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II」學術研討會

2021-03-01 中古史研究資訊

2016年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II

學術研討會

 

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承辦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合辦

 

2016年10月20-21日

(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1020

 

開幕式9:00~9:20

主辦單位代表與貴賓致詞及大合照

中央大學副校長李光華教授、文學院院長李瑞騰教授、人文中心主任楊祖漢教授、中研院文哲所鍾彩鈞教授

 

9:20~10:20

主持兼評論人:鍾彩鈞

楊祖漢:田艮齋「氣質體清」說及吳石農、權陽齋對此說之發展

劉德明:宋代理學家對季友的評價研究

 

10:30~12:00

主持兼評論人:蔡振豐

黃崇修:由宋明儒者對定靜工夫之詮釋理路論「內靜外敬」之實踐可能

侯潔之:無善無惡之辯——以管東溟、顧涇陽論戰為中心的探討

王慧茹:乾嘉經典詮釋的類型——以戴震、焦循為核心

 

13:00~14:30

主持兼評論人:蔣秋華

楊晉龍:明清經學關聯性的一種考察——論清代官編《詩經》專著徵引明人的詮解及其他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以《本義》會通眾說析論

陳睿宏:論朱元昇《三易備遺》的三《易》之說

 

14:40~16:10

主持兼評論人:賴錫三

賴貴三:宋明清儒詮釋「洗心退藏於密」異同析論

黃忠天:明清史事易學的衍異——談史料易的發展與轉變

袁光儀:因何殊途?是否同歸?——關於羅念菴學術的一點思考

 

16:20~17:50

主持兼評議人:戴景賢

陳政揚:船山對橫渠「心」概念的承繼與開展:以《張子正蒙注》為中心

黃繼立:「而今始信還丹訣」:王陽明「丹」喻思維的形成與開展

齊婉先:王畿與王艮關於《大學》、《中庸》文本詮釋之比較

 

10月21

 

9:30~10:30

主持兼評論人:林啟屏

祝平次:北宋圖書易學傳承系譜研究

許朝陽:自然或超越:兩種性善論述

 

10:40~11:40

主持兼評論人:林安梧

林維傑:程伊川論感通與感應

車行健:乾嘉考據學方法屬性的檢討

 

13:00~14:30

主持兼評論人:呂妙芬

劉滄龍:言論的衝突及其化解之道——王船山對莊子「兩行」的詮解

康珮:《水滸傳》評點中的文化認同問題析探

邱培超:章太炎及劉師培論「文章」與「彣彰」的學術史意義——自《說文》段《注》談起

 

14:40~16:10

主持兼評議人:林月惠

李庭綿:以墨子還原孔子——康有為今文經學理論的論證模式

陳顥哲:博學與考據:焦竑對陽明心學的修正

江俊億:羅整菴批評《楞伽經》的義理解析

 

閉幕式  16:10

主辦單位代表及貴賓致詞

中研院文哲所林月惠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楊自平教授聯合主持

 

(感謝劉老師提供信息!)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