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聽說過村民在村裡開展森林撫育,每天拿到150元工資,而且還能壯大集體經濟的事嗎,現如今,在懷柔區渤海鎮這已成為一種不爭的事實。
自2020年年初以來,渤海鎮依託國家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制定出臺了依託林場、物業,擴大村民就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雙向發展工作思路,使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出總量增長的良好態勢。
針對鎮域西部生態林面積廣、居家勞動力相對固定充裕的實際情況,渤海鎮因勢利導,成立了莊戶、三岔、鐵礦峪、大榛峪四個村級林場,總面積達50018畝。通過集體牽頭、規模化經營,生態林撫育等舉措,實現經營性收入和本地就業的雙向增長。以莊戶村為例,全村生態林面積9978.8畝,5年間村裡每年安排集體林場撫育面積1900畝左右,依據每畝撫育費440元的補貼標準,國家每年撥付該村森林撫育資金近85萬元。村裡在每年安排15名森林撫育員就業的同時,村集體每年可以從中獲得收入40萬元經營性收入。村主任王明海介紹,村裡有了集體林場,村民多了就業崗位,參加林木撫育的村民積極性可高了。大家每天帶著乾糧到離村三四公裡外的深山老峪留優去劣,將砍下來樹枝雜木捋好碼放整齊,以備有關部門的實地驗收。依據上述經營管理模式,目前其他三村也在積極推進本村集體林場的經營活動。
大榛峪村70多歲的趙廷利是該村的困難戶,兒子是殘疾人,愛人也一直身體不好,通過參加村裡的森林撫育工作,每月有了4500元的勞務收入,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除了通過集體林場增加集體收入外,渤海鎮還結合各村實際,推出了在村裡建立物業公司,擴大村民就業,增加集體公益性資金的發展模式。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鎮域內的北溝、六渡河、馬道峪、葦店、三渡河、田仙峪.沙峪、三岔8村相繼成立了村物業公司。
成立於2020年7月的田仙峪村物業公司,通過將物業管理費收繳納入《村規民約》,依規向村內民宿企業和民宿戶收取物業管理費,使物業費收繳走上了正規化軌道。以今年為例,考慮疫情影響,村物業公司向國奧鄉居收取了20萬元的物業費,若是正常年景,村裡一年將向國奧鄉居收取24萬元物業管理費。此外,對來村開辦民宿的10餘個外來戶,村物業公司視其規模大小,每戶收取3000-5000元不等的物業費。這些物業費收上來後,一部分作為物業公司的服務性開支,一部分用於村裡的公益性開支,解決了村裡過去「想幹事,缺投入」的問題。目前,田仙峪村物業從業人員30餘人,分別從事著村內的街道保潔、垃圾分類、護林防火、水電汽暖維修等工作。
田仙峪村主任邵輝介紹說:「以前村集體沒有收入,很多工作都難以開展,村裡搞建設總是坐等政府資金項目扶持。加之各類協管員的月工資原來只有幾百塊錢,大家工作積極性都不高。現在村集體有了自己的物業管理收入,就能更好的把各類協管員整合起來,讓大家每月有了比較穩定和豐厚的收入。這樣一來,大家心裡踏實多了。」
談到村裡開辦物業公司的好處,馬道峪村物業公司經理張志山深有感觸:馬道峪村地處懷黃路沿線,去慕田峪的遊客特別多,可以前村衛生管理員幹一個月才幾百塊錢,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不高。村裡成立物業公司以後,完全不同了。通過把垃圾分類指導員、護林防火員、河長制等各類員整合到一起,大家每天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這樣雖然累點,但每月有了2000多元的穩定收入,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了。環境一好,吸引了不少城裡人來村投資辦民宿,既增加了村民就業機會,也增加了集體物業收入,降低了運行成本。
您聽說過村民在村裡開展森林撫育,每天拿到150元工資,而且還能壯大集體經濟的事嗎,現如今,在懷柔區渤海鎮這已成為一種不爭的事實。
自2020年年初以來,渤海鎮依託國家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制定出臺了依託林場、物業,擴大村民就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雙向發展工作思路,使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出總量增長的良好態勢。
針對鎮域西部生態林面積廣、居家勞動力相對固定充裕的實際情況,渤海鎮因勢利導,成立了莊戶、三岔、鐵礦峪、大榛峪四個村級林場,總面積達50018畝。通過集體牽頭、規模化經營,生態林撫育等舉措,實現經營性收入和本地就業的雙向增長。以莊戶村為例,全村生態林面積9978.8畝,5年間村裡每年安排集體林場撫育面積1900畝左右,依據每畝撫育費440元的補貼標準,國家每年撥付該村森林撫育資金近85萬元。村裡在每年安排15名森林撫育員就業的同時,村集體每年可以從中獲得收入40萬元經營性收入。村主任王明海介紹,村裡有了集體林場,村民多了就業崗位,參加林木撫育的村民積極性可高了。大家每天帶著乾糧到離村三四公裡外的深山老峪留優去劣,將砍下來樹枝雜木捋好碼放整齊,以備有關部門的實地驗收。依據上述經營管理模式,目前其他三村也在積極推進本村集體林場的經營活動。
大榛峪村70多歲的趙廷利是該村的困難戶,兒子是殘疾人,愛人也一直身體不好,通過參加村裡的森林撫育工作,每月有了4500元的勞務收入,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除了通過集體林場增加集體收入外,渤海鎮還結合各村實際,推出了在村裡建立物業公司,擴大村民就業,增加集體公益性資金的發展模式。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目前,鎮域內的北溝、六渡河、馬道峪、葦店、三渡河、田仙峪.沙峪、三岔8村相繼成立了村物業公司。
成立於2020年7月的田仙峪村物業公司,通過將物業管理費收繳納入《村規民約》,依規向村內民宿企業和民宿戶收取物業管理費,使物業費收繳走上了正規化軌道。以今年為例,考慮疫情影響,村物業公司向國奧鄉居收取了20萬元的物業費,若是正常年景,村裡一年將向國奧鄉居收取24萬元物業管理費。此外,對來村開辦民宿的10餘個外來戶,村物業公司視其規模大小,每戶收取3000-5000元不等的物業費。這些物業費收上來後,一部分作為物業公司的服務性開支,一部分用於村裡的公益性開支,解決了村裡過去「想幹事,缺投入」的問題。目前,田仙峪村物業從業人員30餘人,分別從事著村內的街道保潔、垃圾分類、護林防火、水電汽暖維修等工作。
田仙峪村主任邵輝介紹說:「以前村集體沒有收入,很多工作都難以開展,村裡搞建設總是坐等政府資金項目扶持。加之各類協管員的月工資原來只有幾百塊錢,大家工作積極性都不高。現在村集體有了自己的物業管理收入,就能更好的把各類協管員整合起來,讓大家每月有了比較穩定和豐厚的收入。這樣一來,大家心裡踏實多了。」
談到村裡開辦物業公司的好處,馬道峪村物業公司經理張志山深有感觸:馬道峪村地處懷黃路沿線,去慕田峪的遊客特別多,可以前村衛生管理員幹一個月才幾百塊錢,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不高。村裡成立物業公司以後,完全不同了。通過把垃圾分類指導員、護林防火員、河長制等各類員整合到一起,大家每天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這樣雖然累點,但每月有了2000多元的穩定收入,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了。環境一好,吸引了不少城裡人來村投資辦民宿,既增加了村民就業機會,也增加了集體物業收入,降低了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