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織田四天王是哪四個人?

2021-02-08 日本戰國歷史

  織田四天王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織田家四名家臣的合稱,指的是織田信長徵戰的過程中功勳最卓越的四人,分別是柴田勝家、瀧川一益、明智光秀、丹羽長秀。

  柴田勝家

  柴田勝家(1522年-1583年6月14日),通稱權六、修理亮,生於尾張愛知郡(現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斯波武衛家庶流,越後新發田城主・柴田修理太夫義勝之孫,尾張織田家的譜代重臣,家老。在織田信秀死後,曾一度擁立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行叛亂,兵敗後因作戰勇猛而被饒恕。此後在信長麾下屢立戰功,成為家臣團的領袖。

  淺井家滅亡後,並被任命為北陸探題,主導對越前本願寺勢力和越中、越後、能登之上杉勢的侵攻,居城在北之莊城。本能寺之變後與羽柴秀吉對立,1583年在賤嶽之戰戰敗,退回居城,點燃儲存在天守閣內的炸藥而自殺。


  重要事跡:

  大永二年(1522)勝家出生(通說)。

  天文十一年(1542)參與第一次小豆阪合戰。

  天文十七年(1548)參與第二次小豆阪合戰。

  天文二十年(1551)織田信秀病逝,織田信長繼任家督。

  天文二十三年(1554)出兵攻打清洲城,立下大功。

  弘治二年(1556)與大老林通勝、信長之弟信行聯合謀反,結果在稻生之戰中被信長擊敗。

  弘治三年(1557)屢次謀反的織田信行在柴田勝家倒戈到信長處的情況下,被織田信長在清洲城誘殺。之後勝家一直擔任信長的先鋒部隊,在最前線交戰。

  永祿三年(1560)在桶狹間合戰中擔任殿軍。

  永祿四年(1561)與齋藤家在森部交戰,最後敗退。

  永祿十年(1567)織田信長攻入稻葉山城,並改名岐阜城。

  永祿十一年(1568)勝家成為近江長光寺城城主,開始與六角殘餘勢力交戰。傳說勝家為了擊敗六角殘餘勢力,曾經利用打破水瓶來鼓舞士氣,因此留下了"破瓶柴田"的美譽。

  永祿十二年(1569)隨軍攻打伊勢國大河內城。

  元龜元年(1570)在姊川合戰上率領第四部隊與淺井、朝倉聯軍交戰。

  元龜二年(1571)和伊勢長島一向一揆交戰,在此戰中受傷。

  天正元年(1573)足利義昭被驅逐,室町幕府滅亡。

  同年先後消滅朝倉家、淺井家,並開始經營越前。

  天正三年(1575)平定越前、加賀一向一揆,被信長賞封越前八郡的領地。

  天正四年(1576)完成信長所指使的越前國樂市樂座的施行。

  天正五年(1577)擔任出兵加賀總大將,但是遭遇上杉謙信的攻擊,與丹羽長秀、瀧川一益等大將和上杉軍在手取川交鋒,最後敗退。

  天正七年(1579)再次與上杉氏、加賀一向一揆交戰。

  天正八年(1580)用計襲殺一向一揆領導主將,平定加賀一向一揆。

  天正十年(1582)明智光秀謀反,殺入本能寺,信長與嫡子信忠自殺。同年羽柴秀吉與明智光秀展開山崎合戰,光秀最後戰敗被殺。

  同年舉行清洲會議,因為丹羽長秀支持羽柴秀吉,導致勝家被秀吉擊敗。

  天正十一年(1583)發動賤嶽合戰,在佐久間盛政中秀吉之計下,柴田軍大敗。最後勝家與其妻市姬在越前北之莊城自焚而亡,享年六十二歲。

  之後其養子勝豐(為勝家的侄兒)存活下來,保住柴田家的血脈。

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大永5年(1525年)—天正14年9月9日(公元1586年10月21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關東管領。織田信長麾下最得力武將之一。

  瀧川一益擅長鐵炮戰術,足智多謀,信長稱之為「進退瀧川」(意為無論是進軍還是殿後都能擔大任)。生於近江國甲賀忍者世家,是瀧城(油日)城主瀧川一勝之子,也是最早出仕信長的家臣之一,約在天文年間,在《信長公記》卷首「盆踴記事」中已登場。信長對一益的信任並不因近江出身而遜色於尾張出身的譜代重臣。

  永祿4年(1561年),清洲同盟時,奉命與家康老臣石川數正和談。在織田軍團徵討伊勢北畠、近江淺井、越前朝倉、石山本願寺和甲斐武田等大戰中都有顯著表現。因功被信長任命為關東管領,加封上野國及信濃和伊勢數郡,總石高超過八十萬石,儼然是織田政權在關東地區的總代表。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後,被北條大軍在神流川擊敗,被迫放棄關東回到故地伊勢長島。後與柴田勝家聯合對抗豐臣秀吉失敗,出家隱居。

  重要事跡:

  大永五年(1525)一益出生(通說)。

  天文初年(?)在柴田勝家推薦下,加入織田家。

  永祿十年(1567)擔任主將攻打北伊勢,成功取得員弁、桑名兩郡。

  永祿十二年(1569)攻打伊勢國大河內城,成功降服北田家。迫使北田具教收信長之子信雄為養子,以此功被信長封為尾張蟹江城城主。

  天正二年(1574)與織田信雄、九鬼嘉隆用安宅船從海上攻擊,成功完成平定伊勢長島一向一揆的任務。因此被信長加封北伊勢五郡,並擔任伊勢長島城城主。

  天正三年(1575)參加長筱合戰,成功擊退武田騎兵。

  同年出兵協助柴田勝家平定越前、加賀一向一揆。

  

  天正四年(1576)與丹羽長秀、羽柴秀吉一起參與安土城石垣建設。同年參加第一次木津川口合戰,但最後敗給本願寺、毛利聯軍。之後信長要求一益和九鬼嘉隆負責建造鐵甲船,其中一益所建造的部分後來是由一益家臣犬飼助三等人負責操作。

  天正五年(1577)跟隨信長攻打紀伊、雜賀一向一揆。同年參加手取川合戰,最後戰敗。

  天正六年(1578)率領鐵甲船部隊在第二次木津川口合戰中擊敗毛利聯軍。導致後來本願寺失去毛利水軍的補給,被迫和信長求和的結果。

  天正七年(1579)參與攻打攝津有岡城。

  天正八年(1580)與明智光秀擔任大和國檢地奉行。

  天正九年(1581)協助織田信雄擊敗伊賀國土豪。

  天正十年(1582)擔任消滅武田副將,在天目山之戰後,消滅武田家。並遷居上野廄橋城,成為關東管領,負責平定關東。

  同年明智光秀謀反,殺入本能寺,信長與嫡子信忠自殺。

  同年與北條家展開神流川合戰,最後慘敗,回到伊勢長島。

  同年舉行清洲會議,一益協助柴田勝家,卻敗給丹羽長秀與羽柴秀吉。

  天正十一年(1583)與柴田勝家合作,發動賤嶽合戰,結果勝家戰敗自殺。之後織田信孝被迫自盡,一益則降於羽柴軍。

  天正十二年(1584)參加小牧長久手合戰,敗給織田、德川聯軍。之後羽柴秀吉不滿,沒收一益和其嫡子一忠的領地。一益因此隱居,並把家督傳給次子一時。

  天正十四年(1586)在越前大野城病故,享年六十二歲。之後一時在關原合戰中加入東軍,得到兩千石的領地,保住瀧川家。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1528—1582)全名明智十兵衛光秀,是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帳下重要將領。原為齋藤家臣,後為信長家臣。1582年發動本能寺之變致使信長身亡。

  曾任官職:近畿管領、日向守、丹波守護等。關於他的身世在歷史頗有爭論,有許多種歷史傳說,出身於美濃國的土岐源氏支族。通稱十兵衛,雅號咲庵。賜姓惟任。其父明智光綱早亡,受叔父明智光安的照顧。官位日向守。

  

  重要事跡:

  享祿元年(1528)光秀出生(通說)。

  弘治二年(1556)明智城受到齋藤義龍的攻擊,並四處遊歷。

  永祿八年(1565)光秀投奔越前朝倉家,跟隨足利義昭。不久,足利義昭投靠織田信長,光秀成為織田家客將,並得到一萬石領地。

  永祿十一年(1568)在織田信長的協助下,成功擊退十四代將軍足利義榮,足利義昭成為第十五代將軍,並由明智光秀等人擔任京都行政官。

  元龜元年(1570)參與金崎撤退戰、比睿山包圍戰。

  元龜二年(1571)加封近江五萬石領地,並修築近江阪本城,成為光秀的居城。

  天正元年(1573)協助信長消滅朝倉家、淺井家。

  同年信長追放足利義昭,室町幕府滅亡,光秀成為織田家直臣。

  天正二年(1574)擊退河內的三好三人眾。

  天正三年(1575)光秀奉命向丹波出兵。

  同年信長向朝廷要來九州著名姓氏"惟任"姓和日向守,並下賜給光秀,展現出要光秀出兵九州的決心。同年光秀與羽柴秀吉聯合出兵,成功攻下加賀國江沼、能美二郡。

  天正五年(1577)協助信長攻打紀伊、雜賀一向一揆。同年與細川藤孝攻打丹波龜山城,作為日後出兵丹波的根據地。

  天正六年(1578)包圍丹波八上城,將波多野家逼入絕境。同年派細川藤孝攻打丹後一色家。

  天正七年(1579)波多野家投降,但卻被信長處死。同年一色家被光秀軍擊敗,家督義道自盡。天正八年(1580)加封丹波一國,成為三十四萬石大名。同年光秀遷居龜山城,作為出兵中國的根據地。

  天正九年(1581)光秀擔任信長馬揃的奉行之職。

  天正十年(1582)發生"三職推任"事件,即朝廷要求信長在太政大臣、關白、徵夷大將軍中選一個擔任,但是被信長所拒絕,成為發生本能寺事變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年光秀從龜山城出兵,向信長休息的本能寺進軍。織田信長最後切腹自殺,並且焚毀本能寺。其嫡子織田信忠當時正在離本能寺不遠的妙覺寺,信忠前去二條城死守,最後信忠軍寡不敵眾,切腹自殺,因此殺死信長父子的光秀成功奪得天下。然而羽柴秀吉突然和毛利家修好,展開中國大返,在山崎合戰中擊敗明智軍,光秀在逃命途中被附近的土著殺害,享年55歲。之後光秀之子光慶和侄子秀滿在阪本城自盡,光秀後代覆亡。

丹羽長秀

 

  丹羽長秀(1535年10月16日-1585年5月15日),生於尾張春日井郡(現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織田信長帳下名將。「織田四天王」之一,別稱鬼五郎左、米五郎左。幼名萬千代。

  十五歲即出仕信長,逐漸成為與柴田勝家並列的股肱之臣。1563年與信長養女結婚。1571年姊川會戰後初封為近江佐和山城主,1575年賜姓惟住。本能寺之變時,他正在攝津末吉作平定四國的準備,聞報火速東進,與羽柴秀吉合兵,於山崎擊敗明智光秀。清洲會議附和秀吉,受封若狹一國與近江高島、滋賀二郡。勝家失敗後,改封越前與加賀的能關、江沼二郡,主城移至北之莊。不久病死。

  參與戰役:桶狹間之戰、觀音寺城之戰、高屋城之戰、姊川之戰、長筱之戰、越前一向一揆、山崎之戰

  

  1550年出仕織田信長,1553年梅津表合戰首次上戰場。

  1556年在稻生之戰為信長的一員。1560年參與桶狹間之戰,但沒有編在攻擊今川義元部隊中。

  在《信長公記》中自攻打稻葉山城時開始受到信長重用,曾消滅尾張犬山城的織田信清勢力(犬山城之戰),並在攻打美濃國猿喰城、堂洞城時立下戰功(稻葉山城之戰)

  1568年(永祿11年)在足利義昭奉命信長上京之際,攻打六角氏觀音寺城獲得戰功。此外,在內政方面,小負責建造安土城,獲得佐和山城、若狹等領地。

  1581年參與京都織田信長舉辦御馬揃閱兵儀式,獲第一名進場優待。 

  1582年以織田信孝副將身份支援出徵四國,出發前得知爆發本能寺之變,並參與山崎之戰。清洲會議後支持羽柴秀吉,當秀吉消滅柴田勝家勢力後,受封若狹、越前及加賀一百二十三萬石領地。

  1585年於北之莊城患上胃癌病逝。另有丹羽長秀因豐臣秀吉奪取織田家實權且迫害織田重臣而令他感到後悔,進而切腹自殺的說法。

  長秀後來娶了信長的養女(實為信長之兄織田信廣之女)為妻,而他的繼承人丹羽長重則娶了信長的女兒為妻,他本人被信長認為是朋友、也是兄弟,得到深厚的信賴。他的兒子丹羽長重曾因被懷疑與佐佐成政有聯繫,而被減封至加賀四萬石,後來在江戶幕府初期時,受封為陸奧白河藩的藩主。此外,在織田四天王家系當中,只有丹羽氏在江戶時代仍然保有大名的身份。

相關焦點

  • 織田四天王:人人功勳卓著,但其中一人卻發動政變害死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的勝幡城或那古野城(現愛知縣西部名古屋市),日本戰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
  • 最被低估的織田四天王——丹羽長秀
    織田信長能夠取得如此卓越成就與不世功勳,亦離不開無數名臣勇將的扶持。其中更是以羽柴秀吉與「織田四天王」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明智光秀、瀧川一益最為著名。其五人皆為織田家事業殫精竭慮,立下汗馬功勞。遊戲中織田信長然而相比於其他的四天王,丹羽長秀之名卻並未被多數人知曉。又或許許多人聽說過丹羽長秀之名,卻對其人並不十分了解。
  • 【人物誌】織田家天王—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關東管領。織田信長麾下最得力武將之一,與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明智光秀並稱「織田四天王」。並且織田信長對他的評價是「進也瀧川,退也瀧川。」可見瀧川一益在信長的眼裡是全能的存在。瀧川一益的出身也很低,本身也不是織田家的嫡系,但是他卻憑藉自己的能力,在信長手下獲得了最大的信任。
  • 狐狸書屋 安土桃山英雄傳之【真田幸村】
    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又被稱為「織豐時代」,是日本歷史長河之中最英雄輩出、燦爛輝煌的時代。從織田信長驅逐最後一個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開始,一直到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這三十年間,以「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為首的大名、豪傑和浪人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著從大亂到一統的精彩史詩,更是武士階層如櫻花盛放一般的時期。藉由今年的大河劇《真田丸》熱播之際,狐狸君為大家帶來安土桃山時代的英雄盤點,第一期自然從《真田丸》的主人公,「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說起!
  • 日本戰國時期被嚴重低估的「織田家天王」——瀧川一益
    提起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等等,應該是無人不知,為人不曉。(可能很多人都是從遊戲中了解的)但是同時期的瀧川一益,貌似就有些陌生了。他是誰?某個龍套角色吧?大概是很多人的感受了。其實瀧川一益不僅不是龍套,他的人生簡直是閃閃發光啊。不信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安土桃山時代,原來你是這樣的織田信長
    應仁之亂,我就不多說了,主要想寫寫日本戰國時期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身處亂世,每個人都有結束亂世的雄心,但手段卻不盡相同,都試圖遵循自己心中所謂的「道」來構建一個理想社會。 筆者將對於日本戰國史做一次個人梳理,詳細的還原安土桃山時代的日本戰國時期的人物風情,分析日本戰國時期對於當今日本人的一些影響。
  • 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與黃金文化的特質,崇尚黃金美之謎
    這是日本封建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從中世封建的莊園制向近世封建的封地制的過渡時期。織田信長廢除室町幕府後,在近江地方構築了成為城郭建築先驅的、規模宏大的安土城,作為其執政中心,而豐臣秀吉則將政權中心設在伏見地方,並建築伏見城,這成為他們的權力與權威的象徵。故這個轉型時期,史稱「安土桃山時代」。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風起,群雄逐鹿,日本名將鎧甲鑑賞
    豐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綽號猴子,本是一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後再次統一日本,並發動萬曆朝鮮戰爭。
  •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十大名將,造是誰嘛?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期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
  • "桃山時代的狩野派"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展出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桃山時代的狩野派:永德的繼承者們」( 桃山時代の狩野派:永徳の後継者たち)特展正在進行當中,該展覽自2015年4月7日開幕,將持續到2015年5月17日。狩野派(かのうは)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宗族畫派,也是日本繪畫史上最大、實力最強勁的畫派。活躍於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江戶時代末期(19世紀),約400餘年時間,主要服務於將軍和武士階層。狩野派的首倡者狩野正信為室町幕府的御用繪師,第二代畫家狩野元信通過僱傭數量眾多的門徒,確立了工房體制,以滿足廣大顧客的迫切需求。
  • 日本的「大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啥區別?
    日本戰國時代(公元1467—公元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大概140餘年的斷代史。在這段時間裡日本被全國的大小軍閥割據,戰爭不斷,直到德川幕府建立。日本史學家用他們那生花妙筆把日本戰國時代描述的跌宕起伏,那麼真正的日本戰國時代是如何呢?公元1467 年,圍繞將軍繼承問題,室町幕府內部形成分裂,細川氏與山名氏兩大名的傾軋白熱化。
  • 遊戲中的日本戰國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談起日本戰國歷史,我想起的首先是織田信長。織田 信長(日語:おだ のぶなが,英語:Oda Nobunaga,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的勝幡城或那古野城(現愛知縣西部
  • 古墳、飛鳥、戰國、江戶:日本古代的時代名稱都是怎麼來的?
    在當今世界上,日本是極少數歷史傳承在千年以上的國家。雖然不及中華五千年之浩瀚,但足以傲視歐亞非一大批國家。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名義上只有一個朝代,因此日本古代的歷史分段方法是時代。根據靠譜的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日本古代一共分為十二個時代:繩文、彌生、古墳、飛鳥、奈良、平安、鎌倉、南北朝、室町、戰國、安土桃山、江戶。
  • 日本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年-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著名綽號為第六天魔王。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初勢力最強大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織田信長於1534年出生。
  • 《仁王2》織田信長怎麼打 織田信長通關打法教學
    這個大家等待了很久的遊戲終於和大家見面了,不過可能有些小夥伴們卡在一些關卡過不去,九遊小編會一一為大家解決的,這次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仁王2》織田信長圖文通關攻略啦! 《... 近日《仁王2》終於上線了!
  • "桃山時代的狩野派"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展出
    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桃山時代的狩野派:永德的繼承者們」( 桃山時代の狩野派:永徳の後継者たち)特展正在進行當中,該展覽自2015年4月7日開幕,
  • 傳世家徽織田信長--彰顯男人魅力,怎能沒有傳世家徽織田信長
    在日本戰國時期,有三個最受日本民眾喜歡人。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
  • 安土桃山時代又是怎麼回事?這裡全都告訴你
    大阪城是日本歷史三大名城之一,也是大阪最為著名的歷史遺蹟,是眾遊客來到這裡的必打卡景點。不到大阪城,怎知大阪的歷史?大阪城附近有很多個地鐵站,如果從通天閣或動物園過來的話最近的站是谷町四丁目站。不過無所謂啦,哪站都得走個10來分鐘才能到。
  • 織田四天王之一丹羽長秀,部隊指揮官「人設」,為何沒有「存在感」?
    統一天下者的鼎力助手、轉戰各地戰績彪炳,細數丹羽長秀功績,他被稱為織田四天王之一自然當之無愧,但是同為譜代家老,勝家為長於戰鬥的武將,身邊聚集著佐久間盛政、佐佐成政、瀧川一益等猛將,丹羽長秀卻老是沒有存在感。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織田信長的妻子濃姬,是一位充滿迷霧的戰國女性,關於她的記載屈指可數,關於她的記錄多在江戶時代形成,而在記錄織田信長的傳記中,對於濃姬的記載也只有短短一句話,讓人覺得頗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