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難怪羋月一直對莒姬心存芥蒂,看向氏是怎麼看待莒姬的?

2020-12-14 L娛音嫋嫋

導語:《羋月傳》中的羋月對莒姬的感情其實是很複雜的,一面感激著莒姬的養育之恩,一面又覺得自己的生母向氏就是間接死在莒姬的手裡。這讓莒姬既心寒又委屈。

那麼,羋月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她為何會對撫養她的莒姬充滿了質疑與不信任呢?其實,這與向氏之前的「灌輸」密切相關。

1、羋月的質疑

楚威王死後,向氏被威後迫害,悄悄把向氏配給了一位又老又醜的賤卒魏甲,那魏甲不但又老又醜,而且生性暴戾嗜酒好賭,向氏被他霸佔後,沒少挨打。

原本向氏想一死了之,卻不料偏偏在此時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腹中無辜的生命,向氏只得忍辱負重,繼續跟魏甲生活下去。

向氏突然失蹤,下落不明,莒姬也同樣心急如焚,但莒姬知道,這件事一定與楚威後有關。所以,她不敢明目張胆地尋找,只能派人悄悄去宮外打聽。

後來,羋月卻從羋茵那裡聽到母親向氏在西市的消息。羋月就氣勢洶洶地來找莒姬興師問罪了。羋月以為,這一定是向氏為了獨自撫養他們姐弟兩個,蓄意設局把自己的生母向氏趕出宮去了——莒姬有充分的作案動機,而且,她也做得出這樣的事!

莒姬面對羋月的質疑寒心不已,自己對羋月姐弟一直視如己出,對向氏更是視若姐妹,儘管當時推薦向氏侍寢楚王商,確實是想讓向氏懷孕生下孩子,自己也好有個依靠,可那孩子也是她們共同的孩子啊!

在這殺人不見血的楚國後宮,她只能與向氏唇齒相依,其他人一概信不過。

莒姬知道,即便是自己的身邊人,只要威後的籌碼足夠多,手段足夠硬,那麼她的心腹也極有可能在自己的背後捅刀子。

也只有向氏會與自己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因為她們目標一致,息息相關。如果沒有自己,向氏不但生不下這兩個孩子,即便生下來,靠她自己也養不大!向氏不但身份低微,膽小怯懦,而且智商不夠,謀略欠佳。是自己一直在運籌帷幄,竭盡所能保護他們母子。

對自己而言,沒有向氏生下的孩子,自己便沒有未來。自己一旦遭遇危機、或暫時騰不開身子照顧孩子,這倆孩子至少還有向氏可以託付。對於莒姬而言,由她們共同撫養這兩個孩子,比自己獨立撫養更加踏實放心。

以向氏的地位身份和心機,根本不足以對莒姬造成威脅。所以,她根本沒必要為了獨自霸佔孩子的撫養權而先砍掉自己的一隻臂膀!

但羋月卻始終認為:自己的生母向氏就是被莒姬攆出宮的,無論莒姬怎麼解釋,怎麼剖白都沒用。

2、向氏對莒姬心生嫌隙

不得不說,羋月這樣想,更多是受她生母向氏的影響,儘管莒姬對向氏並沒有卸磨殺驢之心,但向氏自從生了羋月以後,對莒姬卻有了「防患未然」之意。

向氏甚至一度認為是莒姬換掉了自己的兒子。她懷的明明是霸星,是個兒子,連唐昧都預言了——自己懷的是「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霸星」,為什麼抱在莒姬懷裡卻成了女兒?這根本不可能!一定是莒姬偷偷換走了自己的兒子。莒姬手段高明心思詭異,行事深不可測,像她這樣的女人,什麼事做不出來?

所以,向氏在得知自己生下的居然是位女嬰時,一時難以接受,尖叫不已,莒姬見好言規勸無效,索性一巴掌扇過去,強行制止了向氏的癲狂。

倘若向氏持續癲狂下去,會被威後以「向氏得了失心瘋,需要靜養為名」關押起來。原著原文如下:

莒姬此刻心中的失望與沮喪不下於向氏,只是她心性剛強,不露於外而已,聞言也只是輕嘆一聲,取鮫帕為向氏拭淚,「好妹妹,生兒生女,皆是少司命的旨意,我們原也強求不得。這孩子的確是你親生的,也的確是個女兒。」

向氏懷孕之時,本已經有數次事故,早令她如驚弓之鳥。她於懷孕之初,便有心託庇莒姬,口口聲聲說將孩子奉於莒姬,便是指望以莒姬之能,能夠保住嬰兒。她雖然卑微膽怯,然而於此時也不得不多思多疑起來。宮中本就有許多陰私之事,她也早有耳聞,更知這個嬰兒是王后所忌,莒姬所圖。此時更因為期待已久的兒子變成了女兒,便猜想不是王后派人換了,便是莒姬派人換了。

看了吧,此時的向氏已經對莒姬產生了強烈的懷疑,懷疑是莒姬做了手腳。向氏也不動腦子想想,楚威後換了倒是有可能,莒姬換了有啥好處?即便把向氏生的兒子換出去,那這個孩子就不再是向氏所懷的霸星了,楚王商還會看重這個孩子嗎?莒姬還會母憑子貴嗎?

向氏本不甚聰明,此時身體衰弱,精神錯亂,根本已無法細思,便憑本能認定了嬰兒被換,更是失口說出了平時絕對不敢說出口的話來。甚至直言不諱的質疑她的孩子是被人換了。

莒姬好氣又好笑,心疼又無奈,但也只得繼續好言安撫向氏。

後來,這個疑影卻壓在向氏心頭一直揮之不去。並暗暗與莒姬心生嫌隙。她不再那麼相信莒姬了。

所以,從羋月記事起,大概就沒少聽母親說莒姬的「壞話」,儘管委婉含蓄,卻也足以被聰慧的羋月捕捉到微妙的信息。

羋月對莒姬的成見也就先入為主了,無論莒姬怎麼掏心掏肺地對羋月,羋月對莒姬始終不能像對自己的生母向氏那樣,親密無間、毫無隔閡。

相關焦點

  • 羋月傳:難怪南後鄭袖多次搭救羋月,你看她與莒姬是啥關係?
    文/小海 標題:羋月傳:難怪南後鄭袖多次搭救羋月,你看她與莒姬是啥關係? 《羋月傳》也是鄭曉龍的又一力作,也是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裡面的人物每一個都值得人細細琢磨,《羋月傳》裡有一個南後鄭袖,可以說數次將羋月救出了水深火熱的處境中,她是真的要幫助羋月嗎,她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無意之舉還是有心之作?
  • 重溫《羋月傳》才懂:難怪羋月荒淫放蕩,你看莒姬對她說了啥?
    導語:羋月作為小霸星出身,可謂是身負天命,一出場就帶有王者光環,所以在她還未出世的時候,就得到了楚王的厚愛,只可惜瓜熟蒂落的那一刻,沒成想是個女娃,冷落了她好幾年,後來的小羋月無意間闖入楚王的宮殿,討好了楚王,才有了幾年幸福的時光,在羋月痛苦的半生中,僅有的一絲溫情都源自於父皇和莒姬
  • 羋月傳:怪不得莒姬會被楚王商如此寵愛,看莒姬有多「逗比?」
    1、投其所好《羋月傳》中的鄭袖如此,莒姬亦如此。與鄭袖的風格不同,莒姬是聰明伶俐剛柔並濟、端莊守禮而又不拘一格的。當然,她還會根據君王的喜好適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因為楚王商喜歡的就是聰明伶俐不拘一格的,所以,莒姬就儘可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 羋月傳:難怪羋月對魏美人見死不救,看莒姬是怎麼說的?
    最後,羋月想到了母親莒姬,莒姬在宮中多年,耳目眼線眾多,鄭袖身邊也有莒姬的內線和心腹,何不去求求莒姬?2、莒姬見死不救,而且嚴厲制止羋月去救魏美人原著原文如下:羋月思來想去,忽然想起莒姬,忙去了離宮去尋莒姬,將魏美人之事說了,想託莒姬助她送信入宮,與魏美人作個警告。
  • 重溫《羋月傳》:難怪向夫人被流氓魏甲玷汙,你看看莒姬做了啥?
    看過《羋月傳》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劇中羋月的母親向夫人。原本向夫人是個很受寵的人,結果卻被流氓魏甲玷汙,地位一落千丈。至於向夫人為什麼會被玷汙,重溫這部劇就能發現有個人不能忽視,那就是莒姬。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莒姬到底做了什麼導致向夫人被玷汙。
  • 羋月傳:南後鄭袖為何多次救羋月,看她和莒姬的聯繫後才恍然大悟
    羋月傳:南後鄭袖為何多次救羋月,看她和莒姬的聯繫後才恍然大悟!前言:《羋月傳》中鄭袖曾幾次搭救羋月,貌似無意,就算她從威後手裡救了羋月也好像只是跟威後置氣而已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鄭袖冰雪聰明,不會做無用功的。
  • 羋月傳:怪不得楚威後對莒姬恨之入骨,看莒姬對她做了什麼事?
    無論如何,她都不會有任何翻盤的機會——直到向氏懷了霸星、生了羋月。1、楚威後想除掉羋月,莒姬拼死保護最初,楚威後還擔心霸星是個男孩,自己兒子羋槐的太子之位恐怕不保。所以,處心積慮的謀害。後來卻得知向氏不過生了個丫頭,不禁長舒一口氣。
  • 羋月傳:楚威後如此憎恨莒姬與羋月,為何不趁楚王死後除掉她們?
    導語:《羋月傳》中有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楚王商活著的時候,楚威後尚且容不下莒姬與羋月,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又是給莒姬絕育,又把羋月扔進御河裡試圖溺斃,當楚王商真的駕崩之後,楚威後反倒無所作為了。
  • 羋月傳:怪不得羋月沒救魏美人,原來都是因為莒姬,你看她說了啥
    羋月傳:怪不得羋月沒救魏美人,原來都是因為莒姬,你看她說了啥要說羋月傳中結局最悲慘的人,那無非是魏美人,原本她也是出身王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為了破壞合縱,她被魏王當成禮物送給了好色的楚王在原著中,莒姬並沒有那麼早離世,反而一直在宮中照顧著羋月和羋戎,不過,她的處境一直都很不好罷了,威後視她為眼中釘,這些年來兩個人明爭暗鬥,就是互相看不上,如今坐上大王位置的是威後的兒子,莒姬又怎麼可能有什麼好下場,沒死就已經不錯了,如今,羋月察覺了鄭袖對魏美人似乎另有圖謀,於是就跑來告訴莒姬,想要救魏美人,可隨著威後年紀的增長,這些年來掌管後宮的人是鄭袖,莒姬更是不敢得罪她
  • 羋月傳:難怪羋月如此放蕩不羈,看莒姬是怎麼教導她的?
    只是,眼看羋月一天天長大,卻毫無收斂,向氏也是憂心不已,終於有一天,向氏鼓起勇氣,試探著向莒姬提出建議。說實在的,莒姬才更像羋月的母親,這骨子裡的霸氣與羋月簡直太像了!向氏只是給了羋月肉體和生命,卻沒有能力去塑造羋月的靈魂和風骨。而莒姬卻做到了,莒姬與向氏配合得天衣無縫,同樣是羋月的母親,向氏負責給予羋月生命肉體,莒姬負責打造羋月的個性與靈魂!
  • 羋月傳:羋茵因「失心瘋」被威後關押,莒姬卻用一招為羋月脫險
    導語:羋月能夠在楚國的後宮安然無恙的生存下來,除了靠她自己的機敏以外,更多要依賴於莒姬的庇護與智慧。羋月雖然聰明,但到底年輕,涉世未深經驗不足。倒是莒姬處處籌謀得當,才能讓羋月躲過一劫又一劫。甚至,羋月還在向氏肚子裡的時候,莒姬就已經開始竭盡全力保護她了。
  • 羋月傳:向氏的一生也很傳奇,與羋月竟有相似之處
    導語:不要以為《羋月傳》中,只有羋月的經歷最傳奇,與她有著同樣傳奇經歷的女子,還有她的母親向氏。向氏位分不高,最初只是莒姬的一名陪嫁媵女,生下羋月後才被晉升了位分。原文如下:向氏自那一夜在御河中尋回羋月以後,竟是母女連心,雖然病得奄奄一息,卻時時刻刻念著小公主,一日不見,便憂心欲死。莒姬雖然知道她病重,不好讓幼兒過了病氣,然憐她情痴,還是讓乳母每日抱著小公主,遠遠地讓她看一回,好教她放心。
  • 羋月傳:難怪楚威後想把向氏滅族,你看楚威王幹的事,誰不生氣?
    羋月傳:難怪楚威後想把向氏滅族,你看楚威王幹的事,誰不生氣?羋月傳中,後宮之中的女人擁有同樣的夫君,共侍一夫,就註定了她們之間不會有真正的友情,也無法保持表面上的平和,一旦有了機會一定會爭得你死我活,後宮之中只能有一個勝利者,那就是之後的太后。當時六國之中的楚國後宮由楚威後管理眾位嬪妃,看著自己夫君身邊有著這麼多貌美的女人,楚威後自然心裡不平衡,因此也並不想其他妃子受寵。
  • 羋月PK莒姬:你這麼牛逼,兒子一定不爭氣!
    總之到最後,莒姬當了齊國的王后,老公死後她的兒子繼位,她又成為太后。羋月是幸運得像開掛,莒姬是自己有眼光、有魄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這一局,莒姬勝。羋月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政治經驗談嗎?你們津津樂道的那次韓國有求於秦國,羋月說出了她最著名的那個黃段子,無非是向韓國要點好處,根本就沒考慮到秦國的戰略問題好不好?
  • 羋月傳:難怪鄭袖能成為南後,看她的「師傅」是誰?
    導語:《羋月傳》中的鄭袖,一開始只是太子羋槐的一個普通小姬妾,幾乎沒什麼家世背景,之所以能一步一步走上南後之位,與另一個女人在她背後的指點教導是分不開的。而她背後那個神秘的女人就是——莒姬。莒姬是向氏的主母,也是羋月的「母親」。
  • 羋月傳:難怪羋姝最終會輸給羋月,看她們小時候經歷過什麼?
    而且並不是羋姝給羋月行大禮這種小事。而是羋月玩彈弓,打落了一隻小鳥,恰好驚嚇到了羋姝,羋姝嚇得大哭。威後勃然大怒,立刻捉羋月前來問罪,羋月據理力爭與威後分庭抗禮。威後見她如此恃寵而驕不受管教,便暗示身邊的寺人把羋月拖下去,亂棍打死。羋月看到了威後眼中的殺機,恐懼不已,拼力掙脫了寺人的手,跑回莒姬的身邊。
  • 羋月傳:鄭袖多次想幫羋月,只為讓威後生氣?其實她是為了這個人
    羋月傳:鄭袖多次想幫羋月,只為讓威後生氣?其實她是為了這個人從來無利不起早的鄭袖當時為何會選擇多次搭救羋月?然而鄭袖對於羋月多次相幫,其實並沒有給鄭袖帶來什麼樣的益處,那麼鄭袖當時為什麼會選擇這樣做呢?她這麼做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鄭袖之所以多次營救羋月,只是因為當時她曾經受過這個人的恩情,我們都知道羋月從小便失去了自己的生母,向氏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妾侍,在後宮之中沒有任何地位,而且向氏此人十分的懦弱,也沒有什麼心計和城府,當時剛剛生下兒子便被楚威後找了個由頭趕出宮去,最終也是自盡而死。
  • 羋月傳:楚威後設下鴻門宴想要害死羋月,你看羋月是怎麼應對的?
    羋月傳:楚威後設下鴻門宴想要害死羋月,你看羋月是怎麼應對的?後宮之中,大王不止一個女人,也不可能僅有一個孩子,因此後宮之中,君王的女人眾多,孩子眾多,而作為王后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氣度,所以也不得已容忍這些孩子,畢竟這是她們的職責。
  •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
    羋月傳:威後是為大王正妻,羋月只是媵妾女兒,為啥還一直針對她要說起威後,真是精於算計的一個人,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楚國,都作為楚威王的正妻,威後也算得上是一國之母,但令人奇怪的是,作為一個正室,大王的正妻,為什麼威後一直跟羋月過不去呢
  • 羋月傳:難怪莒姬如此聰慧睿智有見識,你看她是什麼出身?
    導語:《羋月傳》中的莒姬其實是個頗有心機謀略,而且深藏不露的女人。她能在歹毒狠辣的威後手下討生活,又能博得楚商王的寵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莒姬也有自己的粉絲和崇拜者,後來的鄭袖就是在莒姬的指點歷練下成為楚懷王寵妃的,最後還被扶正成為楚懷王的正妻,也就是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