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好奇南下深圳,誰料竟成文化創意產業翹楚

2020-12-18 澎湃新聞

他因好奇南下深圳,人生開啟新篇章。拿獎拿到手軟,他帶領團隊不斷創新,驚豔世界。

跟隨Y深圳都市頻道的訪談,一起傾聽萬捷董事長的創業成長故事,解讀一個印刷人對藝術堅守、對IT科技的跨界應用,領略一個企業家傳承璀璨中華文明、開拓中華文化新經濟、創新中華藝術全球化的社會擔當!

Y深圳都市頻道正在播出

文字整理

主持人:一進門就聞到了淡淡的油墨香,整個空間都充滿了書香氣息,在這裡,時光仿佛慢了下來。今天我和嘉賓相約在號稱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書牆相見,看來今天將會是在書中度過的美好的一天。

主持人:萬總你好!

萬捷:葉竹你好!

主持人:我剛才走進來,我心裡邊兒就兩個字:震撼。收集書籍應該花費了很長時間吧?當初為什麼會想著要把這個書牆做成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書牆呢?

萬捷:我們這個書牆有30米高,相當於10層樓,50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書牆,收集這些書大概花費了我們20多年的時間。我是學印刷的,我一直夢想著能夠做世界上最好的書。同時呢,我心中有兩個偶像,一個是洛杉磯的亨廷頓圖書館,還有就是耶魯大學的版本圖書館,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用我自己的力量,在深圳這樣一個新興的城市,建一個最有特色的藝術圖書館。

主持人:夢想變成現實,把自己的夢想變成自己的終身事業,這是一件特別美好而且偉大的事。

萬捷: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主持人:我來的時候,大家都告訴我說雅昌有一本鎮館之寶,是花了很多的時間,跑了很多地方才把它收藏回來的,說我來到這兒一定要去看一下。

萬捷:它就在你的身後。這本書呢,全世界只有三本,是我的好朋友知道有一個藏家要出讓這本書,就打電話給我,說雅昌要不要收藏這本書,我說當然要收藏。我們找這本書找了十幾年,我說你趕緊給我買下來,他就把它抱回來,從荷蘭一路抱回到北京。

旁白:365年前,義大利傳教士衛匡國繪製了世界上第一本中國地圖集,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拉丁文版中國地圖集。該圖集均為手工上色的跨頁版本,用黃色勾邊,點綴著灰色的山脈和細黑點的湖泊,歷經數百年卻從未掉色,泛黃的紙張更加凸顯了圖中色彩的飽滿,豔麗,如寶石般綻放著流光溢彩。在萬捷的眼裡,這本地圖集不僅具有歷史價值,更具有印刷美的藝術價值。

主持人:您還記得您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什麼樣的感覺?

萬捷:第一印象就是非常震撼,可以看到當時的印刷技術,都是用來表現這種藝術的。我作為一個印刷人也能夠從中借鑑很多,研究這些書的同時也不斷創造新的書,為世界的文化做出新的貢獻。

主持人:除了這本將近400年歷史的古書,我聽說咱們雅昌這裡還有一本書,也超級厲害,它獲得了世界最美的書評比的唯一金獎,我今天可以看到嗎?

萬捷:當然,我這就可以帶你去看。

主持人:這個就是全世界最美圖書評比的唯一金獎,哇哦,這本書的色彩好豐富啊,因為本來我們京劇的臉譜,他一個人的臉譜上可能有十幾二十種顏色,那要把這些臉譜的顏色,真實地展現在在書上面應該是很難的吧?

萬捷:對,這本書呢,我們大概研發了半年時間,跟梅蘭芳紀念館一起,通過特殊的材料,比如這個紙張是特殊的紙張,油墨也是採用八色印刷,從圖像的處理到印刷的製作,再到呈現的方式,暴露裝訂的方式,去用現代的技術來表現古代的一種風貌。所以這本書一共得了全世界的四個大獎。

主持人:是不是雅昌在印刷這本書的時候,有很強烈的使命感?因為這本書裡面的所有的臉譜,包括那些精緻的畫冊,是梅蘭芳老先生自己親自收藏的,他又是一個京劇大師,這本書等於說是我們的國粹。

萬捷:這個書呢,從頭到尾都是我來談的,如果沒有我們強力的推動,可能就看不到它了,正因為我們這種執著,最後才呈現出一本獲得全世界認可的藝術書籍。

主持人:如果沒有到達到他們那個標準,可能過了很多年都不會有人站到那個位置,很榮幸的,咱們中國的這本圖書達到了這個高度。

萬捷:我們也覺得,這對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鼓勵。

旁白:1993年,萬捷創立了雅昌文化集團,做起了印刷行業,當時深圳印刷界大多為低端包裝印刷業務,且競爭日趨激烈,於是他暗下決心,要做別人做不了的。為了更加真實地還原物品的神韻、質感,27年來,他不計成本地收集世界各地的資料,研究各種藝術品的製作方式,力求能精準地還原藝術品原作的精髓。同時,他不斷融入自己的想法,做出別出心裁的點綴與設計,在他的匠心帶領下,雅昌從低端印刷走向了高端藝術印刷,成為國內藝術印刷領域的首吃螃蟹者,其高超的技術已獲得世界各地的認可。

主持人:哇,這應該是我看到的最多的班尼獎的一個展覽牆了,太震撼了。

萬捷:這就是我們獲得世界大獎的一部分。

主持人:這還只是一部分啊?那有沒有計算過自己獲得過多少班尼獎呢?

萬捷:記不住了,太多,記不住了。

主持人:這就是傳說中的拿獎拿到手軟。我看過一篇報導,是這麼描述,2019年,雅昌獲班尼獎的時候,雅昌送上去59個參評的作品,獲獎率55個,獲獎的基數是93%,這太厲害了。

旁白:誰也沒想到,這麼一個陌生的東方面孔能夠突出重圍,成為世界藝術印刷界的引領者。在萬捷的帶領下,雅昌13次問鼎被譽為全球印刷界奧斯卡的美國印刷大獎,先後斬獲1030餘項國內國外大獎,囊括了世界所有頂級印刷技術,最高獎項。讓東方的雅印之道成就世界之最的印藝之美,為古代印刷術發明國家的中國,重新奪回了歷史性的尊嚴。

主持人:獲得過那麼多班尼金獎,你有沒有一些成功的秘籍告訴大家?

萬捷:我覺得還是一種理想,一種使命感了。因為印刷術是中國人的老祖宗發明的,但到最近的這100年時間,我們是比較落後的。在改革開放的深圳,我們有機會把藝術和科技完美結合,用印刷的技術,把藝術的內容呈現出來。每本也不光是呈現內容,它後邊有很強的科技含量,所以呢,每個班尼獎背後,實際上是我們技術的一個展示。

主持人: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到北宋的時候演變成活字印刷術,然後他們說900年後雅昌又讓中國的印刷術重新獲得世界的矚目。

萬捷:這也是我們深圳值得自豪的一個方面吧。因為印刷術是老祖宗發明的,我們後人在新的時代,怎樣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怎樣對世界的文化做出新的貢獻,這裡邊不光有中國文化的產品內容,更多的是世界文化的內容。等一下我們去看看雅昌的複製車間,我想在那裡考驗你的眼力,你看看我們的複製技術怎麼樣去表現藝術品。

萬捷:這裡是我們的複製中心。在這裡呢,我們通過掃描複製,把古代的繪畫或者是現代的繪畫,通過複製技術展現原作的風貌。我們可以看一看這個複製作品,有一件是原作,有一件是咱們的複製作品,你來辨別一下。

主持人:真的是一模一樣啊,你要是讓我猜的話,我只能盲猜,因為這兩個從視覺上看是一模一樣的。你真的考到我了,那我就盲選一個,要不就它吧,你覺得呢?

萬捷:我也要仔細分辨,我覺得這個應該是原作。油畫還是容易看,如果是國畫,基本是看不出來的,可能連作者本人也看不出來。畢竟油畫用印刷的方式,和用一筆一畫的方式,從肌理上和它表面的質感上看,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很多藝術的收藏機構都是用這個複製技術把複製品給掛出來,比如說我們的省委大院,因為天氣的問題很難保存,所以都是用我們的複製作品,既能美化環境,讓大家欣賞藝術,同時也能保護原作。

萬捷:這個是我們的印刷車間。

主持人:跟我平時看到印刷車間不太一樣,我去過一些車間,地面上都有一層很厚很厚的油墨粉。

萬捷:現在印刷工藝已經不用那個噴粉的,對整個環境的保護,對工人的保護都非常好,而且印刷品的藝術呈現也非常好。另外一個呢,就是我們的油墨,可以看到全部是用像自來水一樣的油墨管道,改變了過去用罐裝油墨的方式,使整個的油墨更環保:一個是油墨材料環保,一個是油墨品質更高,還有就是更節約。

主持人:那會對水這一塊兒有要求嗎?以前那種油墨印刷店都會用很多的水去衝洗它,很浪費水。

萬捷:我們現在來說呢,雅昌是世界上第一個無水的車間,可以節約98%的水。它的顏料直接從油墨管道上面直接傳輸到機器,就可以加工了。從材料、環境到用的各種水,整個系統都是環保。

主持人:還發現了一個特點,你看啊,咱們這邊的工服,像這個小哥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但是不應該啊,在我的印象當中,印刷廠,大家應該穿深色的衣服,因為耐髒,穿白色一下就髒了。我們問他一下好不好?

主持人:小哥哥你好,您在這工作多久啦?您的工服一直都是白色的嗎?這麼工作一天會不會弄髒?

工作人員:您好,我在這裡工作兩年了,我們的衣服一直都是白色的,因為我們管理制度和標準都是很嚴格的,然後環境、材料都很環保,所以你看我這一天就都很乾淨,工服也一直都是這麼白。

主持人:真厲害,這就真的是做到了極致,從細節上面管理。

旁白:吃水不忘挖井人,萬捷始終秉承著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的理念,作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他在每年的兩會上為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藝術保護建言獻策,他加入了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投身於改善和恢復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生態環境,他將綠色植入到企業的靈魂深處,堅持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主持人:萬總,您是哪裡人啊?

萬捷:我是北京人。

主持人:就是一直生活在北京,大學畢業以後選擇了深圳這個城市是嗎?

萬捷:對,我本身(畢業後)分到了北京,分在科學院啊,但是呢,當時的深圳是所有年輕人都覺得神奇的地方,然後呢,深圳那時候也正好在北京招聘。

主持人:那是几几年時候的事?

萬捷:那是1985年。

主持人:85年的深圳,我看到那些老照片,塵土飛揚的,在那個時候放棄了北京科學院那麼好的工作,選擇這樣的城市會不會太冒險?

萬捷:我覺得我也是這種好奇的心態,反正我的戶口當時在北京,我先來看一看。正好深圳的第一家中日合資的印刷公司在招聘,我也覺得挺新鮮。那個時候深圳就像你說的,本身像一個大工地,所有東西都是新鮮的,每天都發生變化,當時的人又少,空氣又好,我覺得深圳是年輕人會覺得很新鮮的一個城市。

主持人:選擇了印刷這個行業,這跟您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一些經歷,還有自己的工作履歷有關係嗎?

萬捷:非常有關係,一個呢,我本身專業就是學印刷的,另外一個,我從小受父親影響,對書就有特殊的感情。幾乎每個星期我父親就帶我去我們住所旁邊的新華書店看書,我家裡到處都放書。還有一個,就是我大學學的專業,我的事業,我創業的內容和我的這種理想夢想,我喜愛的東西都跟這個印刷和書分不開。

主持人:我注意到雅昌這個名字他起得特別有意思,他不是一個常規的單詞,好像是兩個詞,把它拼在一塊兒的?

萬捷:因為我們當時起名字的時候先有英文,就是art加上electron的後綴就是雅昌,所以就是藝術和電子的結合,然後再到廣東話阿昌,這也是一個巧合,也是我們冥冥之中的想法。開始的時候一直說未來的印刷一定是數位化,一定是通過電子的方式能夠再發展再升級,但我覺得更有成就感的,是雅昌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中國藝術品的資料庫——過去我們是做印刷,順便把數據保存起來,現在我們是做數據服務,同時也做印刷,所以數據服務已經變成了服務整個藝術界的一個生態。

旁白:九十年代末,萬捷敏銳地察覺到網際網路的潛力,於2000年創建雅昌藝術網,最後建立起了中國藝術品資料庫,將藝術與電子相結合,收錄了全世界幾十萬藝術家近4000萬件藝術品的信息。他打造出中國藝術品鑑證備案系統,運用現代技術進行作品DNA數據採集,為每一件藝術品建立唯一權威、可追溯可查詢的身份證信息,這些藝術數據成為了人類抵抗遺忘的珍貴資料。

主持人:那您覺得把藝術產業跟數位化相結合,對您當初選擇深圳這個城市有什麼助益嗎?

萬捷:很多人也問過,為什麼過去這樣的公司,不在北京,在上海,在文化資源不豐富的地方發展。我覺得深圳有它的特色,一個是它的這個傳統行業發達,一個是IT行業,另外一個是創新精神。我們就是通過創新精神,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形成了雅昌這種的藝術和科技結合的一種新的方式,這一優勢創新的同時也是一種突破。

主持人:那您可以大膽地預測一下,未來的十年以後,咱們印刷界,包括咱們藝術產業鏈的發展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萬捷:我們的藝術印刷現在是世界最高水平,我覺得未來在數位化時代,文化的全球化還是固態,文化的交流也是必然,對文化的全球化還會推動經濟發展。

主持人:是不是未來的世界數位化會更多的全面的普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作者,我們每一天記錄的影像都可以讓它變成一個藝術品,傳承到家庭當中,傳承給更多的人看呢?

萬捷:每個人每天都產生很多數據,但是真正能感動你的數據有多少?你發微信,發微博,做抖音,可能希望有很多粉絲,但是真的感動自己的有什麼?我覺得這個時代還會要回到感動自己的,雅昌做的,就是如何讓這個圖像真正感動自己,所以我們需要打造這樣的品牌,做這樣的策劃創意的服務,讓你自己的圖像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原標題:《他因好奇南下深圳,誰料竟成文化創意產業翹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城市,因創意而更具神採
    因無限創意的加持,十二月的鵬城,暖陽鋪地,光彩照人。目前,「創意十二月」這場「文化大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由60個規格較高、創意新穎、受眾面廣、覆蓋各區的主體項目,以及各區(新區)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意活動共同組成的城市創意矩陣,將在全城掀起創意風暴。何謂創意?
  • 深圳為建設國際創新創意先鋒城市先行示範——深圳推進文化產業高...
    既有具有專屬文化產業的行業性政策,也有文化產業和其他重點產業通用,為產業發展提供財稅金融、用地、人才等外圍支持的政策,共同構建了較為完備的深圳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體系。2011年,深圳又明確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了文化創意產業振興規劃、振興發展政策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確定每年市財政安排5億元用於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 「新文創·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成功舉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1日訊(記者 梁碩芳)12月20日,由智美科技、深圳市⽂化產業園區協會主辦的創意十二月主題活動「新文創·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在智美·匯志產業園成功舉行,來自數字經濟、文化創意領域的商界翹楚和學界精英齊聚於此,圍繞數字創意產業的機遇與賦能,推動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促進企業業務創新展開深入探討
  • ...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並籤約「福田區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聯盟」
    12月17日,「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發布儀式」順利舉辦,儀式由深圳市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深圳市金融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肖志家,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福田區委常委、副區長舒毓民,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大偉,福田區副區長孟漫及企業代表和行業協會一同見證全國首隻文化創意指數的成功發布。
  • 創意十二月「新文創 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成功舉辦
    12月20日,由智美科技、深圳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主辦的創意十二月主題活動「新文創 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在智美·匯志產業園成功舉辦,來自數字經濟、文化創意領域的商界翹楚和學界精英齊聚於此,圍繞數字創意產業的機遇與賦能,推動產業上下遊協同合作,促進企業業務創新展開深入探討,為深圳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激情和生態活力
  • 深圳龍崗文化產業新成果亮相深圳工藝美術博覽會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29日電 (記者 鄭小紅) 10月29日至11月1日,2020深圳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深圳市龍崗區文化產業組團參展,以「工藝美術大區、數字創意先鋒」為主題,重點展示龍崗區數字創意和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成果。
  • 全國首隻文化創意指數成功發布 加速打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標杆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沙雁,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深圳市金融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肖志家,福田區委書記鄭紅波,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福田區委常委、副區長舒毓民,福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高大偉,福田區副區長孟漫及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一同見證全國首隻文化創意指數的成功發布。
  • 福田加速打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新標杆
    「國證香蜜湖文化創意指數」的成功發布將會持續引導市場優質文創產業資源實現高效配置,催生更多優質資產反饋資本市場,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端和金融資本端「硬實力」,為「文化+金融」高質量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聚合拳頭優勢打造高地據了解,文創指數由福田區政府聯合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編制,是國內首隻文化創意主題股票指數,也是全國首條深港跨境文創指數。
  • 文化先行,深圳示範!第二屆深圳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指出,面對當前國內外環境變化和挑戰,深圳文化產業界同仁要勇於擔當,搶抓「雙區驅動」戰略機遇,加快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爭當中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文斌、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錢強、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產業發展處處長熊德昌、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于濤、深圳市天健置業公司總經理鄒愛華、深圳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副會長陳曄平等領導嘉賓上臺共同為第二屆深圳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高峰論壇揭幕。
  • 2020深圳創意文化周開幕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8日訊(記者 梁碩芳)2020深圳創意文化周於12月8日下午在寶安體育館茶閱世界漣漪廣場拉開序幕。據悉,為響應「深圳市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的號召,茶閱世界精心籌備了系列活動。
  • 招商推介「上雲端」 ,南京文化產業創意資源共享會為創意「帶貨」
    這其中,創意設計已經成為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生長因子」。無論是創新產業鏈條培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創意設計都源源不斷地賦予它們生長動能。
  • [分享]上海創意文化產業園區資料下載
    建築功能:博物館高度類別:多層建築,高層建築圖紙深度:方案(初設圖)項目位置:上海設計風格:現代風格設計流派 位置: 上海 分類:文化建築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23張  項目地處上海市郊的松江區新橋鎮,如何回應地方性文化特色以及塑造新的城市空間特色成為構思的起點。
  • 202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產業分布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文化創意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的聚集區,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園區化、規模化的表現形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創意設計、產業孵化、研發創新為核心,吸引相關文科創企業在區域內集聚,逐步形成了集科技創新、創意研發、人才培訓、展覽交易、文化交流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性的多元化社區,為文化創意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服務。
  • 「創意十二月」今日開幕
    【深圳商報訊】(記者 蘇兵)第16屆「創意十二月」將於12月7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開幕儀式,標誌深圳再次進入「創意十二月」時間。本屆「創意十二月」年度主題為「創意先行,續寫精彩」,寓意深圳以先行示範的姿態,在文化創意產業裡一路先行, 續寫更多精彩。
  • 聚沙成塔、開疆拓土——「2019京津冀印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
    「文創」的全稱是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   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版圖中的核心區域。日前,「2019京津冀印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印刷學院舉行。
  • 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打造榆林文化產業新高地
    #自然資源#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弘揚傳統文化 講好陝北故事 化為「魂」,煤炭產業為「根」,以文化產業發展為「養分」,為榆林文化發展抬升標杆,開闢出了一個新示範樣板。
  • 深圳寶安「文化+科技」展現寶安擔當領航產業文創增長
    中宏網深圳11月19日電 (記者 黃翠珍 寶安宣)立足文化強區,強化文創創新。《寶安區關於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自2019年9月公布後,生效三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圳文化產業的發展緩步。但在疫情面前,來自寶安的文化企業並未退卻,而是在疫情中,展現著道義的力量、專業的力量和創新的力量,這三股力量化成戰疫的強大社會擔當。
  • 深圳設計的使命與未來——訪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望喜
    設計來源於創意,而創意的源泉就是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負責深圳的創意設計建設,這個機構正在用其巨大的熱忱、創新的願景和埋頭苦幹的作風,守護和打造「深圳設計」這張城市文化和產業名片,讓創意融入這座城市的靈魂,讓設計成為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
  • 創意點亮城市嘉年華 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盛裝開幕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本屆創意十二月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聯、深圳市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深圳出版集團、市創意文化中心承辦。
  • 創意之光點亮生活萬象 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以「創意先行,續寫...
    以創意打開城市想像作為深圳年度綜合性城市文化盛事,「創意十二月」是創新深圳的城市形象符號。自2005年舉辦第一屆至今,十五年來,以「創意十二月」為平臺,全市累計舉辦了千餘項人文科技類創意活動。如今,「創意十二月」已成為深圳市民追蹤文化潮流、享受創意理念及參與創意設計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