於 2018 年創辦於深圳,為試探國內消費者對人造肉的接受度,其主打各種「人造蛋白」產品,該餐廳位居「深圳素食排行榜」第一名。
  • 直擊餐飲商業前沿,2021上海餐飲連鎖加盟展
    直擊餐飲商業前沿,2021上海餐飲連鎖加盟展 直擊餐飲商業前沿,2021上海餐飲連鎖加盟展 2020-12-04 11:12:16  來源:網際網路2021年3月11日-13日,將迎來第九屆CHINA FOOD上海國際餐飲美食加盟展。作為華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專業展會,CHINA FOOD立足於上海輻射全國,並逐步往廣州、北京、長沙等經濟發達城市延伸發展,形成跨域性聯動效應。
  • 黑馬實驗室學員企業植物肉公司「新素食」完成數千萬元Pre A輪融資
    i黑馬訊 9月17日,植物蛋白領域品牌集團「新素食」(劉綱·深藍黑馬實驗室3期學員企業)宣布已於日前完成數千萬元Pre A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領投,老股東盛美啟明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和品牌打造。
  • 澳洲「人造肉」亮相進博會,欲與海底撈等餐飲洽談合作
    來源:一財網在歐美引起轟動的人造肉也在今年的進博會上亮相。一家澳大利亞食品公司在進博會上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他們正在與中國餐飲連鎖海底撈等餐飲企業進行洽談,希望把澳洲的人造肉出口到中國,同時也希望增加中國豬肉供給渠道。
  • 對話素食:西式素食也不錯
    隨著近些年中西素食飲食文化交匯,素食餐飲經營僅依賴傳統經驗已難以滿足當今消費主流需要,無論菜品競爭力,還是服務品質提高,都需要緊跟市場消費趨勢。學習西式素藝之妙法,對於迎合當今消費主體,創新素食烹飪技法,拓展素食消費主題,提高對素食廚藝之曼妙認知,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