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鄢敏圖/通訊員提供
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提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目標。
未來十年,天河將在電競體育賽事、電競泛娛樂、電競城市三大板塊重點發力,建設三大產業發展帶,力爭在2025年末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
天河電競產業發展總體戰略
劍指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今年以來,天河在電競產業發展方面頻頻發力。重大電競項目展示活動、2020廣州電子競技產業峰會競相上演,電競產業扶持政策出臺、《第五人格》《夢幻西遊》兩大本土職業聯賽聯盟落地,頂級職業聯賽俱樂部廣州TTG戰隊主場啟動等等。
廣州天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暉介紹,經過兩年探索、調研和謀劃,該《規劃》的出臺實現了兩個「率先」:率先布局數字文化產業、搶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她指出,《規劃》明確將天河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目標定位,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出臺的電競產業規劃。
圍繞定位,《規劃》提出三步走的發展目標:近期到2022年,初步建成兼具泛娛樂電競及國際職業電競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中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產業與空間各環節聯動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遠期到2030年,全面建成產業與空間全環節聯動發展、各板塊運營成熟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為何瞄準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對此,陳曉暉表示,基於前期調研的數據和發展情況,同時考慮到是十年的規劃,因此定下了這個長遠目標。
同時,她具體闡述了「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內涵:
輻射能力強,頂級電競賽事、知名電競企業、高端電競人才匯聚天河,擁有健康、優質的產業生態;服務範圍廣,能引領帶動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發展,具備服務灣區、輻射世界的經濟引擎功能;示範效應大,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電競產業的示範區,包括電競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電競產業總規模將達千億元以上
該《規劃》共有十九條細則,涵蓋產業結構、重大平臺、人才支撐等重點領域,廣東省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研究員、天河區電競產業規劃課題組組長黃思遠對具體內容作了詳細說明。
為實現電競產業融合,《規劃》提出「產業發展3+3」戰略,確定了電競體育賽事、電競泛娛樂、電競城市三大重點發展的核心板塊,形成電競產業發展核心驅動力。
黃思遠指出,「電競+VR/AR、5G」「電競+現代服務」「電競+商業聯名」「電競+硬體設備」「電競+直播經濟」「電競+產業園區」「電競+文化創意」「電競+旅遊」等眾多產業融合業態齊頭並進,將成為天河電競產業發展的特色亮點。
在區域發展協同聯動方面,《規劃》提出「三心驅動,三帶聯動」的「空間布局3+3」戰略。
黃思遠介紹,未來電競產業發展將與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路商圈、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高新區、天河智慧城、沙河片區等區域發展深度結合,打造電競泛娛樂發展中心、電競產業策源中心以及未來電競綜合發展中心,串珠成線,打造電競泛娛樂核心發展帶、電競產業融合發展帶以及電競產業未來發展帶。
天河電競產業空間布局
黃思遠指出,根據《規劃》,2025年末,天河區電競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增速保持15%以上,基本建成產業與空間各環節聯動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招引至少3項國際性賽事落戶天河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規劃》提出「塑心」「強帶」六大工程舉措,以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
在電競賽事招引方面,構建集賽事舉辦、內容製作、娛樂體驗、人才培養、裝備製造為一體的電競產業生態圈,加強對國際頂級賽事招引。
據黃思遠介紹,到2022年末,招引至少3項國際性賽事落戶天河,「年年有大賽,月月有活動,周周有比賽」。
為推動電競賦能老城市新活力,將賽事宣傳與城市宣傳相結合,將電競轉化為城市形象標籤。加強與老字號商家聯動,深化與天河路商圈合作,精心策劃各類精品活動。加快推進電競空間落成,建設電競綜合體。
值得注意的是,該《規劃》全篇共提及「人才」44次。黃思遠表示,為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規劃》將「電競人才配套」作為三大主導板塊之一,以電競運動員認證、電競產業管理人員生涯培訓等措施為抓手,著力探索電競「產業+行業+專業」一體化的人才培育路徑。
據黃思遠介紹,《規劃》將在行業組織、賽事體系、競賽規則、從業人員認證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解決電競選手職業生涯管理及再教育和再就業困境,探索發展電競產業文娛休閒衍生行業和電競教育的港澳留學輸送機制。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題圖 | 新華社資料圖
責編 | 吳瑕
審籤丨呂航
實習生丨李思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