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用戶都在頭條看什麼?《今日頭條內容價值報告》解密

2021-01-08 站長之家

月活超過2. 6 億,日活超過1. 2 億,近期權威第三方平臺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再次印證了今日頭條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近年來,移動資訊領域風起雲湧,競爭異常激烈。但今日頭條作為綜合資訊領域的先行者,除了在行業的每一次轉向和升級中保持領先外,市場表現也保持穩固。

巨量引擎商業算數中心近日發布《今日頭條內容價值報告》,詳細解讀了今日頭條內容生態,並抽絲剝繭挖掘了內容本身的影響力及價值。

一、移動綜合資訊跑贏行業賽道,今日頭條表現亮眼日活居資訊類榜首

根據CNNIC《第 43 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 2018 年資訊用戶規模已超過6. 5 億人, 8 成網民都有閱讀資訊的習慣。預計 2019 年全年,移動端的資訊收入規模將達到 451 億。相比於整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明顯觸及到人口紅利天花板的大環境,移動綜合資訊仍在穩步增長, 2018 年用戶增長高達11%。

今日頭條作為綜合信息平臺,表現非常亮眼。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 2019 年 6 月,今日頭條月活達2. 6 億,日活1. 2 億,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次數達到 12 次,領跑行業同類APP。同時,今日頭條是全網TOP10 領先的綜合資訊APP,活躍度領先時段分布於凌晨、午後以及晚飯後。

二、內容生態呈現多元化趨勢,視頻內容超過圖文強勢崛起

截止日前,今日頭條已經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內容生態,成為國家機構、新聞媒體、企業和內容創作者連接用戶的綜合信息平臺。截至 2018 年 7 月,頭條號帳號總數已超過 160 萬,日均內容發布量超 60 萬條,日均內容閱讀/播放量超過 50 億次,國家機構&其他組織帳號超過 8 萬。

值得關注的是, 2018 年 11 月起,今日頭條視頻內容的觀看量超過圖文,且增長趨勢非常的顯著。 2019 年 6 月數據顯示,平臺上視頻播放量佔據頭條整體觀看量超過65%,日均視頻播放量高達到 34 億。顯然,今日頭條的內容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升級特徵。

而頭條號是今日頭條旗下開放的內容創作與分發平臺,具有強大的內容創作和分發能力。 2018 年度今日頭條文章發布量高達1. 6 億,視頻發布量1. 5 億。其中閱讀超過 10 萬+的文章高達 113 萬+,視頻播放量超 10 萬的高達 183 萬+。

強有力的內容創作系統,離不開今日頭條在內容領域的精細化運作。根據頭條指數 2019 年 1 月到 6 月期間的數據顯示,目前今日頭條深耕垂類領域超 100 類,其中體育、汽車日均閱讀量超 5000 萬。深耕垂直領域,滿足用戶多元化的資訊需求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同時,強大的內容創作能力離不開優質的內容來源。為了吸引優質創作著,今日頭條提供了多種內容扶持計劃。從千人萬元計劃到青雲計劃,再到行業知名的金字節獎、金秒獎等,其通過多種方式激勵更多高質量內容創作。目前在頭條號平臺,擁有百萬級別粉絲的帳號超過 800 個。此外, 2018 年度,創作者與粉絲之間的互動也增長了120%,這意味著粉絲的粘性越來越高。

三、用戶都在頭條看什麼?

(1)高線用戶分布顯著,年輕人群更愛夜間頭條

今日頭條的用戶呈現出明顯的「高線」特徵,在用戶體量最大的十座城市中,除了第十名的哈爾濱,均為國內的一線或新一線城市。

有意思的是,18- 30 歲的年輕用戶人群更喜愛夜間看頭條,活躍高峰期為 1 點到 4 點。而 40 歲以上的人群閱讀偏好集中於早晨 5 點- 8 點,以及晚上 17 點- 20 點。而且今日頭條越來越成為重要的信息獲取入口,時事熱點、時政資訊、汽車以及體育類內容用戶關注度較高。

(2)用戶主動搜索意識提高,對汽車搜索熱度同比提升 36 倍

隨著今日頭條搜索體驗的優化,同比 2018 年上半年,用戶主動搜索意識顯著提高。其中,汽車的搜索熱度高達 2000 萬,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36 倍。除汽車外,用戶搜索興趣最高的幾個領域分別是音樂、春節、熱點和星座。

不同的人群搜索內容偏好差異顯著。其中,男性用戶愛體育、汽車、軍事等內容,女性用戶則更愛美食、健康類內容。

此外,通過對今日頭條視頻話題TOP1000 相關話題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特定話題、時政與生活類話題展現量較高,其中#了不起的醫生#曝光量高達 39 億,而#我要上頭條#、#清風計劃#、#真相來了#等都高達 10 億+。

(3)深耕垂直行業:體育、汽車、數碼科技以及旅遊等行業內容增長較快

今日頭條在垂直領域的精耕細作甚有成效。《報告》顯示,體育、汽車、數碼科技和旅遊等垂直類內容近一年來飛速增長,與 2018 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幾大垂類增幅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公益內容與生活場景的融合也成為頭條內容的一大特色,僅 2018 年一年,平臺上公益圖文的總閱讀量就達到了 246 億。

就體育類內容而言,用戶對重大體育賽事表現出了極高的關注度,但也因此使得體育的熱度呈現出較大的起伏波動。 2018 年世界盃期間,體育內容的關注度達到全年的峰值;而 2019 年熱度峰值則出現在NBA總決賽期間。

此外,男女對體育運動的關注點差異也很大,女性更愛健身、減肥的信息,男性則表現出對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的偏愛。在內容領域,足球或者籃球類的頭條號關注度較高。

而汽車內容領域,用戶對汽車品牌及車型的關注度更高。其中,關注中國品牌的數量最多,但對德系和日系的閱讀關注度較高。從車型來說,轎車和SUV的關注度基本持平,電動汽車和MPV也成為用戶的新關注點。

科技領域則呈現出明顯的品牌化特徵,即用戶是通過對品牌方的關注而深入認識這一領域的。阿里,華為,京東和主流手機品牌是用戶的重要關注點,數碼科技領域的重要事件,如雙十一等,也會引起關注度的大幅波動。

另外,旅遊行業表現也非常亮眼,小長假來臨之際旅遊相關內容熱度升溫。「打卡地」、「免籤」、「高鐵」、「民宿」等成為今年躥升較快的旅遊熱詞,而自駕遊稱為上半年關注榜TOP1,出境國家和國內遊熱門城市均發生較大變化。

立足內容分發,深耕垂直領域,今日頭條不斷提升內容品質,深挖平臺內容價值,已逐漸形成一幅清晰、成熟的內容生態圖景。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報告全文,連結:https://index.toutiao.com/pdfjs/view.html?file=//index.toutiao.com/report/download/b8339aac5af8cae7253e526f1534234a.pdf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信息創造價值:今日頭條產品體驗報告
    從年齡分布上看,今日頭條用戶偏年輕化,19—35歲用戶佔比近7成,該年齡段用戶處於精力旺盛、工作壓力大的時期,需要不斷接收新信息便於與外界溝通以及提升自我;35歲以上用戶TGI高,表示該年齡段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使用今日頭條,他們的顯著特徵是處於即將退休的時期,空餘時間充足,打開今日頭條關注新聞成了每日打發時間的好方法。
  • 《今日頭條人群洞察報告》發布,洞悉用戶群體行為激活平臺商業價值
    為進一步完善信息資訊平臺商業應用策略,由巨量引擎營銷中心出品、巨量算數提供數據支持的《今日頭條人群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於近期發布,旨在藉助平臺數據與技術優勢,對今日頭條用戶內容消費行為進行深度調研分析,進一步加深行業對今日頭條的認知,激活更大的商業價值。
  • 信息創造價值: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今日頭條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大數據運算,精準推送用戶所喜歡的內容,同時滿足用戶碎片化利用時間的要求。本文作者對今日頭條競爭對手的發展模式以及特色功能進行對比,找出今日頭條的優勢所在以及以後需要完善自身的地方。
  • 今日頭條發布2019年度數據報告 重慶用戶活躍度高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1月7日,今日頭條發布了《2019今日頭條年度數據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從用戶搜索行為、閱讀創作習慣、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展現了通用信息平臺的價值。報告顯示,重慶用戶活躍度高,多項指標名列前茅。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拓寬內容價值邊界,助力品牌長效增長
    匯聚多元化用戶需求、多品類內容生態的今日頭條,已成為各大品牌與用戶建立深度連接、激發生意新可能的沃土。 從單一平臺到複合生態,拓寬好內容價值邊界 好內容既是用戶「看見更大的世界」、創作者表達「真知灼見」的窗口,也是品牌打贏流量爭奪戰的關鍵。
  • 今日頭條盛典,與「你」有關
    就是街舞第二季》《極限挑戰第五季》中的出色表現,獲得「年度綜藝之星」;劉宇寧獲得「年度新勢力明星」的背後,離不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頭條盛典的獎項由用戶票選和根據今日頭條平臺資訊閱讀、搜索熱度參考決定,而資訊搜索熱度又依靠用戶日常的閱讀瀏覽行為。也就是說,從個體到內容作品,頭條盛典中誕生的獎項得主及背後的行業趨勢,都離不開用戶自主的選擇。
  • 再看今日頭條的社交夢
    近日頭條又在全面加速,繼內測「頭條圈」後,又開始內測「粉絲必達」功能。其實頭條布局社交的心思由來已久,早在2017年今日頭條開發者大會上,張一鳴就曾宣布:今日頭條將從智能分發時代走向智能分發和粉絲分發相結合的「智能社交」時代。回過頭來看,今日頭條的每一個動作都與社交不無關係,今日頭條的社交夢也就昭然若揭。
  • 解密今日頭條文章推薦機制:什麼樣的頭條文章更受青睞?
    今日頭條的特點今日頭條是一個開放內容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內容由算法推薦,對用戶來說,獲取感興趣內容的效率變高了;對內容生產者來說,內容能精準到達更多受眾,但與用戶之間的聯繫卻變弱了。這種模式下,用戶只屬於平臺,自媒體想盈利只能依附平臺。微信公眾號則是一個中心化內容平臺,每一個公眾號都是一個中心,閱讀量直接受粉絲的數量影響,優點是與粉絲之間的互動更強。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不止楊不壞認為「頭條號內容的營銷價值,被忽略或者被低估了」,許多營銷從業者也在逐漸把目光投向這一篇紅海:流量巨大、創作者豐富,但營銷價值並未充分被挖掘。今天就想和大家分析下被忽視、被低估的圖文流量——今日頭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頭條號」。
  • 今日頭條發布2019年度數據報告,90後最愛搜索「剁椒魚頭的做法」
    1月7日,今日頭條發布《2019今日頭條年度數據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從用戶搜索行為、閱讀創作習慣、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展現了通用信息平臺的價值。其中,有1825萬人是首次在頭條上發布內容。頭條成通用信息平臺,90後最愛搜「剁椒魚頭的做法」今日頭條上線以來,圍繞內容體裁和分發方式兩個維度不斷豐富,至今已衍生出圖文、視頻、問答、微頭條、專欄等多種內容形式。報告基於2019年用戶行為數據,對多體裁內容的閱讀創作習慣進行了刻畫。
  • 騰訊百度劍指內容領域?今日頭條或面臨嚴峻挑戰
    沒有了人口紅利,對網際網路公司而言,依靠用戶增長獲得規模效應開始轉入對用戶時長的爭奪,而優質豐富的內容就成為爭奪用戶最便捷的方式。  從2016年開始,內容資訊行業就已經火爆。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等平臺相繼推出補貼計劃,吸納越來越多的內容創業者。
  • 幾度更換Slogan後,今日頭條如何看見更大世界?
    一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稱,從「信息創造價值」到「看見更大的世界」,不僅意味著今日頭條早已不是「算法時代的APP工廠」,而是它對未來進程的自信體現,以及願景彰顯。01更大的世界,是什麼世界?只不過,作為一個普惠通用信息平臺,和以前相比,在了解到世界、身邊正在發生什麼的同時,用戶對內容的專業性、可信度、實用性也有了更大需求。諸如科普、政策、醫療等知識類專業內容,以及財經等較高門檻和信息深度的內容,如今在今日頭條頗受歡迎。
  • 被「遺忘」的今日頭條?
    日前一份關於字節跳動的調研報告顯示,搜索與電商和西瓜視頻並列,將是字節跳動2021年的三個S級業務線。字節跳動的搜索業務「頭條搜索」一直嵌在今日頭條內,目前主要作為後者的一個延伸功能。而在搜索的賽道上,百度是不可避免的競爭對手。兩者搜索邏輯的不同正是頭條搜索在未來迎頭趕上的可能性所在,也是今日頭條目前正在發力的方向。
  • 今日頭條,能讓我們看見怎樣的世界?
    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她每天依然吸取著海量信息,見縫插針的碎片化信息和沉浸式的深度內容都有必要,她關注大眾喜好的美食、娛樂,也專注寵物、國風等小眾喜好,在被動接收平臺推薦信息的同時,也願意主動搜索打開更多未知的世界。其實,小Q和9妹都是今日頭條上億用戶和十數萬創作者中的一員。
  • 今日頭條明年要做什麼?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熱點分發」是和推薦分發並存的一種內容分發機制,實時熱度最大、且具備公共價值、被多個來源創作的內容,都有可能進入頭條熱榜。對其中有價值的討論,頭條也會進行提權,出現在熱榜內容的首頁。 頭條熱榜是一個節省時間的產品,一方面方便用戶獲取信息,另一方面也讓創作者便捷獲取具備熱度、能「破圈」的選題。徐一龍希望頭條的熱榜,未來能成為激發創作者創作的來源。「熱榜」模式現已衍生出本地熱榜,未來還將推出興趣熱榜。
  • 來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和內容創作大咖們面對面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召開。2019年的生機大會上,今日頭條官宣了「一橫一豎」的發展戰略、發布了創作者收益計劃,今年官方又將有什麼重磅政策發布,這一切都將在11月25日的大會上揭曉。
  • 2020今日頭條安卓版下載
    沒有什麼比在休閒時間來玩一玩2020今日頭條安卓版下載更有趣了。-上頭條看「頭條熱榜」,足不出戶知天下新鮮事7.5.72020年1月22日開啟發財中國年,分20億-1月14日,玩軟體即可兌換現金紅包;-1月17日,集卡活動重磅來襲,集齊即可平分5億現金!-1月14日~1月31日,還有一萬個10000元錦鯉紅包等你來搶!
  • 今日頭條張一鳴:短是下一個內容創業的風口,我們要All in!
    目前,每個月有超過50000個頭條號獲得收入,其中有1020個創作者每月在頭條號上獲得收入超過10000元。我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頭條號是目前對內容創作者投入最多的平臺,沒有之一。  去年這個時候,今日頭條擁有3億累計激活用戶,日活躍用戶3000萬,月活躍用戶超過7500萬,每個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47分鐘。
  • 軍事資訊數據報告:@第一軍情、@張召忠 兩帳號的粉絲在今日頭條...
    軍事資訊數據報告:@第一軍情、@張召忠 兩帳號的粉絲在今日頭條粉絲千萬 7 月 30 日,今日頭條對外發布《軍事資訊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今日頭條軍事內容消費總量達
  •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除了推薦和搜索,頭條還有熱點分發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介紹了頭條的熱點分發模式。在他看來,重大熱點新聞就像「熱刀插黃油」,可以輕易穿透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興趣壁壘,能夠有效補充推薦分發、社交分發和搜索分發之外的內容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