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大賽:科技創新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4 中華網科技

----------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成功舉辦

科技創新、成就大業。11月4日-6日,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杭州成功舉辦。經過激烈角逐,杭州索元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鳳鳴翔天科技有限公司從34強總決賽企業中成功突圍,分獲成長組和初創組一等獎。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致公黨中央、浙江省科技廳、杭州高新區管委會、招商銀行等單位的領導和嘉賓出席總決賽現場,並為獲獎企業頒獎。

四個聚焦,助力中小企業"雙創"升級

科技部火炬中心一直在積極打造特色載體支持中小企業的"雙創"升級。第九屆大賽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啟動,全國總決賽期間,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闡述了大賽在今年平臺組織工作中做出的優化布局和調整,並強調了四個聚焦:一、聚焦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特別是讓大賽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二、聚焦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大賽推進產業鏈在穩定、安全的條件下實現高質量發展。三、聚焦前沿技術。通過大賽選拔機制,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四、聚焦生命健康。本屆大賽高度重視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領域的科技創新創業。

為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華為、中國中車、華潤、百度、京東、美年大健康等創新型領軍企業,在今年舉辦了系列"大中小企業融通專業賽",助力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美年大健康集團董事長俞熔在全國總決賽中表示,在未來,以大中小企業融通平臺為基礎和載體,通過"組團式"、"抱團式"的創新發展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技術支持、市場渠道、流量資源,可極大優化孵化企業的效率和空間,提升企業生存率,縮短企業發展期。這是科技企業在未來取得成長的重要生態環境和發展趨勢。

同創偉業管理合伙人丁寶玉在點評決賽項目時讚嘆,決賽項目有很多是國內產業,甚至是全球產業的龍頭骨幹。在中國創新創業的新發展時期,參賽企業解決了一些國家重點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

大賽由招商銀行創新創業公益基金特別支持。招商銀行總行小企業金融部副總經理林景丹在決賽中擔任評委,並在決賽期間的主題報告會中介紹,招商銀行和大賽在合作中湧現出一系列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湧現出11家"獨角獸"企業、70家上市企業,以及近300家擬上市企業。深度服務參賽企業超過1.5萬家,累計授信金額超過500億!

在杭州,大賽組織參賽企業參觀考察智慧e谷、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創新高地和大企業,切實感知產業智慧互聯的科技創新力量。大賽還舉辦了"打造眾扶平臺、集聚雙創資源"主題報告會、企業交流會等活動。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深圳證券交易所、招商銀行、美年大健康、同創偉業、大賽優秀企業啟明醫療的代表,以產業技術創新、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主題開展交流分享。參賽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並從中獲益。

34強馳騁總決賽,"卡脖子"技術陸續湧現

本屆大賽參賽企業達3萬5千餘家。通過地方賽、專業賽在各區域、各產業的激烈角逐,共推薦近1500家企業入圍全國賽。全國賽通過半決賽(網評)、決賽的選拔方式,產生了9家"獲獎企業"和612家"優秀企業"(含獲獎企業)。

在杭州參與角逐的全國34強(12家初創企業、22家成長企業),在兩天的時間裡依次上陣。面對300餘現場觀眾,以及在中國高新區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上收看直播的線上觀眾作項目路演。

此次總決賽獲得了眾多社會資本的關注。來自軟銀中國資本、啟賦資本、合創資本、北極光創投、武嶽峰資本、普華資本、同創偉業、達泰資本、松禾資本、寬帶資本等投資機構的14位重量級投資人擔綱評委。總決賽項目涉及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創新技術。現場競爭激烈、創新無限。

在初創組比拼中,來自深圳的"鳳鳴翔天"帶來了"新一代高朝性能時鐘晶片項目" 。該公司主營業務是為5G、雲計算等設備提供時鐘、射頻、高端電源等模擬晶片。隨著中國5G新基建產業快速發展,該公司業務取得快速發展。該時鐘晶片具備技術創新優勢,解決了"卡脖子"技術難題,在國內5G市場中唯一被認證和大規模發貨。"鳳鳴翔天"計劃2021年在科創板上市,所融資金主要用於新品開發。該公司代表楊志剛在賽後表示,"今天的榮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聚焦'卡脖子'技術,努力讓我國的創新發展不再受制於人。"

來自杭州的"索元生物醫藥"在成長組中奪魁。該公司致力於使用精準醫療技術,顛覆式地做全球首創新藥,利用獨創的生物標記物平臺技術,在殘餘的臨床樣本中找到可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物,攻克腫瘤等重大疾病。該公司的創新技術將提高新藥開發成功率,達到以低成本、短時間開發創新藥的目的。該公司參賽代表羅文在賽後表示,"創業之初,我們就定位於持續創新。一開始大家看不懂、不看好。今天,站在全國總決賽舞臺上獲得評委認可,是對我們研發團隊的極大鼓勵。我們將不辜負大家的希望,在未來作出至少一個,甚至更多的'重磅炸彈'。"

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

獲獎榜單

一等獎

成長組:杭州索元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初創組:深圳鳳鳴翔天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獎

成長組:蘇州納飛衛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聞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初創組:無錫利普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三等獎

成長組:深圳普瑞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盛元醫藥廣州有限公司

初創組:杭州維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以創新方法推動貴州高質量發展——2020年貴州雙創系列活動凝聚...
    8月17日,2020年貴州雙創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安新區成功召開,今年的系列活動包括舉行啟動儀式、召開園區(企業)科協工作交流會、舉辦貴州省第四屆一線創新工程師培訓班暨貴州電網公司2020年創新方法培訓班,圍繞助推高質量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泛運用創新方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動雙創活動落地轉化。
  • 文創大賽昌平區回+雙創分賽場開賽,助力打造回天地區文創產業發展...
    北京市文促中心副主任王鵬(左)為昌平區回+雙創分賽場代表北京昌品城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多授牌北京文化創意大賽自2016年創辦以來,經過四屆的培育和發展,已經成為創意創新的集結號、文化領域的風向標、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 基層丨璧山:科技創新引擎助推高質量發展
    為此,璧山加快打造「科技璧山、創新璧山」,紮實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為抓手,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以企業創新為主體,以人才驅動為支撐,以開放合作為路徑,構建「1+3+N」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原創能力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努力建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生成示範區,聚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 10強爭鋒冠軍出爐,麓谷雙創大賽圓滿落幕
    2020年1月3日,以「高質量•新經濟•麓谷創」為主題的2019長沙高新區高新麓谷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麓谷雙創大賽」)經總決賽的巔峰角逐,在決出一二三等及優勝獎之後於麓谷落下帷幕。
  • 科技創新,助推雲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雲南省水果產業科技促進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昆明舉辦11月27日,雲南省水果產業科技促進會(以下簡稱「水果促進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在昆明舉辦。「近年來,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綠色食品牌』發展戰略指引下,在廣大水果企業的大力推動下,雲果產業已初具規模。」侯樹謙在致辭中,回顧了水果促進會的發展歷史,希望水果促進會聚焦產業共性技術突破,搭建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和紐帶,推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示範建設。
  • 信思金: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瓶頸制約,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部署,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通過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發揮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創新型資源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質量科技供給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聚焦貴州2020雙創系列活動」陶文亮:用TRIZ創新方法推動貴州高...
    按:8月17日,貴州2020雙創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安新區成功召開,今年的系列活動包括舉行啟動儀式、召開園區(企業)科協工作交流會、舉辦貴州省第四屆一線創新工程師培訓班暨貴州電網公司2020年創新方法培訓班,圍繞助推高質量發展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泛運用創新方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推動雙創活動落地落實
  • 濰坊高新區打造高質量「雙創」升級版
    高質量發展是創業興業蔚然成風的發展,是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發展。濰坊高新區始終把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突破口,厚植沃土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新高地,聚合資源建強「雙創」平臺載體,精準施策著力優化「雙創」環境,通過科技強企、政策惠企、服務助企賦能企業騰飛。
  • 第五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
    第五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17日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舉行。來自央企、高校和民營航空企業的20個航空創新項目角逐總決賽,展示中國航空技術創新的新動能。  本屆大賽聚焦空天動力、新材智造、無人系統、智慧民航四大重點領域,匯聚創新理念、科技成果及優秀項目,助力航空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發展活力,助推空港新城航空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西安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和產業集聚新高地。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添新動能
    該校在最近四年的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均取得過一等獎的佳績。  長沙航院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元元告訴筆者,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大家響應積極,不僅激發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效與雙創教育成果,還能幫助大學生搭建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投資、社會需求的對接平臺。
  • 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加強科技創新基礎研究,著力以改革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著力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把握時代要求,總體謀劃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布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構建科技創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必須立足國內大循環驅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渭南高新區:擘畫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龍頭引領,文化製造業實力雄厚近年來,渭南高新區聚焦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排頭兵目標,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文化製造業,陝西北人、秦亞印刷、正奇印刷、臻誠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綜合實力強、市場前景好的的企業迅速崛起並發展壯大,成為渭南高新區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
    鄭華年 攝人民網寧波12月22日電(記者畢磊 實習熊雋晗)21日下午,「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奧克斯國際工業園創研中心舉行。本次論壇由奧克斯集團與人民網財經聯合主辦,邀請了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為「十四五」時期寧波製造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致辭。
  • 新格局、強攻關、促落地——黑龍江加強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哈爾濱7月30日電 題:新格局、強攻關、促落地——黑龍江加強科技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新華社記者 王君寶近年來,黑龍江省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全省不斷加強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技術成果轉化實現突破,為實現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 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 ——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育企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該市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已形成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2020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314家,較2015年末幾乎翻了兩番;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322家。
  • 科技為槳 創新為帆——益陽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走筆
    在2020年度湖南省引導支持市縣創新驅動發展財政獎補名單中,益陽市在全省二類地區排名第一。育企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該市深入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已形成創新型領軍企業「頂天立地」、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競賽頒獎典禮舉行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時間:2021-01-04  瀏覽:
  • 創新+智造!「創新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圓桌研討會在甬舉行
    「作為製造業大市,寧波始終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市產業的重要抓手,提出了『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特別是將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全力推進位造業的數位化轉型。而就「如何依託和運用網際網路來創新驅動、助推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這一議題,人民網副總編輯孫海峰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構建網際網路+的強關聯,以此幫助推進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其次,要強化網際網路+的資源要素支撐,實現網際網路的價值鏈與製造業產業鏈的融合
  • 衢州常山:科技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偏居浙西一隅的常山縣,緣何憑藉科技創新築巢引鳳?用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的話來說,「擁抱創新就是贏得未來,我們要鐵了心抓創新」。近年來,常山縣深入推進創新發展和人才強縣戰略,實現科技、人才、產業的深度融合與良性循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 高質量發展看濰坊市濰城區:深化校地合作 打造科教產業新城
    圍繞濰坊市「規劃建設人才科教小鎮」的部署要求,濰城區將深化校地合作、打造科教新城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深化產教融合,賦能創新創業,傾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智力引擎。活動現場,智邁德股份有限公司與濰坊學院籤訂了人才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