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向前線增派BMP-2步兵戰車,印度人:最好的步戰車!
對於現代陸軍而言,機械化是基礎,如果沒有機械化,就想要憑空實現信息化,那無疑是空中閣樓。至於印度陸軍,倒是很老實地從不提什麼信息化,畢竟其機械化都尚未完成。機械化的核心是坦克,但主力其實是步戰車,裝甲輸送車,輪式裝甲車等。步兵沒有衝擊的載具,便不能稱之為合格的機械化步兵。
-
淺析美國陸軍精心打造的重量級「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發展歷程
M113裝甲車最大的問題出在它是鋁合金的車身,當時的軍火商為了滿足軍方要求用鋁合金最大限度降低車身重量,導致其車身皮薄極易被普通的衝鋒鎗打穿,更不用提RPG。 美國陸軍於1963年提出了機械化步兵戰車的要求,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陸軍裝備發展和戰備司令部。
-
中國臺灣雲豹裝甲車
車體兩側僅有簡單的射擊孔,說明搭載步兵乘車戰鬥的能力不強,該車以戰場上輸送步兵為主要任務。載員室的10名載員面對面而坐,各有獨立座椅,乘坐條件較好。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這一點成為8×8型CM32裝甲車(即「雲豹」裝甲車)研製的契機。
-
92式步戰車裝甲薄弱,重機槍就能射穿?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步兵戰車
長期以來中國陸軍都以92式戰車為重要的機械化裝備。92式戰車系列包括:ZSL90式/WZ551輪式裝甲車、ZSL92式/WZ55lA輪式裝甲車、WZ551B輪式裝甲車、WZ551F73毫米滑膛炮車、WZ5515輪式裝甲車、WZ550輪式重型反坦克飛彈發射車、WZ551105毫米輪式突擊炮車等,已形成了車族化規模,在我軍機械化裝備中佔有重要地位。
-
92式步兵戰車防護,重機槍就能射穿?只因根本不是步兵戰車
據了解,維和部隊在得知消息之後就立即派出了兩輛戰車前往事故發生地,將這些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此次派出的戰車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的92式步兵戰車,它可以為步兵作提供有力的支援,並且具備一定的突擊能力,所以在推出之後深受許多國家的歡迎。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這些車輛是純粹的運輸工具,步兵戰士搭載這些車輛目的是為了那層裝甲防護的厚壁能給自己提供一點安全保證,避免被敵軍火力殺傷,到了陣地人還要下車作戰。步兵戰車就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了。全副武裝的士兵乘坐在裝甲車內開槍射擊作戰,他們不需要下車。還有第二個優點:步兵戰車擁有重火力,可以提供給士兵們火力支援。士兵們有了這種火力和防護結合的戰車,戰鬥力提升了,和坦克的配合作戰能力也隨之提升。
-
摩託化步兵都開摩託車嗎?其實,機械化和摩託化是這個意思
大家在看一些軍事相關的新聞報導的時候,經常也會聽見「某摩託化步兵旅」「某機械化步兵師」之類的詞彙吧,不少人也會心生疑問(筆者剛入軍迷坑的時候就是這樣),這個「機械化」「摩託化」還有另一個詞彙「信息化」到底是什麼意思?這裡就和大家聊聊。
-
美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肩扛飛彈作戰,海灣戰爭專門打黑槍
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側面採用三層間隙裝甲,最外一層為6.3毫米厚的鋼裝甲,與第二層6.35毫米厚的鋼裝甲之間有25.4毫米的間隙,最後一層為25.2毫米厚的鋁裝甲,間隔88.9毫米在應對敵方坦克時往往藉助沙丘等掩護,露出頂部炮塔發射飛彈攻擊,然後快速地脫離接觸行駛到安全位置向發射架補充飛彈,再回到戰場尋找合適地形發起下一輪攻擊。美軍利用這種打黑槍的戰術擊毀不少反應遲鈍的伊拉克坦克。
-
二戰德軍裝甲擲彈兵的戰術運用,反坦克反步兵,德意志戰車好伴侶
由於步兵裝甲車輛的研製與生產的耽誤,早期的裝甲擲彈兵部隊通常是搭乘卡車,但他們進行了裝甲車近距離支援的訓練,及如何與坦克一起佔領並守住以近佔領的地域的戰術訓練。訓練科目還包括如何保護本方坦克免受敵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進攻,以及摧毀己方坦克忽略的敵方坦克。
-
朝鮮最先進的裝甲車是什麼?俄軍BTR80的山寨兄弟駿馬裝甲車
那麼朝鮮最強的裝甲車是什麼呢?聽薩沙說一說吧。現代的幾場戰爭告訴我們,相比坦克來說,步兵戰車也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在這幾年的朝鮮閱兵中,我們可以看到朝鮮最先進的駿馬裝甲車,聽薩沙說一說吧。朝鮮是一個多山國家,國內較為平坦的地區並不多,理論上並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
-
印度花11億買150輛步兵戰車!落後我國兩代,唯一的優勢是跑得快
而在最近印度宣布大量裝備所謂的新型步兵戰車,甚至還有一個非常牛逼的名字叫做薩拉特步兵戰車,而且總計數量為156元,價值11億盧比,那麼這輛裝甲車的實際性能到底如何呢?裝甲車發展至今重量越來越大,性能也越來越強,很多歐美的裝甲車輛都超過30噸,防護力甚至和早期的主戰坦克類似,同時這些裝甲車都有性能非常不錯的小口徑機炮以及反坦克飛彈,堪稱戰場上的多面手。
-
不願再做「草莓兵」,臺灣雄獅部隊,第269旅究竟有何特別?
在之後的9個月裡,第69師在太武山開鑿擎天廳,作為「金門防衛司令部」的作戰指揮中樞。1964年3月,第69師與第34師對調回臺,11月再度臺北衛戍任務。1966年11月,第69師四度移防金門,戍守金東地區。1969年1月,第69師與第27師換防,內運臺南,進駐新化虎頭碑、知母義等地。
-
裝甲運輸車輛一應俱全,現代步兵不需要體能訓練?我軍給你答案
這種情況下,不少人認為,現代軍隊的士兵已經不需要體能訓練,士兵只需要掌握武器射擊、電子通訊和戰術協同等專業技能即可,甚至以此為藉口大肆批評我軍的訓練模式。那麼,現代步兵究竟需不需要體能訓練,這到底是毫無意義的行為還是必不可少的訓練科目?
-
蔡英文用來「逃命」的裝甲車,這次它帶著偽裝又來了
臺媒稱,27日凌晨,臺軍一輛雲豹裝甲車現身街頭,為達到良好的偽裝效果,車身漆成黃色,偽裝成了起重車。據《中時電子報》報導,27日凌晨,臺陸軍裝甲584旅聯兵3營官兵實施「夜間機動間戰力防護暨隱掩蔽作為」演練,臺軍稱,官兵駕駛CM11戰車、雲豹八輪裝甲車及各式車輛,由新竹湖口機動至桃園地區,「並結合民間資源,完成隱、掩蔽作為,確保戰力有效延續」。
-
臺軍「雲豹」戰車炫耀車速,被諷「根本是空殼,若開戰蔡逃不了」
10月28日,臺陸軍和製造「雲豹」裝甲車的「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兵整中心)」,為配合「戰備周」戰術機動演練,首度以「自力機動」而非「鐵路運輸」方式完成交車任務。據臺媒報導,在這「自力機動」交車過程中,4輛新型「雲豹」裝甲車故意炫耀車速,把公路時速飆到70公裡。相關官員還刻意表示,這充分展現該戰車「快速機動」的能力。
-
2020年解放軍才剛實現機械化?80年代還在養馬拉車
實現機械化,意味著什麼?從此再不靠腿跑了11月26日,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提到,「通過長期努力,我軍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一表述,是解放軍實現機械化的官宣。
-
《戰術小隊》M2A3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詳細資料介紹
《戰術小隊》中的M2A3 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是美國陸軍獨有的載具,遊戲裡非常強的IFV單位,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種M2A3 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的詳細資料有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Glunkeo」分享的資料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先秦步兵與戰車緊密合作的全新戰術——魚麗陣法
此戰中,出現了步兵與戰車緊密合作的全新戰術——魚麗陣。在車戰流行的最早期(殷商及西周早期),兵車部隊進行整體編組時,所有兵車不分先後全部沿橫向一字展開列陣。在戰車之前,車屬步卒先以各伍為單位縱向對齊列隊,然後各伍橫向排列形成一條完整的戰線。開戰時可以讓步卒與戰車一起進攻,也可以選擇讓步卒給戰車讓出衝鋒的通道,戰車先行發起攻擊,只不過這樣容易造成己方陣形的混亂。
-
解放軍全面進入機械化時代
在11月26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回答如何理解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時,表示:「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要求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通過長期努力,我軍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這是官方首次確認解放軍全面進入機械化時代。
-
世界十大最強重型坦克和步戰車組合中國排第二
在世界主要陸軍強國裡,都有一款性能先進、機動良好、火力強大的重型主戰坦克和步兵戰車的組合,通常優先裝備給重型裝甲和機械化步兵部隊,成為地面突擊的裝甲尖刀。CM-32「雲豹」步兵戰車是臺灣在2001年開始研製,2009年正式裝備的一種8X8輪式步兵戰車,大量借鑑了瑞士「食人魚「和美國「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的技術,總體技術性能與解放軍的09式8X8輪式步戰車相當。全重22噸,採用450馬力卡特彼勒柴油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系統,安裝一門M242型25毫米機關炮,3+6的乘員配置,主裝甲能抵禦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