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今日頭條文章推薦機制:什麼樣的頭條文章更受青睞?

2021-01-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文章通過分析今日頭條的用戶特點和傳播機制,從而總結頭條號內容運營的一些方法論。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有所收穫。

今日頭條作為目前眾多網絡媒體從業者的首選內容分發平臺之一,其推薦機制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表面上相差無幾的文章,有效數據的差距有時候能達到十萬甚至百萬級別,著實成為了KPI考核中的一個重大不可控因素。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頭條的用戶特點和傳播機制,告訴你這個」未解之謎「的一部分真相。

今日頭條的特點

今日頭條是一個開放內容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內容由算法推薦,對用戶來說,獲取感興趣內容的效率變高了;對內容生產者來說,內容能精準到達更多受眾,但與用戶之間的聯繫卻變弱了。這種模式下,用戶只屬於平臺,自媒體想盈利只能依附平臺。

微信公眾號則是一個中心化內容平臺,每一個公眾號都是一個中心,閱讀量直接受粉絲的數量影響,優點是與粉絲之間的互動更強。用戶屬於平臺,也屬於每一個公眾號,因此公眾號官方可以通過廣點通盈利,自媒體也可自接廣告盈利。

所以,你會看到再差的內容在公眾號裡都會有一個基礎閱讀量,而在頭條號裡會被算法過濾,難以形成閱讀量。相反,如果公眾號粉絲少,好的內容不能保證閱讀量,但在頭條號裡會被推薦給更多的人。今日頭條在今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日活達到7800萬,平均日使用時長76分鐘。閱讀量可觀。

但想要閱讀量高,首先應該了解今日頭條內容傳播機制。

算法推薦三部曲1、首先是審核

頭條的算法裡包含一個可被攔截的內容庫,出現匹配的內容審核就不通過。標題和正文都可能是不過審的原因。

標題太誇張,【竟然XX】、【吊爆了,XX】,或者是敏感詞彙,【天朝】、【金三胖】等這類信息會被退回修改。甚至有些詞彙出現時,系統會提示無法提交。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文章第一次沒有過審,會退回修改;以個人發布經驗來看,文章再次過審也不會被推薦。

文章過審後,作者也可以進行修改,提交後重新審核,頭條官方的說法是發布後反覆修改不利於文章的推薦。建議作者不是大錯誤就不修改,提前檢查好文章,一次到位。

2、其次消重處理

消重能夠優化用戶體驗,對於每一位用戶,同類主題文章看一篇就夠了。而頭條用戶興趣主要根據用戶點擊來判斷,如果每次都推薦相似的文章,勢必體驗不佳。另外,這也是保護原創的一種手段。

消重機制主要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申明原創,這篇文章就會作為主要推薦,後來的抄襲者就會被消重,由於這一切都靠算法抓取文字片段,洗稿操作適合也會繞過算法。

二是沒有勾選原創,或者原創沒通過,先發就不一定有優勢。在時效期內(24小時、72小時、一周,根據新聞熱度的不同來定)頭條可能選擇更權威的號作為來源。也就是說,一則相似度很高的內容,自媒體先發,沒有申請原創,像央視新聞這種權威媒體後發,頭條選擇央視新聞的可能性更大。

除了正文,標題和封面圖同樣會被消重。如果後臺顯示推薦量為零,那就可能是文章被消重處理掉了。

另一類是相似主題消重。

一般出現在跟熱點,媒體、自媒體都會從不同角度挖掘熱點背後的信息,但背後信息畢竟有限。前面也說到公眾號是中心化平臺,不同公眾號聚集的人相對封閉,即使相同的信息也能獲得不錯的閱讀量。而頭條是去中心化平臺,只需要幾篇文章覆蓋到整個事件就行了。

所以,在今日頭條上搶熱點,一是速度快,頭條號甚至優先於公眾號發布;二是角度獨特,類似高能E姐寫王寶強事件這種。

3、最後是推薦

用戶在通過社交帳號登陸時,算法會解讀用戶興趣,形成用戶畫像,根據用戶畫像來推薦感興趣的文章。在用戶使用過程中,算法會根據用戶的點擊、搜索、訂閱等行為優化用戶畫像。

如果用戶不登陸,頭條會推薦一些大眾化的內容,再根據用戶點擊來確定用戶畫像。

文章經過審核和消重後,會分批次推薦給用戶。

首先推給最感興趣的用戶,然後根據這批用戶的反饋信息決定下一批的推薦量,反饋信息包括點擊率、收藏數、評論數、轉發數、讀完率,頁面停留時間等,其中,點擊率佔的權重最高。

首輪推薦後,如果點擊率低,系統就認為文章不適合推薦給更多的用戶,會減少二次推薦的推薦量;如果點擊率高,系統則認為文章受用戶喜歡,將進一步增加推薦量。

以此類推,文章新一次的推薦量都以上一次推薦的點擊率為依據。此外,文章過了時效期後,推薦量將明顯衰減,時效期節點通常為24小時、72小時和一周。

如此來看,要實現高閱讀量,提高文章的點擊率很重要。

什麼樣的文章適合頭條?

先看看今日頭條用戶畫像。

從年齡、城市分布來看,18-30歲人群佔到近86%,二線城市及以下佔近73%。18-23歲主要是大學階段,24-30歲則多是職場執行層,同時又處在競爭相對不那麼激烈的小城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閒。

閒就需要娛樂,頭條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這部分需求,同時又提供大量的新聞資訊,滿足用戶獲得信息的需求。

根據頭條發布的2016移動資訊行業細分報告可以看出,今日頭條娛樂興趣用戶佔全平臺總量68.29%,佔比排名第一。其中視頻類閱讀量增速最快,整體閱讀量最高。此類內容在發布時可優先考慮視頻,其次是圖文。

娛樂類受熱點事件影響很大,比如去年八月王寶強離婚案,帶動整月數據提升。可見跟熱點的重要性。


佔比第二是的社會類資訊,達67.29%。社會類主是通過圖文閱讀。但自媒體發布社會類內容審核難通過,大部分內容由主流傳統媒體提供。三月份有兩會,又有「薩德」熱點事件,這應該是今年社會類資訊閱讀量較高的時期。


佔比第三的是搞笑類,佔46.56%。主要閱讀形式是視頻。95.73%的文章在1000字以下,文章短是搞笑類傳播廣的一大特點。

還有時政類、情感類、健身類、汽車類興趣用戶佔全平臺總量超過20%。

可以看出,頭條用戶喜歡的內容多是消耗時間的內容,而對於知識類乾貨等幫用戶省時間的內容則不是那麼受歡迎。

具體哪些文章是高閱讀量的呢?

以科技類為例,選擇創業邦、虎嗅網、36氪三家頭條號最近的高閱讀文章進行對比。從內容上來看,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高閱讀文章大多與知名人物或公司有關,比如董明珠、柳傳志、劉強東、汪小菲、京東、華為等。高閱讀文章標題中都傳遞出情緒。「非把你廢掉不可」、「人生無非過客匆匆」等,尤其是創業邦的文章,他家的文章閱讀量也相對另外兩家更高。高閱讀文章標題利用人的好奇心引發點擊。比如「莆田共享單車19天丟失76%,嚇跑投資人!然而事實卻是」、「京東十年,劉強東一人之下,內部權力的兩股勢力、三次更迭」等。

科技類文章一般篇幅較長,因此文章的結構要特別清晰,符合人的閱讀習慣。在上述高閱讀文章中,大多文章在關鍵位置或承轉起合處用加粗提醒注意,這樣更有利於讀者捕捉重點。另外,插入圖片也是很好調節閱讀疲勞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頭條的推薦機制使得標題佔的權重非常大。比如這篇「任正非回應清退老員工:華為沒有退休金,不養吃白飯的人」,內容是新聞資訊的聚合,通常這類文章閱讀都很低,但配上有吸引力的標題後,絲毫不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熱情,評論裡皆是對華為的看法。

除了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外,在推薦機制方面還有一些原因影響閱讀量。頭條官方的解釋有這5種情況:

文章話題過於冷門、生僻,涉及領域與主流群眾有一定距離,導致潛在用戶群很小,形成不了大規模推薦;內容供大於求。比如跟熱點,就會出現很多相似的內容,雖然受眾足夠多,但分到每一篇的推薦量就很少了;時效性短的文章,推薦時間也很短,推薦量較低;在推薦量增長沒達到一定數量級,即使點擊率較高,文章閱讀量也不會高,因為內容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驗證。在後續的推薦中,如果推薦量持續攀升,閱讀量可能會穩步增長。帳號內容垂直度較低,不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文,機器算法會重新識別分類再進行推薦,時間上會延長。如何為公眾號或產品導流?

導流就比較難,導流的關鍵除了閱讀量,就是轉化率。

而這轉化率是相對較低的。由於頭條粉絲數小於2W無法開啟外部連結,導流到其它網站的通道基本被阻斷。如果要讓用戶在閱讀中關掉今日頭條,打開微信搜索名稱關注公眾號,顯然這個複雜的過程會流失大量用戶,效果也不會太好。況且頭條對文章中明顯出現推廣公眾號字樣也有一些限制。

持續輸出優質內容能「打動」用戶,讓用戶有足夠動力關注公眾號或產品,但見效慢。也有一些技巧來提高轉化率。比如在文章興趣高點時,推出更多細節內容,但需要用戶關注公眾號後才能看到。

如何利用頭條號盈利?

目前,頭條給頭條號作者提供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廣告分成,針對優秀自媒體的千人萬元計劃,商品返利,讚賞4種方式。

今日頭條官方公布的2016年12月份廣告總收入3607萬元,數字雖大,但分到每個頭條號的收益也並不一定很多。

從後臺數據來看,廣告分成收入的多少取決於廣告展示量。而影響廣告展示量的因素是閱讀量和能否讀完文章。

所以,第一個提高收入的方法就是文章儘量短,1000字左右,也是適合手機屏幕的長度。第二個當然是提高閱讀量。

其次是原創功能,頭條官方宣稱開通原創後,收益翻倍。這是扶持原創的運營手段,但到現在還適不適用就不得而知。從去年開始,頭條開始砸10億扶持短視頻,這意味著短視頻能獲得更多推薦量,扶持加高推薦量的雙重作用下,收益相對更高。

另一個可以分成的是淘寶客模式,頭條號自行選擇商品添加到文章中,用戶購買後,該頭條號就能獲得相應的佣金,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為此我刷了幾天的頭條,但都沒有看到文章裡有商品推廣。

讚賞也是一個獲得收益的渠道。但今日頭條是免費閱讀軟體,用戶缺乏支付的習慣,金額不會太高。

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盈利方式,畢竟頭條要保障源源不斷的內容,當然得給自媒體一些甜頭。

總結

今年是短視頻爆發的一年,頭條在這方面也有動作——砸10億補貼。同時在App首頁開設陽光視頻入口,可見其扶持力度,在短視頻推薦量上力度會加大。內容分發也可以隨大勢。

 

本文由 @瓦力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今日頭條推薦規則,打造閱讀量100萬+的爆款文章?(萬字乾貨)
    今日頭條概況不管去哪個平臺折騰,咱都得先摸清楚它的底細。據今日頭條官方——截至2017年1月,激活用戶近 7 億,其中月活超 1.75 億,日活過 7800 萬,單用戶每天啟動超過 9 次,使用時長超過 76 分鐘。啥意思呢?人很多,流量足。今日頭條的最大特點就是針對內容的智能算法推薦。
  • 賣潮鞋的微商如何通過今日頭條引流?怎麼利用今日頭條快速引流?
    據數據統計,今日頭條的日活躍用戶已超過7億,且仍然在不斷地攀升。同時,今日頭條的用戶覆蓋範圍較廣,且有著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再加上,潮鞋是屬於衣食住行中的其中之一必需品,任何人都離不開它。所以,在今日頭條推廣有利於曝光以及轉化。 2、消費能力高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消費時也越來越注重質量。他們喜歡買有知名度的大品牌。
  • 微博頭條文章引流的方法
    只能說,微博的互動還是基於發布微博的,文章相對的用戶互動習慣沒那麼高。發布頭條文章就很簡單了,在微博首頁的編輯框裡點頭條文章就能跳轉:微博有條件加V認證的還是建議去加V,藍V好過黃V,有就是企業認證會比個人認證好,發布頭條文章時,推薦排名會好一些。
  • 今日頭條有關女排的文章審核,「罪名」莫須有!
    本人今天在頭條發布了一篇文章,只是客觀談了從照片看出誰的腿長,從體育運動的客觀規律,談了有關球員的天賦,卻遭到不實舉報,說本人文章引起一些人的不適和反感,請問主編們,新聞媒體有哪篇宣揚正能量的好文章,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有哪篇文章能不引起一些人反感?更奇葩的是:在本人申述後,審核本人文章後,給出的回答是,說本人文章的配圖如何,本人對性感描述尺度過大兩條理由。
  • 抖音推出「相關閱讀」:跳轉今日頭條文章詳解短視頻內容
    如果某條視頻添加了關聯文章,那麼用戶在觀看視頻時,可以通過頁面底部入口,直接跳轉到視頻關聯的文章頁面。抖音方面表示,通過用戶調研發現,很多用戶在看完短視頻後,期望得到事件更詳細的解讀,比如最新進展、深度解析、通盤迴顧。今日頭條上的優質文章可以形成信息互補,為用戶增加信息獲取途徑。
  •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除了推薦和搜索,頭條還有熱點分發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介紹了頭條的熱點分發模式。在他看來,重大熱點新聞就像「熱刀插黃油」,可以輕易穿透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興趣壁壘,能夠有效補充推薦分發、社交分發和搜索分發之外的內容形態。
  • 用戶都在頭條看什麼?《今日頭條內容價值報告》解密
    巨量引擎商業算數中心近日發布《今日頭條內容價值報告》,詳細解讀了今日頭條內容生態,並抽絲剝繭挖掘了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及價值。而頭條號是今日頭條旗下開放的內容創作與分發平臺,具有強大的內容創作和分發能力。 2018 年度今日頭條文章發布量高達1. 6 億,視頻發布量1. 5 億。
  • 抖音推出「相關閱讀」功能,視頻可關聯今日頭條文章
    據了解,用戶觀看已經添加「相關閱讀」的視頻時,可以通過頁面底部入口,直接跳轉到視頻關聯的文章頁面。通過了解短視頻所描述事件的相關信息、最新進展、權威解讀等延展內容,獲取更豐富的信息。「我們通過用戶調研發現,很多用戶在看完短視頻後,期望得到事件更詳細的解讀,比如最新進展、深度解析、通盤迴顧。今日頭條上的優質文章可以形成信息互補,為用戶增加信息獲取途徑。」
  • 被「遺忘」的今日頭條?
    在百度以外,微博、知乎、豆瓣以及字節系今日頭條和抖音正在各個更專注的領域成為用戶搜索信息的優先選擇。並且由於百度搜索中廣告的影響權重過大,一定程度也在將用戶推向別處。而相比於視頻類的抖音和西瓜視頻,字節跳動在搜索廣告領域最成熟的增量還是會在今日頭條。
  • 抖音推「相關閱讀」功能 關聯今日頭條文章詳解短視頻內容
    比如在一條關於「火摺子」視頻下方的關聯文章,就詳細講解了火摺子的起源、成分、對生產生活的作用,以及古人對火種的使用歷程。  用戶觀看已經添加「相關閱讀」的視頻時,可以通過頁面底部入口,直接跳轉到視頻關聯的文章頁面。通過了解短視頻所描述事件的相關信息、最新進展、權威解讀等延展內容。
  • 抖音推出「相關閱讀」功能,關聯今日頭條文章增強內容豐富度
    比如在一條關於「火摺子」視頻下方的關聯文章,就詳細講解了火摺子的起源、成分、對生產生活的作用,以及古人對火種的使用歷程。  用戶觀看已經添加「相關閱讀」的視頻時,可以通過頁面底部入口,直接跳轉到視頻關聯的文章頁面。通過了解短視頻所描述事件的相關信息、最新進展、權威解讀等延展內容,獲取更豐富的信息。
  • 信息創造價值:今日頭條產品體驗報告
    今日頭條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以其智能推薦的算法在眾多新聞資訊產品中脫穎而出。本文作者將從六個方面對今日頭條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通過對今日頭條搜索功能的體驗,筆者總結出兩點感想: 今日頭條平臺資源豐富且時效性快,能夠提供豐富的搜索結果。 今日頭條的結果呈現排列有序,例如筆者搜索丁真,按順序呈現丁真的百科介紹,小視頻、資訊、微頭條等,對比與騰訊新聞的搜索結果呈現方式,明顯今日頭條的讓人看著更整齊、舒服。
  • 頭條號閱讀量高的時段 今日頭條累積閱讀量一萬
    頭條號閱讀量高的時段是什麼時候呢,作品時長才是系統增加推薦權重的主要參考依據。一起來看看今日頭條累積閱讀量一萬吧~
  • 「頭條圈子」能幫今日頭條突破流量天花板嗎?
    文丨高小倩編輯丨張雨忻從智能推薦轉向智能社交的今日頭條,又要開始嘗試搭建粉絲帳號生態。早在今年1月16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就曾發文簡單提到「圈子」功能。最近,頭條號「頭條圈子」正式上線,開始密集介紹該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及運營技巧。據頭條方面介紹,頭條圈子(社區)是為創作者推出的,用於深度連接粉絲的,互動、營銷、變現的工具。
  • 今日頭條趙添:智能分發和粉絲分發是今日頭條未來發展雙引擎
    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表示,智能分發和粉絲分發是今日頭條未來發展的雙引擎。今日頭條將重點發力「微頭條」和「悟空問答」兩個產品。未來一年,今日頭條計劃拿出400億流量,扶持優質微頭條用戶,此外,悟空問答將投入10億元籤約補貼答主。
  • 策略產品案例:「今日頭條」推薦文章模塊的調研與分析 | 人人都是...
    本次調研的目的在於發現「今日頭條」推薦文章模塊中未達理想態的case,並從多維度多方面分析背後的原因,以及進一步給出解決方案與優化建議。本系列文章不講方法論,只分享親手分析的案例。著重展示具體思路,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啟發。調研時間:2018.11調研對象:今日頭條>推薦文章模塊調研方式:抽樣分析調研目標:發現未達理想態case;分析原因,制定解決方案
  • 我分析了200篇文章,發現平臺規律!文章推薦量提升了一百倍!
    其實自媒體的收益來源於閱讀數而閱讀數又完全受推薦量所影響。宇哥我分析了200篇頭條文章,給大家總結了幾點頭條推薦機制的規律。1、怎麼樣才能讓頭條知道你的文章好不好?第一點我們得知道頭條號的推薦量決定了文章的閱讀量,推薦越高閱讀相應的也會越高。我們很多同學都會有這樣的無奈。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一本書可以靠一個KOL的一篇文章帶貨實現多少銷量?答案是:800萬。@腦洞歷史觀 是今日頭條的一位歷史領域創作者,他用一篇文章推《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全平臺流水超過800萬,直接一本書賣爆。這就是今日頭條上KOL營銷的巨大潛力。
  • 頭條號都火爆成這樣了,你還不知道這些套路?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文章的智能推薦系統,除了你內容本身質量以及帳號區別之外,要做好頭條號,最大的關鍵就在於了解其算法推薦規則。 那麼,今日頭條海量文章推薦到底存在哪些套路?對於文章的推薦機制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下面木木老賊就與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些其中的套路。
  • 今日頭條怎麼取消訂閱,今日頭條取消訂閱教程
    我們在使用今日頭條的時候,為了方便期間基本會採用訂閱一些文章信息,這樣每次出現新文章會提前展示,但是我最近發現訂閱的內容沒啥價值了,想取消,怎麼操作。下面我來說下今日頭條怎麼取消訂閱,今日頭條取消訂閱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