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願與美國再換在押人員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一名因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而被美方治罪的伊朗人8日回國,成為美國與伊朗交換的又一名在押人員。伊朗外交部7日表示,願意與美方繼續「換人」。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馬吉德·塔赫裡8日抵達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受到伊朗外交部官員迎接。塔赫裡持伊朗和美國雙重國籍,是名皮膚科醫生,住在美國佛羅裡達州。

美聯社報導,美方指控塔赫裡企圖向伊朗出口一種用於疫苗研發的過濾器。美國檢方聲稱,這類用具出口需要特許,因為可用於製造生化武器。

塔赫裡去年被定罪後入獄服刑,今年4月獲保釋出獄。美國司法部以「特殊外交政策利益」為由撤銷了對他的拘捕令。

塔赫裡接受伊朗媒體採訪時說,他向伊朗出口的過濾器用於德黑蘭大學一個實驗室的抗癌疫苗生產,美方對他的指控「不公正且徒勞」。

塔赫裡回國前幾天,伊朗釋放美國退伍軍人麥可·懷特。懷特4日從伊朗首都德黑蘭飛抵瑞士蘇黎世,而後回到美國。

伊朗方面指控懷特侮辱伊朗最高領袖,2018年起羈押懷特。懷特今年3月獲準出獄,被移交瑞士駐德黑蘭大使館。美國與伊朗1980年斷絕外交關係,至今沒有復交。美國在伊朗事務由瑞士大使館代理。

懷特的家人說,懷特去伊朗是為見一名女性網友,兩人通過網際網路結識戀愛。

美國官員證實,懷特和塔赫裡的案例是美伊雙方最近數月商談的結果。新冠疫情暴發後,雙方開始推進在押人員交換。伊朗是中東地區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則是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一度在美國受關押的伊朗科學家西魯斯·阿斯加裡3日回國。美國聯邦檢察官指控阿斯加裡在一所美國大學工作時「盜竊商業機密」,涉及一個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項目。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7日說,伊朗願意繼續與美國交換在押人員。

穆薩維說:「如果交換(更多)在押人員的可能性還存在,我方樂意見到美方關押的伊朗人獲釋並回國。」

路透社報導,數十名伊朗人目前被關押在美國監獄,其中不少人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伊朗方面也關押著多名美國人,其中一些持雙重國籍。(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美國扛不住了?主動送回伊朗珍貴科學家,專家:另有所圖
    現如今,局勢並不明朗,美國竟主動將這樣一位珍貴的科學家主動送回伊朗,這一舉動不得不引人深思,很多人認為,美國明顯是在釋放和平信號,或許美伊關係已經出現新的轉機。美伊兩國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其中美國受影響較大,並伴隨著大規模的暴亂,形勢不容樂觀,這麼長的時間過去,美國已經意識到武力鎮壓並不可取,於是才決定採取一些溫和的手段,釋放部分在押人員就是其中之一。
  • 美國監獄疫情肆虐,多地在押人員抗議,負責人辯稱「我們做得不錯」
    美國監獄系統的疫情也在近日被集中曝光出來,為表達不滿,多地在押人員絕食、縱火抗議。在華盛頓州一所監獄,有上百名在押人員抗疫,結果被獄警發射橡皮子彈鎮壓。同樣在堪薩斯州的懲教所,引發了在押人員的抗疫。此前報導:美國監獄系統疫情爆發已有481例確診美國的疫情在軍隊爆發之後,美國已經暫停公布各大軍事基地的確診病例。與此同時,美國監獄系統的疫情也在近日被集中曝光出來。
  • 美塔協議籤署後 阿富汗政府釋放首批塔利班在押人員
    阿富汗政府釋放首批塔利班在押人員  新華社喀布爾4月8日電(記者陳鑫 鄒德路)阿富汗當地媒體8日報導,阿政府當天釋放了首批100名塔利班在押人員。  阿富汗黎明電視臺援引阿富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聲明說,100名塔利班在押人員8日被阿政府釋放,這標誌著阿富汗政府釋放5000名塔利班在押人員的計劃開始啟動。
  • 伊朗邁出一大步,公開宣布與美國交換囚犯,雙重國籍專家已釋放
    受疫情影響,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出現緩和跡象,兩國達成「換囚」協議,外媒認為此舉是兩國關係中難得的亮點。國際在線9日報導,伊朗法爾斯通訊社稱,伊朗科學家馬吉德·塔赫裡8日抵達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受到伊朗外交部官員迎接。
  • 看守所管教收受好處為在押人員提供「特別照顧」
    黃某身為看守所的管教民警,卻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在押人員親友提供的錢財,並為在押人員提供「特別照顧」。  管教民警被訴  據檢方指控,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黃某在海澱看守所六中隊擔任管教民警職務,是四個監室的主管管教,負責監室在押人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在此期間,黃某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多名在押人員親屬給付的現金2萬元及加油卡2000元,並為相關在押人員提供特別照顧。  2013年7月16日,黃某被檢察機關查獲。
  • 廣東中山市在押人員表現納入酌定量刑情節
    廣東中山市在押人員表現納入酌定量刑情節 由看守所負責從配合訴訟、遵守監規、悔過自新、學習教育等方面對在押人員進行綜合量化考評,檢察院、法院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羈押期間表現納入酌定量刑情節,並在公訴意見書和判決書中予以體現。  中山市人民檢察院負責人表示,此舉是中山市政法部門貫徹十八大關於創新社會管理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山市看守所貫徹以人為本執法理念的重要舉措。
  • 40多年前,伊朗釋放了52名美國人質,這些人質獲得多少賠償?
    40多年前,伊朗釋放了52名美國人質,這些人質獲得多少賠償?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伊美關係迅速惡化。因為伊朗巴列維國王逃亡到美國,伊朗問美國要人,美國不僅不給,還很傲慢並指責伊斯蘭革命是非法的。
  • 【警察故事】愛心照亮女性在押人員苦澀人生 ——記河源市看守所管...
    郭嘉琪,2016年畢業於廣東警官學院偵查學,同年加入河源市公安局隊伍,現任河源市看守所管教,負責女性在押人員管教工作。從警時間不長,郭嘉琪始終銘記入警初心,憑藉著工作的熱情,成為在押人員眼中的「女神」。
  • 【河源警訊】 郭嘉琪:用愛心照亮女性在押人員苦澀人生
    【河源警訊】 郭嘉琪:用愛心照亮女性在押人員苦澀人生 2021-01-06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討論烏衝突各方繼續交換在押人員問題
    新華社明斯克1月31日電(記者李佳)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1月31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例行會談,討論烏衝突各方繼續交換在押人員問題。各方商定,三方聯絡小組下輪會談將於2月14日舉行。
  • 擔心伊朗報復 美從伊拉克再撤外交人員
    據美國媒體報導,近來美國和伊朗關係日趨緊張,由於擔心伊朗方面的報復行動,美國政府正在削減美國駐巴格達外交人員數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日援引美國官員和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美國決定暫時從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撤離部分人員,臨時撤離預計僅會持續到明年1月中旬。不過目前並不清楚美國會撤出多少人員。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報導稱,川普政府正在把美國駐巴格達使館人員數量削減近半。報導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數十名美國大使館和其他外交機構的工作人員將離開伊拉克。
  • 伊朗總統:願與拜登會面,但有個前提條件……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德黑蘭消息: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若美國取消針對伊朗的制裁且重返伊核協議,他願與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會面。「伊朗願全面遵守該協議,但前提是美國也要做到。「魯哈尼稱。據彭博社16日報導,魯哈尼強調,美國必須修正其犯下的錯誤。但他同時指出,賠償損失並不是恢復協議的前提條件。就在此前一天,魯哈尼在當日舉行的政府內部會議上說,他呼籲那些「尋求通過施壓與制裁的方式打敗伊朗的人」放棄這種「錯誤的想法」。
  • 外交部就中國援意專家團隊情況、美國對伊朗持續制裁等答問
    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中國地方政府還會及時、動態地調整對境外人員入境後的防控措施。  至於你剛才提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包括人員數字、比例,我目前不掌握。  問:據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日前譴責美國對伊朗持續制裁嚴重妨礙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稱美做法是對伊朗人民的集體懲罰。他說,美對伊制裁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已給伊朗經濟造成約2000億美元直接損失。
  • 害怕伊朗報復?美國暫時撤回駐伊拉克首都大使館的工作人員
    圖為憤怒的伊朗民眾抗議暗殺活動。 12月2日,美國暫時撤回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使館的部分工作人員。這一決定是在伊朗核科學家法利赫札德在德黑蘭附近遭到暗殺之後做出的,而且正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前旅長蘇萊曼尼遇刺周年紀念日前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周三的一篇報導稱:「一位熟悉的消息人士對此表示贊同,稱部分、暫時撤軍的決定是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政策協調委員會周二的會議上決定的。」
  • 美國也怕啊!伊朗多名高官遇襲,美撤回駐伊拉克使館人員
    今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到美軍空襲身亡。而隨著其遇襲一周年來近,美國擔心伊朗進行報復,12月2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美國決定暫時從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撤離部分人員,臨時撤離預計僅會持續到明年1月中旬。
  • 陝西商南縣看守所一在押人員被打受傷,調查結果來了……
    商南縣人民政府官網截圖8月20日,商南縣人民政府新聞辦發布《關於媒體報導商南縣看守所在押人員方祿華受傷有關情況的說明》,介紹方祿華被打一事調查情況。方祿華、趙某輝二人系商南縣看守所同監室在押人員,在押期間均無不良表現,此次事件之前無任何矛盾糾紛。
  • 美國空襲巴格達,卻使伊朗意外解套
    當時美國為報復親伊拉克民兵用火箭炸死美國承包商,便對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親伊朗什葉民兵「真主黨旅」(Kata'ib Hezbollah, )發動空襲,一陣打擊下來,共有25名武裝人員身亡,另有51人受到程度不等的輕重傷。正是這一炸,使復仇之火燒向了巴格達。
  • 伊朗加緊防疫措施 中方「回贈」口罩願攜手抗疫
    近日,伊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加。為支持伊朗抗擊疫情,中國駐伊朗使館2月25日代表中國政府和當地企業向伊朗捐贈口罩,並表示中方願同伊方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2月2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市民戴著口罩出行。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伊朗日前繼續推出更多防疫措施。
  • 數名參與暗殺人員被伊朗逮捕,這回輪到美國擔心了
    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被刺殺之後,伊朗各界都開始尋找幕後黑手,當地時間12月2日一名川普政府官員秘密透露,他表示以色列是殺害法赫裡扎德的幕後黑手,但是拒絕透露美國是否對此知情。美國和以色列是關係緊密的盟友,如果說美國沒有參與刺殺法赫裡扎德的行為,相信伊朗也難以相信。這名官員聲稱以色列在行動之前曾經與美方分享過相關情報,但是最終行動並沒有美國參與,而且法赫裡扎德一直以來就是以色列刺殺的目標。
  • 伊朗反駁蓬佩奧:美國駐巴格達使館遭襲與伊朗無關,美國才是中東...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1日報導,伊朗反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指控「伊朗支持的民兵」對巴格達綠區(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所在地)的火箭彈襲擊。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迪布扎德表示,「我們堅決駁斥蓬佩奧不負責任的反伊朗指控」,這些指控旨在公然製造緊張局勢,伊朗不會對外交使團發動任何攻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才是該地區動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