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常德】穿紫河街道基層治理新模式 奧妙在這裡!

2020-12-15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黃曉雯

藍天救援隊疫情期間為轄區內小區、學校、街道等公共場所進行專業消毒,閒暇時候走進學校、社區內開展應急救護演練;心悅心靈工作室與武陵一小結對,開展「生命安全教育進校園——公益安全課程」活動;微善風慈善基金會在轄區內開展「法潤三湘 情暖高牆」服刑人員子女助學活動……

(開展應急救護演練)

這是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的新的社會階層實踐創新工作的縮影。近年來,穿紫河街道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主體,以社會公益性組織為平臺,廣泛開展個性化、差異化、專業化的服務,逐步破解基層治理難點,有效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探索走出了一條武陵特色的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之路。

(「生命安全教育進校園——公益安全課程」活動)

變「局外人」為「局內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原動力

如何更廣泛的聯繫轄區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儘可能發揮他們的所長,圍繞新階層人士工作生活所需所求,穿紫河街道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提升幸福感,強化認同感。通過發放調查表、走訪、座談等形式,摸底調查轄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115家,建立轄區範圍內160多名以金融、文創人才為主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信息庫;成立武陵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穿紫河街道分會,並在所轄9個社區辦公大樓分別設立統戰工作室,作為服務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固定場所,真正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隨時隨地找到組織,增強歸屬感。

(「法潤三湘 情暖高牆」服刑人員子女助學活動)

街道新聯會分會成立服務隊,在非公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精準對接企業在用工、融資等方面的需求,為企業、社會組織發展解決現實困難。通過座談會、聯誼會、創業培訓、素質拓展等形式,加強新聯會會員內部交流,促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之間、企業之間、社會組織之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區屬經濟職能部門之間的良性溝通互動,實現新聯會會員企業、會員社會組織之間的信息聯通、資源共享、共謀發展,切實增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獲得感、幸福感。

街道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參與協商民主的重要主體,建立徵求意見制度,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主題適合的黨外人士座談會、協商會,就街道發展等重大事項聽取意見建議,讓他們及時掌握區情民情,找到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意願和街道改革發展的最大公約數,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真正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黨和政府同心同行。

變「社會人」為「組織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戰鬥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解決聽障人士可能無法及時了解疫情動態和防控防治要點,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紅色娘子軍志願服務隊員用手語錄製了一段防疫的視頻,發送到社區微信群裡讓聽障人能夠準確直觀的了解該怎樣防控疫情,保護好自己。此視頻經市新媒體協會轉發後,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幫助了更多人。

(志願者伍施施為社區聽障人士錄製防疫視頻的截圖)

穿紫河街道正是以公益組織為載體,充分吸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其中,讓他們服務社會的力量更集中、更強大。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一批運轉成熟、專業性強、影響力大的社會公益組織進入轄區開展服務活動,吸引帶動轄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引進了常德市隨手公益志願者服務中心,聚焦轄區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等群體,通過系列活動、公益講座,護航兒童健康成長,取得良好成效。

(陪伴事實無人撫養孤兒)

成立穿紫河街道社會公益組織服務中心,吸納區民政局、社區辦、工商聯、僑聯、團委、工會、科協等成員單位,為轄區內社會公益組織提供孵化培育、專業培訓、政策扶持等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引導轄區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自發成立公益性組織。

積極推介轄區內有特色、有作為的公益組織,不斷增強他們自身榮譽感、社會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其中,匯聚社會共建共治磅礴力量。大力推介轄區賈家湖社區紅色娘子軍志願服務隊獲評「抗擊新冠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推介微善風慈善基金會、常德市隨手公益志願者服務中心獲評「常德市十佳優秀公益組織」。

變「市場人」為「公益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影響力

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優勢,引導他們依託社會公益組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

聚焦社會公益救援,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依託「藍天救援隊」,為群眾提供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災後恢復等多種公益救助。目前,救援隊共有預備隊員和志願者100多人,建隊至今共開展專業技能培訓45次,社會救援8次,安全知識宣講16次,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依託「法律管家」服務體系,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志願者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力量,進社區、進小區、進家庭,為群眾提供21項具體業務的公共法律服務和私人定製法律服務。截止目前,共為轄區群眾提供法律援助129次。

(「同心公益 築夢穿紫」愛心羊奶捐贈活動)

引導轄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揮專業技能,依託「三色青春突擊隊」「小區管家」等服務組織,上門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浴、短期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定期召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舉行「諸葛亮會」「問計會」等各類協商會議,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探測器」「智囊團」作用。同時,引導他們依託「紅色娘子軍」、社會治安聯防隊、「鄰裡糾紛調解顧問團」等社區綜治輔助隊伍,共同參與平安社區建設。近年來,穿紫河街道先後獲評「全省創建和諧社區先進街道」「全省平安街道」「全省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先進街道」「全省最充分就業街道」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武陵區新聯會街道分會隊伍和街道公益組織服務網絡逐步壯大和完善,形成了「政府部門扶持,公益組織搭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唱戲」基層治理新模式,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進一步彰顯,有效彌補了政府服務「最後一公裡」的不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群眾滿意度、社會和諧度進一步提升。

相關焦點

  • 常德:解鎖穿紫河街道基層治理的正確打開模式
    」活動;微善風慈善基金會在轄區內開展「法潤三湘 情暖高牆」服刑人員子女助學活動……這是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新的社會階層實踐創新工作的縮影,近年來,穿紫河街道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主體,以社會公益性組織為平臺,廣泛開展個性化、差異化、專業化的服務,逐步破解基層治理難點,有效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探索走出了一條武陵特色的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之路
  • 常德穿紫河街道收到武陵區一小學生暖心禮物
    紅網時刻常德2月2日訊(記者 姚曉雅 通訊員 肖紅瑜 李裡)「親愛的穿紫河街道辦事處所有的叔叔阿姨:新春快樂!你們辛苦了!......」這是穿紫河街道近日收到的一份暖心禮物。武陵區第一小學二年級小同學薛佳宜給穿紫河街道全體工作人員寫的一封致謝信。信中表達了對他們辛苦工作的理解和敬意,可愛又童真的話語,讓街道工作人員感動不已。連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廣大基層工作人員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宣傳防疫知識、入戶摸排情況、勸導社區居民等。本該是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日子,他們卻每天值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強度之大,肩負責任之重,居民朋友看在眼裡,感動在心。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抓實兩新黨建 打造共治格局
    7月16日,談到黨建,常德興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雲銀感慨地說。興業房地產是常德老牌房地產交易公司,在全市有25家門店260多名員工,其中黨員14名。在疫情影響之下,該公司不但沒有縮減規模,還在江南城區開了新門店。
  • 穿紫河街道訪情不出社區 - 常德日報
    分類引導訴求 一線蹲點接訪 穿紫河街道訪情不出社區
  • 常德穿紫河曾是第二環護城河,出土了大量文物
    穿紫河的主河道原名穿紫橋港,又稱沙港。因港內曾有座名叫「穿紫橋」的木橋,港名便以橋名稱為穿紫橋港。清嘉慶《常德府志》記載:「穿紫橋港:府西八裡。」 後因地貌和水系的變遷,港變成了河,遂改稱為穿紫橋河。曾經是第二環護城河穿紫河曾經是江北城郊的第二環護城河水系,第一環護城河(便河)在1986年治理時改建成暗渠後已不復存在。隨著城市西移北擴,穿紫河逐步形成了一條全國少有、湖南獨有的穿城河水系。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小區微黨課 學習新風尚
    紅網時刻常德7月18日訊(通訊員 袁寧 郭亞蘭)在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永樂花園小區裡有一個居民都愛進去坐一會的紅色陣地——「黨建文化長廊」,這個小小的活動空間,不僅是小區居民的會客廳,也是全體黨員的「加油站」。
  • 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健康接龍報平安 疫情防控有妙招
    紅網時刻常德2月13日訊(通訊員 肖紅瑜 李裡)為做細做實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常德市穿紫河街道月畔灣小區運用微信群開展健康接龍打卡的方式,有效摸清小區的疫情狀況,打通了全民參與疫情防控的「最後一米」。「2月12日,健康登記打卡」,發到小區微信群,短短幾分鐘,業主們逐一接龍。
  • 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三色戰「疫」先鋒隊
    紅網時刻常德2月27日訊(通訊員 肖紅瑜)在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有一支三色青春戰「疫」隊伍。他們是「志願紅」,是「迷彩綠」,還是「救援藍」。他們不是黨員幹部、也不是醫務工作者,他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他們是一個個最普通平凡的青年抗「疫」戰士。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助殘扶殘 溫暖相伴
    紅網時刻常德5月16日訊(通訊員 曹卉)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助殘扶殘的傳統美德,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在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5月15日下午,武陵區穿紫河街道賈家湖社區連同穿紫河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同心紅色娘子軍及在職黨員志願者開展了一場以「助殘扶殘 溫暖相伴」為主題的暖心志願服務活動
  • 常德市直單位防疫聯絡員嚴守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各社區疫情防線
    紅網時刻常德3月4日訊(通訊員 許輝 袁寧)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社區是第一道防線。連日來,27名市直單位駐常德武陵區穿紫河街道防疫聯絡隊的隊員下沉到街道轄區內九個社區,衝鋒在前、戰鬥「疫」線。在黑夜中堅守崗位、在風雨中排查登記、在樓道中消毒噴灑、在門店摸排督導......讓群眾和社區幹部們深深感受到了他們的擔當與樸實,責任與真誠。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舉行「美麗武陵情 絢麗藝術節」新時代文明實踐...
    紅網時刻常德9月4日訊(通訊員 李裡)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構建文明街道、和諧社區,豐富轄區居民業餘文化生活,提升轄區居民生活品質。近日,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在常德市全民健身中心舉行了「美麗武陵情 絢麗藝術節」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舞大賽。
  • 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聯防聯控 築牢企業復工「安全牆」
    紅網時刻常德2月13日訊(通訊員 劉洪嘉)2月12日上午,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聯合市場監管所、城管中隊、派出所等部門對德景園深華物業公司員工食堂進行了聯合檢查。社區在第一時間摸排到該情況後,緊急與街道聯繫。排查現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街道安監站聯合市場監管所、城管中隊、派出所即刻行動,奔赴現場調查。通過檢查發現,該員工餐廳未安裝油煙淨化器,從業人員無健康證、企業未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衛生不達標、無進貨臺帳。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健康科普進萬家 健康普及我行動
    紅網時刻常德5月20日訊(通訊員 劉聖龍 李裡)隨著人口亞健康趨勢的加速發展,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已成為社會公共衛生問題,為增強居民自我保健、防病強身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對慢性病的認知率和控制率,切實改善民生問題,5月20日上午,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聯合穿紫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快樂伴我成長」六一兒童節親子活動
    紅網時刻常德6月1日訊(通訊員 沈曉燕)「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最好的禮物是陪伴,最美的味道是書香。5月31日,在2020年的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穿紫河街道康橋社區開展了一場以「快樂伴我成長「為主題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輕鬆愉快又有意義的兒童節。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開展「同心促就業 點亮萬家燈火」進社區公益培訓...
    紅網時刻常德12月21日訊(通訊員 歐陽文秀) 為切實做好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工作,針對性地開展適應勞動者就業創業的專項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廣大居民朋友們提升技能實現順利就業。12月21日上午,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攜手武陵區三人行職業培訓學校,在西園社區開展了「同心促就業 點亮萬家燈火」公益培訓活動。活動現場。參加公益培訓的學員來自轄區內的居民組組長、有就業意願的居民及熱愛生活的老黨員等。
  • 常德志願者拍攝手語短視頻,讓聽障居民了解防疫知識
    常德全媒訊(記者 吉喆 )在常德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有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共同抗擊疫情。他們是社區裡最普通不過的老住戶,但也是社區最忠實的守護者。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志願者 武施施:(手語)現在身體還好嗎?現在病嚴重,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今年34歲的志願者武施施,居住在賈家湖社區的前進織帶廠職工宿舍。這裡是一處福利廠老職工聚居區,有數十位聽力、視力或肢體殘障的住戶。
  • 24小時不打烊「警務超市」 浙江舟山昌國街道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前不久,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昌國街道芙蓉洲路特色街區一餐飲店負責人來到芙蓉洲路聯勤警務站尋求幫助。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事情最終得到圓滿解決。「以前遇到一些小糾紛不知道找誰,現在有了聯勤警務站,方便了不少。」餐飲店負責人對警務站讚不絕口。無獨有偶,舟山市民餘先生近日也通過警務站解決了一件煩心事。
  • 新時代文明實踐耀武陵|穿紫河街道長勝橋社區開展道德講堂活動
    紅網時刻常德12月2日訊(通訊員 潘霞)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積極引導全社區投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去,12月2日上午,武陵區穿紫河街道長勝橋社區開展「抗擊疫情 敬業奉獻」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全體工作人員及黨員、居民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 常德:建設「完美社區」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紀實
    常德市委書記王群說,安放好那些飄著的心,既要靠「三改四化」等基礎建設,改善城市的「硬體」;也要靠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優化城市的「軟體」。  新一輪改革中,常德選擇了「完美社區」建設作為改革的一道必答題,勇闖基層社會治理深水區。在這座城市的街巷樓宇間,498個社區就如同498顆棋子,將一盤改革大棋弈得風生水起。
  • 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新光社區:口罩以舊換新 關懷溫暖人心
    紅網時刻常德1月31日訊(通訊員 肖紅瑜 李裡)「出門要戴口罩,回家要注意衛生消毒!」1月31日下午,在武陵區穿紫河街道新光社區疫情防控值守處,社區志願者正在向居民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措施,同時以舊換新,免費發放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