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節奏、律動會對人體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產生良性的刺激!
所以科學家證實,音樂不但能消除緊張情緒,減輕生活壓力,還能避免各類慢性疾病!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它的益處還不僅於此。
什麼是奧爾夫音樂?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打破傳統音樂教授方法的一種教育方式。
它用語言、身體的律動、戲劇、舞蹈等方式讓複雜的音樂內涵。在不經意間傳達給每一個人。
它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
在奧爾夫的音樂課堂中,孩子們有機會進入豐富的藝術世界。
可以在康復老師的引導下,去關注特定的一個聲源,去傾聽,辨別,想像來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聲音。
音樂不再僅僅是旋律和節奏,而是與兒歌說白、律動、舞蹈、戲劇表演甚至是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相聯繫的一種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音樂教育並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因此在奧爾夫音樂課堂上,家長通常能看到如下幾種現象:
1、課堂上,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席地而坐」,沒有過多的條條框框。
課程多以遊戲的形式展開,自然地引導孩子參與到音樂中,去自我創作、感受、欣賞音樂的樂趣。
2、通常以我們熟知的傳統文化來設計課程,比如朗朗上口的兒歌、民歌等;
3、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老師不會去評價孩子做得好與不好。
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發掘兒童各方面的潛能。
比如:
1、社會交往能力
通過集體互動式的音樂活動,讓孩子們進行語言、目光的交流。
並通過有趣的舞蹈促使孩子們間的肢體接觸,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共情能力(情商)。
因此這也是我們在對語言發育遲緩和孤獨症孩子的幹預中,常會運用奧爾夫音樂療法的原因。
課上,孩子能夠通過演奏樂器,或跟隨音樂做身體的律動,來幫助鍛鍊肢體的協調感,提高身體的運動能力。
所以他對運動發育遲緩的孩子也是很有幫助的。
2、情緒控制能力
奧爾夫課程的樂器都是依據「原本性」的理念設計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樂器不需要長時期的練習。
(原本性:指遵從孩子本來的天性,讓孩子自然的用樂器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所以即使是沒有樂感的孩子,也能迅速加入樂器演奏中,快速獲得良好的音樂體驗。這樣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改善內心的不良情緒。
所以這對交往障礙、和有情緒問題的孩子也是非常實用的。
3、合作意識
奧爾夫音樂療法旨在把孩子從單純的聲樂練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在協作互動中學習到服從、領導與被領導的意義。增強群體中的協作意識。
4、專注力
活動中,孩子不但要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
這就要求孩子必須足夠的投入。因此,特別是對於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孩子來說,其發揮的作用就更為明顯。
總之,通過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節奏和旋律的模仿、創造,聽覺與身體律動的結合,視覺與聽覺的交替刺激等音樂活動可以提升兒童的聽覺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