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沒有根基,被實權的大臣擁立,為何沒變成漢獻帝那樣的傀儡

2021-02-07 歷史劇場

漢朝有好幾代皇帝都是被實權的大臣擁立的,比較出名的就有漢文帝、漢宣帝和漢獻帝。眾所周知,漢獻帝是一個名不副實的傀儡,他在位時期,漢朝先後被董卓、曹操等人把控。

漢宣帝在位早期也像個傀儡,他是被霍光擁立的,霍光在世時,霍家的人遍及朝野,各個身居要職,霍光的權勢遠遠蓋過了漢宣帝。有一次霍光陪著漢宣帝去祭拜宗廟,他站在漢宣帝的身後,雖然只是老老實實地跟著,但還是能讓漢宣帝緊張得全身出汗,感覺有一根刺扎在背後。霍光在世時,漢宣帝不過問任何大事,所有事務全憑霍光決斷,他本人則是垂拱而治。

與他們相比而言,漢文帝就比較特殊了。他本來只是漢朝邊境的一個小國王,小的時候不受劉邦的寵愛,被封到邊遠的、狹小的代國。諸呂之亂時,漢朝的大臣門剷除了呂氏,派人把漢文帝接回長安即位。

這個從小在代國長大的國王,在朝廷內和長安城中,自然是沒有任何勢力的。而漢朝的大臣們,都是早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開國功臣,不僅位高權重,還長期身居要職,在朝廷內和長安城中的勢力根深蒂固。

漢文帝就像是代國那片小樹林的一棵大樹,他突然被移植到長安這片雨林中,自然是無法立刻把根基扎進深層的泥土中,無法讓自己的勢力根深蒂固。而雨林中又有許多在裡面紮根生長了幾十年的參天大樹,他們枝節粗壯、根基深厚,漢文帝要與這些地頭蛇競爭,要與他們爭奪土地裡的養分和天空中的陽光,自然是處在明顯的劣勢中的。

才即位沒幾年,漢文帝似乎就獲得了真正的權勢。擁立漢文帝即位的大臣派,他們的首領是身居相位的絳侯周勃,此人早年與劉邦是好友,同他一同打天下、安天下,顯貴了半輩子,在漢朝隻手遮天。劉邦逝世後,他從漢朝的軍事長官升職為【相】,並且身兼太尉、相兩官的權力,成為漢朝的行政長官兼任軍事長官。

不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他的權勢都已經遠遠地蓋過了漢文帝。而且西漢初期,本來就是大臣與皇帝共同治國,相的地位不比皇帝低多少。周勃一是開國功臣,二是漢朝的相、三是誅滅諸呂之亂的功臣,四是擁立漢文帝即位的大恩人。於情於理於實,漢文帝都該卑身侍奉周勃,周勃也是地位不可動搖的大顯貴。

然而漢文帝即位沒幾年,就用莫須有的罪名,把賦閒在家的周勃抓入監獄,要不是竇太后力保周勃,周勃可能就要隕於獄中了。這件事看似只是一場冤獄,實際上標誌著漢朝初期開國功臣的勢力,已經被漢文帝完全拔起,他已經可以無緣無故就把開國功臣抓進監獄了。

一個被開國功臣擁立的皇帝,短短幾年時間就把這些功臣的勢力完全削弱,漢文帝為何能做到,有什麼個人原因和時勢的原因嗎?

一、漢文帝的年齡。

正常來說,一個大臣幾乎沒有可能把一個皇帝給架空的。就像現代,一個員工能把自己的老闆架空嗎?實際上,用小的勢力去攻擊大的勢力,用卑下的地位去對抗高大的地位,迎來的結局只有自身的破滅。

但是如果老闆只是個三歲小孩,活著老闆身體不佳,只能把事務推給員工,員工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勢力。

漢獻帝即位時年僅8歲,一個八歲的小孩,連自己都照顧不好,還要依偎在乳母的懷抱,他又如何能管理好漢朝呢?董卓當初為啥要選一個八歲的小孩即位,為啥不選那些青壯年的宗室成員即位?還不是因為小孩好控制嗎。

漢宣帝即位時年僅17歲,這個年齡段的人,雖然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和一定的心術,但還是太過稚嫩,他拿什麼去和老謀深算的霍光對抗呢?漢宣帝即位時只有17歲,他在霍光面前只能選擇讓步,但不至於被架空得像8歲的漢獻帝那樣。

而漢文帝即位的時候有23歲,他已經是一個經歷過風雨的成年人了。董卓和霍光可以藉口說皇帝年幼,然後堂而皇之地擔任輔政大臣,周勃就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讓23歲的漢文帝垂拱而治了。

而且漢文帝本人的手腕確實算得上高明,他知道周勃能力不強,就故意用難題質問他,讓周勃自己都認為自己不配當相,然後主動把位置讓給了陳平。陳平逝世後,周勃又繼任為相,漢文帝又藉口說「之前讓諸侯們回到自己的採邑,然而他們都不願意離開長安,相是我重視的人,就先回採邑起個帶頭作用吧。」,就這樣,周勃只好辭職回採邑了。

二、時勢的影響。

漢文帝時期,劉邦的餘威還在震懾著整個大漢帝國,劉邦兵鋒所向無不泯滅,項羽、韓信、六國殘餘貴族紛紛被他擊敗,當時的人都認為,劉邦能建立漢朝,憑藉的不是他個人的能力,而是上天的幫助。

而且在高皇后和孝惠帝十幾年的治理時期過後,連年戰亂帶給中原的創傷已經被抹滅,百姓紛紛安於種田織布,只想過平靜的生活,他們也感激劉氏帶給他們的安寧。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人敢挑戰劉氏的統治權。而且當時的大功臣們,曾經都是劉邦的老部下,對劉氏自然是忠心耿耿的。

周勃選擇擁立23歲的漢文帝即位,就表明了他對劉氏沒有二心。而且當時恰好所有有資格繼位的人,都正值青壯年,劉邦的兒子們在當時都已經長大了,大臣們當然沒有任合理由,繞過劉邦的直系血脈,去擁立旁支的那些小孩即位。

有一點需要注意,當時有資格繼位的有三人:齊王劉襄、淮南王劉長、代王劉恆。劉襄本來就擁有強大的齊國,他還有個強勢的舅舅,兩個強勢的、且在長安有一定權勢的弟弟,是三個候選人中勢力最強的人。大臣們找理由刷掉了他的資格。

劉長年幼喪母,一直被呂后撫養長大,大臣們討滅了諸呂之亂,自然不會讓劉長即位。劉恆是折中的選擇,可見大臣們對於劉氏,並不完全是沒有二心的。


相關焦點

  • 漢文帝也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的皇帝,為何不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
    他確實是被大臣擁立當上皇帝的,那麼為什麼沒有成為像漢獻帝那樣的傀儡皇帝呢?其實,還得從這麼兩個方面來解說。其一、漢文帝是比較有實力的藩王,而且已經有16年的治國經歷漢高祖11年,也就是公元前196年,劉邦在親徵平定代地諸侯陳豨的叛亂後,冊立八歲的劉恆為代王,設代王的國都於晉陽,晉陽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
  • 同樣被權臣擁立當上皇帝,漢文帝為什麼沒像漢獻帝一樣變成傀儡?
    東漢皇帝短命居多,所以繼位的皇帝年齡很多都偏小,傀儡皇帝五個手指頭數不過來,比如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都是。為什麼都是由權臣擁立上臺,可結局卻截然不同呢?我們以西漢文帝和東漢末帝獻帝來對比分析一二。先直觀來看年齡文帝23歲繼位,大好年齡,有15年治理代國的經驗,還有寬厚仁善的美名。
  • 如果漢獻帝有實權,劉備會聽命於漢獻帝?
    漢末亂世兵禍不斷,漢獻帝也落泊到朝不保夕,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為問題!此時,曹操為了自己政治目的挺身而出,將漢獻帝迎回了許都,並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漢獻帝也成了曹操的傀儡。由於漢獻帝並無實權,所以漢獻帝也無法號令天下諸侯,包括自己的皇叔劉備。有人會想到,假如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那麼劉備會變聽話嗎?其實,即使曹操把政權還給漢獻帝,劉備也不會乖乖聽話於漢獻帝。
  • 漢獻帝:一個傀儡皇帝的自我修養
    到底是小孩,漢少帝看到一臉殺氣的董卓,嚇得面如土色、直打哆嗦。九歲的劉協卻對著董卓厲聲呵斥:「你前來勤王救駕,為何見了皇帝不下跪?」董卓聽到劉協呵斥,不僅沒生氣,反而很高興,這小孩挺有個性,比小皇帝強。董卓進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漢少帝趕下皇位,將劉協扶上了皇帝寶座,史稱漢獻帝。
  • 漢獻帝:一個傀儡皇帝為何過得如此尊榮?
    歷朝歷代,傀儡皇帝在位的時間也不會長,短則幾天,長則數年就會被廢或者被殘殺。漢獻帝算是傀儡皇帝中活得最好的皇帝,不但活著有尊嚴,而且得以壽終,並且死後也極得哀榮。從形式上來看,他的在生在和在死,都和一個封建帝王並沒有兩樣。
  • 同樣是傀儡皇帝,漢獻帝都敢暗殺曹操,為什麼光緒不敢暗殺慈禧?
    漢獻帝是東漢的末代皇帝,也是傀儡皇帝,沒有實權。他本身能夠做皇帝就是董卓的功勞,可以說從他頭一天做皇帝開始,就開始了漫長的傀儡生涯。董卓伏誅後,又被他的部將給控制了,好不容易擺脫後,又開始依附曹操。可以說漢獻帝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 漢獻帝劉協:歷史上最好的一個亡國皇帝
    曹丕稱帝後,將劉協降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並言稱「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對劉協還算優待。接到逐客令後,劉協搬出了那座充斥著血腥,瀰漫著權詐,沒給他帶來多少榮耀卻給他帶來無盡屈辱的皇宮。自古傀儡皇帝遠不止一個,而這漢獻帝則成為了傀儡皇帝的代表。
  • 歷史上漢獻帝和康熙都被大臣控制過,為啥只有康熙帝擺脫了控制?
    二者之間的差別在於,一個是有大臣和軍隊支持的,另一個則是什麼都沒有。漢獻帝自被曹操挾持到許昌後,其衣食住行基本都被監視者,根本沒有機會和途徑接觸到其他大臣,更不要想建立自己的勢力了,此時開始其就成為了一個傀儡。
  • 漢獻帝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前者被認為是傀儡皇帝無能無才,一生碌碌無為;後者被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而名垂青史,其實這是不公平的。我有時想,如果諸葛亮9歲就被迫當皇帝,其後來未必會有什麼作為,境況很可能還不如劉協。    東漢末年,天下擾擾,宦官專權,顛覆朝綱,大將軍何進為誅張讓等宦官而請西涼董卓進京,沒想到事洩,自己反而被殺。
  • 漢獻帝:最後的大漢天子
    生逢亂世,漢獻帝劉協也是個苦命人。他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當時何皇后主持後宮,最忌恨的就是別的妃子懷上漢靈帝的孩子,為求自保,劉協的母親王美人,甚至不惜喝下墮胎藥希望自保,然而劉協命大,王美人墮胎沒有成功;生下劉協後,王美人還沒出月子,就被何皇后命人下毒毒死;還沒滿月的劉協,就已失去了母親。
  • 同樣是剷除當朝權臣,為何漢獻帝不能像康熙除鰲拜一樣除掉曹操?
    鰲拜當年權傾朝野,上朝的時候咄咄逼人,不把年輕的康熙放在眼裡,最後被康熙除掉,那麼同樣面對權臣,康熙殺鰲拜時16歲,漢獻帝被曹操迎奉到許昌時也是16歲,為何康熙輕而易舉就拿下鰲拜,而漢獻帝劉協卻束手無策?
  • 漢獻帝與曹操:一段被誤會了千年的君臣關係
    01、傀儡皇帝世人詬病曹操同情漢獻帝的原因,不外乎曹操把漢獻帝當傀儡用,所以有人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仔細一想,漢獻帝並不是遇到曹操才成為傀儡的啊,自從董卓把他推上皇位起,他就已經是傀儡了。而且,漢獻帝在西涼兵手裡當傀儡的待遇也不好啊,他不僅要小心翼翼的和一眾武夫虛與委蛇,還沒有任何的權力,更加談不上皇帝的尊嚴了。正因如此,漢獻帝才會同意王允除董卓的計劃。可董卓死後,王允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可憐的漢獻帝卻沒得到他希望拿回的權力,不僅如此,漢獻帝還因為西涼兵內訌不得不逃出長安避難。
  • ​1195種漢獻帝相關書籍試看後下載或快遞紙質書​:漢獻帝與曹操三女、傀儡皇帝漢獻帝、​亂世冷淚漢獻帝、帝國落日從漢明帝到漢獻帝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傀儡皇帝漢獻帝作 者 :管寶超編著;金開誠主編出版發行 :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2011.05ISBN號 :7-5463-5044
  • 董卓挾持漢獻帝,卻始終沒有取而代之,隻手遮天的背後顧慮重重
    說起東漢末年時期的各地軍閥,董卓算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除了強勁的軍事實力以外,他手中還握有漢獻帝這塊王牌,很容易就能贏得民心。漢獻帝劉協也是一位悲劇式皇帝,先是被董卓挾持,後來又依附於曹操成為傀儡皇帝,直到曹丕將他取而代之,這才終於過上了較為安穩的生活。
  • 再讀《三國演義》,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與漢獻帝,似乎是同一個人
    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比如諸葛亮明明是平民,為何敢自稱臥龍?明明是鄉野村夫,又為何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還拿出了《隆中對》?最關鍵是在劉備去世的時候,為何對諸葛亮說「汝可取而代之」?如果諸葛亮是漢獻帝,那麼這一切都變得非常合理了。
  • 漢獻帝退位後建立的山陽國傳四代,直到五胡亂華時才滅亡
    漢獻帝過去做皇帝的時候,先被董卓脅迫,又被李傕郭汜壓榨,後來還被曹操拎著,根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和自由。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通過禪讓的方式結束了漢朝,漢獻帝才從提心弔膽的傀儡皇帝變成了輕鬆的山陽公。漢獻帝做皇帝的日子,可真的蠻辛苦1、漢獻帝先後被董卓、李傕郭汜挾持。漢獻帝年幼的時候,並不是皇帝,他哥劉辯才是真正的皇帝。
  • 漢獻帝最恨的一個人,既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他才是真正的漢賊
    漢獻帝從登基開始就受到了權臣的控制,小的時候對於這些權勢滔天之人就感到非常畏懼,之後有心除賊但是實力微小也是非常無奈。眾所周知董卓和曹操兩人都曾經挾持過漢獻帝,然而他們兩個人都不能稱作是漢獻帝最恨的人,真正的漢賊另有其人。
  • 曹操為何寧可背著「篡漢」的罵名,也要千裡迢迢迎回漢獻帝?
    眾所周知,這三個人都沒有好下場,不說成為天下公敵,他們的處境和這個也差不多了。只有曹操選擇了擁護原有的天子——漢獻帝,雖然這個漢獻帝是董卓所立的,但卻代表著當時唯一的正統地位。漢獻帝本身沒有什麼本事,比較懦弱,正因如此才會被董卓立為皇帝。
  •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後,他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董卓伏誅後,受到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昌。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
  • 小明王韓林兒的悲劇,得了漢獻帝的病,卻沒有漢獻帝的命
    但相比於楚懷王和漢獻帝,韓林兒的處境其實更加悲慘,畢竟他可沒有所謂的血統,其影響力並不大。當年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作為安徽地區白蓮教的首腦人物,帶著劉福通一行人在潁州密謀造反,結果卻因事情敗露而被官府捕殺。韓林兒和母親楊氏,這對孤兒寡母,不得不亡命天涯,生活好不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