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國際化加速開啟 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短期看到...

2020-12-12 和訊外匯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到2030年,人民幣也會逐漸取代英鎊,變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我們預期佔比在7.9%左右,比現在的1.76%有一個大幅的上升,但和現在其他兩大主要全球支付貨幣——美元(40%)和歐元(34%)的距離還是非常大。」花旗銀行在最新的研報中預期。

從幾個數據指標可以看到過去十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成績,比如人民幣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在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後面,佔全球支付貨幣的1.76%。人民幣在中國貿易結算的份額於2015年一度達到29%,在2020年第二季度這個比例是14%左右。自從2015人民幣加入SDR以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份額從2016年的大概1%左右增到現在的2%,但相比美元的60%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時值「8·11」匯改五周年之際,在中美脫鉤愈演愈烈的壓力之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再度加速。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近期的媒體交流會中表示,破除美元壟斷,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要積極推動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和支付的貨幣,同時要考慮到讓海外機構投資人配置更多的人民幣資產,這也要求中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更加國際化,未來中國的金融機構是真正能夠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最主要的因素。

基於此,劉利剛看好人民幣和中國債券市場。其預期,短期人民幣會逐漸升到6.9。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海外機構資本大幅流入,同時中國資本帳戶的開放還是相對慎重,中長期比如在2025年,劉利剛認為人民幣匯率會在5左右。

經濟觀察網:過去十年,人民幣國際化經歷了兩個很不一樣的時期,2010年至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而2015年至2018年底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顯著放慢。您的最新研報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將加速,背後的動因是什麼?

劉利剛:中美金融脫鉤的風險和外部貨幣政策環境造成了人民幣在今後必須加速國際化的進程。首先,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政策信號已經變得非常明確,在陸家嘴(600663,股吧)論壇上人民銀行易綱行長已經說了,在今後上海應該對人民幣的資本項下可兌換先行先試。這是中國政府在逐漸推動資本帳戶開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信號。信號明確的背景是現在中美關係非常緊張,下一步中美金融脫鉤的風險確實在加劇,也帶來以下風險,比如,現在美國推出的「香港自治法」,其中關於對個人的制裁和香港金融機構的制裁的規定,這可能會使一些香港金融機構在獲取美元的流動性方面帶來障礙,甚至會被剔除於美元為主的跨境支付系統SWIFT。最近美國財長努欽表示,如果中概股不能滿足美國的會計準則要求,2022年要從美國的證券交易所退市。中美金融脫鉤的風險之下,中國需要考慮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對衝美元流動性的短缺,一個比較好的對衝方式是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外部貨幣政策環境又回到了2008-2009年的狀況。2008年金融危機,美聯儲很快把政策利率降到0,同時美聯儲也進行了量化寬鬆,這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美聯儲也做了同樣的事。這次的政策的反映和力度是超過08、09年水平的,我們現在又回到一個流動性泛濫的國際貨幣環境。

今後一段時間,人民幣會有進一步升值的壓力,特別是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完全開放,外資在中國資本市場來配置資產變得更加便利,如果不做相應對衝的話,人民幣的升值將會非常快,同時大幅的資本流入也會造成進一步的資產泡沫的攀升。

經濟觀察網:人民幣國際化會在哪些方面加速?未來可能會有哪些制約因素?

劉利剛:央行和外管局對中國資本帳戶的管制逐步放鬆,2018年以來,央行、外管局已出臺一些新的政策來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比如QDLP和QDIE的試點方面在深圳和上海進行,在2018年4月份QDII重啟等。今年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以前海外的機構投資人要到中國來投資人民幣資產在匯出收益時,不應有貨幣的錯配。比如以前的規定是100萬美元到中國來投資,出去的時候90%還是以美元的方式出去,現在對幣種的要求不復存在。海外機構投資人想匯出收益,完全可以用人民幣一次性地支付到他的海外營運中心,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或者倫敦。這樣一些放鬆的政策可以便利資本流入,同時也使人民幣的流出變得更加便利。

在貿易方面,今年寶武鋼鐵公司已經可以和全球主要三大礦山用人民幣來做鐵礦石的進口,中國每年大概要進口1000億美元的鐵礦石,如果都用人民幣來做的話,等於每年中國可以支付出去的人民幣大概是7000億人民幣,這將是非常大的一個規模。這些錢到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後,這兩個國家也可已用收到的人民幣直接從中國進口他們所需要的製造業產品。另外一個主要進口商品是石油,現在中國和一些海灣國家已經用人民幣做交易,和俄國的石油交易也是大部分用人民幣。現在中俄的貿易只有46%用美元,其餘是人民幣交易。

今後,如果中國的大部分進口可以用人民幣來支付的話,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的領域將會變得更加重要,海外的人民幣資金池將會變得越來越大。中國香港、倫敦、新加坡可能會變成全球更加重要的人民幣交易的中心,這樣也會助推人民幣進一步的國際化。

另外,金融基建大幅的加強也為國際化鋪路,中國已經建立了跨境人民幣的支付系統(CIPS),160個國家都可以用這個交易系統來接收人民幣,今後在深度方面加強的話,確實可以逐漸的挑戰現在的SWIFT和CHIPS這兩個支付系統。 雖然,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方面非常領先,短期內還是比較難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但是中長期隨著各個主要央行都開始用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將來的互聯互通就會變得比較容易,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基建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有很長的道路才能走完,制約人民幣變成全球主要的支付貨幣的因素可能有這樣一些:第一,雖然中國在繼續開放資本帳戶,但是我們在資本帳戶開放的過程中還是非常謹慎。我們要避免其他國家在資本帳戶開放過程的危機,因為在監管能力跟不上的時候,資本大幅進入、大幅流出會造成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甚至出現金融危機的狀況。第二,我們要看到,中國經濟還有一些結構上的脆弱點,我們的經濟結構還不是很平衡,同時我們的公司債務,特別是國有企業的債務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還是比較高,在監管方面,在透明度和政策變化方面也跟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會使海外的機構投資人不會把很多的資產配置到人民幣資產上。第三,中國的銀行系統在今後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壞帳,這個過程中銀行系統還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為主,它的國際化程度肯定會受到一定製約。中國的四大銀行的國際化還缺乏一些國際化的人才和產品,所以這也是制約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原因之一。

經濟觀察網:現在美聯儲利率比較低,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的情況下,外資會持續流入中國。現在哪類資產對外資來說更有吸引力,外資流入會受到中美脫鉤的影響嗎?

劉利剛:我們確實看到海外機構投資人在積極地加大人民幣資產的配置。從資產類別上,股市、債市都是他們進入的首選,這要看海外機構投資人基金的投資模式,有一些基金是股票為主,肯定是進入中國的股市。另外是一些固收類基金,中國的銀行間債務市場應該是他們的首選。因為中國貨幣政策的放鬆,再加上中國經濟是第一個走出經濟衰退的主要國家,中國股市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牛市,很多的海外機構投資人非常願意增加在人民幣資產上的配置。債市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中國的利息相對比較高,中美、中歐、中日的利差比較大,如果用十年期國債作為一個標的,現在中美的利差有220個基點,和日本、歐洲歐元區的10年期國債的利差可能在300個基點左右,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配置中國的債市也是一個收益率相對比較高的投資。

我們也已經看到美國政府的一些政策對美國機構投資人的影響,比如要求美國社保基金不要投中概股,或者是投中國A股。但是,對歐洲、日本投資人來說,我們並沒有感到有這樣的政治影響。其實中長期的養老基金還是要給退休人員提供相對比較高的投資回報,如果政治因素太強的話,退休基金也會失去很好的投資資產,退休人員利益會受到損失。政治幹預是有,但是不會成功的。這些政策也會轉變。美國到11月份大選,不同的大選結果也會影響現在美國政府的政策,將金融資本的武器化這樣一些極端的政策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轉向。

經濟觀察網:2015年的時候,跨境資本的大幅流動造成了人民幣的快速貶值,現在再進一步加大資本帳戶開放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風險,您是怎麼評估這個風險?

劉利剛:確實這個風險存在。現在中美、中歐的利差非常大,同時再加上中國現在資本市場基本向海外機構投資人開放,他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來配置人民幣資產的能力在大幅上升,我們在今後一段時間可以看到更多資本的流入。資本流入會造成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是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是資本資金大規模進入股市、債市,也會造成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資產泡沫的攀升。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政策可以對衝這樣的風險,一是要鼓勵資本流出,使淨流入不會變得很大。我們應該鼓勵人民幣支付出去,這樣一來會減弱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另外,今後是不是央行應該進一步把比較高的利息調下來,這樣一來,加上風險的因素來看投資回報率的話,如果說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回報率不比美元、歐元、日元高很多的話,也會抑制大規模的資本流向中國。

雖然說央行比較擔心把利率降下來,一部分資金可能又回到房地產市場上去,催生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利息的高低並不是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現在中國居民資產配置的選擇比較少,同時中國的儲蓄率又非常高,在前近二十年,至少配置房地產投資沒有錯,國內居民有比較強的購房欲望。但是這樣的購房欲望,不可能通過利率政策抑制住,必須通過一些宏觀審慎的政策來才行,包括稅收、限購等等。我們不應該因為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又重新回暖就認為現在利息已經很低了,從實體經濟來看,經濟復甦還是不均衡,特別是在需求端也是比較疲弱,我們認為央行在今後還是要有降息的必要。

降息可以抑制下一步金融風險的產生,同時對支持實體經濟有很大的幫助,我認為貨幣政策放鬆現在還是難言退出。

經濟觀察網:市場上現在傳聞紛紛說香港可能會被美國踢出SWIFT系統,這個可能性會有多少?

劉利剛:總的來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小的但是市場震蕩很大的尾部風險(tail risk)。這是一個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政策,美國財政部要做這樣制裁的話,必須考慮美國金融機構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利益,其實中美之間在商品貿易上有很大的不平等,但是在服務貿易方面,美國對中國有很大的貿易順差,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方面。其實在這方面,美國金融服務業在中國內地、在中國香港的利益遠遠超過中國金融業在美國和中國香港的利益,所以說這是一個要慎重考慮的政策。

這樣一個政策其實對美元在全球的霸權也是非常不利的,香港市場是一個非常大的美元市場,大概有非美本土交易的30%, 因為香港的匯率制度是以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所以香港的整個金融系統是以美元為主的體系,如若美國的制裁措施在今後會造成聯匯制度的改變,比如像新加坡那樣的一個以一攬子匯率為主的匯率制度,香港不用以美元為主的聯匯制度的話,對美元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同時這樣一個政策如果說在大選之前出臺的話,一定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規模的振蕩,這樣的振蕩對美國金融系統也是一個衝擊,其實這對川普總統連任是完全不利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基準(baseline)風險。雖然金融機構應該考慮使用對衝工具來規避一部分尾部風險,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基準的風險。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 短期看到6.9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國際化加速開啟 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短期看到6.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到2030年,人民幣也會逐漸取代英鎊,變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我們預期佔比在7.9%左右,比現在的1.76%有一個大幅的上升,但和現在其他兩大主要全球支付貨幣—
  • 花旗銀行劉利剛:弱美元將持續至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將會加速,2030...
    近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分享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市場的看法。他指出,目前弱美元的貨幣環境會進一步加快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而中美摩擦的潛在風險與外部貨幣政策環境的變化促使人民幣在今後必須加快國際化進程。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升值至6
    疫情之下,中國出口屢創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離岸和在岸市場延續升值勢頭。2021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如何?接下來人民幣的匯率將如何走?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近日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線上交流會上指出,花旗銀行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有望達到8.2%的增速。
  •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7關口,人民幣為何快速升值?
    9月中下旬,受海外疫情變化影響,美元一度小幅走強,9月底以來重回貶值通道。他進一步稱,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內因是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經濟優勢凸顯、中國貨幣政策定力較強、中美利差處於高位,理論上都有利於人民幣升值。「近來央行對人民幣國際化宣傳不多,但實際上人民幣國際化已經重新啟動。這決定了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大方向是升值。」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花旗劉利剛: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8.2% 走勢為前高后低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於1月9日-10日在上海舉行。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出現並演講。劉利剛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的推出,經濟活動的恢復和基數效應,大部分投行對今年的經濟形勢都相對樂觀。
  • 升值壓力不減 人民幣匯率破6概率幾多?
    儘管連日來人民幣雙向波動不斷,但市場多認同人民幣升值壓力持續,有關人民幣匯率破6的話題也引發熱議。在人民幣的強走勢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管控面臨更大挑戰。破6猜想「人民幣匯率破6隻是時間問題。」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日前在上海出席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時表示,當前,美國長期維持超低利率,歐洲和日本實行負利率,人民幣資產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資產,並將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池子」由70萬億元增至160萬億元的規模,迎來權益投資的黃金十年。而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的增長也會帶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 摩根史坦利預計到2021年底人民幣可能會升值至6.6
    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上演「過山車」行情。前5個月,人民幣匯率幾乎單邊下行,一度跌近7.20關口。6月之後人民幣匯率走勢止跌回升,升值預期日益增強。在剛剛過去的8月,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累計漲幅已達1.8%,為去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進入9月,人民幣升值也沒有停。
  • 人民幣大幅升值 兌換10萬美元省5萬人民幣
    短期波動概率較大長期升值勢頭不變什麼力量在推動人民幣快速升級?花旗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還補充了內外部影響因素,包括中國央行利率政策的影響,中國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供外國機構投資人參與,富時羅素全球政府債券指數納入中國國債將吸引資本流入中國債市等。但從全球主要貨幣來看,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並不算太強,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考慮到3月23日美聯儲宣布無限量QE後,美元開始貶值,故將3月23日設為基準日。
  • 花旗:因海外資金追逐中國資產 人民幣匯率或升至6
    隨著中國領先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資金正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債市和股市,花旗(Citigroup Inc.)預測,這可能將推動人民幣匯率在明年升至6。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2021年將有大量海外資金追捧人民幣計價資產,因為這些資產的收益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 人民幣明年可能創1993年以來高,花旗預計兌美元升破6
    在資金持續流入中國債市和股市下,花旗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指出,2021年外國現金會湧入以人民幣計價資產,原因是這些資產收益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他預期人民幣兌美元明年底前或升值10%至6元人民幣兌1美元甚至更高,是1993年底、即近30年以來最高價位。
  • 花旗:因海外資金追逐中國資產,人民幣匯率明年或升至6
    來源:財聯社APP隨著中國領先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資金正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債市和股市,花旗(Citigroup Inc.)預測,這可能將推動人民幣匯率在明年升至6。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2021年將有大量海外資金追捧人民幣計價資產,因為這些資產的收益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他預計,到明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下跌10%至6,甚至更低。
  • 美元指數8月19日創逾兩年新低 人民幣成為全球最穩定貨幣之一
    央行最新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截至2019年末,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分別升值32.3%和46.7%。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 人民幣升破6.8 不到四個月漲4000點 是否進入升值通道?
    這是否意味著人民幣匯率進入了長期升值通道?專家認為,下階段美元走勢仍存不確定性,對於現在是否形成人民幣長期升值趨勢應謹慎看待。不過,基於目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態勢等因素來看,人民幣至少將在年底前繼續維持強勢。
  • 進入6.4時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7月升值超10%,換10萬美元虧6.6萬...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今年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但是升值幅度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他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在6.4-6.6之間浮動。這種微小的增值幅度,對於出口行業和製造業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 2020年美元走勢解讀:為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
    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美元持續走弱等因素助推了人民幣匯率的這一波漲勢。「目前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基本與預期相符。」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表示,在全球貨幣寬鬆「大放水」和國際疫情形勢仍舊嚴峻的情況下,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加快,經濟增長動力逐漸強化,消費、投資、生產等經濟指標不斷好轉,內生增長動力增強。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原因何在? 2020年美元走勢解讀
    9月2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76,較上一個交易日調升122個基點,至此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七個交易走高,創下自2019年5月14日以來的最高值。匯率大漲原因何在?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美元持續走弱等因素助推了人民幣匯率的這一波漲勢。「目前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基本與預期相符。」
  • 3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狂飆3000多點 人民幣將開啟升值牛市?
    9月1日,在安信證券2020秋季投資策略會上,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直言,未來人民幣將會進入較長的升值過程,也許很快就會開始,升值時間會相當長。 同一天,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發表針鋒相對的觀點:不看兩大「緊約束」基本背景,來談當下人民幣的升值,都是瞎扯。
  • 美元指數創逾兩年新低 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91
    8月2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跳漲逾100點,升破6.91關口,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逾50點,升破6.90關口。截至10點05分,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報6.9060、6.8997。
  • 人民幣升值目標位在哪?華爾街大行紛紛唱空美元,花旗稱:2021年或跌...
    此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以及較樂觀的中國經濟數據,支撐人民幣升值趨勢延續。華爾街大行紛紛唱空美元在德意志銀行對美元的看法突然轉變後,華爾街大行也紛紛加入了唱空美元的行列。無獨有偶,作為美國最大銀行之一,花旗銀行對美元也高度看空。花旗銀行周一表示,廣泛分發新冠疫苗來抗擊疫情以及貨幣政策的持續寬鬆,可能導致美元明年貶值多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