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凝聚起抗疫的精神力量——2020年閱讀大數據報告(第三季)

2020-12-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

  閱讀是人生永恆的主題,疫情卻成為近幾個月全球關注的焦點。當永恆與突發相遇,從書籍中思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守望相助、人與自我身心安頓則成為一種必然。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光明日報、騰訊公司、京東集團、閱文集團、微信讀書繼2018年和2019年的發布「閱讀大數據報告」後,再次聯合發布《閱讀大數據報告(第三季)》,此次報告的主題,聚焦2020年疫情期間的閱讀,主要綜合京東集團圖書銷售大數據、閱文集團電子書和微信讀書在線閱讀的大數據,分析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閱讀興趣,提煉出值得關注的十大閱讀現象,從而發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讀者、作者、出版社如何凝聚起抗疫的精神力量。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秩序,讓工作一度按下「暫停鍵」,人們難免焦慮、不適。但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精神力量。此時閱讀,不僅在於打發時間,更是撫慰心靈,帶給大家慰藉、鼓舞和希望。

  武漢「方艙醫院」走紅的「看書哥」,手捧厚書、神情專注,以書相伴,與病毒作戰;全民「居家隔離」的「超長假期」,不少人終於翻開了書架上的大部頭,靜下心來品讀經典名著,在閱讀中「與歷史上的偉大靈魂交談」;「讀屏時代」,更多年輕人則是「屏上閱讀」,動動指尖,遊弋在電子書海中,就算身體不能出門,精神照樣可以神遊寰宇古今,讓生活充實、精神補鈣,增強心理免疫能力。

  1、閱讀成重要生活方式,構築抗疫精神防線

江蘇省海安高新區文化志願者在農家書屋裡與留守兒童一起閱讀兒童讀物。翟慧勇攝/光明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居家隔離」是全民防控最有效的防線。「宅」在家,閱讀成了許多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各平臺的閱讀數據表明,疫情期間,紙質書購買量和在線閱讀時間都有所增長,人們主動利用隔離時光提升自身的精神素養,用更多時間進行深度閱讀。

  京東大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圖書成交額比2019年同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從圖書品類來看,增長最快的品類為教輔、童書及科普類。金融、歷史等需要進行沉浸式閱讀的品類,均有較大增長。此外,心理學的書籍2月環比增長不高,但3月則迅速增長至25%,說明「後疫情」時期,關注心理健康的人逐漸增多。

  在疫情暴發之初,紙質書銷售受物流等因素影響,電子書閱讀時長明顯增加。京東讀書App用戶數量較疫情之前翻了一倍,一季度用戶平均閱讀時長增長了64分鐘,VIP用戶續費及付費書籍轉化均超往年。微信讀書的數據顯示,2月份用戶的平均閱讀時長為99.61分鐘,相比2019年同期提升16%;閱文旗下各閱讀平臺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閱讀和付費轉化均高於去年同期。

  雖然生活方式日漸多元化,人們依然還保留著讀書的習慣。據此前京東圖書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顯示,去年52.9%用戶買書數量增加,31.8%用戶買書數量持平;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用戶買書金額超過300元,買書數量在4~10本之間的用戶數最多;還有14.6%的用戶購買了20本以上圖書。

  「在這個令人焦慮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文化提供了慰藉、鼓舞和希望。」書籍永遠是人類最好的精神夥伴,陪伴許多人度過了這個特殊的冬春之交。

  2、抗疫主題書及時出版,專業服務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圖書出版界迅速行動,出版了一大批抗疫主題新書。數百種抗疫主題新書著重用醫學專家的專業知識,對新冠病毒傳播、預防及診療等方面進行權威、通俗的解讀,充分體現了知識界、出版界的抗疫擔當,並呈現出迅速及時、專業權威、電子版先行等特點。

合肥市常青街道半畝方塘城市閱讀空間裡讀者正在讀書。新華社發

  廣東科技出版社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1月28日就已上架,該書在微信讀書平臺上位居「瘟疫相關作品閱讀TOP5」中的第2位;同時該書在京東讀書App特別上架,供用戶免費閱讀。1月31日,由四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幹預工作組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出版,是全國第一本針對本次疫情推出的心理防護讀物。與此同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邀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主編《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權威、科學地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防控舉措。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劍光教授大年初一接到新華出版社邀請,將2003年出版的《中國抗疫簡史》加緊修訂,連夜趕寫新章節《抗擊疫病:民族精神不可戰》和序言、後記,合成新書,在多個數字平臺上線,並免費向讀者開放閱讀。

  京東讀書緊急上線超過60種防護抗疫相關的電子書和有聲內容;聯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以及各大出版社,2月1日上線「免費閱讀,共克時艱,取得戰『疫』勝利」的專題,涵蓋科普知識、經典文學、有聲精選、心理勵志等欄目;閱文平臺免費閱讀專區開設防疫手冊專題……疫情期間,出版業在紙質書生產和營銷等方面雖受到顯著影響,但疫情加速了出版機構的數位化轉型,成為我國出版業探索數位化進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

  3、醫衛經典書備受關注,感同身受抗擊病毒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斷應對病毒挑戰的歷史,每一次疫情,都讓人重新思考人類和病毒的關係,而那些關於疫情的經典作品,給我們帶來了新鮮的思考角度和增強戰勝病毒的勇氣。

  「在焦慮的狀態下,看書是非常好的調劑。」張文宏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他看完了《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霍亂時期的愛情》《鼠疫》等圖書,經典作品裡有很多關於病痛、災難的書寫,能讓人在短暫的焦慮、恐慌之後,進一步深入思考。

  多數閱讀平臺數據也顯示,瘟疫主題經典圖書的閱讀率大幅度提升。據微信讀書統計,「瘟疫相關作品閱讀TOP5」中有三本為經典圖書,其中,《血疫:伊波拉的故事》排名第一,《鼠疫》排名第三。

  京東大數據顯示,2月和3月,有關醫學健康的專業類書籍成交額環比分別增長20%和48%,其中既有文學類也有科普類。文學類圖書如《血疫:伊波拉的故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等瘟疫主題的經典讀物,2月環比激增190%。而以往關注度較低的醫學類科普圖書,如《病毒星球》《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等,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銷量大幅增長。特別是《見識叢書·瘟疫與人》,2月的銷量是其2018年上市以來月平均銷量的10倍。

作者:光明日報、騰訊公司、京東集團、閱文集團、微信讀書「閱讀大數據報告」項目團隊

  人類對病毒的認知既是科學議題,也是人文命題。閱讀這類作品,在了解病毒的同時也是在了解自身,通過閱讀凝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也將對防控疫病起到重要作用。

  4、親子教育圖書熱銷,陪伴度過超長假期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發布了延期開學和「停課不停學」的通知,全國學生因此獲得了「超長版待機」寒假。對家長而言,與孩子共處的時間前所未有地增加,居家學習與親子關係的問題凸顯。「宅家」期間,如何安放好「神獸」們無處消耗的精力,又不致使時間白白過去?

  根據京東圖書數據,教輔、書法、童書及育兒類書籍在疫情期間,成為佔比提升最為明顯的品類。其中,中小學教輔和書法在2月分別同比增長101.53%和79.52%,居各類圖書銷量增長率榜首。從童書類1~3月暢銷榜來看,塗色繪本、兒童地理百科、兒童生理啟蒙等類型圖書銷量位居前列;生活類暢銷榜中,前幾名均被《正面管教》《讀懂孩子的心》等親子教育圖書佔據。

  這些數據反映出疫情期間孩子居家學習的特點:一方面,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延期開學的影響,課程知識學習仍然是居家學習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除了課程學習,家長也愈發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如書法、繪畫、百科知識等。此外,親子教育類圖書的暢銷還表明,家庭教育的理念日益普及,家長對科學教育理念與方法的認同和需求也在不斷攀升。

  5、興趣閱讀日趨多樣,閒暇時光滋養愛好

  疫情的到來,給原本緊張的工作按下了「暫停鍵」,許多人有了更多時間回歸生活。體現在閱讀上,「充電寶式」的實用閱讀退潮,興趣閱讀成為主流。

  京東數據顯示,今年2~3月,字典工具書等實用類圖書銷量受一定影響,但家居、烹飪、健身保健等品類的佔比增長明顯。隨著春暖花開,人們還開發出了養花種菜技能,3月農林類書籍銷量同比上漲,《蔬菜種植栽培百科》等成為暢銷書,在閱讀的滋養中,平凡的居家生活也散發出生動趣味。

  分析京東圖書26~35歲的消費人群數據發現,興趣愛好的性別差異很有意思:烹飪美食的愛好者男性偏多,60%以上的烹飪美食類書籍由男性購買。從圖書類型上看,喜好國學古籍的69%為男性,熱愛繪畫的購書者中75%為女性。音樂類圖書,中年男性的購買量是青年男性的17倍,年齡越大越希望從音樂中獲得平靜和慰藉。

  興趣閱讀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抗疫期間的人們提供了精神力量。疫情期間,藝術類的書籍銷量佔比也有所提升,《中華茶道》《大話西方藝術史》等位居銷售榜前列。一名網友說:「因為疫情,近期生活和心理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讀書對緩解壓力很有用。」這些藝術類書籍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也為人們搭建起心靈的庇護所。

  6、深度閱讀回歸主流,大部頭名著受青睞

  在移動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當下,人們的閱讀日趨快餐化、碎片化。一定思想理論深度的長篇作品,對繁忙的都市人來說成為一種奢侈。疫情期間,人們有了大量閒暇時間,不少人開始重拾平時「啃」不下去的「大部頭」。

  從京東紙質書銷售數據來看,今年1~3月,金融投資、歷史、傳記等品類同比得到較快增長,同時各品類中的暢銷書多為長篇作品,如《資治通鑑》《紅樓夢》《四書五經全套》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線閱讀的讀者在疫情期間也同樣喜歡長篇名著。

  此外,在光明日報微博上發起的「疫情期間你在看什麼書」互動顯示,廣大網友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經典名著,來豐富自己的「疫期生活」。網友推薦的60本中外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圍城》《紅樓夢》《人類簡史》等名著榜上有名。「宅家讀書,攻下了一直看不下去的《紅樓夢》,開始有些枯澀難懂,但細細地品,越讀越有味兒,體會到了更豐富、更深刻、更奇妙的審美。」有網友留言說。

  7、影文聯動效應凸顯,熱播影視劇帶火原著

  大IP時代,「影文聯動」愈發緊密。由文學作品成功改編的影視劇,憑藉強大的傳播效應,又反過來帶動文學作品再次走紅。如今小說所帶來的流量和銷量還成為劇集是否成功的新標準之一。比如,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帶動電子書閱讀人數和紙質書銷量分別上漲800%以上。

  由於疫情期間,全國各大院線紛紛暫停營業,基於數位電視和網絡傳播的劇集則人氣不減。騰訊閱文追蹤了多部IP原著的平臺數據發現,在影視熱播期,原著小說往往成為平臺搜索熱詞,閱讀量和付費情況都再現高峰。數據顯示,《三生三世枕上書》劇集今年1月開播前一周左右,閱文平臺上原著小說的收入趨勢開始上升,原著閱讀熱度在2月中旬達到峰值;根據網絡小說《孤城閉》改編而來的劇集《清平樂》,4月7日開播以來,小說數據也快速上漲;4月6日首播的劇集《我是餘歡水》,改編自餘耕的《如果沒有明天》,原著的數據也在劇集開播後不斷上漲。除此之外,央視重播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也對原著的閱讀熱度有一定帶動。

  8、在線創作數量激增,湖北人創作熱情高漲

  疫情期間,人們閱讀方式的「線上化」,對圖書內容生產產生了一定影響。許多人開啟了線上創作,網絡文學平臺上的新作者數量明顯上漲。閱文集團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作者33萬,環比增長129%;新增作品數量超52萬部,同比增長約1.5倍。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川作者最愛網絡文學創作,而湖北新增作者近萬人,也首次躋身作者排行榜前六名。

  在備受大家關注的湖北省,突如其來的變化,對生命、生活的新思考,「宅家寫文」成為湖北人打發時間、謀求第二收入的重要途徑。「封城」期間,閱文旗下湖北作者新增數量近萬人,湖北地區新增作品總量超1.3萬部,環比增長170%,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湖北地區在線閱讀用戶數量同比增長28%,用戶閱讀時長環比提升43%。

  在內容創作題材方面,過去玄幻言情題材居多,而一季度現實題材創作廣受熱捧;醫療題材小說閱讀量上漲,網絡作家真熊初墨是一位三甲醫院醫生,根據工作經驗創作的《手術直播間》,以寫實硬核的醫學技術、具有張力的情節,訂閱用戶劇增。過去,閱文平臺以長篇小說為主,疫情期間「短篇小說」「輕小說」兩種創作形式成為眾多新作家首選,二者入庫作品數量同比增長分別超過400%以及150%。

  9、閱讀年齡分層鮮明,通讀類型書亦有顯現

  京東圖書和閱文集團電子書數據顯示,各年齡層的讀者都對以小說為主的文學類書籍有明顯的閱讀興趣,但不同年齡層的題材側重點不同。整體上來看,「70後」偏愛名家經典,「80後」「90後」偏愛浪漫言情,「00後」則更青睞現代都市、科幻玄幻類內容。

  除了小說、青春文學等各年齡層「通讀」的書籍類別外,不同年齡層讀者在紙質書和電子書上喜歡閱讀的其他類別則有所不同。比如,京東數據顯示,18至35歲用戶最愛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孕產育兒、童書等;36歲以上用戶最愛購買科普讀物、醫學書籍、雜誌期刊。而閱文集團數據顯示,用戶中18至35歲年齡段讀者喜歡閱讀成功勵志類的電子書,36歲以上讀者的偏好歷史類書籍。

  同時,不同年齡層讀者的閱讀媒介偏好也存在差異,年輕用戶對線上閱讀接受度更高。從閱文集團數據來看,線上閱讀73%的用戶為16至35歲;35歲以上用戶只佔20%。而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也顯示了相同結果,我國成年數位化閱讀接觸者中,近八成(79.6%)是18至49周歲人群。

  10、中國經驗成功出海,戰疫圖書服務世界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平緩,全球戰疫又洶湧而至。在這場全人類與傳染病抗爭的戰鬥中,及時總結和分享經驗、開展國家間的互助與合作顯得尤為重要。代表著中國預防新冠肺炎科學方法的讀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已面向17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12個語言版本的版權輸出。

  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共同戰勝疫情,人類才能安全,凸顯了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主要從事對外圖書進出口的中圖公司積極響應,自除夕起開始策劃、開發戰疫書櫃,匯集中國60餘家優秀出版社正版授權的116種權威防疫讀物,用知識為抗疫之戰護航。當海外疫情開始蔓延,又迅速聚合英文、法文、日文等多語言讀本14種,助力多國抗疫。

  當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是「孤島」。為了幫助國外中國公民抗擊疫情,中圖公司發揮多年積累的渠道優勢,通過中國大使館,以中國快訊、戰疫書櫃、中國電子書庫三個數字閱讀產品,提供即時疫情資訊和全面在線科學防疫知識,「雲服務」廣大海外同胞,提供抗疫知識援助。

  疫情仍未消散,但書籍始終與人相伴,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精神力量。正如羅曼·羅蘭所言:「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23日 07版)

[ 責編:李伯璽 ]

相關焦點

  • 「2020年海澱全民閱讀」活動: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
    按照北京市委宣傳部《2020年北京全民閱讀暨第十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總體方案》精神,根據海澱區委宣傳部關於全區全民閱讀工作的總體部署,在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海澱區圖書館持續深入開展2020年海澱區全民閱讀活動,以「書香飄海澱 閱讀E起來」為主題,圍繞七個單元32個項目展開,成功搭建全民閱讀服務平臺,為海澱區營造了愛讀書
  • 凝聚抗「疫」力量,講好戰「疫」故事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有力...
    原標題:凝聚抗「疫」力量,講好戰「疫」故事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引領」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學院黨委要求全體師生黨員主動擔當作為,發揮「硬核」作用。
  • 2020年青島市全民閱讀「雲啟動」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文明辦聯合青島市廣播電視臺、青島市圖書館,以「閱讀·力量·希望」為主題,於2020年4月20日,在市圖書館舉辦了2020年青島市全民閱讀「雲啟動」儀式。
  • 亞馬遜中國發布「2020全民閱讀報告」,95%的家長認為閱讀有助於...
    ♩今年,由亞馬遜中國發起的「2020全民閱讀大調查」受到眾多讀者的關注與支持,自3月27日上線後的一周時間內,共收到逾18,000份有效問卷。基於這些反饋,「亞馬遜中國2020全民閱讀報告」對中國讀者的閱讀特徵趨勢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大眾閱讀氛圍濃厚,許多讀者通過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並藉助閱讀的力量,在實現自我理想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 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建設書香社會。自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七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9月,中宣部印發《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
  • 人福醫藥黨員衝鋒在第一線 凝聚抗疫磅礴力量
    人福醫藥黨員衝鋒在第一線 凝聚抗疫磅礴力量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5日 12:43 來源:中新網湖北 保質保量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物資採購任務;黨員徐恆揮別妻兒,入住物流中心宿舍,24小時奮戰不怠,確保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的醫療物資供應;50多歲的老黨員王學峰每天早上6點不到就到了物流中心,晚上11點之後才離開,回家後還要繼續整理當天的出入庫信息,每天只休息3個多小時;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蓋松梅,白天下沉到社區當志願者,晚上又到物流中心給各醫院送物資……他們是人福醫藥集團1000多名黨員共同抗疫的縮影
  • 重慶巴蜀中學藝術團以「藝」抗「疫」,凝聚戰「疫」力量
    值此特殊戰「疫」時刻,重慶巴蜀中學藝術團以「藝」抗「疫」,用歌聲、舞蹈、弦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向抗疫戰場的英雄致敬,傳達美好的祝願和期盼;用藝術凝聚力量,與全體人民一起,眾志成城抗戰疫情。「有你在,漫漫冬夜溫暖心房,寒冰盡消;希望在,我們手牽手心向陽光,大愛無疆。」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建設書香社會。自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七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9月,中宣部印發《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
  • ...起抗疫——科技信息化處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歌曲直播...
    綻放警營青春 我們「藝」起抗疫——科技信息化處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歌曲直播活動 2020-05-05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西城「閱讀春天」開幕 海棠詩會頌歌獻給戰「疫」逆行者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 鮑聰穎)今天上午,伴著宋慶齡故居中的琅琅書聲,北京的閱讀愛好者們迎來了第25個世界讀書日。西城區「閱讀春天」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海棠花開,愛在新時代」——2020第三屆海棠詩會如期舉辦。
  • 網信黨建丨區大數據管理中心開展「學抗疫精神、爭濱海先鋒」迎...
    網信黨建丨區大數據管理中心開展「學抗疫精神、爭濱海先鋒」迎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1 07: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學而時習之 | 王燕文:在抗疫鬥爭偉大實踐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江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在抗疫鬥爭中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全面加強各項宣傳輿論工作,全力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正能量,為奪取「雙勝利」、建設新江蘇提供有力輿論支持和精神支撐。
  • 【地評線】荔枝網評:全民戰「疫」,凝聚必勝力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這場突發的疫情,對於我們國家來講,是大疫、大戰,也是大考;是對黨的執政能力、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全面考驗,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初心使命、能力素質之考。
  • 耕讀傳家興文化 懷化市啟動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農耕文化暨...
    懷化新聞網訊 7月20日,由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與市新華書店聯合舉辦的懷化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農耕文化暨「掃黃打非﹒綠書籤」活動在新晃舉行。據了解,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是由中宣部、農業農村部共同部署,於7月上旬啟動,10月底結束。活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農家書屋為平臺,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彩活動,提升書屋服務效能、引領鄉村閱讀風尚,凝聚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精神力量和必勝信心。
  • 用文學凝聚抗疫精神力量
    一時間,文學界通過詩歌、散文、短篇報告文學、雜文、小小說等文學體裁,圍繞生命意義、個體經驗、現實擔當、未來展望等方面,集中展示了人們面對疫情出現的各種情形,或個性鮮明、動之以情,或雄壯慷慨、激昂崇高,以期緩解公眾的恐慌與焦慮,鼓舞大家的士氣,謳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弘揚一種精神力量。歷史的前行可以說是充滿挫折與挑戰的行程。
  • 第三屆「全民閱讀·青聽南岸」留聲閱讀大賽總決賽完美收官
    阿爾維託在《閱讀史》中說:「書本的象徵功能,仿佛就是一種結盟的符號。」當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這人生八雅遇上熱愛閱讀的靈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2020年12月21日下午,以「閱人生雅事·讀傳世經典」為主題的第三屆「全民閱讀·青聽南岸」留聲閱讀大賽總決賽,在重慶市南岸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
  • 金湖:以讀攻毒 用居家閱讀助力抗「疫」
    「這個假期,我和媽媽用居家閱讀這一最好的方式支持戰『疫』,讓我們學到了預防病毒的知識,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等,同時我也會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員,告訴我的親戚朋友不要串門。」金湖縣實驗小學四(1)班劉宸瑞同學如是說。
  • 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2020-03-29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閱讀節系列活動啟動
    「書香悅讀樂享」全民閱讀節系列活動現場。文教體局供圖  本報訊(文教體)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日前,浙南產業集聚區(經開區)文教體局開展「書香悅讀樂享」全民閱讀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內容包括「並肩戰疫共克時艱」抗疫作品展、「另存為」書吧圖書漂流行動、「車間文化」亮點採擷活動等,時間持續至5月31日。  4月23日,「另存為」書吧入駐管委會機關大樓。區文教體局精心挑選了涵蓋歷史文化、科學新知、人物傳記等一百多種書籍,並以圖書漂流的形式供讀者借閱。該書吧充滿文藝氣息的布局陳設、舒適雅致的閱讀環境,吸引眾多讀者駐足,成為機關大樓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深論|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深論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2020-12-11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