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戰場觀察。德國士兵駕駛著一輛繳獲的蘇制BA-64輕型裝甲車駛過荒涼的戰場。德軍繳獲的紅軍裝甲戰鬥車輛總數達到了1到1.2萬輛。不過德軍使用並投入戰鬥的並不多。注意車頭的納粹標記。
圖二,503重坦克營的一輛「虎」式坦克,炮管下方是「S」型反步兵地雷掃雷器,它也可作為煙霧發生器。「虎」式坦克剛投入戰鬥時,沒遇到什麼麻煩,最大的麻煩是德國空軍攻擊機飛行員對「虎」式坦克不熟悉,經常會對「虎」式坦克發起進攻。
圖三,一輛「虎」式坦克在步兵伴隨下向村裡的紅軍守軍發起進攻,已經噴塗上了白色冬季迷彩,這是「虎」式坦克參戰後第一個冬季的標準迷彩。「虎」式坦克在東線北線陷入困境,502重型坦克營就在北線作戰。
圖四,終結於史達林格勒的德軍裝甲部隊。幾輛三號和長身管火炮的四號坦克。編號「932」的坦克號碼旁的迷彩圖案和「K」標識很有趣。德軍在史達林格勒吃了敗仗,德軍裝甲部隊不得不清點第6集團軍裝甲部隊坦克,數字表明,德軍損失了約1000輛裝甲戰鬥車輛。
圖五,一隊車身後部配備了80毫米迫擊炮的250/7半履帶式裝甲車,每輛車都配備了摺疊式的防水帆布,迷彩圖案也相似。車身後部固定有油料桶,每輛車都噴塗有戰術標記(後門上)。
圖六,照片中被擊毀的紅軍坦克都是德軍502重坦克營「虎」式坦克的戰果。一片稀疏的樹林,三輛被擊毀的BT-7坦克。
圖七:兩輛被「虎」式坦克擊毀的KV-1重型坦克被遺棄在樹林裡,終結它們的是88毫米炮彈。殘酷的戰鬥讓鬱鬱蔥蔥的樹林變成了林立的「牙籤」。在樹木茂密的地方,近距離激戰會因火災、爆炸和倒在地上的凌亂的樹木而更加危險和混亂。
圖八,1943年3月德軍裝甲部隊向哈爾科夫攻擊前進,照片中只有250系列裝甲車噴塗了偽裝迷彩,其他如251半履帶車仍噴塗著白色偽裝。
圖九,三號G型突擊炮,1943年冬季,它仍噴塗著冬季偽裝,車組成員在上部結構加掛了履帶以增強防護性。
圖十,最新型號三號G型突擊炮的最明顯變化是圓形車長艙口蓋,戰鬥時可以為車長提供防護。
圖十一,坦克車長,正探身觀察戰場,因戰鬥需要他將軍帽中的硬襯取出了。
圖十二,1943年春的「堡壘」戰役準備期間,德軍向東線運送了大批裝備,照片中為德軍第19裝甲師抵達前線。此次行動中該師採用了與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相同的徽章。照片中是一個編制有五輛三號G型突擊炮的營,車頭可見徽章—黑桃A。
圖十三,250裝甲車和251裝甲車(裝75毫米KwK37火炮的251/9型)在火車站列隊。
圖十四,等待裝運的251型裝甲車,最右側為一輛通訊車,車身右側裝FuG「星」電臺電線,車身正面沒有裝機槍。
圖十五,德軍第19裝甲師的另一張照片,一輛戰術編號「213」的250/9型半履帶式裝甲車。
圖十六,身穿德國空軍迷彩服的赫爾曼.霍特上將正與德國空軍野戰師某反坦克營的士兵交談。「堡壘」戰役中霍特指揮的第4集團軍戰果不錯。
圖十七,「堡壘」戰役中另一位指揮官馮.克魯格元帥,時任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官。1943年7月,他乘坐霍希指揮車視察「虎」式坦克部隊。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微信公眾號:LFYSD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