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傳家興文化 懷化市啟動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農耕文化暨...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懷化新聞網訊 7月20日,由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與市新華書店聯合舉辦的懷化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農耕文化暨「掃黃打非﹒綠書籤」活動在新晃舉行。

活動現場,22名來自新晃一完小的同學們參觀了古夜郎侗族農耕文化博物館,接受了主辦方贈予的以農耕文化為題材的書籍《田野裡的自然歷史課》,新晃古夜郎侗族農耕文化博物館負責人結合地理文化、自然資源和本土文化,為同學們上一堂生動有趣的農耕文化課。

據了解,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是由中宣部、農業農村部共同部署,於7月上旬啟動,10月底結束。活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農家書屋為平臺,旨在通過一系列精彩活動,提升書屋服務效能、引領鄉村閱讀風尚,凝聚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精神力量和必勝信心。

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將採取新興閱讀與傳統閱讀相結合、線上活動與線下推廣相結合方式,高質量開展主題出版物閱讀、「我愛閱讀100天」等9大活動,推動全民閱讀和鄉風文化發展,同時結合「掃黃打非﹒綠書籤」活動,通過開展圖書分享會、綠色閱讀手抄報比賽等方式,為未成年人營造風清氣朗的健康文化環境。(記者 龔彥)

【來源:懷化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耕讀傳家興文化 在實踐中學習優秀傳統
    7月20號,由懷化市委宣傳部、懷化市農業農村局與市新華書店聯合舉辦的懷化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農耕文化暨「掃黃打非﹒綠書籤」活動在我縣舉行,推動鄉風文化、健康文化在五溪大地遍地開花。活動現場,一完小5-6年級的22名學生,在新晃古夜郎侗族農耕文化博物館館長的解說下,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驗農耕文化知識。參觀完後,舉辦單位為學生們贈送書籍。新晃侗族自治縣一完小5年級學生 毛瑞寧 : 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東西就是侗族的服飾,令我大開眼界。
  •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 2020-07-20 11:08:28   來源:網絡
  • 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朗聲四起,大喇叭+農家書屋形成推動合力
    9月23日,由中宣部印刷發行局、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指導,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新聞出版局、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出版集團承辦,中國農業出版社、黔東南州委宣傳部、劍河縣委宣傳部協辦的「耕讀傳家興文化脫貧攻堅小康年——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閱讀推廣示範活動
  • 從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土壤中發展的耕讀文化
    從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土壤中發展的耕讀文化耕讀文化:是中國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為價值取向,形成了一種"耕讀文化"。孔孟的觀點,應作其在兩千多年前的農耕文明時代,已有了清醒的社會分工意識,只是希望與引導更多人學習詩禮,以令社會更加美好,若進行指責,應是曲解了孔、孟原話本意。中國耕讀文化孕育了眾多的農學家,產生了大量的古農書。中國古農書,其數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國家少有的。古代的農書大都出自有過耕讀生活的知識分子之手。
  • 耕讀傳家 小康路上書香盈——河西村開展「我是自然小行家」閱讀體驗活動
    7月31日,一場以「耕讀傳家興文化 脫貧攻堅小康年」為主題的「我是自然小行家」閱讀體驗活動在潛山市天柱山鎮河西村瓜蔞種植基地火熱進行,本次活動由天柱山鎮婦聯
  • 字裡行間|耕讀傳家: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這則古訓被不少家族奉為家規家訓,寄寓著長輩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重視耕讀?今天,我們來說說詞語「耕讀傳家」。
  • 農耕主題教育 | 人文與發展學院舉辦農耕文化調研活動
    本網訊 9月21至22日,為慶祝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我校人發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系何慧麗教授帶領7位同學組隊赴河南省蘭考縣進行集體化與合作化經濟調研,開展農耕文化調研活動,並舉辦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農耕文化研學基地」揭牌儀式。
  • 農民豐收節:弘揚農耕文化的重要一環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傳承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一度被社會所遺忘,傳統農耕文化「無用論」「落後論」不絕於耳。一直關注傳統村落保護的中國民協名譽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認為:「不要認為農村的文明一定落後於城市的文明。」其實在農耕時代的村落裡,不乏有先進科學的村規、村約、村俗等治理之道。從耕讀傳家的農耕生活傳統中,能夠提煉出許多發人深省的東西來。
  • 弘揚優秀農耕文化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繼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文化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全會精神要求,從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傳承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和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做好鄉村文化建設工作,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李偉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倡導誠信道德規範,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
  • 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
    大別山位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處,橫跨鄂豫晥三省,包括三省三十多個縣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地理單元。這裡民風淳樸敦厚,素有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社會文化風尚,悠久的地域文化傳承煥發出熠熠的人文光彩,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
  • 頭條| 這場親子活動讓孩子家長們在詩情畫意中感受「耕讀傳家」
    頭條| 這場親子活動讓孩子家長們在詩情畫意中感受「耕讀傳家」 2020-05-18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耕讀文化」是什麼?河南投資超2億,建一處耕讀小鎮卻瀕臨倒閉
    濮陽市西北郊區有個耕讀景區,叫班家耕讀小鎮,屬於城市基礎設施和農村文化旅遊項目。當時投資超過2億,現在運營差,遊客稀少。小鎮定位為北方的農耕讀景區,主題是宣傳傳統農耕生產方式和「仁、義、禮、智、信」的文化,非常符合中國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觀,但為什麼到了2017年才蓬勃發展起來?在我看來,由於班家耕讀小鎮初期存在業態單一、缺乏特色產業聯動和專業運維支撐等問題,在短暫的新鮮感過去後,人們逐漸退出了視野。
  • 缺一種耕讀傳家的精神,缺一種文化補充和輸入
    不缺吃喝,而是缺一種耕讀傳家的精神,缺一種文化補充和輸入。之前回到農村老家,有四點直觀的感受,一是記憶中的很多樹沒有了,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和房子,環境改善了;二是年輕人少了,村裡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顯得很冷清,年輕人都在外打工掙錢;三是飯桌上的菜餚更豐富了,老百姓日子富裕了;四是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各種現代化家電家具,生活水平提高了。
  • 古宅大院中的耕讀文化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在許多大院和古舊住宅的匾額上,很容易見到「耕讀傳家」這四個字。「耕讀傳家」指的是既學做人,又學謀生。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耕讀傳家」可謂深入民心,成為中國農耕社會的一種生活境界和美好嚮往。在山西的古宅大院中,處處可皆有耕讀文化。在聞名遐邇的王家大院宅院,匾額楹聯構成了一道底蘊深厚的「風景線」,駐足品味,令人叫絕。其書寫,有行書,有隸書,有篆體,有章草;其造型,有竹型聯、秋葉額、書卷額、摺扇額;其內容,或頌德,或言志,或垂教。在整個大院裡,凡廳堂必有楹聯,凡門戶必有匾額。
  • 《農耕文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中國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類型。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遊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 貫徹「文化微治理」模式,激發農耕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農耕文化進行了重要的闡述,他指出: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軟實力。12月2日,導讀人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培養辦主任廖蕾,以「發揚中華優秀農耕文化,助力鄉村社會治理」為交流主題,在全國政協書院「新時代鄉村振興」湖南讀書群與湖南省政協委員們繼續重點學習《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論述摘編》中的第七章「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化」,圍繞如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農耕文化、如何用中華優秀農耕文化推動鄉村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討論。
  • 啟動|河南省鄉村旅遊活動暨2020鄭州文化旅遊惠民消費第二季啟動
    、中國移動鄭州分公司、中國聯通鄭州分公司協辦的「最美鄉村·我的家」河南省鄉村旅遊活動暨2020鄭州文化旅遊惠民消費第二季啟動儀式在鞏義長壽山景區舉行。  2020鄭州文化旅遊惠民消費第二季活動圍繞「尋美綠城、樂享鄭州」目標,以「鄭好旅遊、鄭好休閒、鄭好購物、鄭好讀書、鄭好觀演、鄭好夜遊」六大板塊為主題,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和組織開展系列文旅節事活動,激發群眾文旅消費潛力,
  • 東營市利津縣2020年東津渡文化旅遊季暨第七屆「綦家嘴」鄉村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2日訊8月22日,東營市利津縣2020年東津渡文化旅遊季暨第七屆 「綦家嘴」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眾多市民遊客來到綦家夾河現代農業觀光園休閒採摘、品味豐收果實、感受田園風光。近年來,利津縣秉承「兩山」理論,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堅持開發與治理相結合,謀劃推進沿黃鄉村振興產業帶建設,進一步彰顯文化旅遊資源特色,完善文化旅遊產業體系。
  • 華龍直播回顧丨2020重慶網絡安全宣傳周暨重慶網民文化季啟動儀式
    華龍直播回顧丨2020重慶網絡安全宣傳周暨重慶網民文化季啟動儀式 2020-09-14 17: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廊坊市城區2020文化旅遊季活動正式啟動
    6月10日,廊坊市城區2020文化旅遊季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成功舉行。圖為活動現場。河北新聞網6月10日訊(通訊員郭京泉 河北日報記者霍相博)今天上午,廊坊市城區2020文化旅遊季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