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黃曉雯
藍天救援隊疫情期間為轄區內小區、學校、街道等公共場所進行專業消毒,閒暇時候走進學校、社區內開展應急救護演練;心悅心靈工作室與武陵一小結對,開展「生命安全教育進校園——公益安全課程」活動;微善風慈善基金會在轄區內開展「法潤三湘 情暖高牆」服刑人員子女助學活動……
(開展應急救護演練)
這是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的新的社會階層實踐創新工作的縮影。近年來,穿紫河街道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主體,以社會公益性組織為平臺,廣泛開展個性化、差異化、專業化的服務,逐步破解基層治理難點,有效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探索走出了一條武陵特色的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之路。
(「生命安全教育進校園——公益安全課程」活動)
變「局外人」為「局內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原動力
如何更廣泛的聯繫轄區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儘可能發揮他們的所長,圍繞新階層人士工作生活所需所求,穿紫河街道通過多種方式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提升幸福感,強化認同感。通過發放調查表、走訪、座談等形式,摸底調查轄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115家,建立轄區範圍內160多名以金融、文創人才為主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信息庫;成立武陵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穿紫河街道分會,並在所轄9個社區辦公大樓分別設立統戰工作室,作為服務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固定場所,真正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隨時隨地找到組織,增強歸屬感。
(「法潤三湘 情暖高牆」服刑人員子女助學活動)
街道新聯會分會成立服務隊,在非公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精準對接企業在用工、融資等方面的需求,為企業、社會組織發展解決現實困難。通過座談會、聯誼會、創業培訓、素質拓展等形式,加強新聯會會員內部交流,促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之間、企業之間、社會組織之間、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區屬經濟職能部門之間的良性溝通互動,實現新聯會會員企業、會員社會組織之間的信息聯通、資源共享、共謀發展,切實增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獲得感、幸福感。
街道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作為參與協商民主的重要主體,建立徵求意見制度,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主題適合的黨外人士座談會、協商會,就街道發展等重大事項聽取意見建議,讓他們及時掌握區情民情,找到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意願和街道改革發展的最大公約數,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真正使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與黨和政府同心同行。
變「社會人」為「組織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戰鬥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解決聽障人士可能無法及時了解疫情動態和防控防治要點,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紅色娘子軍志願服務隊員用手語錄製了一段防疫的視頻,發送到社區微信群裡讓聽障人能夠準確直觀的了解該怎樣防控疫情,保護好自己。此視頻經市新媒體協會轉發後,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幫助了更多人。
(志願者伍施施為社區聽障人士錄製防疫視頻的截圖)
穿紫河街道正是以公益組織為載體,充分吸收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其中,讓他們服務社會的力量更集中、更強大。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一批運轉成熟、專業性強、影響力大的社會公益組織進入轄區開展服務活動,吸引帶動轄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引進了常德市隨手公益志願者服務中心,聚焦轄區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等群體,通過系列活動、公益講座,護航兒童健康成長,取得良好成效。
(陪伴事實無人撫養孤兒)
成立穿紫河街道社會公益組織服務中心,吸納區民政局、社區辦、工商聯、僑聯、團委、工會、科協等成員單位,為轄區內社會公益組織提供孵化培育、專業培訓、政策扶持等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引導轄區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自發成立公益性組織。
積極推介轄區內有特色、有作為的公益組織,不斷增強他們自身榮譽感、社會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加入其中,匯聚社會共建共治磅礴力量。大力推介轄區賈家湖社區紅色娘子軍志願服務隊獲評「抗擊新冠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推介微善風慈善基金會、常德市隨手公益志願者服務中心獲評「常德市十佳優秀公益組織」。
變「市場人」為「公益人」 增強新階層參與社會治理的影響力
充分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優勢,引導他們依託社會公益組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
聚焦社會公益救援,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依託「藍天救援隊」,為群眾提供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災後恢復等多種公益救助。目前,救援隊共有預備隊員和志願者100多人,建隊至今共開展專業技能培訓45次,社會救援8次,安全知識宣講16次,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依託「法律管家」服務體系,組織律師、法律服務志願者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力量,進社區、進小區、進家庭,為群眾提供21項具體業務的公共法律服務和私人定製法律服務。截止目前,共為轄區群眾提供法律援助129次。
(「同心公益 築夢穿紫」愛心羊奶捐贈活動)
引導轄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揮專業技能,依託「三色青春突擊隊」「小區管家」等服務組織,上門為轄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浴、短期照料等居家養老服務。定期召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舉行「諸葛亮會」「問計會」等各類協商會議,發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探測器」「智囊團」作用。同時,引導他們依託「紅色娘子軍」、社會治安聯防隊、「鄰裡糾紛調解顧問團」等社區綜治輔助隊伍,共同參與平安社區建設。近年來,穿紫河街道先後獲評「全省創建和諧社區先進街道」「全省平安街道」「全省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先進街道」「全省最充分就業街道」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武陵區新聯會街道分會隊伍和街道公益組織服務網絡逐步壯大和完善,形成了「政府部門扶持,公益組織搭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唱戲」基層治理新模式,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進一步彰顯,有效彌補了政府服務「最後一公裡」的不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加快形成,群眾滿意度、社會和諧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