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字一出一片譁然。原來「不起眼」的拼多多正在悄然改變著電商行業的格局。其第三季度淨利潤首次實現季度盈利,超4.6億元,第三季度營收為142億,同比增長89%。
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家也暴漲80億美元,約合529億元,成中國第四大富豪,在福布斯全球富人排行榜中排第24位。大家似乎已經對這個消息有了免疫力,早在今年4月份,黃崢的財富值暴漲55.8%達到257億美元,衝進國內第三,成為馬雲之後的電商第一人。
1
杭外:影響人生的第一個圈子
這個電商第一人的人生經歷和所思所想網上到處都是,但很少有人從這裡面歸納總結影響一個人人生軌跡的重要因素,這些東西才是根本。縱觀黃崢的成長經歷,不難發現黃崢的人生裡有兩個很重要的成長階段,那就是杭州外國語學校和谷歌。
這兩個成長階段也是很重要的圈子,可以這兩個階段塑造了今天的黃崢。杭州外國語學校是黃崢小學畢業踏入的學校,他在杭州外國語學校開啟了自己長達六年的學生時代,一直到高中畢業。
杭州外國語學校是座好學校,在90年代,杭州外國語學校不僅有外教,而且還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小升初就自主全省招生並持續保持大學保送率高於80%的學校。這裡聚集了考分優質的學生和富裕的家長,就連教學也很少受到高考影響,學生可以接觸到大量西方的東西。
12歲-18歲是一個人成長很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初一開始,所有的杭州外國語學校的學生都必須住校,黃崢也同樣,正是在這關鍵的6年裡,黃崢天天跟考分值、財富值優秀的同學浸泡在一起,小時候就看到或者感受到比常人更多元的世界,再加上潛移默化的西方文化的影響和薰陶,黃崢的三觀和思想也在不斷地被塑造著。
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之後,黃崢被保送進了高校精英教育實驗班——浙大混合班,這是一個連高考高分學霸也必須參加筆試、面試才能加入的200人核心班。
黃崢所在的混合班既能擺脫浪費時間的平庸課程,還能偶爾享受到整個學校的資源傾斜,甚至混合班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西方商業思想,這在當時上網都稀缺的年代,黃崢和他的同學提前擁有了全球視野,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同齡人切磋思考方式,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也是與眾不同的。
2
谷歌:影響事業的第一個圈子
除了杭州外國語學校,谷歌是黃崢人生成長的另一個重要階段。2004年,在微軟實習的黃崢面臨著一個選擇:留在微軟,還是去谷歌。
當時的谷歌還沒有上市,黃崢的「人生導師」段永平告訴他:「Google看起來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對你想要未來創業也是有好處的。去的話至少呆三年,因為一兩年是沒法真正進入重要的崗位真正了解這個公司的。」
於是,黃崢選擇在矽谷成為了一個碼農、產品經理,還作為首批回到國內的員工,參與了谷歌中國的初創階段。
有過工作經驗的人都明白,從學生轉變為社會人的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谷歌是黃崢的第一份工作,黃崢在谷歌不僅收穫了比常人更多的財富,同時也讓他對創業有了最根本的思考和感悟。
黃崢歸納了三個感悟,第一個是核心價值觀的力量無比強大;第二個是谷歌公司收購模式十分成功;第三個是有些客觀規律,人力無法改變。而這些思考也都在今後的創業經歷裡發揮著或輕或重的作用,雖然表面上看不見,但它就像航海的指南針,指引者創業者的航海之路。
在谷歌工作滿3年後,黃崢實現了財務自由,也完成了與「人生導師」段永平的承諾,於是果斷放棄了第四年的股票,離開谷歌創業,踏上了邁向福布斯全球富人排行榜的新徵途。
3
貴人:影響一生的發展軌跡
梳理黃崢的人生經歷,不難發現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貴人,從浙大老學長丁磊到「人生導師」段永平,再到谷歌的同事李開復,以及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孫彤宇,都是黃崢的貴人。但最值得一提的貴人還是段永平。
2006年,OPPO、Vivo背後的商界大佬--段永平花了62萬美元(約合400萬人民幣)中標巴菲特午餐,成為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第一人。按照規則,段永平可以帶6人共同前往,當時在谷歌上班的黃崢就是其中之一。
這頓午餐讓26歲的黃崢受益匪淺,讓他對「創業」和「投資」有了自己的領悟。黃崢把「如創業的投資」簡單歸納為「三好、一不壞」,即好生意、好團隊、好策略、不壞的決定;而「如投資的創業」被黃崢解釋為:「好生意、被信賴、好投入」。
這些領悟最終都成為了黃崢創業中應用的準則,好生意就是做選擇大於努力的決定,拼多多就是最好的例證和產物。
一個人的思想影響著一生,思想的形成則來源於所接觸到的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世界。而我們所在的圈子質量直接決定著我們會接觸什麼人,看到什麼樣的世界,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選擇,選擇什麼圈子就會受到對應的思想影響,最終會影響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也是老高電商圈子的價值所在,我們聚集的都是年營業額過億的電商企業老闆,這裡有優質的人脈、信息和資源。在這個時代,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遠,走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