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現今諸多文學作品,虎完全就是炮灰或者邪惡代表,而猴和獅卻是被大為推崇,尤其是猴,以網絡小說為代表猴類必然是牛逼物種,什麼混世四猴,什麼混沌魔猿,什麼先天神猴,無上聖猿等等,一個勁吹噓!然在古代中國猴子更本沒啥地位,除了《西遊記》和《封神演義》吹噓了猴子,也就沒啥作品出現過了,而正統神話中的猴子也就二十八星宿中的觜火猴,參水猿和上古魔怪無支祁,三位比較牛一點。
我就不明白了,幹嘛要那麼崇拜猴子,崇獅子是因為佛教的緣故,然崇拜猴子這是什麼原因?難不成《西遊記》已經成了中國文化源流了?一部西遊記把獅子和猴子描寫成極為高大上的存在,而老虎就是打醬油的小弟!也真是夠「崇外」了!
至於真實情況,老虎卻是被中國古代大為推崇白虎為四象之一,星宿主神之一,四極神君之一剛好傳統神話中三大最強猴子中的兩位都在白虎統下之中。
《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
《中興徵祥》曰:「王者仁而不害,則白虎見。白虎者,仁獸也。虎而白色,縞身如雪,無雜毛,嘯則風興。昔召公化行陝西之國,白虎應焉。」
而在楚地文化中虎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
且《山海經》中諸多神明皆是有虎狀態,如崑崙之神陸吾,天之刑神蓐收,水神天吳,北極之神強良,女仙之首西王母,男仙之首東王公等等,而《山海經》中的猴子類似《西遊記》中的老虎,都是打醬油的角色。
《周易正義》中提到「雲從龍,虎從風」,將天上的龍和地上的虎相提並論,視為神明與權力的象徵。
《說文解字》稱:「虎,山獸之君也。」《風俗通義·祀典》稱:「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中國古代也以虎為令,造就兵之大器,虎符。
所以虎在傳統吉祥物文化中,是王者的標誌,也是勇武、膽量、氣魄的象徵。
而西南地區虎更是先祖之靈和圖騰,這個可以去查看一下西南民族的風俗和歷史,看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而民間更是把虎變成通俗之物。
在民間的生活日用品中,如虎瓷、虎頭鞋、虎頭帽,年畫等,都被視為能保平安的吉祥物。還有艾虎,據說佩戴在身上可以防止邪毒侵擾。
根據神荼鬱壘坐下神虎威能,虎紋工藝品還代表著門神護宅之能,人們相信用虎作門神,任何邪毒之物都不敢靠近。
而我們傳統道教中也是極為崇拜虎的,諸多神明都是有虎相伴,術語之中也多有虎字。
中國古代讚美一個人也多是用虎而不是用獅和猴,猴反倒是貶低一個人的代名詞。
威儀雄健的常勝將軍稱為「虎將」,驍勇善戰、衝鋒在前的武士稱為「虎賁」,忠勇剛烈、不殉私情的大臣稱為「虎臣」,志向遠大、刻苦學習的孩子稱為「虎子」
從上古神話故事中虎的威能,從商周時期各類青銅器上虎的霸氣,也從春秋戰國的銅符虎、銅虎節,虎頭帶鉤上虎的威嚴,從漢代的畫像磚、刻石上虎的風採。從民間各種工藝門類和歷代畫虎名家丹青佳作等虎的形象。
古人敬虎、頌虎、愛虎、畏虎,怕虎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傳統之物。
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狴犴如虎,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威風凜凜。
你們覺得這兩者誰地位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