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英語要怎麼學?專家:浸入式課堂是未來趨勢
金羊網 2020-11-30
浸入式教學能讓孩子廣泛接觸不同文化和環境,刺激左右腦的發育,思維更活躍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圖/受訪者提供
學好一門外語的關鍵是什麼?孩子怎麼學英語?11月22日,由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主辦、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承辦的「兒童英語浸入式教學與實踐研究研討會」召開。專家認為,兒童英語教育方式的轉變,從單純語言學習到浸入式課堂,是學習效果的選擇,也是必然的未來趨勢。
發展浸入式英語課堂,助力國際化人才培養
省語協外工委副會長、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郭植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康葉欽老師就兒童雙語學習及浸入式學習方法做了主旨報告。
郭植梅表示,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英語學習的目的早已不僅是作為交流的工具。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而事實上,要改變中國英語教學存在的「啞巴英語」現象,幫助學生真正掌握英語並流利表達,需要讓學生沉浸在真正的語言環境中,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應用語言,獲得英語思維,「浸入式」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無疑能較好地達到這個目標。
郭植梅老師指出,語言與文化緊密相連的,只有讓孩子廣泛接觸多元文化,才能真正開闊思維,具備國際視野,真正獲得獨立思考和思辨思維能力,進而幫助他們提升他們的英語思維品質。浸入式教學能讓孩子廣泛接觸不同文化和環境,刺激左右腦的發育,思維更活躍,為具備長遠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符合國家在《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培養有視野、有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
實證教學效果良好,兒童全面素質獲益良多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副教授康葉欽就「浸入式教學」的理念和實驗研究情況進行了介紹。
她根據長期的對照實驗研究的數據結果指出:浸入式課堂教學下,表達能力優勢顯著。接受英語浸入式教育的實驗班兒童,比起接受常規教學的孩子,發音更清晰、口語表達更地道自然,並且對自己的口語表達很自信。在詞彙量及流利程度方面,兩者也有很大的差距。參與浸入式實驗教學的學生詞彙更豐富,且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反之,則表現相對弱得多,甚至很難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以「語」為「用」,培養孩子的全面素質。兒童英語浸入式改革,倡導的是在感知、體驗、實踐、參與中學習。學習的內容既是語言的真實情境,也是語言的載體,這為孩子提供了寬廣和多元的學科知識內容,也為語言學習創造了廣闊和豐富的自然和社會情境,從而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學以致用,更是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
康葉欽總結,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包括母語發展、英語語用能力、學業成績、智力發展、人格發展五大方面,接受浸入式教學實驗教學的兒童,都具有相當的優勢。
2019年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申報了廣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協會的立項課題《閱讀與思維--基於深度學習的英語思維品質培養》的子課題並獲得通過。2020年,i2艾途雙語教育研究院成為「中加美教育合作項目-英語浸入式課程」項目的唯一校外實踐基地。活動現場正式舉行了兩大課題的授牌儀式。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