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絲精工 再續傳承——潮宏基助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手工藝創承展

2021-02-21 中新社廣東發布

皇家宮廷藝術「花絲鑲嵌」在中國已有上千年歷史,其代表了我國貴金屬製作工藝的巔峰境界,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價值。


這項中國傳統珠寶工藝在經過了一個時代的沉寂後幾近沒落,民族珠寶品牌潮宏基為了保護這項珍貴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攜手「稀捍行動」聯合發起「花絲工藝保護項目」,不僅將這項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手工精淬的首飾技藝發揚光大,還將其帶到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總部展出,通過「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的國際舞臺讓全世界欣賞這一精緻的東方國粹。

花絲精工 再續傳承——潮宏基助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手工藝創承展

2016年10月26日,一場名為「精工再造」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創承展亮相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2016女性公益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暨女性創新藝術展」舉辦期間展出。潮宏基珠寶花絲博物館的多件館藏花絲工藝品,作為此次傳統手工藝創承展的主要展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領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


花絲鑲嵌,又叫細金工藝,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鑲嵌工藝起源於春秋戰國,在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其技藝精湛、造型優美、品種多,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和民族風格,凝聚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和藝術創造。

作為首批花絲保護項目創新作品之一的「善緣系列花絲墜鏈及耳墜」也被帶到了本次論壇當中,她靈活巧妙將時尚彩金珠寶與傳統花絲工藝相結合,以化繁為簡的扇形設計承載對佩戴者圓滿、幸福的美好祝願,獲得了中外賓客的一致好評。

在本次公益可持續發展論壇與「精工再造」展覽中,民間力量對於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的投入成為一大亮點。花絲鑲嵌的工藝極依賴手工技巧和經驗,培養一名師傅的時間短則十幾年長則數十年,許多年輕學徒都望而卻步,花絲鑲嵌也逐漸陷入失傳的境地。

潮宏基不僅憑藉自身力量搶救性收藏了大量的珍貴花絲工藝品,更組織成立了花絲工作室,在國家級花絲工藝傳承大師的帶領下,為花絲傳承事業培養了近百名年輕的優秀工匠。同時還在花絲技藝的當代演繹與運用上進行了細緻的研究與大膽創新。

我系發哥!專程為你發布廣東地界內的大件事!記得戳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永新華集團合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進非遺進程 UNESCO專題會議召開
    來源:時刻頭條永新華集團再次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進非遺項目進程。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5日,永新華韻文化產業集團作為永新華集團在非遺領域的先鋒和承載,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創造性與可持續發展城市"專題研討會暨喬治亞提比里西市非遺社區清點項目啟動儀式。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加油海報來了!
    3月2日19: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以「老城·新生」為主題首發3幅聲援海報為武漢加油!「世界設計之都」武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員遍布全球的網絡成員城市共同聲援武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稱:「老城·新生」是武漢申報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時的申報主題,本博將發布系列聲援海報,祝願和期待老城武漢煥發新生
  • 基珠寶憑非遺花絲屢獲殊榮,奪得「南方致敬貢獻」獎
    細數潮宏基珠寶在守護非遺路上長達十數年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國際交流、時尚跨界、花絲巡展、公益宣傳……守護傳承非遺項目並非易事,將花絲工藝與市場相結合,以傳統的身份融入現代模式,走出一條非遺營銷新模式道路,讓花絲非遺項目發揮更大的市場價值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開幕,發布44國抗疫創新案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黃哲程)今天(9月17日),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開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案例集》在開幕式上發布。案例集收錄了44個國家90多個城市提交的70個抗疫創新案例。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線圓桌會議
    2020年11月6日,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技館副館長歐建成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世界和平與發展科學日」在線圓桌會議,學會單位會員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上海科技館、重慶自然博物館15位代表應邀參會;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組織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中心」不存在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發出《關於某「中心」組織開展「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青少年教育計劃——尋找少年非遺傳承人」活動的聲明》,《聲明》指出,近日,網絡上出現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中心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大設立教席
    紮實的學科建設和開放的國際化視野,使法學院文化遺產法學科成為國內文化遺產法領域的前沿力量,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校(即中國人民大學,下同——編者注)設立「文化遺產法教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推廣遠程學習
    本報巴黎3月29日電(記者劉玲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6日發布公告稱,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教育中斷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成立了一個全球教育聯盟,以支持各國推廣應用最佳遠程學習方案。截至目前,多個國際組織、企業和慈善機構、媒體已加入了聯盟,並提供不同形式的資源支持。
  • 中國牛「走」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法國王子傳媒記者吳文超巴黎報導:2021年2月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將中國兩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水墨畫《雙牛圖》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
  • 文旅部: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數量世界第一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10月15日表示,我國已有40項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會同相關部門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共培訓傳承人群10萬人次;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有力提升了傳統工藝傳承水平、增強了再創造能力;實施曲藝傳承發展計劃,專項推進曲藝類非遺項目傳承發展。最新數字顯示,「十三五」以來,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會同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在國家級貧困縣開展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超過830家,助力數十萬人就業增收。
  • WCCO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項目
    原標題:揚州將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旅遊示範基地吳培和 攝影中國網訊 (吳培和))7月4日,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席朱民陽在揚州迎賓館會見了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李若弘一行,雙方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帶一路」文化互動地圖項目建立合作關係進行了會談。
  • 平遙電影宮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大獎
    平遙電影宮新聞中心 蘇聖亮 攝中新網太原12月18日電 (記者 胡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公布2020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獲獎名單,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的平遙電影宮榮獲「202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優秀獎。
  • 鳥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阿爾勒圓形劇場(照片:盧卡斯·米格爾)1972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致力於保護世界各地的古蹟,定為世界遺產。截至今天,共有1121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包括自然和文化區域。在某些情況下,整個城市都因其文化意義而被列入名單。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中國人民大學再度設立教席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近日,由人大法學院牽頭申報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法教席」(UNESCO
  • 瓜瓜龍英語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瓜瓜龍英語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展開深度合作,促進中國兒童、家長以及教師的媒介與信息素養。  此次合作將覆蓋教與學雙端,學生端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聯手瓜瓜龍英語,聯合開發10套媒介與信息素養在線繪本與10節配套課程,課程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真偽信息辨別、防止網絡沉迷、積極運用網絡獲取信息四大主題,且將全部免費開放學習
  • 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與發展國際培訓班 在沂...
    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與發展國際培訓班 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開班
  • 瓜瓜龍英語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啟蒙教育的下一步是什麼?
    不久前,在線少兒英語啟蒙品牌瓜瓜龍英語正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夥伴,雙方將共同開發媒介與信息素養系列繪本與課程。此次合作是中國啟蒙教育領域的一次突破性嘗試,讓以瓜瓜龍為代表的本土優秀啟蒙教育產品,與擁有豐富優質教育資源的國際組織協同發力,攜手促進中國兒童媒介與信息素養的提升。
  • 英語新聞:泰式按摩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
    日前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泰式按摩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 中國人民大學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重要教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在中國人民大學設立「文化遺產法教席」,教席主持人由法學院王雲霞教授擔任。  文化遺產保護是促進文化多樣性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日益關切的重要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自2007年起設立文化遺法研究所,在中國最早開展系統的文化遺產法課程教學以及碩士、博士培養,促進師生積極參與文化遺產法制實踐、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
  • 傳承突破: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美學的意義,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
    當代設計在傳統手工藝上的應用,有可能使傳統手工藝發生質的改變。本文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通過對成都銀花絲工藝技藝傳承及文化變遷的研究,探討當代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的意義,從而尋求有利於推動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