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10:17 |俞越
5月20日,是「表白日」,「修己以敬——劉元永魏碑書法展」在杭州夢想小鎮六品書院舉行。展覽由杭州六品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主辦,六品書院承辦。
開幕當天,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夫人王挺來到展廳指導,
紹興文理學院校友總會副會長、原副校長楊大明,浙江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高校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池長慶,現任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蘭亭書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王旭初,紹興文理學院校友總會秘書長許孟飛、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張東華等嘉賓,及不少書法圈內人士和書法愛好者也齊聚一堂。值得一提的是,劉元永是鮑賢倫和王挺在紹興師專的學生,當年畢業時畢業手冊上的留言和籤名還清晰可見;其眾多紹興師專的同學也特意趕來,共同分享他的藝術。
展覽的主題「修己以敬」由鮑賢倫題字,「修己以敬」出自《論語·憲問》,共展出70幅作品,均為近期新作,分別為「春風沂水」「簞食瓢飲」和「擇善從之」三個部分。劉元永在春節防疫抗疫宅家期間創作了不少作品,大部分大件作品出自這個時間段。本次展覽最大的作品是11件六尺整張,其中700多字的滕王閣序由3個六尺整張組成。對聯15件,其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帶著濃濃的時令氣息,格外引人注目。
劉元永告訴記者,這些創作的魏碑作品中,明顯地雜帶了篆書痕跡,無論是線條還是一些字的結構上都傳達了這個信息,特別是在這個魏碑展中放著篆書「和」,也是表明除了鍾愛魏碑,他對篆書等其他書體也難以割捨。在漫長的30多年裡,他對《散氏盤》《毛公鼎》《石鼓文》《虢季子白盤》等等大篆也下過實實在在的苦功夫。
展覽還匯集一批尺幅較小的作品,有的是為這次展覽所作,有的是近期日常所為。這些作品以唐詩宋詞題材為主。部分作品寫得比較隨性,只是為了遣興,作品質量也一般,但因為內容喜歡,紙張又特別---或是皮紙,或是個性鮮明,難以割捨。
劉元永,浙江嵊州人,齋號牧石居,1988年7月畢業於紹興師專(紹興文理學院前身之一)中文系,現供職於杭州市經信局。1985年9月師從鮑賢倫學習書法,從此和書法形影不離。遍臨五體名帖,研習魏碑尤深,長期鑽研《爨龍顏》、《爨寶子》、《龍門二十品》等著名碑石,《張猛龍碑》又是其主攻石碑,30多年來從未間斷。
鮑賢倫表示,劉元永以「修己以敬」來做展覽的標題,這讓他很意外:「修己以敬」意在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有這樣的思想,無論劉元永寫的書法好與不好,這都不是最重要的了,這30年來,他從書法中汲取的能量,在社會上產生的正面影響力,是他學習書法最大的價值所在。
書法評論家金小萍認為,概括元永的書法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兼美。只要我們面對他的作品,立即就會從中感知到一股迎面拂來的氣息,那是一股清新、平和、安靜的「書卷氣」,傳遞給人一種溫柔敦厚的美感;之後,再從宏觀上去體會書寫的格局,又覺得氣象渾穆、筆力雄健,陽剛堅毅,散發著濃濃的「金石味」。兼具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提出的中國美學史上兩種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這就是「芙蓉出水」的圓活美和「錯彩鏤金」的方整美。
作為主辦方,六品書院院長李六軍表示,從展覽計劃起,他們積極配合劉元永,提前勘測場地,劉元永還根據場地創作了一部分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特殊的日子,這場特殊的展覽,他特意還邀請了他愛人高峰秀共同參展,展出3件「抗疫」主題的人物畫,6件花鳥工筆畫,其花鳥風格接近於惲南田的沒骨畫法,氣息安靜秀氣。
李白詩《夢遊天姥吟留別》
蘇東波詩
韋應物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43cmx34cm(左)林逋詩《山園小梅其一》 48cmx34cm(右)
王安石文《遊保禪山記》
王維詩《桃源行》、陶淵明文《桃花源記》
雲譎波詭,鳳翥龍翔。
王維詩《終南山別業》 43cmx34cm(左) 《世說新語 何必見戴》 46cmx34cm(右)
王維詩《終南山》 47cmx34cm(左) 王維詩《山中》34cmx26cm(右)
終南山 94cmx43cm
李白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180cmx96cm
15901138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