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網友怎麼也不會想到,一直以"性價比"自稱的小米,有朝一日其產品會和"智商稅"掛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今天(3月22日)下午,科技達人@搞機鴨 在B站、西瓜視頻、一直播等多平臺直播,用小米最新發布、售價9999元的小米電視5 Pro 75寸對比售價僅2999元的榮耀智慧屏標準版,結果卻是榮耀智慧屏全面勝出!要知道,此前已經有數碼博主拿榮耀智慧屏和小米電視進行了五場拆機對比,雖然說小米電視5、5 Pro和電視小米4 75寸,都不如榮耀智慧屏,但畢竟價格相差也不是很大。那為什麼,價格比榮耀智慧屏貴7000的小米電視5 Pro 75寸,還被完爆了呢?
這次對比實測,@搞機鴨 雖然自稱"有失公允",但還是拿來了索尼智能電視作為參考。因此,這次對比一共有四款機型,分別是售價7999的小米電視5 75寸、售價9999元小米電視5 Pro 75寸、售價4799元的索尼X8500G,以及售價2999的榮耀智慧屏標準版。
首先,開機對比三個品牌的產品就形成了非常大的體驗差距,榮耀、索尼都沒有開機廣告,唯獨小米就有30秒的祖傳開機廣告,還不能取消。小米在售價很低的智能電視產品中加入廣告可以理解,畢竟這樣可以通過廣告收入降低硬體成本。但是在售價7999和9999的產品上還加入開機廣告,這已經不是降低用戶體驗,而是吃相難看了!
其次,畫質對比,小米電視5 Pro 75寸相比前代產品,也就是小米電視5 75寸,畫質提升還是比較大的,不"辣眼睛"了,畢竟採用了量子點屏幕。但是因為晶片和技術的原因,小米對圖像優化的處理並不到位,小米電視5 Pro 75寸在對比度、清晰度這兩個方面的表現依然"不咋地"。
而榮耀智慧屏這邊,因為鴻鵠818智慧晶片支持許多圖像優化技術,在動態範圍、對比度、色彩表現等方面,表現和索尼相當,都十分出色。許多人花相對較高的價格去購買智能電視,就是為了享受更好的畫質和音質,但小米電視並不能給用戶與價格匹配的體驗。
既然提到了音質,這次對比自然也包括了這個部分。實測對比和預期所料一致,還是因為鴻鵠818智慧晶片支持多項音質優化技術,以及採用了更好的6*10W 1.6L超大音腔的原因,榮耀智慧屏在音質體驗方面,全面碾壓小米的兩款產品。
有趣的是,小米高管之前還在微博上玩文字遊戲"碰瓷"榮耀,指責其"縮水"、"虛假宣傳"。結果真相卻是小米用自家2個揚聲器、4個揚聲器的產品,去指責榮耀6個揚聲器(2低頻+4全頻),如此情景完全就是"青銅白銀教王者選手如何玩遊戲"。
其他方面,依靠鴻鵠818智慧晶片,榮耀智慧屏在解碼、投屏等體驗方面,全面領先小米的兩款產品。小米電視不僅投屏反映很慢,還各種延遲、卡頓。最諷刺的是,小米10系列手機拍攝的8K視頻(實際上還是6K插幀8K,並不是真正的8K),小米兩款電視居然都無法支持,反倒是榮耀智慧屏可以正常播放。自家鑰匙打不開自家門,這就很有意思了。
或許,對3C數碼產品比較了解的網友,可以猜測到小米電視5 Pro落後的原因。小米電視5 Pro在核心配置上幾乎沒有進行過升級,例如還是採用性能比鴻鵠818智慧晶片落後幾代的Amlogic T972晶片,解碼能力、性能表現相當堪憂。此外,小米通過外掛實現的MEMC(插幀技術,可以提高視頻幀率,達到提升畫面流暢度的作用),其實榮耀和索尼智能電視早就有了,並且它們都是通過自己的晶片和算法來實現的,體驗自然也會更好。
當然,這次小米電視5 Pro還是有值得表揚的地方,那就是在拆解中,內部做工有了一定的提升,包括膠帶顏色等細節更加統一,也讓"臨時工"不再背鍋。但是,相比榮耀智慧屏內部的做工、設計,小米電視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通過這次對比,可以發現小米兩款產品除了在屏幕尺寸上有優勢之外,在畫質、音質、性能、解碼等綜合體驗上,均完敗給榮耀智慧屏。但這只是表象,其本質還是因為小米太過於追求所謂的"營銷噱頭",用一些看起來很"亮眼"的詞語,比如75寸大屏、量子點屏幕等等。誠然,更好、更大的屏幕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智能電視的體驗,但也只是提升了體驗的"基線"而已,體驗的"上限"還是要依靠晶片和算法,也就是自研技術的積累。假若小米一直忽略電視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晶片而非尺寸,那麼小米電視或將永無翻身之日,只不過榮耀智慧屏的鴻鵠818晶片過於領先,小米何時能夠望其項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