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我的公眾號
到瑞士 第一站
燈不魯姑看瑞士
⓳
小男孩烏斯利(Ursli)和一群大孩子,去借趕雪節要用的牛鈴,推搡間他只拿到一個最小的鈴鐺。可他一直夢想帶大鈴鐺走在節日遊行最前面呢!
懷揣夢想的小男孩克服種種困難,冒著風雪連夜上山,終於在他家的牧場小屋裡,拿到了一個最大的鈴鐺。在第二天的趕雪節遊行中,他帶著又大又漂亮的鈴鐺,快樂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這是瑞士著名兒童書畫家卡瑞吉特(Carigiet)繪製的童話故事《趕雪節的鈴鐺》中的情節,它來源於瑞士東部恩嘎丁地區一個至今保持的傳統:趕雪節的鈴鐺遊行。
再過5天,如果你去恩嘎丁,就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清晨,村裡的男孩們走出家門,身穿傳統的藍色刺繡上衣,頭戴彩球裝飾的紅帽子,繫著紅圍巾,用力搖晃著大大的鈴鐺,排隊從每家每戶門前走過,哐當哐當,為村裡趕走冬天的惡魔。
每年3月1日舉辦的趕雪節(Chalandamarz),是恩嘎丁人民的「春節」,山村少年們對此尤其重視,因為有他們的重頭戲,鈴鐺更是重要道具!
在鈴聲陣陣中,恩嘎丁山谷一個個童話般的小村子,更添幾分夢幻色彩。
恩嘎丁山谷一年四季都適合旅行。如果你不知選哪個村子好,就去施庫爾(Scuol)吧。這個遠離塵囂的山村,雖有兩千多歲的年紀,卻依然是生氣勃勃的壯年模樣。陽光下的野花怎樣盛放,這個村子就怎樣盛放。
電影《海蒂》的外景地也在這裡,秀蘭·鄧波兒扮演的海蒂,那個散發著阿爾卑斯山村獨有樸素和絢麗光輝的孩子,吸引著所有人嚮往這裡的山居歲月。
除了富有阿爾卑斯特色的雪山、農莊、溫泉、滑雪場,對一些旅行者來說,施庫爾那些風格奇特的美麗村屋,也是他們對這個小村子的重要牽掛,尤其那些帶孩子的家庭遊客。
這種村屋的牆壁是用一種獨特花紋裝飾而成,稱為「蘇格拉費蒂」(Sgraffito,五彩拉毛粉飾)。受此建築風格的影響,村裡的新房子也肆意渲染色彩,極盡美化能事。
每棟老屋都有兩個這樣的寬大拱門,緊挨著,一個是正門,另一個通往地下室(貌似住牲畜或堆草料用),兩門之間一定有一個長條靠背椅,進門前換鞋,以及閒坐聊天。
在這樣的村子裡散步,真是步步驚喜。每個轉角,每條小巷,都藏著意想不到的神秘和燦爛。
走得累了,就停下來喝一杯街邊的泉水。這裡的礦泉水有非常珍貴的養生保健功效,是此村的至寶——施庫爾有20多種礦泉,自古羅馬時代,這個深藏在山谷中的小村子,就以「秘密的溫泉地」而被人傳誦;現在,開發出來的礦泉水,除了用於現代化溫泉中心外,還流淌在村中供人們隨時享用。
每天飲用礦泉水,是此地村民世代相傳的養生方式,與戶外運動並列為「健康兩大法寶」。
我在《到瑞士》裡專門有一章推薦此地,有位帶孩子去了施庫爾的讀者寫來感想:感受過蘇黎世的繁華,讚嘆過阿爾卑斯的壯美,體驗過鄉間農莊的悠閒,本以為瑞士可以再無遺憾時,來到施庫爾,一家大小,卻又燃起了新的熱情,在這個被陽光寵壞的小村裡,心滿意足地感受照進心裡的暖意。
瑞小盟小百科
恩嘎丁位於瑞士東南端,與奧地利和義大利為鄰,是瑞士最有古風遺韻的地區。這裡古代曾經是羅馬行省的一部分,當地人仍講著古老的羅曼什語(Romansh,拉丁文的分支),在散落於美麗山谷中的小村子中,至今可見青銅時代遺蹟。除了美景,這裡的美食也頗具特色,明天,燈姑將把她在這裡的「吃聞」分享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哦~
Tips
1,蘇黎世中央火車站(Zurich HB) ——朗誇(Landquart),乘火車大約1小時20分鐘;
2,在Landquart轉車去Scoul-Tarasp,乘火車大約1小時30分鐘;
3,在Scoul-Tarasp火車站門口,轉乘巴士(Bus Engadine)去Scoul,乘汽車大約3分鐘
「photo via LiDan/ST」
瑞士旅遊寫作第一人。從2005年至今,已深入瑞士採訪21次,從寫博客,到出書籍、辦雜誌,成為華人世界最權威的「瑞士代言人」,是唯一與瑞士國家旅遊局保持超過10年緊密合作的自由撰稿人,被瑞士前駐華大使譽為
「真正的瑞士鑑賞家」
相關連結
微店:@瑞士
長按識別二維碼
此處有燈姑精選瑞士特產
《@瑞士》投稿郵箱:swisslife@foxmail.com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hailidan
微博: 燈不魯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