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瓢裡村:村民家門口創業 桑葚果成「金果果」

2021-01-19 壯美廣西

「五一」小長假期間,走進龍勝各族自治縣瓢裡鎮瓢裡村小寨組,紫紅剔透的桑葚掛滿枝頭,不少遊客帶著孩子前來體驗採摘之樂,廖庭忠也在園地裡忙得不亦樂乎。

廖庭忠是瓢裡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他一直為村裡的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10月,桂三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瓢裡出口就設在小寨。廖庭忠見小寨地處高速路旁,距離瓢裡鎮政府僅一兩公裡路程,潯江潺潺環繞翠綠山間,傳統鐵索橋橫穿潯江之上,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對於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很大的優勢,心裡有了主意:「要利用這良好的交通優勢和生態環境做些什麼,帶領大家一起發展。」

廖庭忠在採摘桑葚。

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和與村民商議,廖庭忠心中的想法漸漸成型:發動組裡的村民一起種植桑葚,做農家樂。

2018年,廖庭忠從桂林買回2個品種共1150株桑葚果苗,分發給12戶村民,其中2戶是貧困戶,村民們整合出20畝地,在家門口開始了這項事業。

「過去我們大多種柑橘,種植桑葚在龍勝不算常見。」廖庭忠說,由於沒有種植經驗,如何分配化肥比、如何預防果苗病蟲害、枝條修剪有何講究,解決這些問題變成了他和村民們的頭等大事。為此他查閱了大量桑葚種植書籍、資料,還特意到桂林農科所拜訪專家求教。「取經」回來後,廖庭忠又主動上門向村民們一一講解。慢慢地,廖庭忠從一個新手變成了當地的桑葚種植專家。

在村委的工作相當繁忙,但廖庭忠精心看護這些桑葚樹苗就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有空就扎進地裡觀察樹苗生長情況。今年正月初二,大家都在歡慶新春佳節之時,廖庭忠卻和妻子一起跑到桑葚園裡給果樹施肥,生怕錯過農時。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小寨桑葚長勢喜人,平均畝產430公斤,每公斤30元,每戶能增收上萬元。「銷量最高的一天,除了自己贈送給親朋好友的十幾斤外,光賣的就有1000多元。」廖庭忠笑著說。小小桑葚果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桑葚供不應求,有時想留些自己吃都沒有。」廖庭忠表示,桑葚果不愁銷路,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好,產出的果實質量上乘,泡出的桑葚酒色澤好很受歡迎,不少來自龍勝周邊、桂林市區等地的客戶上門訂貨。

「家鄉有好山好水,作為一名村幹部,就是要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在家門口創業致富。」談到今後的打算,廖庭忠說,桑樹適應力強,相比傳統果樹更易於管護,他打算組織村民成立桑葚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擴大種植面積,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桑葚種植的行列,同時將依託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旅遊建設,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新梅:脫貧致富「金果果」
    【特色種植業咋發力⑩】新梅:脫貧致富「金果果」8月28日,伽師縣英買裡鄉拉依力克村村民賽米·吾斯曼樂呵呵地說,「新梅已成為我們脫貧致富的『金果果』。」像賽米一樣,喀什地區許多貧困戶通過發展新梅產業實現了脫貧,目前,僅伽師縣就已銷售新梅超6萬噸。如今,新梅產業不僅已成為喀什地區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的助推器,也成了當地一張亮麗名片。
  • 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人民日報》聚焦麗江華坪:芒果飄香帶動...
    原標題:家家戶戶種上「金果果」!龍井村的村民大部分靠去礦上打工維持生活。  然而,華坪是雲南省最大的優質晚熟芒果主產區。為了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綠色轉型,華坪縣開始積極打造「金沙江百裡芒果走廊」。而位於「走廊」核心區域的龍井村,把芒果變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龍井村海拔最高處有1980米,海拔最低的龍井河入江口1050米,相對高差900多米,年均氣溫21.9攝氏度。
  • 咋能讓村民富起來?民權縣打造家門口的「致富工廠」
    她家是村裡的貧困戶。如今,喬春慧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有了收入,再加上丈夫外出務工的收入,家裡日子過得不像以前那樣緊巴巴。  「企業+車間+貧困戶」,這是民權縣推動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穩定增收、防止返貧的運作模式。今年以來,民權縣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手硬,聚焦低收入農戶穩定脫貧不返貧、經濟薄弱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長效達標的目標,持續保持攻堅勁頭,全面鞏固脫貧成果。
  • 田裡長出「金果果」
    田裡長出「金果果」 2020-10-12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衡南江初穎:無花果和桑葚「捧」出來的女勞模
    江初穎謙虛地說,她就是種了300多畝無花果、200多畝桑葚,沒想到能為勞模。▲福穎農業的無花果基地用地布「除草」創業之初,江初穎只種植無花果。考慮到無花果果期不長,不易保存,2018年,她又嘗試種植桑葚。
  • 桑葚種植很給力,開發方式很多元︱產業
    村民潘德永正在仔細查看他的「寶貝」桑葚。雖然離成熟還有一段時間,但看見一顆顆珍珠般的桑葚鑲嵌在桑葉下,悄悄地由青轉紅、由紅變紫,已經成為桑葚種植「土專家」的潘德永,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再過10天左右,我們這個窮鄉僻壤就會喧鬧起來。現在桑葚雖然才開始進入成熟期,但很多想嘗鮮的客戶打電話過來訂貨,詢問採摘時間。」
  • 樂清這個「淘寶村」年入千萬,65歲村民家門口上班!
    如今,他的鐵皮石斛網店營業額幾乎逐年翻番,名下有3家公司,營業額自2015年的200多萬元到2019年的1000多萬元,發展勢頭極為迅猛。隨之一同增收的,還有不少在此做工的長山頭村民。周偉的石斛之路,走上電商之路成了破壁之舉。2009年,周偉與三人合夥,合資千萬元,一同進入鐵皮石斛行業,種植面積100餘畝。
  • @吃貨們 同德鎮的桑葚熟了 酸甜多汁 現摘現吃 巴適得板~
    但是一想到那酸酸甜甜的口感 就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 是的朋友們 一年一度的桑葚時節又來了 今年你吃桑葚了嗎?
  • 【老陳拍︱龍勝】桂北勝境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這些個性和風格雖然不能一眼知蹤,卻可以體會和玩味,居於桂林北部境內的龍勝便是這樣一座山城。因為要拍攝完成五集紀錄片《十天十夜》的外景任務,我們攝製組一行在寂寂秋歲中踏入了這片神奇的土地。
  • 逢雞村:山旮旯裡結出「金果果」
    原標題:逢雞村:山旮旯裡結出「金果果」   近日,筆者走進靖西市南坡鄉逢雞村,只見漫山遍野的臍橙樹掛滿了果實,沉甸甸的果實壓彎了枝頭。
  • 東光:桑葚產業促民富
    溫室大棚內,桑葚品種臺灣長果掛滿枝頭。說起村裡的桑葚種植,河北東光縣南霞口鎮王青村黨支部書記臧元青喜於言表。近年來,王青村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桑葚特色產業,探索出集苗木育種、桑樹種植、桑葚加工、採摘觀光等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 龍勝開關質量怎樣 龍勝開關選購技巧有哪些
    開關這個物品,雖說整體上體積很小,但是他的效果方面,也是非常到位的,開關主要是一些電器連通上的物品,而從名字上也就可以看出,這個物品主要掌控著電路的開或者關,所以在重要性上如何,大家應該都非常的清楚,而在近期的開關選擇上,也讓不少人犯難,那麼龍勝開關質量怎樣?
  • 湖北孝感市文旅局送戲到宋砦村 村民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
    孝昌電視臺記者 宋俊初 通訊員 胡玉 李雄俊《中國紀錄》新媒體 周杰 編輯報導2020年12月3日下午,湖北孝昌縣小河鎮宋砦村的村民像過節一樣,匯聚在老村委會旁的文化廣場,津津有味地觀看楚劇《空門賢媳》,原來是孝感市文化和旅遊局送戲下鄉
  • [芣苡·桑葚]三八節採摘桑葚活動
    —芣苡·到達桑果園——芣苡·拿起籃子採摘桑葚去咯—在這片150畝的桑果基地裡,一壟一壟「綠海」般的桑樹映入眼帘,煞是好看。—芣苡·採摘—「今天是周末,又是三八婦女節,我和幾個同事一起過來玩玩,親近親近大自然,還能一邊採摘一邊吃,想吃多少吃多少,吃到飽都可以。」
  • 【散文】桑葚紅了
    《又見桑葚紅》是東莞梁靈芝老師的一篇優秀散文。        又見桑葚紅 梁靈芝(東莞)       櫻桃未豔,桑葚卻紅了,還在驚蟄天裡。這急三火四的脾氣,絕對是跟嶺南的太陽君學的。       不錯,二月桑葚紅,我親眼見的。這個周末,我安步代車,享受散淡時光。過南丫大橋,悠悠然打量橋下。
  • 鄖陽這個地方的桑葚超級甜!
    時節已到,枝頭桑葚又熟。五峰鄉鮑家河村的桑葚採摘基地迎來豐收季,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採摘品嘗。 近日,記者在桑葚採摘基地看到,桑園裡的桑葚已進入盛果期。
  • 回屋吃飯囉 | 龍勝八塊雞製作秘笈
    巾幗桂林桂林女性的溫暖移動家園 家,是一個人一生所在,是永遠的港灣,家不一定豪華美麗,但一定和睦溫馨,不一定大富大貴,但一定要歡聲笑語。家庭的幸福,有時就在一頓飯裡,就在一頓大家都「回屋吃飯」的圓桌旁。
  • 看這位濬縣創業青年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看這位濬縣創業青年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2020-04-14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明區更合鎮梧桐村羅紀鋒: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致富
    /佛山日報記者何志勇攝 創業的道路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創業之初,羅紀鋒主要經營成品花卉盆栽。然而2010年的冬天,羅紀鋒遭遇了不小的創業挫折。由於資金有限沒有配備保溫設備,異常寒冷的冬天使得花卉生長受限,最終未能完成客戶訂單。受挫沒有讓羅紀鋒懷念起廣州的技術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