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你的汗!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2020-12-17 智柏健康科技

夏天不僅有西瓜,還有,隨時光顧的汗液。

有人喜歡出汗,覺得汗是脂肪的眼淚(千萬別信);有人討厭出汗,因為汗液黏在身上不舒服。

但不管喜歡或是討厭,都必須重視出汗這件事,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藉助出汗傳遞一些信息,這期,黃老師就來教你如何讀懂這些信息?

汗為心之液

人屬於恆溫動物,正常人體的體溫一般維持在37℃左右,為了維持體溫恆定,我們會通過出汗來散發多餘的熱量。

其實正常出汗,對我們的身體是極好的。不僅能調節體溫,還有排出體內代謝的廢物,提高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穩定血壓等諸多好處。

但是不是汗越多越好呢?並不是。

汗者,精氣也。心主全身血脈,血汗同源,所以又稱汗為心之液。中醫上有:蒸蒸汗出,不可汗出淋漓。意思就是可以看到汗珠,但卻不能像下雨一樣地流。

如果是天氣炎熱、運動導致的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有的人在空調房一動不動也大汗淋漓、白天不出汗一到晚上就汗溼一床,則就要引起我們的警覺了。

今天,柏叔就從頭到腳,針對不同部位出汗過多,會導致哪些問題以及調理方法,做出針對性的介紹。

出汗異常對照表

頭部

頭部的汗,我們叫「頭汗」。頭為諸陽之會,意思就是頭部的陽氣最足。頭部異常出汗,頭髮經常都是溼的,有可能意味著身體陽氣不足,要注意補陽氣。

當然,對於代謝旺盛的小孩子來說,頭部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胃火比較旺的人,頭汗也容易異常多。建議多吃大棗、山藥、蜂蜜、枸杞茶這類比較溫補的食物,多健脾,飲食上要注意清淡一點。

額頭

如果你其它地方不怎麼出汗,就額頭極易出汗,就要考慮一下有沒有肝陽上亢,血壓升高這些情況。

出現這些症狀的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生氣,大怒之後,血壓極易升高。這個時候,平肝很重要。

以前給大家介紹過,菊花、玫瑰茶、金銀花用這些泡茶喝,平肝功效是蠻好的。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肝陽上亢容易導致陰虛。

鼻子

喜歡做艾灸的人,經常會問:艾灸做到什麼程度比較合適?黃老師一般建議灸到鼻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肺氣通於鼻,如果在沒有任何外因的情況下,鼻頭總是容易出大汗,中醫上認為是肺氣不足,需要補氣血,也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頸部

頸部的汗腺並不多,如果你的頸部總是異常出汗的話,多是內分泌失調。這種情況,以50歲以上的女性、60歲以上的男性比較常見。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後頸椎一圈容易出汗,特別喜歡晚上出汗,醒了後脖子都是汗,這是因為內分泌失調,激素不穩定,建議多吃一點豆質類食物比如豆漿補充高蛋白進行調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診,開一些調節內分泌的藥物。

體內溼熱過多的人,頸部也容易出汗,溼性粘滯,體內氣機不暢,身體外在表現就是上半身或頸部以上出汗,如果是溼熱過多導致的異常出汗,可以多做艾灸調理。

胸口

很多女性朋友一覺醒來,胸口處總是很多汗,這就是心臟的勞心汗,思慮過多,傷了心脾

如果汗液多到用手指一揩可以甩出去的程度,那就是勞心過度。要學會靜下來,靜養,少吃油膩生冷的食物,打打太極拳,還有黃老師教給大家的八段錦,每天都練一練,多做做按摩、補氣血,緩解壓力,調節心情。

這其實是身體給我們的一個警報,如果這時候還不去調理,可能會發展到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降低。

腋下

腋下是一個極易出汗的部位,因為分布了大量的汗腺。腋下的汗稍微多點,不必太慌張,但要是多到不正常,就要考慮是不是汗腺過大,或者最近的飲食口味過重

腋下汗腺過大的女孩子在月經來後,容易發展成狐臭。這裡提醒一下,如果身邊有處於青春期有狐臭的小孩子,大家可以開導一下,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去醫院做個簡單的雷射治療就能治癒,不要有心理負擔。

手腳心

有的人情緒一緊張,手腳就喜歡出大汗,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脾胃溼熱過重,長期手腳大汗淋漓的人,身體容易出現虛症。為什麼經常提倡大家泡腳、燻蒸、做艾灸?就是為了讓體內的溼氣由裡走表。

建議手腳愛出汗的人,適當做些運動,代謝好了,溼氣更容易宣洩出來。有的人做完艾灸後,出汗減少了。說明虛症在改善,陽氣提升了

脾胃溼熱過重,也可以在餐後輕輕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促進溼氣的排出。另外不要飽食,七八分飽就好了,過飽會增加脾胃的負擔,也要避免生冷食物。

會陰

還有一個隱私的地方出汗,也要引起重視,就是我們的會陰部。

有陰道炎、婦科炎症的女性,會陰部經常感覺是溼漉漉的,會陰出汗過多是溼熱下注的表現。

因為部位比較隱私,這裡的溼氣不太好排出來,建議大家試試永康的坐灸蒲墊,坐著墊子上面灸,正好是會陰穴,艾灸的效力容易進入會陰部,促進溼氣排出,可以有效的防治婦科炎症。

睡著出汗

睡著出汗,醒來汗就停了,中醫上稱為「盜汗」。這樣的人經常容易口乾舌燥、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紅熱,典型的陰虛。

一定要少吃羊肉、蔥姜蒜這些熱性食物,多吃百合、雪梨滋陰之品,也可以用五味子、西洋參泡水喝。

大家要注意哦,上面說的這些情況都是針對異常出汗身體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是說出汗不好。正常出汗,對人體是非常有益的。相反,很多長期久坐、待在空調房的人要學會主動出汗。

主動出汗更健康

我們將運動產生的排汗叫主動出汗,將天氣、環境、心理壓力這些情況導致的出汗叫被動出汗

被動出汗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而主動出汗才是真正的深表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裡向外出汗。

提醒大家,長期主動出汗,更有利於我們的健康。常待空調房的人,可以適量增加點戶外運動哦。

相關焦點

  • 身體出汗部位健康對照表,這些地方出汗,那你可得小心了
    流汗是我們判斷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你知道嗎,我們可以通過出汗部位看健康,不同部位異常出汗,會反映出身體不同的狀況,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哪些部位異常出汗和汗液味道異常能夠反映出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出汗多該怎麼辦?
  • 吃飯時出汗多與出汗少,哪種人體質最好?真正要警惕的是這3種汗
    出汗,是隨時時刻都可能發生的事情。偶爾出現一次、兩次,人們不會在乎。可某一階段經常出現,反反覆覆,便會引來眾多懷疑,甚至是認為是身體健康有問題,譬如很多人都會在吃飯時出汗。為什麼一吃飯就出汗?除此以外,脂肪還具有一定的保暖功效,和普通人相比,這些人體溫較高,可能更容易出現汗液增多的現象,在熱氣騰騰的飯面前,便會大量出汗,反而我們要警惕的是這幾種汗。吃飯時,汗液突然變多:在判斷出汗是否為異常現象時,一定要有一個對比性。
  • 出汗不等於排毒!這4種不健康的汗,提醒你身上不同的病,要留意
    這4種不健康的汗,提醒你身上全是病,千萬留意自汗:動不動就冒汗有的人平時不怎麼運動,坐著站著都會冒汗,這種汗不受外界因素影響,主要是因為陽虛體質所造成的。如果你屬於這種情況,平時可以適當加強鍛鍊,平時常吃益氣補血的食物,少吃像生薑、辣椒等容易發汗的食物。
  • 不須隱瞞:體內有疾出汗暗示,別不在意,有種出汗或是中風前兆
    身體適當的出汗,對健康還有益處。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出汗,代表的意義也不同。如果身體不明原因的出汗,還是應該引起警惕,多半是身體給出的警示,要你早點去查明原因。身體有幾個地方莫名出汗,要重視,早了解早受益。
  • 體內有疾出汗暗示,別不在意,有種出汗或是中風前兆
    身體適當的出汗,對健康還有益處。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出汗,代表的意義也不同。如果身體不明原因的出汗,還是應該引起警惕,多半是身體給出的警示,要你早點去查明原因。身體有幾個地方莫名出汗,要重視,早了解早受益。
  • 身體不同部位出汗,暗示的問題也不同,對照一測便知,可別大意了
    隨著溫度的上升,天氣越來越熱了,出汗的次數明顯的增多。經常性的出汗,其實是很令人心煩的事,出汗之後,身體上會有汗臭味,皮膚上也是黏黏的,很難受。其實這個時候出汗,是身體自我調節,外溫過高,身體想要平穩,就需要調節溫度,此時就會出汗,這種出汗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而有些人出汗,並非是主動出汗,而是被動出汗。
  • 警惕這3種異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地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警惕這3種不正常出汗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了一件煩心事:每當吃飯時,都會不自主的出汗,而且是滿頭大汗,尤其是聚餐的時候,顯得非常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我們也可能碰到過,有些人吃飯時愛出汗,只要一動筷子,不管春夏秋冬,就會汗流不止,額頭,鼻尖,頭上滿是汗珠。這是為什麼呢?
  • 經常出汗是怎麼了?3種出汗需重視,或是身體健康的「警報」
    然而,生活中有部分人動不動就出汗,而部分類型的出汗是身體不健康的標誌,應該高度重視。那麼,哪些類型的出汗是身體器官功能下降引起呢?1、甲亢引起的出汗如果出現了身體大量出汗表現,而且伴隨著體重下降、情緒激動、失眠等情況發生,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下降引起。
  • 警惕:身體「這個部位」愛出汗,或是脾虛的暗號,千萬別毫不在意
    所以在生活中,千萬要注意適當的調理。而出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外界溫度過高的話,很容易導致身體大量排汗的情況,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調節身體內部的平衡溫度,同時也是一種排毒的途徑。但是,若在日常生活中,以下這個部位經常出汗的話,其實也是脾虛向你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希望你別視而不見,一起看看吧警惕:身體「這個部位」愛出汗,或是脾虛的暗號,千萬別毫不在意在日常生活中,若在一段時間內,經常發現自己的手心和腳心異常出汗的現象
  • 夏天的汗才是最好的保養品!『普通出汗』和『瑜伽出汗』也有區別
    「你有多久沒有瑜伽出汗了?」轉眼間已經過了大暑,天氣越來越熱,天一熱就容易出汗,這是人體體溫調節的一種途徑,簡單點說就是為了散熱。可是很多女生都不喜歡出汗,因為出汗後臉上塗的防曬會失效、妝容會變花、渾身上下粘糊糊的不舒服,身上還總有一股汗臭味,讓人尷尬至極。所以很多人為了避免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裡,抑制身體出汗。
  • 三伏天是出汗的好時候,學會出一身「養生汗」,健康不請自來
    別躲在房裡不出聲,我知道你在家!伏天出門冒冒汗,身體順暢精神足~有句老話說:「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汗可以調節體溫、體液,排洩體內廢物,還可使皮膚表面保持酸性,防止某些細菌對人體的侵襲。三伏天雖然燥熱難耐,但是「夏練三伏」不是一句玩笑話,伏天身體養得好,一年四季少生病,首先出汗就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方法。
  • 男性身體有這4種異常出汗,只能說一句:你太「虛」了,別大意
    有好多男生就是愛莫名其妙地出汗,如果有這一現象出現的話,就應該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體太虛,應該通過一些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問題。如果經常大量出汗的話,就會使身體內的水分大量的流失,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的話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正常人在天熱的時候也會出汗,但是什麼時候出汗會是體虛引起的呢?
  • 汗是人體晴雨表,四個部位出汗,也許暗示健康出現問題了
    雖然現在是冬季,但是總有人在寒冷的冬天還會出汗。當然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屋裡有暖氣太暖和了,或者是為了取暖,運動後出汗。其實這些出汗都是比較正常的,然而有一些人出汗就顯得沒那么正常了,特別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的出汗,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了。
  • 出汗能排毒?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好?關於出汗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多少?
    01 人為什麼要出汗?人是恆溫動物,體溫要保持在36.0℃-37.0℃(腋溫),身體才能正常運轉。首先,針對出汗排毒的說法,專家解釋稱:不管是哪個身體部位出的汗,汗的成分都是差不多的,其中99%都是水,剩餘1%的成分包括鈉、鉀、鈣、氯以及尿素氮等。雖然說尿素氮和所謂的「毒」沾邊,但尿素氮主要通過小便排出人體,汗水裡的那點量,可以忽略不計。
  • 運動時,出汗較多的人和出汗較少的人,誰的身體更健康?
    運動時出汗再正常不過,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在室外坐著不動就會出汗,別提做高消耗的運動了。有的人會選擇在有空調的室內鍛鍊,而一些人則很享受大汗淋漓的感覺,認為出的汗越多則燃燒的脂肪也會越多,多出汗也有利於身體排出毒素。因此,不少人一直將運動時多出汗當做自己努力奮鬥的目標,可事實確實如此嗎?
  • 出汗就是排毒?提醒:身體這兩個部位出汗是疾病徵兆,希望你沒有
    而外界氣溫一高,人體就容易出汗,尤其是手掌、腳部、腋窩等地方汗腺分布比較豐富,故而這些地方相對來說更容易出汗。生活中,有一些人說出汗是身體在排毒,出汗可以帶走人體內的毒素,讓身體更健康。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出汗是身體在排毒嗎?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裡面還含有氯化鈉、尿素、乳酸以及鈣、磷等少量微量元素。
  • 晚上經常出汗怎麼辦?盜汗、自汗、虛汗……先分清再調理!
    每次小盧到醫院看感冒時,經常主動跟醫生說要輸液,認為輸了液感冒就能好得更快,這一次因為季節更替,小盧又因為感冒來看醫生了。小盧在輸液時覺得自己頭腦暈眩,冷汗直冒,輸完液下來摸一下背部全是溼漉漉的冷汗。中醫認為,出汗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出汗可以排毒,又能調節體溫,適當出汗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經常大量出汗,說明身體有異常,應該引起重視。因此,根據不同的情況,中醫將出汗分為了以下幾種類型:1、自汗。
  • 鹽蒸出汗比健身出汗更健康
    鹽蒸出汗比健身出汗更健康!很多人喜歡去健身房健身,享受大汗淋淋的感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常去健身房的人更容易患皮膚疾病,經常健身出汗的人容易患汗疹,毛囊炎,溼疹和痱子等皮膚病。而鹽蒸出汗卻是非常健康的,不但可以排毒養顏,還能保護皮膚健康呢。
  •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文/天気菌導語: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我們的出汗量會大增,出汗可以排毒消暑,出汗是我們人體的生理現象,相當於身體的中央空調。但是某些部位一直出汗,就不是正常現象,需要引起重視了。出汗的部位透露著健康問題,可能是4種身體問題的徵兆,千萬別不當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