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江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從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人民軍隊;到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瑞金成為著名的紅色故都,到歷次反「圍剿」取得重大勝利,從擴大鐵的紅軍,到舉世聞名的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可以說江西人民積極投身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
因此,建國後全軍大授銜的時候,作為我國第一大將軍省的江西,誕生327位開國將軍,佔全國將帥總數的 20.l%,成為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軍銜最高的是上將,他們分別是肖華、賴傳珠、陳奇涵。當然,在戰爭年代犧牲了一位高級將領,他便是曾經擔任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紅11軍軍長、中央紅軍長徵後被留在中央蘇區後方留守處工作,任粵贛遊擊隊司令等職,成為當時贛南藉紅軍中最高職務的將領古柏。
古柏,江西尋烏晨光鎮沁園春村人,1906年出生,早年就讀於廣東梅縣,成為學校學生運動領導人,隨後入黨並參加了廣州起義,組織安排他回老家尋烏開展革命活動,建立尋烏支部,同時創立中山學校,並以此為據點,秘密發動群眾進行武裝鬥爭。領導和發動了尋烏「三·二五」武裝起義,爾後組建了贛南紅軍第二十一縱隊,開闢了尋南革命根據地。
不久,井岡山的紅軍領導人來到贛南建立革命根據地,作為尋烏領導人的古柏協助紅軍高層作了大量的工作,轉戰閩西贛南、贛江兩岸和袁水流域,歷任紅四軍前委秘書長、紅一軍團前委秘書長、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秘書長。
在古柏的影響和帶動下,他全家人都參加了革命。古柏之父古光明是一名鄉村私塾教師,思想開明進步,同情和支持古柏幹革命。紅軍撤離尋烏後,他流落會昌筠門嶺,後被會昌反動當局拘捕,被以「著匪」古柏之父的罪名解回尋烏,投進大牢,遭受虐待。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勇於擔當,卒於獄中。古柏六弟古松,早年跟隨古柏從事革命工作,在中山學校任教,「三·二五」暴動時,他是篁鄉方面的領導人之一。暴動失敗後,他潛伏在羅福嶂山區,開展遊擊時殉難。
古柏七弟古楠,早年跟隨古柏參加革命,在少共國際師做宣傳工作。1935年10月,他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到達陝北。曾任八路軍獨立營營長,後來英勇犧牲在抗日戰場。古柏堂弟古顯棠(古柏二叔古雪如之長子),1928年跟隨古柏參加革命,在紅軍第二十一縱隊當宣傳員,後在尋烏、會昌縣蘇維埃政府任文書及秘書。他忠勤盡職,為上級所嘉許。1934年,他跟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在長徵途中不幸犧牲。
古柏之侄古新肇(古柏長兄古顯坤之子)和古新淮(古柏二兄古梅之子),參加紅軍獨立第三師(由原三十五軍改編而成)。數年來,他們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戰鬥數十次,其中就包括俘虜張輝瓚的龍岡伏擊戰。1935年,古新淮在長徵途中戰死。古新肇隨軍至貴州為反動軍隊所俘,經數月之飢餓被遣回尋烏原籍,從事耕種。
古柏二兄古梅,早年入黨,曾任教於中山學校,傳播革命理論,參與組織和領導「三·二五」暴動。暴動失敗後,面對反動派的懸賞捉拿,他轉赴南洋,待機東山再起。其間,時常念及古松、古柏兄弟安危,曾寫信賦詩探訪虛實,詩曰:南遙北望水迢迢,每思家鄉夢裡搖,借問同朝諸子輩,門前松柏茂也凋?後被敵逮捕並轉解至天水行營勞動營,被幽禁長達五年之久,建國前不幸病故。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徵時,古柏被留在中央蘇區後方留守處工作,擔任粵贛遊擊隊司令等職。隨後,敵人3路大軍,開始進佔中央蘇區,敵東路軍第三師由瑞金向會昌推進,古柏負責組織瑞金和會昌的地方武裝600餘人,與敵人的正面作戰,結果因敵人太強大,最後剩下50多名戰士,沿閩贛邊境緊急突圍,為保存實力,古柏決定再向敵人力量較薄弱、環境較熟悉的安遠、尋烏一帶轉移。
然而,1935年3月6日清晨,由於地下交通員王應湖叛變出賣,龍川縣警備大隊和保安隊50餘人包圍了鴛鴦坑。正在打水的古柏聽到幾聲清脆的槍響後,連忙衝進住地,對戰士們喊道:「快,大家趕緊從後門衝出去!」頓時,整個鴛鴦坑彈雨橫飛,古柏沉著地指揮戰友們突圍:「大家邊打邊退,快到後山去,我來掩護!」古柏奮不顧身地引開敵人,戰士們趁著晨霧成功突圍了。古柏見大家安全撤離後,正要順著山道撤離,一梭子彈掃過來,他身中數彈,應聲倒地。29歲的古柏,就這樣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建國後,上級指示公安部門嚴查殺害古柏烈士的兇手,公安部接到指示後,成為當年的頭號督辦案,安排公安部副部長自去督促落實這個案件,成立了專案組,調閱查詢了大量歷史檔案,進行了艱苦細緻的調查偵破工作,終於查清了古柏當遇害的真相,龍安秘辦字第7號報告稱:「古柏同志及一戰友的不幸,是由王應湖叛變告密及偽警衛隊小隊長黃居成積極的結果,而警衛隊第二小隊長黃卓亦是同謀之一。」,決定分別對以上五名兇犯逮捕法辦。
至此,這宗20多年的懸案終於告破結案。兇手伏法,大快人心。足以告慰先烈在天之英靈。隨後當在古柏烈士犧牲地興建紀念碑,許多人前來瞻仰,以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