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看似這個簡單的工作每個人都會。但是你真的認為你會呼吸嗎?
呼吸看似簡單,但正確且適合的呼吸確實十分講究而且複雜的。特別是在運動領域,錯誤的呼吸模式不僅不能幫助你快速恢復,反而還會讓你在運動時受傷。
呼吸模式不正確會導致動力鏈的紊亂,別的例子不舉,我們就說跑步。如果你的呼吸模式不正確,那麼你跑步時產生的下腹痛、扭傷、膝蓋痛等等問題很可能就是你在呼吸模式上出了的問題。
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呼吸是怎麼回事?怎樣的呼吸模式才是正確的!
人是怎麼呼吸的?
01
所謂的呼吸,指的就是人利用肺部吸入與呼出空氣的過程。
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氣體量大約是500ml,專業一點來說,這個500ml就是正常人的潮氣量。
在呼吸次數上,正常人的呼吸頻率大概是12~15次/分鐘,一天大概至少1.7萬次。
這還是在安靜狀態下的數值,如果是劇烈運動時,我們人體的潮氣量可以達到安靜時的6倍,也就是3L。
控制氣體攝入量的關鍵是胸腔和腹腔的擴張,控制胸腔和腹腔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呼吸肌群。所以,這也就能看出,呼吸為什麼能影響我們人體運動了。
怎樣呼吸才正確呢?
02
常見的呼吸模式:
胸式呼吸:指呼吸過程中胸腔向上和向外起伏,多見處於劇烈運動或是緊急、緊張或高壓情況下,氣短,氣喘籲籲。
腹式呼吸:是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於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可以進行深度呼吸。
瓦氏呼吸:深吸一口氣,再屏住呼吸。將橫膈膜、腹肌往腹腔四周頂出並停留一段時間,多見於人處於極限運動中。
你可能聽很多人說過,腹式呼吸好,可以快速恢復疲勞、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等等。所以應該一直用腹式呼吸的方式進行呼吸。
錯!單獨的或過度強調其中一種模式都會造成呼吸功能問題。要學會在不同的時候運用合適的呼吸方式才能避免呼吸帶來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上邊提到的呼吸模式對應的使用場景。
胸式呼吸
其實在絕大多數的耐力項目,特別是跑步這項運動。我們都比較提倡運用胸式呼吸的方式,並不是用腹式呼吸。因為胸式呼吸對於身體穩定性的影響最小,而且進氣量適中,不會影響跑步姿態。
腹式呼吸
說腹式呼吸之前先不說它適合幹什麼,先說它不適合幹什麼。
前面也說了,為什麼在長時間的耐力項目中不推薦大家使用。大家肯定就體會,就是腹式呼吸時,你的腹部會突出,這也就會造成你的核心肌群舒張,過度鬆弛,影響力量的傳遞,很可能會造成運動損傷。
所以,腹式呼吸更適合日常安靜狀態或者運動後休息的狀態下進行使用。一是因為這些情況下,不會影響我們的動力鏈,不影響肢體運動。而是因為,腹式呼吸的吸氣量更大,更有利於疲勞的恢復。
瓦氏呼吸
瓦氏呼吸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但會擼鐵的人一定都知道。因為它太適合大負荷、高爆發力的運動了。
瓦氏呼吸要求我們深吸一口氣,然後憋氣完成離心部分的動作,在向心部分時,呼出氣體。拿負重深蹲來說就是,先吸氣憋氣完成下蹲,吐氣完成站立動作。
瓦氏呼吸可以最大程度的穩定核心肌群,讓力量傳導更順暢,讓動作更穩定。所以對於喜歡舉鐵的人來說,瓦氏呼吸是當仁不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