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木雕

2021-12-28 中外人文交流木雕藝術研究院

臺灣木雕在工藝上呈現出多層次的豐富面貌,傳襲著早些年間渡海先民帶來的傳統技藝,又揉合臺灣原住民、平埔族文化、西洋美學及東洋文化等。時至今日,臺灣木雕主要形成了臺灣傳統工藝木雕以及苗慄三義為代表的藝術木雕,兩大木雕各具風格,各領風騷。

首先來了解一下臺灣傳統木雕,臺灣傳統木雕藝術,無論是雕造的內容還是形式上,基本傳承明清時期中國大陸的閩粵地區。現在臺灣省民間所能看到的木雕作品,一方面繼承了中華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另一方面又呈現了特定的地域風格,使臺灣的木雕藝術顯得十分特別。

臺灣省的傳統木雕作品,大多為民間信仰主導下產生的宗教性藝術品,宗教與民間信仰的題材多,種類偏少,體積也較為小巧。可以說,臺灣傳統木雕的題材大多以中國傳統宗教信仰為主題,表現形式多為民間宗教信仰的神明。

媽祖是閩臺民間信仰中的重要人物。在臺灣省能發現的比較古老的廟宇所留下來的媽祖木雕像,基本上臉型豐滿而圓實,眉毛修長並且成弧形,小嘴與鼻孔略齊,眼睛與鼻梁大致成十五度微微上斜,像這種眼睛的表現方式,使神像的精神意志顯得比較集中虔誠。從藝術表現來看的話,媽祖雕像給人一種豐榮高貴、端莊優雅的形象感,同時也表現出中國人物畫,線條優美的特點和豐滿厚實的量感,體現了中國儒道圓滿厚道的精神。 

另外,臺灣省傳統木雕的造形分為四種,分別為浮雕、圓雕、透雕,內枝外葉雕。

1. 浮雕:就是體現木雕作品的半面立體造形,如雀替、匾額等部分。

2. 圓雕:千裡眼(鹿港天后宮)。就是木雕作品以立體的形象出現。

3. 透雕:螭虎紋透雕窗(鹿港龍山寺)。又稱為「鏤空雕」,即穿透被雕刻的木板,運用線鋸或刻刀,在其上雕刻出圖案。

4. 內枝外葉雕:臺南開基天后宮內祭祀的木雕媽祖神像 。在臺灣傳統木雕中是最複雜的,實際上是綜合了浮雕、透雕和圓雕等技法,將木雕作品以不同層次的布局,立體展現雕刻作品。

此外,在木雕取材方面,由於福建的杉木運到臺灣不方便,也不適合雕刻大型的木雕神像。除尺寸以外,木雕神像的形制也發生了變化。比如隨著大陸移民傳入佛教神像以觀音為最,觀音的造型多依照中國傳統觀音的神像雕塑。臺灣民間信奉的木雕觀音,大多是送子觀音,雕刻的刀法比較簡潔樸素,線條很流暢。

總之,臺灣傳統的木雕技法,主要來源於福建,但受臺灣獨特的地域環境和歷史演變影響下,慢慢有了自身的特點,形成既有中華傳統雕刻源流又有臺灣地域特色的木雕技藝風格。

《小城故事》相信大家都看過,影片講述了三義鄉木雕師傅賴金水、青年陳文雄以及賴的啞女之間的故事。影片的主題歌《小城故事》,由鄧麗君演唱,影片和歌曲裡的小城,就是指臺灣木雕之鄉——三義鄉。

三義鄉是臺灣苗慄縣的一個鄉,在苗慄縣南邊。三義全鄉都是原始森林,其中以樟木最為茂盛。它的木雕產業也最為豐盛,聞名全國,且揚名國際,素有「臺灣木雕王國」之稱號。三義鄉有一半的家庭從事木雕行業,木雕行業中男子最多。

三義木雕為什麼這麼有名氣呢,主要有三點:

一是它的選料非常講究。雕刻製作小品的時候,一般會選比較高級的檜木,或著木質堅硬、紋理細膩的檀香木和九骨木。比較大型的作品就會採用當地的樟木。木材選好以後,還要經過乾燥處理。

二是雕琢比較精巧。雕刻師傅們使用幾十種雕刻刀,以藝術的眼光和豐富的想像力,賦予一塊塊木頭以生命。如果是大型的作品,一般要90多天。

三是工藝相對複雜。在刻完後噴上亮光漆,然後用砂紙打磨,磨完後再噴漆,重複很多次,經特殊處理後才能參與交易。三義木雕品種較多,主要以人物、鳥獸、 山水為主。

三義的木雕類型:宗教雕塑、傳統木雕、臺灣原始木雕、南島民族木雕、建築木雕、家具木雕、人物、物體木雕、複合媒材、當代藝術木雕等。

臺灣三義的木雕一直遠銷世界各地,尤其是華人集聚的地區。由於三義木雕引入了更多的現代雕塑藝術元素,深受各國愛好者喜愛。三義木雕多年來,是臺灣當局領導人首選的「國禮」。

往期精彩

蘇州木雕

古代木雕佛像,用手藝見證國人最虔誠的信仰!

日本田島享央己大叔的木雕爆紅全網

掃一掃,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臺灣三義木雕藝術節開展!嘉獎木雕競賽得主
    (何冠嫻攝)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木雕藝術節以藝動木藝慢活嘉年華為主題,即日起於三義展開系列活動,苗慄縣長徐耀昌剪彩啟動,廣邀遊客體驗三義慢城旅遊,並頒獎表揚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得主。
  • 苗慄縣圍繞「三義木雕」 傳統工藝打造臺灣木雕重鎮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苗慄縣推廣木雕藝術,讓三義成為全臺木雕重鎮,日前將三義木雕傳統工藝新增為苗慄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為木雕師賴永發。木雕賴永發為三義木雕保存者。(何冠嫻苗慄傳真)苗慄縣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苗慄有3大工藝品牌,第1為木雕、第2為陶瓷、第3為編織,其中木雕過去有許多木雕師集結在三義水美街與各村落,保存完整時代演進,去年底經過苗慄縣文資審議委員會熱烈討論,登錄三義木雕為無形文化資產,並推舉賴永發為保存者。
  • 【小城故事】跟著電影遊臺灣:木雕小城之旅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除了愛情戲份重,《小城故事》另一項重點在於臺灣的木雕工藝傳承
  • 臺灣木雕師之女石佳蕙30歲才讀大學木雕作品獲獎連連
    華夏經緯網11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校友石佳蕙去年甫畢業,近日一連拿下彰化縣磺溪美展和臺東美展第一名,父親是資深木雕師石振雄
  • 臺灣木雕藝術家韓旭東
    三義2004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韓旭東木雕創作展」               中壢2002   鳳甲美術館」臺北西區扶輪社臺灣文化獎得獎人特展」   臺北1998   三義木雕博物館個展                               三義1996   臺北縣文化中心
  • 以潘山廟宇木雕等為代表的泉州木雕 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晉江新聞網12月27日訊  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以東石潘山廟宇木雕等為代表的泉州木雕榜上有名。據悉,這也是晉江市第七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潘山廟宇木雕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技藝精湛,以東石鎮潘山村為中心,遍及張厝、郭岑、檗谷、永湖等村,是泉州木雕的重要代表。
  • 省非遺項目-藝達木雕
    主題介紹個人的藝術歷程、藝達木雕的工藝特點、作品亮點、對臺對外交流等。鄭銀聘,1957年出生,現任晉江市藝達木雕美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從事木雕創作40餘載,對根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濃鬱的個人風格,作品在回歸傳統文化基礎上創新,作品體現深厚的文化底蘊,堅持保持作品的自然性和天然性,使其更為靈動,呈現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美感,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並多件被博物館收藏
  • 臺南再添4位臺灣藝術大師 泥塑、剪黏、玉雕、木雕各有千秋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文化部門日前公告新增8位傳統藝術大師,其中4位為臺南傳統工藝大師,分別為泥塑杜牧河、剪黏陳三火、玉雕黃福壽與傳統木雕蔡德太。目前臺南共有10位藝術大師,顯示臺南擁有珍貴文化資產。
  • 初心逐夢——黃媽慶的木雕創作
    1995年榮獲高雄市第十二屆美展第一名;1997年榮獲臺灣木雕藝術創作比賽第一名、第六屆裕隆藝文季木雕金質獎;2002年獲邀在高雄市歷史博物舉辦「展師承大地」個展;2004年獲選臺灣工藝研究所工藝之家;2005年獲邀參加第一屆「大墩工藝師」大墩工藝師聯展;2008年獲邀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生命之歌」個展;2010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辦「魚戲荷香」黃媽慶木雕個展;2014年獲邀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順逆皆自然
  • 木雕佛像的歷史
    木雕到商周,已出現施漆、鑲嵌、雕花等裝飾技術,到戰國時期,盛行漆繪木雕枝術,存世有出土女俑可窺見當時水平。水月觀音木雕佛像至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此時又誕生施彩木雕新沄。標誌著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隨著木雕技術與工藝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和其他雕刻工藝一樣,不可疲免地應用到佛教傳播領域。
  • 苗慄三義木雕館「觀音再現」展出觀音多面貌
    華夏經緯網11月20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三義木雕博物館收藏近千件木雕文物,其中宗教類有許多觀音類型作品,近日透過「觀音再現暨宗教文物特展」,展出不同面貌的男神、女神,讓民眾了解漢傳與藏傳觀音的不同面相。
  • 這裡是中國木雕之鄉,木雕年產值20億,已成為當地一大經濟支柱!
    東陽木雕創作現場木雕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雕刻藝術,即就是在木板或木段上雕刻著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或將自然界的景色濃縮到木材上,我國木雕藝術也很常見,種類也較多,但是木雕藝術最具價值的,藝術品味最高的,當數浙江東陽木雕。
  • 隆利發木雕廠
    ,85年師承家父工藝泰鬥級民間雕藝大師(黃銀枝),92年創辦隆利發木雕廠至今,2007-2008年進修集美工藝美術學院雕塑藝術設計專業。隆利發木雕廠 作者:黃耀彬 <<謝謝你>>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木雕藝術家 | 林學善】—— 百態達摩塑人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特級名藝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第四、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會委員、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福州象園木雕工藝代表傳承人、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就讀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和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著名雕刻家阮寶光,擅長木根雕和象牙雕等,被國內外譽為「達摩善」。多次赴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地舉辦個展。
  • 木雕入門教程自學木雕不求人 雕塑基礎教程:木雕
    書名:木雕(中央美術學院規劃教材雕塑基礎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木雕》內容簡介:本教程按照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專業基本課程設置編寫
  • 木雕小鼠慶豐收!新春百藝特展在臺灣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舉辦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送豬迎鼠!一隻只木雕小老鼠歡喜慶豐收,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新春來看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再度合作辦理展覽,以星雲大師2020年書寫的《行道天下福滿人間》鬥大墨寶字跡,營造新年活力與希望的新春祝福,開啟以天、地、人為展覽主題,結合傳統技藝,由天地蘊育出的泥土、漆、竹子、藤等所發展的創新日常工藝品共計76件。李永謨-豐收。
  • 物道丨苗慄三義木雕,閩臺一脈相承的雕刻藝術
    三義,這個美麗的小城,位於臺灣苗慄縣南端,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因地形與地勢的關係,三義常有濃霧,因此又有「霧都」之稱。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三義木雕舉世聞名,但其興盛的時間並不長。當地興起木雕源於上世紀初日據時代。
  • 高美感 明清木雕花鳥紋藝
    最近,向他請教花鳥紋藝,過程中,我對明清時期,尤其明末清初時期木雕花鳥紋藝術,有了深一步的了解。知識淵博的學者,面對木雕紋飾語言,錦上添花,給予我拓片作品命名,增添了木雕拓片藝術的美學價值、人文價值。藝術評論家,提供資料,探討木雕紋樣的理論基礎與相關問題的架構。
  • 【行業資訊】第七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於13日下午隆重開幕
    本屆「藝鼎杯」大賽,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工藝美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海峽兩岸的交流合作,在互相學習、互相借鑑的同時,共同推動中國木雕的發展。因此,22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木雕高手聚集此地參與大賽。  本屆大賽共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優秀創作獎4名,獲得者將分別授予獎盃、頒發獎金,莆田籍選手獲得前三名者可授予莆田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選手簡介陳佩吟,臺灣人。  學歷: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雙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