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清鎮職教城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在精準脫貧上下功夫,幫助貧困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樹立信心和志氣,助力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
楊桂花是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19級的學生,入校之前,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沒有負擔、心無旁騖地完成學業。
楊桂花家住黔南州三都縣都江鎮羊翁村,由於父母年邁多病,一直是以務農為主,無穩定收入,她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家庭的際遇,讓楊桂花對讀書和就業充滿了渴望。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學生 楊桂花:哥哥和姐姐是初中學歷,出去打工工資不高,無法養活自己,對家裡人幫助不大。我想通過從他們身上學來的經驗,學更多的東西提高自己、幫助家人。
2019年,楊桂花高中畢業考進貴州水職院,成為學校「全免費訂單精準脫貧班」的一員,國家「兩助三免」政策補助,讓她的學業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
在貴州水職院,像楊桂花一樣享受「全免費訂單精準脫貧班」福利的學生並不在少數。該院落實貴州省精準教育扶貧政策,率先在中職高職舉辦「全免費訂單精準脫貧班」。截至目前,已面向14個深度貧困縣和20個極貧鄉鎮精準招收,訂單班學生達600餘人。學院通過精準招生、精準資助、精準培養、精準就業,讓學生真正實現拎包就讀,在達到國家規定學時的情況下,更早實現頂崗實習,幫助貧困家庭順利脫貧。
在對貧困學生扶知識、扶技術的同時,貴州水職院還注重扶思想、扶信心,通過志智雙扶,激發貧困學生脫貧的內生動力。學生不僅僅在學校學習一技之長,更在這裡樹人、立德、成才、立志。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脫貧攻堅辦公室副主任 王太廣:精準扶貧學生多半來自農村少數民族地區,語言、生活習慣上有很多困難,我們都讓優秀的、正能量的同學,和他們經常交流,樹立他們的信心。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張羽剛:訂單班的孩子進校的時候就給他們上《開學第一課》,學習期間也經常有勵志教育的講座,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有志氣、學有所成,實現家庭脫貧。
如今,楊桂花入校已一年多時間,在老師、同學的關心幫助下,她積累了知識、開拓了眼界,迅速成長。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學生 楊桂花:在學校同學、老師、領導給我很多的幫助。現在學會了寫策劃書、學會記錄、當班裡的團支部書記。通過學這些東西,從學校走入社會,更有底氣去做很多事情,回饋學校、社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在貴州清鎮職教城,各職校充分利用人才、智力、科技信息等優勢,以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為目標,對貧困學生智志雙扶,全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精準的幫扶措施,有效提升了貧困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改善了貧困學生的精神面貌。
數據顯示,目前,清鎮職教城15所院校裡,有11所院校採用對口、訂單、定向等培養模式面向貧困地區開設精準脫貧班100餘個,累計招收貧困家庭學生4萬餘人,清鎮職教城專門設立人才交流中心,推動精準就業,目前已有效促進2萬名學生畢業後穩定就業。貧困學生除自主創業外,基本實現「想就業就能完全就業」的目標。
記者/鄒嵐 鄺亞航 編輯/陳萌 謝茜(見習)
責編/王營 審核/陳麗娟 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