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崇虎,為何現今不喜虎?現今文學中虎毫無地位,多是崇猴

2020-12-22 道士的聊齋

觀看現今諸多文學作品,虎完全就是炮灰或者邪惡代表,而猴和獅卻是被大為推崇,尤其是猴,以網絡小說為代表猴類必然是牛逼物種,什麼混世四猴,什麼混沌魔猿,什麼先天神猴,無上聖猿等等,一個勁吹噓!然在古代中國猴子更本沒啥地位,除了《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吹噓了猴子,也就沒啥作品出現過了,而正統神話中的猴子也就二十八星宿中的觜火猴,參水猿和上古魔怪無支祁,三位比較牛一點。

我就不明白了,幹嘛要那麼崇拜猴子,崇獅子是因為佛教的緣故,然崇拜猴子這是什麼原因?難不成《西遊記》已經成了中國文化源流了?一部西遊記把獅子和猴子描寫成極為高大上的存在,而老虎就是打醬油的小弟!也真是夠「崇外」了!

至於真實情況,老虎卻是被中國古代大為推崇白虎為四象之一,星宿主神之一,四極神君之一剛好傳統神話中三大最強猴子中的兩位都在白虎統下之中。

《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

《中興徵祥》曰:「王者仁而不害,則白虎見。白虎者,仁獸也。虎而白色,縞身如雪,無雜毛,嘯則風興。昔召公化行陝西之國,白虎應焉。」

而在楚地文化中虎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

且《山海經》中諸多神明皆是有虎狀態,如崑崙之神陸吾,天之刑神蓐收,水神天吳,北極之神強良,女仙之首西王母,男仙之首東王公等等,而《山海經》中的猴子類似《西遊記》中的老虎,都是打醬油的角色。

《周易正義》中提到「雲從龍,虎從風」,將天上的龍和地上的虎相提並論,視為神明與權力的象徵。

《說文解字》稱:「虎,山獸之君也。」《風俗通義·祀典》稱:「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中國古代也以虎為令,造就兵之大器,虎符。

所以虎在傳統吉祥物文化中,是王者的標誌,也是勇武、膽量、氣魄的象徵。

而西南地區虎更是先祖之靈和圖騰,這個可以去查看一下西南民族的風俗和歷史,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而民間更是把虎變成通俗之物。

在民間的生活日用品中,如虎瓷、虎頭鞋、虎頭帽,年畫等,都被視為能保平安的吉祥物。還有艾虎,據說佩戴在身上可以防止邪毒侵擾。

根據神荼鬱壘坐下神虎威能,虎紋工藝品還代表著門神護宅之能,人們相信用虎作門神,任何邪毒之物都不敢靠近。

而我們傳統道教中也是極為崇拜虎的,諸多神明都是有虎相伴,術語之中也多有虎字。

中國古代讚美一個人也多是用虎而不是用獅和猴,猴反倒是貶低一個人的代名詞。

威儀雄健的常勝將軍稱為「虎將」,驍勇善戰、衝鋒在前的武士稱為「虎賁」,忠勇剛烈、不殉私情的大臣稱為「虎臣」,志向遠大、刻苦學習的孩子稱為「虎子」

從上古神話故事中虎的威能,從商周時期各類青銅器上虎的霸氣,也從春秋戰國的銅符虎、銅虎節,虎頭帶鉤上虎的威嚴,從漢代的畫像磚、刻石上虎的風採。從民間各種工藝門類和歷代畫虎名家丹青佳作等虎的形象。

古人敬虎、頌虎、愛虎、畏虎,怕虎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傳統之物。

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狴犴如虎,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威風凜凜。

你們覺得這兩者誰地位高一點。

相關焦點

  •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中華虎文化
    虎在動物分類中屬於哺乳綱,食肉目,貓科,是一種強有力的大型食肉動物,堪稱百獸之王。虎的形象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佔居頗為顯著的地位,常常與龍並稱,在許多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虎前額上的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事實上,中國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來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國人巧妙地以它前額上的花紋作為一個漢字,意思是統治者。如今,這個字已成為了百家姓中的一個了。
  • 古代傳說中的五個未知生物,圖三現今被人確定真實身份
    神農架野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未知生物,與現代廣為流傳的未知野人類似,神農架同樣也有不少的目擊事件被記錄在案。雖然現今學術界上基本否認神農架野人存在的真實性,但卻仍有不少人聲稱目擊過神農架野人。河童,也稱作水虎,是我國古代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未知生物,古典文籍中也有少量記載。
  • 虎躍千年 淵源流長的彝族虎圖騰崇拜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漢族是由各少數民族混血形成的民族,而且是秦漢時期才正真形成的,它的先進文化也是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形成的。彝族是遠古羌戎的遺裔(包括羌、藏、普米等十六個民族)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現今彝族尚殘存其遠古先民崇拜的虎圖騰,它曾為先秦道家、儒家、陰陽家所吸收、慨括、升華,可以進一步說明彝族虎圖騰崇拜淵源流長。
  • 彝族虎圖騰崇拜與虎文化
    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彝族學者劉堯漢先生等人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調查,德昌縣欣東拉打村的兩個彝族老人甲巴比古、甲巴裡尼說:「我們阿姆金古家(氏族),從古以來都認為是老虎的後代。」諺語說:阿達提莫鳥都茨其。意思就是虎的骨頭和虎血統。又說:我骨是虎造,我血是虎造。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在寅打壓韓國財閥,下定決心!
    文在寅擔任了韓國總統三年多的時間,讓韓國群眾更加充分的認識到了他的性格和個性,那就是他很有骨氣和魄力,從當然韓國總統的那一刻開始,文在寅幾乎就立馬表明了自己所有的政治立場,例如推行司法改革已經嚴重損害了韓國財閥的利益,顯然,文在寅也不願意與財閥交好的。
  • 中國畫虎名家王建民作品欣賞
    虎,體態雄偉,威風凜凜,被譽為 「獸中之王」 ,是勇猛與力量的象徵,為人民所敬畏,中國人崇虎的文化意識,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文化觀念。歷代畫家也常常以虎為題材,構圖作畫,寓意人們生活的福財兩旺、祥和安康,展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龍騰虎躍的精神追求。
  • 什麼是「龍虎狗」?諸葛家族三兄弟又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效力的是東吳,被孫權重用,出任東吳的大將軍,是為「虎」,從弟諸葛誕投奔的是曹魏,是曹魏的將領,徵東大將軍。是為「狗」。「龍虎狗」是褒義詞,是指諸葛亮、諸葛謹、諸葛誕三位堂兄弟分別各事其主蜀、吳、魏,最後出人頭地,傳為美談。那麼諸葛三兄弟為何要分別效力幾方勢力呢?
  • 生肖虎12月29大喜臨頭,躲不開的喜,屬虎人花一分鐘看看什麼喜!
    在生活中,屬虎的人很聰明,總能憑藉自己的機警無能,從而在任務面前無所畏懼。她們會有很多朋友,也有很多朱紫,她們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她們的事業很順遂。過年的時候,他們越來越能得意洋洋地轉船,所以屬虎的人可以大賺特賺,使人攀爬不起。
  • 生肖虎12月2號大喜臨頭,躲不開的喜,屬虎人花一分鐘看看什麼喜
    虎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虎年出生的人獨立和自尊心都極強,喜歡單獨行動,在太合群,喜歡他人服從他,做大哥,是普通人的維護者。但做事急進,莽撞,所以容易誤事,這是他經常失敗的緣由之一。但是屬虎的人是永遠不會失敗的,遇有波折、阻力或失敗時,他便會當機立斷,從頭做起,直到勝利為止。
  • 古代虎經歷了從崇拜敬畏,到模仿戲耍的過程
    作者說:虎作為一種猛獸,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起源並不晚於龍文化的起源,相關資料證明,虎圖騰與龍圖騰分別是黃帝部落與蚩尤部落崇拜的對象。從原始社會以來,虎的文化意味與意旨在中國文化的歷史當中一直延續著並在不同的歷史與社會時期影響下,發生著相應的演化與改變。
  • 上山虎?下山虎?玉雕中的虎究竟有何寓意?
    它體型巨大、兇猛異常,百姓都視它為百獸之王,而古代的各種文字典籍之中,亦將它形容為『山獸之君』、『百之獸長』。老虎額上一個醒目的『王』字,便是它在國人心中的寫照。圖 | 玉雕名家 作品《上山虎》中國人對老虎這種強大而霸氣的走獸,敬畏已久。
  • 虎的形象以及民族精神的象徵意義
    文/丁文博虎是獸中之王,一聲虎嘯地動山搖,威懾山林,百獸稱臣。虎在百獸中呈現出的王者之威,是因為百獸敵不過虎勁,勇武不過虎力,這也是虎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虎徵服百獸靠的就是這股霸氣。虎的形象及民族精神的象徵意義。虎,素稱獸中之王。《說文解字》雲:「虎,山獸之君也。」虎雄健無比,兇猛異常,長嘯時山鳴谷應,奔跑時狂風陣陣,自有其王者氣概。虎額頭上的斑紋又恰似「王」字,似乎百獸之王的虎是天意所命,虎的權威更加不容置疑。長久以來,虎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神聖而威武的,老虎的形象早已深入到人們的心中。
  • 傣族古代文學中的動物圖騰崇拜:「牛圖騰」
    古代文學是傣族圖騰崇拜的有力證明,從傣族古代文學中可以看出,傣族沒有形成統一的圖騰,傣族圖騰崇拜根據地區和人群的不同有所差異,其動物圖騰有牛圖騰、鳥圖騰、龍圖騰、象圖騰和虎圖騰等。葫蘆生蛋流傳在德宏地區的傣族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葫蘆生蛋》是傣族最原始的牛圖騰崇拜的載體。這個神話說,在荒遠的古代大地上什麼也沒有,天神就派了一隻鷂子和一頭母牛來到地面上。
  • 古代特殊補丁:清朝武官官服的補子中,豹何以成為虎的「上級」?
    而虎又是數一數二的獵手,曾經也有在保護區,虎捕食豹的案例。在現代人眼中,豹的實力各方面來說,都遠遜於虎,為何在清朝的官服體制中,豹的地位反而比虎要高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如下:1.豹相較於虎,更加符合統治階級的心理。
  • 古人認為獅子能「食虎豹」,現實中獅子並不以虎豹為食
    由於當時的民間,甚至連一些貴族對獅子都不甚了解,只知道這種動物十分兇猛,實力不下於本土猛獸老虎,所以慢慢地,獅子的「威名」便傳開了,甚至不少人相信獅子「能食虎豹」,是能取代老虎獸王地位的新「百獸之王」。
  • 隆回虎形山「花瑤」是從哪裡來的?
    留居梅山大本營的人數仍多,並發展為許多宗部,到隋代被稱為「莫徭」,意即「不服徭役」。由於古時梅山有「梅山萬仞摩星躔,捫蘿鳥道十步九曲折」的獨特環境,有漢代至宋朝千多年未被王者徵服的獨特歷史,又有強烈民族性的獨特文化。這些土著民族多年來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地方,天高皇帝遠,不與「中國通」,郡縣衙門也鞭長莫及。
  • 在中國古代出現的5種傳說生物,第3種在上世紀居然被人捕獲到
    植物羊,於中國古代和歐洲文學典籍中均有記載的植物形生物,傳說植物羊外形像真正的羊羔般大小,有血有肉且臍帶與植物莖杆相連,十分詭異。
  • 屬虎人2021年運勢,生肖虎有4大喜事降臨,屬虎人看看什麼喜?
    老實守信,很靠得住,是以身邊的伴侶老是愛好跟她相處,一有碰著堅苦事總會找生肖虎輔佐。生肖虎12月上旬要大難臨頭,能躲過就是福!屬虎人2021年運勢,生肖虎有4大喜事降臨,屬虎人看看什麼喜?2020年庚寅年出生的屬虎小朋友,今年活潑好動,想法和創意頗多,讓人難以捉摸。學習成績一般,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不太專注於學業。
  • 中華虎文化—虎的別名
    虎是亞洲特有的動物,在古代中國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人們對虎既怕又敬。更在上古伏羲氏族以虎為圖騰,認虎為祖先,又虎崇拜的傳統。由長期以來,歷史演化,虎仔中國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名字。中國畫虎名家鞏大川作品忽的早起別名可見於帶有深化色彩的《山海經》中。如《中山經》中的人面虎「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海內西經》中的九頭虎「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海內北經》中的千裡虎「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裡」,案曰:是謂騶虞。這些稱呼都帶有人的幻想。
  • 扈三娘嫁矮腳虎,鄧嬋玉嫁土行孫,古代美女為何都逃不脫悲嫁命?
    扈三娘嫁矮腳虎,鄧嬋玉嫁土行孫,古代美女為何都逃不脫悲嫁命?老話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這麼不靠譜的話為何還有人信? 鮮花插牛糞的故事,在古典小說中,也時有披露。比如《封神演義》中的鄧嬋玉、《水滸傳》中的扈三娘、《西遊記》中的高翠蘭,她們都是如花似玉的妙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