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協主席姚明5月底參加北京兩會,針對籃球人才培養,尤其在教育改革中融入體育積極因素,提出了自己的四項建議,也可以說他在中小學體育課改革方面,表露了自己的野心。
運動員要改革教育只有姚明有這個魄力
他的兩會建議,羅列起來就如下幾點:
1.支持鼓勵中小學校與體校加強合作,增加青少年人才的培養
2.體校教師進教師編制,在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納入教育系統統籌
3.提高基層教練員、裁判員待遇,鼓勵基層教練員參與學校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
4.將適齡體校學員、專業運動員全部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提升專業運動員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
馮驥才和鍾南山一樣也是體育學業雙突出
一、當前的教育和體育都必須改革,體育人才培養應從體育課改起
儘管姚明的建議內部邏輯不很謹嚴,但他改革當前體育布局,尤其是群眾體育,避免腦體分家與分離,擊中當今體育和教育缺陷,對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很有針對性。他作為運動員,切身體會到知識學習不足的發展局限,所提出建議顯得尤為讓人嘆服。
姚明很看重籃球人才培養的普及工作
鍾南山老先生84歲了,由於以前是等級運動員,如今還能登場打籃球,原國家體委主任袁偉民先生,以前就是蘇州中學的高材生。建國初腦體分家現象不明顯,如今文弱書生遍天下,圍繞高考指揮棒轉,更多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教育弊端,最主要問題就是忽視了體育課,輕視了體育對人才培養的重大意義。
中學生裡面近視眼越來越多
在體育課被忽視後,各地大量建立少年業餘體校,大力培養體育特長生,造成運動員普遍文化素養很差,他們根本沒有完整享受到義務教育,而同時全日制學校體育課長期低效運轉,即便教育部三令五申,儘管不被佔用,也更多變成學生自由活動。
這樣的畫面最多出現在體育傳統強校
二、體育人才培養亂象必須終結,運動員素養缺陷必須彌補
隨著體育改革的深入,各地業餘體校,甚至軍隊的運動隊也被大量裁撤,人才培養大多流落到各地重點體育中學,由於CBA和中超高工資的吸引,現在各種各樣的訓練營越來越多,甚至NBA都來分一杯羹。北大和清華等名校大量從高中拉攏好苗子,雖然CUBA越來越紅火,但各隊依然被迫自辦青訓成為人才主流,如今的CBA人才培訓呈現深度亂象。
CUBA就是教育部組織的CBA
今天的CBA選秀在泉州舉辦,大學生聯賽專門休賽一天,為的就是讓優秀大學生球員能夠順利進入CBA賽場,大學生聯賽一如美國情況,甘願成為CBA的人才來源庫。儘管這些學生有個別體校淘汰的小運動員,但大多數都從中小學一路走來,他們的文化課教學還比較正規,韓德君、姜宇星、曾令旭等球員也是好的榜樣,如今的大學生球員日益被CBA認可。但選秀質量真的有限,只有北控、同曦等缺人的俱樂部大顯身手,像人才培養好的俱樂部基本都棄權,考慮到人才培養的高淘汰屬性,投資真的很大。
19人被選中體現了今年選秀質量較高
三、CBA選秀質量有待提高,自辦青訓和CUBA的矛盾急需平衡
如今的CBA年輕球員來源,最靠譜的還是俱樂部、體育局或者關係重點校的體系內培養,這些球員事實上是「體育包身工」 ,由於家庭沒有掏高額培養費,他們成才後必須仰人鼻息。工資低不能有怨言,轉會也必須看盡培養俱樂部的臉色,丁彥雨航和周琦的轉會就很典型,甚至範子銘想轉會廣東宏遠,對於廣州隊獅子大張口無能為力。
廣東隊不給夠籌碼範子銘就不可能轉會成功
齊麟從北京四中畢業後進入清華,而後為了打球放棄清華進入新疆青年隊,這樣的操作看起來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可行的無奈之舉。今年CBA選秀有19人當選,包括區焌炫和林庭謙,其中共有12名大學生球員,他們都是當年應屆大學生,年齡都已經不小,心智成熟自不必說,但運動壽命有限,為什麼不放開高中生參加選秀?但CBA各青訓沒比賽打真的很可惜,為什麼不效仿NBA也舉辦CBA的梯級聯賽?甚至放到沒有職業隊的大城市都行,籃球市場很廣闊,姚明要幹的事情真的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