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集錦,快來看看你都記住了嗎?

2021-02-08 蘭州啟明教育中心

一、1.歐姆定律:I=U/R 電流:I安培(A);電壓:U伏特(V);電阻:R歐姆(Ω) ;比熱容公式:Q=mc*t ;熱量:Q焦耳(J) ;比熱容:c J/(kg*℃) ;時間:t秒(s) ;質量:m千克(kg) ;燃燒能量公式(熱值公式) ;Q=mq 熱量:Q焦耳(J);質量:m千克(kg) ;熱值:q焦每千克(J/kg)

2.做功公式: W=FS或W=Gh ;功:W焦耳(J) ;力:F牛頓(N) ;重力:G牛頓(N) ;沿力移動距離:S米(m);上升高度:h米(m)

3.功率公式: P=W/t ;功率:P瓦特(W) ;功:W焦耳(J) ;時間:t秒(s)

4.電功率公式1 .P=UI ;功率:P瓦特(W) ;電壓:U伏特(V) ;電流:I安培(A)

5.P=I^2R 功率:P瓦特(W) ;電流:I安培(A);電阻:R歐姆(Ω)

6. P=U^2/R 功率:P瓦特(W);電阻:R歐姆(Ω);電壓:U伏特(V)

電功公式:W=Pt 電能:W千瓦時(kW*h) ;功率:P瓦特(W) ;時間:小時(h)

注:1.可以將上式中[P]代換為電功率1~3

2.電功率單位(千瓦時)可以換算為焦耳,1kW*h=3.6*10^6J 壓強公式: 固體壓強P=F/S 壓強:P帕斯卡(Pa) 壓力:F牛頓(N) 面積:S平方米(㎡) 液體壓強P=ρgh 壓強:P帕斯卡(Pa) 液體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頓每千克(N/kg) 深度:h米(m) 浮力公式

7. F=G 浮力:F牛頓(N) 排開水重:G牛頓(N)

8. F=ρgV 液體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頓每千克(N/kg) 排開液體體積:V立方米(m³) 浮力:F牛頓(N)

9.F=G1-G2 浮力:F牛頓(N) 物重:G1牛頓(N)物沉入水後重力:G2牛頓(N)

10.密度公式:ρ=m/V;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質量:m千克(kg);體積:V立方米(m³)

11. 重力公式: G=gm ;重力:G牛頓(N);質量:m千克(kg) ;重力質量關係:g牛頓每千克(N/kg)

12. 速度公式: v=S/t ;速度:v米每秒(m/s) ;距離:S米(m);時間:t秒(s)

二、速度(v):1、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計算公式:v=s/t . 變形:t=S/v,s=vt 。S為物體所走的路程,常用單位km、 m;t為物體所用的時間,常用單位為s、 h 。

3、單位:國際單位制:m/s ;常用單位km/h 換算:1m/s=3.6km/h 。

三、重力(G): 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計算公式:G=mg ;m為物理的質量;g為重力係數,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3、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四、槓桿原理

1、定義:槓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其中F1為使槓桿轉動的力,即動力;l1為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即動力臂;F2為阻礙槓桿轉動的力,即阻力;l2為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即阻力臂

五、壓強(P):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計算公式: P=F/S。F為壓力,常用單位牛頓(N);S為受力面積,常用單位米2(m^2)

3.單位是:帕斯卡(Pa)

六、液體壓強(P):1、計算公式:p =ρgh 其中ρ為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 g/cm^3;g為重力係數,g=9.8N/kg;h為深度,常用單位m 、cm^2、單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內容:浸入液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計算: F浮= G排=ρ液V排g ,G排為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常用單位為牛(N);

ρ液為物體浸潤的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 g/cm^3 ;V排為排開液體的體積,常用單位cm^3 m^3 ;g為重力係數,g=9.8N/kg

3、單位:牛(N)

八、功(W):1、定義: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2、計算公式:W=FS ,其中F為物體受到的力,常用單位為為牛(N);S為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常用單位為m^3、單位:焦耳,1J=1N·m

九、機械效率(η): 1、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2、計算公式:η= W有用/ W總,W有用為對人們有用的功,即有用功;W總為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即總功。單位都為焦耳(J)

3、單位: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十、功率(P): 1、定義:單位時間裡完成的功。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 ,W為所做的功,單位焦耳(J);t為做功的時間,單位s、 h

3、單位:主單位W;常用單位kW 。換算:1kW=10^3;W 1mW=10^6 W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電學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電學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動輪滑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動輪滑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動滑輪公式   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1/2(G動+G物)s=2h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歐姆定律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歐姆定律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I=U/R   電阻的串聯和並聯:   (1)R串=R1+R2(R串大於R1,R2)   (2)   測小燈泡的電阻   (1)原理:歐姆定律()   (2)方法:伏安法。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熱學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熱學部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力學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力學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
  • 初中物理公式及換算大全
    #初中物理#力學部分一、 速度公式速度v=s/t(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換算1km=1000m、1h=3600s、1m/s=3.6km/h常見速度考點: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光在空氣中間的傳播速度為3×108m/s火車通過隧道(橋)時通過路程s=L隧道+L車二、 密度公式密度ρ=m/v(國際單位Kg/m3)
  •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這一點對於物理學科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物理講解的是「萬物之理」,物理可以說是一門純理科,不像化學或生物一樣既是理科又偏文,也不像數學一樣只有理論推導、計算、證明、函數關係、幾何關係等,卻沒有各種實驗驗證。   所以同學們,如果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重視理解,那麼很有可能無法取得好成績。尤其那些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去學物理的同學,是很難學好物理的!
  • 「新高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區別
    初中物理的教材通俗易懂,而高中物理文字敘述比較嚴謹,通常是不太好理解的,甚至很多同學讀了一遍後,都不知道什麼意思。2. 初中物理主要是感性思維,而高中物理是典型的定量邏輯思維。3.初中的物理現象都是生活中的現象,而高中物理有很多抽象現象,這些現象你生活中沒見過。4. 初中物理以形象思維為主,而高中物理抽象思維為主。5.
  • 複習攻略:初中物理24個常考公式+100個基礎知識點!罕見好資料
    物理,是學生朋友從初二開始接觸的一個科目。不少的同學聽上幾屆的學長學姐,說過物理的難,老師也一再提醒物理的難。所以很多孩子從心理上就是比較牴觸物理這一個學科的,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學的好,在心理上就已經被物理的「難」所嚇倒了。
  • 高中物理基本公式大全,掌握這些70不是問題~
    如果問你高中課程哪科難?我想很多同學都會說物理唄,它是最難的!很多同學在學習的時候也是存在著諸多的疑惑,為什麼初中的時候物理經常考滿分,而到了高中有時候及格都難呢?其實高中物理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通過現象看本質,基礎的公式必須掌握以外,你要是能多做做物理實驗就更好了,通過實驗與興趣相結合,將枯燥的物理學活了,你才可以持續在裡面探索學習。理解物理公式的意義,記住這些物理公式,是學習物理的基礎。這部分的作用可以和英語記單詞比擬,重要性是相當的。
  •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三個原因,抓緊解決
    不少高中生都遭遇過這樣一種「尷尬」:在初中時,物理能考90分,到了高中,物理就只能考50分了。他們的學習自信被徹底擊垮,有人甚至放棄了學理科,轉而學文科。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原因至少有三個,要抓緊解決。
  • 初中物理教案:《速度和平均速度》
    教材用實際示例來建立學生一般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的觀念,並給出了速度的單位,米/秒是國際主單位,而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時,並分析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平均速度的概念還是由實踐建立的,因為實際的需求而產生的變速運動和其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沒有作強調,仍沿用速度的公式,只是其符號的意義發生了變化.最後由想想議議來使學生知道一些物理量是比值物理量.
  • 初中物理公式一覽表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5、串聯電路:(1)、I=I1=I2(2)、U=U1+U2 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 都說高中物理很難,那如何才能學好呢?
    A同學:一點都不難啊,我覺得計算反而是最簡答的,套公式不就行啦!B同學:真的好難哦,不管怎麼刷題,都學不會啊!我還找老師補課了,都不行!C同學:我覺得還好,基礎題都能做,可是提升好難!老牛告訴你們,物理沒有難不難,只有你聽懂與否。你會發現,物理其實是很拉開理綜的學科,它十分講求邏輯,而且知識之間往往有遞進的關係,假如其中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後續一大波你都聽不懂。就像你在搭積木的時候,地基出現問題,房子就容易塌。
  • 物理只要記住F=ma定律和萬有引力這兩個公式,什麼都可以推導出來
    人造衛星運行的計算要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即F(萬有引力) = F(向心力)G*(Mm)/(R方) = m(V方)/R 或 mR(w方)其中,左邊公式的各個量的單位如前所述
  • 初中物理電學難嗎?做完這套經典題型(附答案),從此不扣1分!
    初中物理電學難嗎?做完這套經典題型(附答案),從此不扣1分!物理的基礎就是對基本公式概率的掌握,不少初中生反映初中物理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電學了,因為這部分內容的容量大、概念多、規律多、公式多,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是個難學的部分。很多同學在解題時會摸不著頭緒,非常容易出錯。
  •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功和功率」這些題目你都會做麼?
    例題分析一下這道題,從圖像可以看出,木塊兩次都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拉力等於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F就相等。在來看看圖像2,可以看出,第二次的運動速度V較小,根據公式P=Fv,當拉力相等時,速度越大,拉力的功率越大,所以P1>P2。
  • 初中物理——11.2功率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使房間更亮一些需要買功率更大的燈泡、燒水用的水壺我們要想快一些也需要功率大的電水壺、冰箱空調等用電器我們總是想要節能環保一些,所謂的節能只能是效果相同的情況下用電量越小越好,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個物理概念——功率。
  • 物理的神奇:世界的另一半,竟然是從物理公式中推導出來的
    說起反物質,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可能都看過威力巨大的反物質武器,這種武器在電影中被刻畫成了一種可能將地球頃刻之間毀滅的恐怖核武器。但實際上反物質武器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可怕,而且反物質的發現過程還十分有趣,因為反物質的誕生並不是源於實驗,世界的另一半竟然從物理公式中推導出來的。
  • 初二物理功和能知識梳理|物理老師教你如何培養邏輯思維
    學理科比較能鍛鍊人的邏輯思維,尤其是數學和物理,更加鍛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換個角度講,要想學好物理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要跟得上,那麼初中物理哪些部分比較注重邏輯思維能力?怎麼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呢?初二的上學期的聲學和光學課程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到了初二下學期,簡單機械,機械功和功率的知識開始出現計算公式,這時候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是以物理公式的形式出現,相對來說比較抽象,而初中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偏弱,邏輯思維欠缺,在做題的時候容易犯一些思維不嚴謹的錯誤。到了初三公式更多,知識也更加抽象,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後面學起來會更加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