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96 VS 空客A340,哪個不那麼差呢

2020-12-16 飛行視界

一般而言,目前大多數民航飛機的對比都是在波音和空客這兩家領頭行業中發生的,關於A和B系列對比的文章有很多。所以偶爾也換換口味嘛,很難稱得上成功的空客A340經常與俄羅斯的伊爾-96作比較。

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96寬體客機

兩架飛機都是均研製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都是四發動機雙通道遠程寬體客機,機身尺寸接近,機型設計特點也都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哪一個是更好的設計呢?

或者,鑑於這兩架飛機都不是那麼成功的商業表現,哪一架不那麼差呢?

空客A340在商業上絕對算不上成功

難兄難弟

伊爾96是由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Ilyushin,蘇聯解體後改為伊留申航空聯合體股份公司)研製的寬體客機,同時也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專機。伊爾-96在前蘇聯第一架寬體客機86的基礎進行了諸多改良設計,在1988年9月28日首飛成功,於1992年交付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Aeroflot)投入商業運營。除了古巴出於和老美的關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曾經訂購過幾架飛機後,這架飛機從未被除俄羅斯外的其他國家購買。所以即使有俄羅斯政府投入了持續的資金支持,伊爾-96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黑洞。截止目前,伊柳申設計局也僅製造了30架伊爾-96客機。

古巴航空曾訂購4架伊爾-96

而在土魯斯的空客,也好不到哪兒去。作為伊爾-96的歐洲兄弟,A340對空客來說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空客A340 在1991年首飛成功,2011停止生產,20年的空客時間一共賣出了380架A340客機。雖然從銷量上看還不錯,但這架耗油量巨大的四發飛機卻從未受到任何一架航空公司的青睞,因為運營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甚至有網友將它的油耗A與B52八發轟炸機相提並論。而後期的波音777實在是太香了。所以目前,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航空公司依然在運營著A340客機,包括德國漢莎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南非航空和伊朗馬漢航空(伊朗還在用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出口限制)。

耗油怪獸A340-B52(八發為P圖)

簡單數據對比

伊爾96和A340都有多種不同的型號,兩架飛機的主要型號是伊爾-96-300和A340-300。

巡航速度方面,伊爾96的表現稍微出色一點,最大巡航速度為0.84馬赫(1030千米/時),而A340-300則緊跟其後,巡航速度為0.82馬赫(1000千米/時)。

航程方面,A340-300則更為優越,最大航程為13500公裡,而伊爾-96-300的航程只能達到11500公裡。作為雙通道寬體客機,兩架飛機的定位都是遠程航線,所以航程方面,其實A340比起伊爾-96還是出色不少的。當時的新加坡航空就是因為本來的MD-11訂單無法滿足航程要求而換成A340的。

A340-300的最大起飛重量是276.5噸,而伊爾-96-300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50噸。

A340-300起飛時需要的跑道較長,它需要至少3000米長的跑道才能完成起飛過程,而伊爾-96-300一般需要的起飛跑道均在2500米的以內。但實際上500米長的跑道對於機場來說也根本算不上啥優勢劣勢。

載客量方面,兩者非常相似。根據座艙等級的不同配置情況,A340-300大約可搭載250至290名乘客,而伊爾-96-300則可容納237至300名乘客。

從數據上看,伊爾-96-300比A340-300更快、更輕。而在航程方面,A340輕鬆獲勝。

安全方面,雖然俄羅斯製造客機的名聲不佳(相當程度上也讓一些潛在客戶退縮),但實際上,伊爾-96有著非常好的安全記錄,在其飛行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任何事故,至今仍保持著零傷亡。

A340雖然發生過不少事故(一方面也是因為A340的體量要大很多),但絕大多數事故都是由於人為錯誤操作引起的,而不是飛機本身的設計問題。1998年在布魯塞爾降落的一架A340飛機的前起落架發生了塌陷,調查發現疲勞裂紋造成的,而經過修理後,這架飛機又飛行了16年。

A340和伊爾-96的安全性都是不錯的

所以,從安全角度來看,A340和伊爾-96都是不錯的飛機。

看法與觀念問題

我知道,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伊爾-96根本不配與A340作比較,A340再不濟,還是賣出了300多架的,並且在波音777還沒問世的時代還是航空公司比較好的選擇。

但公平地說,這很大程度要歸因於對俄羅斯造飛機的看法問題。很多歐洲人,或者很多美國人,不了解伊爾-96,一方面是俄羅斯製造飛機早糟糕的安全記錄,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國家體制和固有思維,他們不相信俄羅斯,也不會去乘坐俄羅斯製造的飛機。

如果伊爾-96是在其他地方製造的,比如是在西雅圖或土魯斯出爐,它極有可能是一架非常成功飛機。

假如不是俄羅斯造,伊爾-96會如何?

而且話說回來,雖然研製開始時間相近,但伊爾-96的設計目標從來不是與空客A340競爭。伊柳申設計局在當只不過是前蘇聯聯合的一家飛機製造商,以銷售給前蘇聯的一些航空公司為主要目標。最初的設計需求很簡單,就是替代伊爾-62M和伊爾-86,採用前沿的技術和適當的增程,以滿足航空公司的需求。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前蘇聯解體,那麼一些前蘇聯國家對飛機的需求也隨之瓦解。如果歷史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話,可能更多的伊爾-96客機會被製造交付。

兩架飛機的飛行難度都較高

從飛行的角度來看,很多駕駛員都不太喜歡操控這架A340。1980年代正是民航駕駛艙自動化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這讓當時的駕駛艙設計顯得有些中庸,空客既想往高度自動化技術方向發展,又保留了一些駕駛員需要實際操作的固有設計。結果就造成有些混不吝,各種技術綜合在一起,增加了飛行員操控的難度和複雜度。而伊爾-96也不是一架容易掌控的飛機,據報導,伊爾-96飛機飛行時的噪音很大,而且飛行過程容易出現顛簸,不是非常平穩。

漢莎航空的A340目前大部分被封存在西班

那麼,哪個更好,或是,哪個不那麼差呢?

雙發寬體遠程客機的出現讓A340的棺材板剛剛打開,就已經被釘上了。而歐美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以及俄羅斯商業上的障礙也意味著伊爾-96註定無法在大多數國家的上空起飛。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要與中國合作設計新一代遠程寬體客機CR929的原因。

所以,其實兩架飛機哪架更好,或是,哪個不那麼差,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在登機口,空客A340在左,伊爾-96在右,你會選擇朝那邊走去呢?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又搞了一個大動作:明知賣不出去,為何還造伊爾96客機呢?
    如果提起大型客機的話,許多人只能會想到波音或者空客公司,其實,還有第3家大型飛機製造商,這就是俄羅斯的伊留申公司,其研發與生產的伊爾96客機在各方面性能上都不比西方差,可惜也因對西方客機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遭到西方打壓,不給其發放適航證,令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幾乎無法外銷。
  • 空客與波音對大客機市場壟斷遇挑戰,俄羅斯推伊爾96新款發起衝擊
    如果談及大型客機製造的話,大家知道這一領域實際被美國的波音公司與歐洲的空客公司聯手壟斷,很少知道,在大客機領域還有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競爭對手,這就是俄羅斯,其研發的伊爾96客機, 別看名氣不大,也沒什麼市場銷售成果,但是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也因此,一直受到了歐美的打壓。
  • 野心不小!俄軍對新款伊爾78仍不滿意,又搞出更大的伊爾96加油機
    伊爾96加油機現在俄軍對新款伊爾78仍不滿意,又搞出更大的伊爾96加油機。這是俄羅斯在伊爾96用客機的基礎之上,開發的新一代的大型空中加油機,稱為:伊爾96-400TZ。伊爾96本身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臺,自從服役之後,一直就沒有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在同類機型中絕對是一個高表現。從性能上說,伊爾96加油機比同樣處於開發中的伊爾78更為理想,這可是更大的空中加油機,各方面性能敢與美制KC46比美了,據說該機可以在飛行3500公裡後,向受油機提供65噸的燃油,這個指標可不是一般的高,放眼全球也不敢說,這是低水平。
  • 淺析俄羅斯自研伊爾-96-400M「寬體客機」
    伊爾-96-300研製工作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裝配PS-90A發動機,1988年9月首飛,1993年投入商業運營,1997年該機的貨運改型伊爾-96-400T首飛,機身加長9.3米,起飛重量增加20噸。但伊爾-96-300生不逢時,蘇聯解體後,俄財政資金短缺、航空工業交貨緩慢,加上波音和空客的民機產品優勢明顯,伊爾-96-300發展嚴重受阻。
  • 俄將進行首架伊爾-96-400M 飛機尾翼和發動機掛架裝配
    中國航空報訊: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機身和機翼的裝配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開始進行尾翼和發動機掛架的裝配,同時,機載系統的安裝工作正在進行中。
  •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完成翼身對接
    伊爾-96-300研製工作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裝配PS-90A發動機,1988年9月首飛,1993年投入商業運營,1997年該機的貨運改型伊爾-96-400T首飛,機身加長9.3米,起飛重量增加20噸。但伊爾-96-300生不逢時,蘇聯解體後,俄財政資金短缺、航空工業交貨緩慢,加上波音和空客的民機產品優勢明顯,伊爾-96-300發展嚴重受阻。
  • 太貴買不起!印度加油機不夠用了,提議租賃俄羅斯的伊爾-78!
    據《印度時報》3月23日報導,印度空軍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對外表示,將首次考慮租用俄羅斯的空中加油機,以擴大本國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所以做出該決定,主要是因為印度軍方先前提出的購買新加油機的方案失敗,所以印度開始考慮直接租用俄羅斯的空中加油機,似乎更為實在一些。
  • 俄羅斯首架伊爾-96-400M寬體客機成型,全俄產零部件
    )表示:「新的伊爾-96-400M寬體客機的開發工作如期進行,第一個可操作的樣機將在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伊爾-96-400M客機緊隨伊爾-96-400T重型貨機之後,兩者均具有原型機伊爾-96-300客機相同的9.95長機身。由於新版本是基準飛機的衍生產品,因此開發人員計劃進行免費的型號認證。」 「新的Il-96-400M噴氣式客機的開發工作如期進行,」伊柳欣總經理兼UAC運輸航空部門負責人尤裡·格魯迪寧(Yuri Grudinin)說。
  • 俄羅斯空軍計劃將伊爾-96-400M客機改裝成空中指揮機
    據塔斯社網站2020年10月14日報導,俄羅斯空軍計劃將伊爾-96-400M四發噴氣式遠程寬體客機改裝成空中指揮機。當前,俄羅斯空軍配有4架由伊爾-86客機改裝的伊爾-80空中指揮機。據塔斯社網站2020年10月14日報導,俄羅斯空軍計劃將伊爾-96-400M四發噴氣式遠程寬體客機改裝成空中指揮機。當前,俄羅斯空軍配有4架由伊爾-86客機改裝的伊爾-80空中指揮機。
  • 俄下代「末日飛機」將基於伊爾-96建造,戰時可空中指揮核武發射
    據俄塔社14日報導,俄羅斯飛機製造行業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計劃在伊爾-96-400M寬體客機的基礎上研發空中指揮機,也被稱為「末日飛機」,以此來取代現有的伊爾-80指揮機。俄羅斯伊爾-96-400M客機 圖源:俄塔社消息人士稱,「計劃用在伊爾-96-400M基礎上研發的指揮機取代現有平臺,這將顯著增加空中指揮機的戰鬥執勤時間,並且可以擴大指揮和控制部隊的範圍。」
  • 空客側杆Side Stick VS 波音中央操縱杆Yoke, 誰是更好的設計?
    空客和波音的駕駛艙操縱杆的位置存在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商飛的C919客機上,採用的是側杆控制。那麼,為什麼波音和空客會有不同的設計?這對飛機的操縱性能有影響嗎?讓我們先從歷史說起。在此之前,側杆的設計一般只在戰鬥機上進行應用,比如F-16戰鬥機和達索陣風戰鬥機,因為戰鬥機駕駛艙的空間很小,而且只有一個飛行員,要在狹小的空間內保證飛行員的視覺不受影響,側杆是最好的選擇。在決定引入側杆的同時,空客還在A320上推出了新的電傳飛行(Fly-by-wire)系統取代了機械傳動系統。
  • 二戰時期蘇聯的伊爾-2「飛行坦克」攻擊機,真的那麼抗揍嗎?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因為防護性能出眾,而得到了「飛行坦克」的外號,那麼在戰場上伊爾-2真的很能抗揍,具有很高的生存率嗎?圖1:外號「飛行坦克」的伊爾-2真的那麼抗揍嗎?圖2:伊爾-2得到了「飛行坦克」的外號不過這樣厚度的裝甲防護,實際上的防護力也是很有限的,即便後期的升級版全金屬伊爾-10,防護性能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提升。這樣的裝甲防護也就只能對付小口徑槍械和破片,對於20毫米以上火炮的防護實際起不了多大的效果。
  • A340真的是個失敗嗎?
    圖1:Ibeira空客340客機 來源:jetphotos.com 作者:Juan Manuel Galvez一對雙胞胎空客340以及空客330雙發客機終於得以施展拳腳,空客300和330的時代到了。但這也伴隨著340因為油價上漲等原因收到了航司的冷落。最後在2011年停產。和330相比,340必然是失敗的。330依然收到全世界航司們的喜愛,而且NEO系列讓330重獲新生,估計還可以再受到喜愛好幾十年呢。而340連NEO的機會都沒有了。
  • 實力數據說話,國產運20與俄制伊爾76差距真的很大
    中國空軍運20和伊爾76發動機哪個強?我國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最近一兩年才服役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在今年春季全國施援武漢期間大顯身手,做到了反應迅速、投送及時。伊爾一76大型運輸機是前蘇聯研製的軍民兩用運輸機,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通過實際數據對比,國產運20與俄制伊爾76差距真的很大。
  • 德乙:漢諾瓦96 vs 基爾高士丁
    德乙:漢諾瓦96vs基爾高士丁漢諾瓦96是本賽季的降班馬,但是目前正在降級區附近掙扎,打德乙球隊毫無優勢。目前他們領先降級區2分,壓力較大,而且冬歇期後五輪比賽只拿到1場勝率,期間場場丟球,防線很不在狀態。而且從整體數據上看,漢諾瓦96的主場還不如客場,賽季至今在主場只拿了10分,是主場成績最差的球隊。基爾本賽季排名第6,他們最近幾個賽季都能穩定在中上遊,現在距離第三名8分,爭奪升級資格希望不大,戰意上並不明確。不過基爾客場贏盤能力很強,而且是德乙賽季客場成績第二好的球隊。
  • 看到伊爾76就明白了
    對於中方研發的運20來說,它對比伊爾76發動機,到底哪個版本才是最強的?估計這也是不少喜歡該運輸的網友,最關注的話題。首先我們都知道,運20是最近這兩年才進入到部隊的大型運輸裝備,今年春節援助行動,表現非常優秀,快速的飛行速度,及時的投放能力,獲得不少人的掌聲。
  • 波音VS空客:疫情危機之下的難兄難弟
    作為航空公司運輸工具的主要製造商,波音與空客兩大巨頭,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無論對波音還是空客來說,這場發生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危機都讓它們始料未及。 波音與空客在很多領域都會展開較量,飛機的燃油效率和乘坐舒適度一直是主要競爭點,並通過訂單的競爭正面對抗。
  • 不怕土耳其關閉海峽:俄軍伊爾76機群緊急出動,保俄敘進攻不停歇
    空運速度特別快在土敘交戰激烈的時候,俄軍伊爾76機群緊急出動,在幾天時間,俄空軍至少8架伊爾76和2架圖154飛機已經抵達敘利亞,顯然這是實施緊急的空運行動,將大量的物資運抵敘利亞,從而保俄敘進攻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