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見有人作惡,分別什麼反應

2020-12-22 酒鬼說事

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都是《水滸傳》中的草莽英雄。其中武松、魯智深兩人是最不懼權貴,敢於為貧苦百姓出頭的硬漢。李逵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史進、燕青都是講義氣的英雄好漢。如果他們走在大街上,見到有壞人正在為非作歹,分別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一、武松

武松是愛憎分明、敢作敢為、崇尚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英雄形象,專打天下不平之事,是《水滸傳》中快意恩仇的代表人物。只要碰上為非作歹、欺壓良善的人,他根本不跟你廢話,對惡勢力完全可以用狠辣來形容。——有血濺鴛鴦樓為證!

如果走在大街上,五人同時遇到了為非作歹的人,第一個衝上去的必定是武松「你這廝比景陽岡的老虎如何?」一個箭步上去,專照致命的點招呼。這種性格很容易錯殺,比如飛天蜈蚣的小童子,其實是被飛天蜈蚣搶上山的苦命人。

而且武松虛榮心也特別的強,比如當年景陽岡上,他本來也是懼怕老虎的,但就因為害怕被店小二取笑,故偏向虎山行!所以他很容易被那些油嘴滑舌的人矇騙。比如當年孫二娘夫婦謀害武松事敗,一個勁地誇讚武松套近乎。武松一高興,竟然跟他們結為了兄弟!

二、魯智深

魯智深也是武松一般的性格,脾氣火爆、嫉惡如仇,敢於為民做主,拳打天下不平之事,不怕得罪權貴。比如他當年跟隨小種經略相公,本來有大好前途,卻因為民女金翠蓮出頭,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踏上了逃犯生涯。亦有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林等諸多英雄事跡。

不過魯智深與武松唯一的不同是,他在抱打不平的過程中,顯然更加冷靜,基本上都會問明了緣由。【換句話說,打人之前,得告訴被打的人為什麼打他,得讓被打的人心服口服!】而且他粗中有細,比如拳打鎮關西,估計金翠蓮出城之後才開始動手。比如大鬧桃花村,土匪人多勢眾,如果正面翻臉,打起來傷及村民,他就躲閨房中偷襲周通。比如大鬧野豬林,一直護送林衝至安全的地界。

因此!魯智深遇到這些腌臢小廝,肯定會先問個緣由,之後再動手不遲。

三、燕青

燕青擁有非常完美的人物性格。從義氣方面來說,他與魯智深、武松一樣,也是非常講義氣的人。不同之處在於燕青的心思更加縝密,而且他的殺念不重。在燕青的心中,只有兩件事最重要;第一是盧員外的安危;第二是師師姑娘的愛情。在《水滸傳》全書中,他除了救主人盧俊義的時候,以及在作戰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殺過人的。

因此!如果燕青遇到為非作歹的人,他的舉止可能沒有武松、魯智深激動。差不多揍對方一頓就完事,不至於傷對方性命。

四、李逵

李逵這個人,雖然說是宋江的殺手,但是也有一顆見義勇為的心。比如當年爆出魯智深、宋江強搶民女的事件,李逵大怒,當即上梁山泊揪著宋江不放,敢於宋江當面翻臉,甚至揚言如果屬實就砍了宋江。李逵也有善念,比如當年李鬼複製「山寨版李逵」,用孝順老娘的藉口騙李逵放了他。

但是!他的星號是「天殺心」,天生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雖然有一些正義之心,但表現並不強烈,他的正義往往會被心中的殺念湮滅。一旦他殺得興起的時候,真害怕他把要救的人也一併殺掉。比如江州救宋江一案,李逵殺得興起,無論百姓官兵,排頭砍將去。這類似的劇情還有很多。

因此!如果李逵遇到為非作歹的人,我真為這位被欺負的人感到擔心。

五、史進

不得不說,史大郎很講義氣,但多為江湖義氣,不憐憫貧苦眾生。他早期身為一方領袖,卻暗中與山上土匪私通,而且這幫土匪還目的是來打劫村民的。朱武等假意負荊請罪,史進因為義氣放了他們,後來更是武朱武等人成了最鐵的朋友。說明在史進的信仰中,江湖道義大過一切。

而他生平唯一一次「見義勇為」。是魯智深火燒瓦罐寺一節,但那也可以理解為只是單純的為兄弟出頭。他原本躲在林中,是指望打劫金銀財寶的,見魯智深是個窮和尚,便吐了一肚子的晦氣。兩人大打出手,後來發現是魯智深。魯智深說了瓦罐寺的遭遇。史進說道「哥哥既有包裹在寺內,我和你討去。若還不肯時,一髮結果了那廝。」他並非見義勇為為那些和尚出頭,而是幫兄弟魯智深奪回包裹!

因此!史進的江湖義氣,明顯大於對眾生的憐憫。如果為非作歹的是江湖中人,比如像朱武、楊春等人,還有可能成為朋友。

六、楊志

楊志見義勇為就比較少了,他雖然是武狀元出身,身體裡面也流淌著英雄的氣概。但是卻跟林衝一樣,身上的包袱太多了,其中最大的包袱就是為國效力,博個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這種人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幹出格的事的。

比如當年潑皮劉二欺負楊志,幾次三番當眾羞辱他,甚至湊著腦袋讓他打。但楊志並不敢動手。如果不是牛二搶他的刀,把他逼得實在退無可退了,他勢必不敢把牛二怎麼樣的。【特別說明:楊志跟林衝一樣,沒有放下包袱之前事事顧慮,一旦爆發出來,便也是毀天滅地!】

因此!楊志在正常情況下,基本上不會多管閒事。除非那壞人做得太過分。

相關焦點

  • 這五位單挑沒輸過的梁山好漢堪稱步戰之王,燕青李逵能排第幾名?
    咱們今天要說的步戰之王,並不包括李逵和燕青,因為他們在步戰的時候,都有過被人撂倒的記錄。所以他們要真參加排名,也進不去前五:燕青打不過武松,這應該沒有爭議,能幹翻李逵的梁山好漢,更是數都數不清。就連沒有什麼戰績的沒面目焦挺、沒遮攔穆弘,也不是李逵敢招惹的,在魯智深武松那樣的真正高手面前,李逵根本就不敢嘚瑟。
  • 魯智深武松燕青朱仝斬殺高衙內,林衝霍然痊癒,宋江李逵為何做惡夢?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古本水滸傳》之中宋江和李逵在盧俊義之後做的兩個惡夢。 話說當年林衝因為大仇未報而憂鬱成疾,他的好大哥魯智深帶著武松朱仝燕青殺進沂州城,生擒了太守高恫,將正在沂州做客的高衙內斬首。用高侗換了一萬兩金銀之後,魯智深武松燕青帶著高衙內的首級回了梁山——那一萬兩「贖金」也都送給了貧苦百姓。
  • 水滸傳中魯智深,武松,楊志,綜合戰力相比為什麼武松是墊底的?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魯智深、武松、楊志是二龍山上的三個當家人,也是梁山泊上的主力,那麼三個人的綜合戰力究竟誰更勝一籌呢?首先,我認為第一名當屬魯智深魯大師。他的戰績就更多了,醉打小霸王,與九紋龍史進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與青面獸楊志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就連楊志都很佩服他的本領:「那裡來的這個和尚,真箇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當然不光是楊志讚賞他,看過他武藝的、與他交手的人很多都誇獎與他的武藝。他與方臘手下大將鄭元覺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在整部書中也只有在瓦罐寺,魯智深有失手的時候。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魯智深被沒羽箭張清飛石打倒,武松不顧一切地衝上去營救,張清看著天神一般的武松紅著眼睛衝上來,連石頭都沒敢扔就跑掉了——打了魯智深後果可能不嚴重,打了武松,他就是投降也活不了。 武松救過魯智深,魯智深也救過武松,武松被包道乙斬斷左臂出血暈倒,魯智深發狂了:「一條禪杖,忿力打入去……魯智深卻殺入後陣去,正遇著夏侯成交戰。
  • 魯智深為何用禪杖,武松為何用戒刀,李逵為何用板斧?
    個人統計過,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只有三人不會武藝(原著中沒提及,也沒有表現),分別是神醫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和鐵扇子宋清。其餘諸人,作者都明確說過他們會武藝。既然會武藝,自然需要兵器。不過每個人的兵器都不盡相同,有人用槍,有人用刀,有人用鞭,也有人用叉,還有人用弓箭。不知道讀者朋友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吳用要用雙銅鏈?
  • 魯智深被宋江當眾呵斥,武松沒有拔刀相助,真打起來哪一方能贏?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武松是無所畏懼的,他連宋江都敢硬懟,如果李逵招惹了他,下場也不會比蔣門神好到哪去。李逵的所作所為,比蔣門神還兇惡十倍百倍,武松沒有去尋他的晦氣,宋江就已經偷笑了:如果這兩個兄弟真打起來,當大哥的還真不好擺平。
  • 假如這5人也上了梁山,蔣門神鄭屠牛二隻配進地煞,誰能進天罡
    梁山上雖然聚集了108個好漢,但看他們的經歷,其實好漢不多,最多的是地痞流氓,朝廷罪犯,強盜土匪等,能稱為好漢的,只有武松、魯智深、花榮、燕青等少數幾人而已,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上了梁山,因此也有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好漢」稱號,但如果不上梁山,他們和鄭屠牛二等差別不大。
  • 魯智深坐化之前,才看懂宋江!他和武松、楊志都是招安的犧牲品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就是一個名利場、是非地。有了是非、名利,派系陣營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山陣營中的實力派自然是魯智深、武松、楊志、史進、朱武等人。三山陣營中,有著完備的組織架構,武有魯智深、武術、楊志,文有神機軍師朱武出謀劃策。再加上,林衝又是三山陣營的盟友。三山派的實力,雖不及宋江,但宋江也不能夠小覷了他們。
  • 被斬前方顯英雄本色:武松怒罵魯智深大笑,李逵成了一灘爛泥
    梁山中有108位好漢,其中武松、魯達、李逵,還被金聖歎評為了「上上人物」,但從武松、魯智深和李逵面對死亡的態度看,李逵無法和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武松和魯智深是好漢,李逵只能呵呵了。李逵是天殺星,非常好殺戮,但是他殺的多是一些沒有武功的平民百姓,或者蝦兵蟹將,例如李逵殺了小衙內,扈三娘全家,以及大量的無辜百姓,這不算李逵的戰績,而是他的累累惡行。李逵在普通人面前很厲害,是天殺星,混世魔王,但是遇到燕青、焦挺這類好漢,他就立馬慫了。魯智深和李逵一樣,也好打打殺殺,但魯智深更多是路見不平出手相助,例如他為了給金翠蓮出頭,三拳打死了鎮關西。
  • 讓盧俊義當裁判,按照宋朝的規矩相撲,燕青能否打贏武松魯智深?
    梁山上擅長相撲的人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浪子燕青和沒面目焦挺,這兩個人摔黑旋風李逵,就像哈士奇甩動布娃娃。但要說燕青或焦挺是梁山第一相撲高手,肯定會有兩個人不同意。首先一個嘴上不說但心裡反對的,當然是玉麒麟盧俊義:「小乙的功夫都是我教的,他憑啥拿第一?」
  • 魯智深臨走前留下兩句話和六句偈語,宋江不懂,林衝武松燕青懂了
    宋江聽了悶悶不樂,林衝武松燕青等人若有所思,然後魯智深又寫了六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在偈語中表示「今日方知我是我」,林衝武松燕青看了之後,心裡當然也會咯噔一下:「我是誰?」答案是一致的:「我現在是招安軍官,此前是殺人放火的強盜,直裰染黑了洗不白,身上的殺孽也消不掉,總有人要來秋後算帳的!」
  • 武松和燕青誰厲害,兩人打架誰能贏?
    先說武松。武松不僅相貌堂堂,一身神力,而且為人精明,處事周到,考慮細緻,很多人都不如他。這從原著中,好幾處例子都能看出來。為哥哥武大郎報仇時,武松其實並沒有上來就直接找西門慶,而是仔細詢問潘金蓮,哥哥得了什麼病,吃了什麼藥,誰給開的方子等。後面,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復仇鴛鴦樓等事件,也能反映武松的精幹。
  • 二龍山的三位頭領魯智深、楊志、武松,誰的綜合戰力更強?為什麼?
    二龍山上的魯智深、楊志、武松,不要說是與那些小山寨相比,就算把他們放到鼎盛時期的水泊梁山,此三人的能力也是出乎其類的。分析魯智深、楊志、武松,作者之所以把他們都放在二龍山上,絕非是隨意一筆,而是有意為之。從成書的角度去看,魯智深、楊志、武松,這三個人物形象的出現都要早於《水滸傳》。所以說,這三人是《水滸傳》的元老型人物。
  • 武松在梁山只怕一個人,此人力大如牛,不是魯智深
    其中魯智深武松,自然是實至名歸,拼命三郎石秀膽氣過人,雷橫和劉唐勢均力敵,黑旋風李逵的武藝,和他們相比,略遜一籌。 十頭領中,武松更不是個省油的燈,他放出狂言,專打天下硬漢。這兩個刺頭天天在一起共事,難保有個馬勺不碰鍋沿的時候,那麼李逵敢不敢和武松叫板呢?你可千萬別小瞧了黑旋風,實際上不是李逵不敢惹武松,而是武松怕李逵。
  • 三山聚義打青州,魯智深楊志不讓武松出戰,就是怕他輸給呼延灼?
    在與呼延灼的戰鬥中,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先後出手,最後都是打了個平分秋色,於是有讀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三山聚義打青州,行者武松為何不打呼延灼?武松出手會是啥結果?魯智深楊志不讓武松出手,是不是是怕他輸給呼延灼?
  • 李逵殺四虎,怒起來還敢去砍宋江,卻不敢招惹打一虎的武松!
    武松赤手打虎,李逵拿著樸刀,別說李逵秒殺武松,能不被武松秒殺就算贏了。這本就是沒什麼懸念的問題,仿照《水滸》風格,寫幾個字,寫的不好,博大家一樂,切勿見怪。話說這一日,魯智深、武松、李逵等幾個步軍頭領在後山校場飲酒,卻聽得後面樹上鳥叫,楊雄道:「聽聞昔日智深哥哥於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今日又有這些不知死活的,這般亂叫。」
  • 楊志為人有一個優點,與武松很相似,遠遠強於魯智深
    不過,昏庸無能的高俅卻做了一件清醒的事情,不但拒絕了楊志的請求,還將其臭罵了一頓,趕出了殿帥府。垂頭喪氣的楊志心中煩悶,卻又苦無良策,只得在客棧中打發時間。沒過幾天,身上的盤纏全部用盡。走投無路之下,楊志想出了將家傳寶刀變賣的辦法以維持生計,不料卻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楊志來到街市,插了一個草標,叫賣寶刀。
  • 魯智深是闊人,林衝是毒人,楊志是正人,水滸第一好漢天人是誰?
    金聖歎評曰:水滸第一人,武松是也。小生對此也頗為認同。為了把武松推上水滸第一人的位置,金聖歎取了梁山裡另外三個頂天立地男子漢做陪客比較。你道這三個人是誰?卻是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青面獸楊志。這三個人選出來作為梁山好漢的代表應該沒有疑義了吧。魯智深是個什麼樣的人?金聖歎說:闊人也?什麼叫闊?豪爽闊達也。不管什麼事到了他這裡都沒有過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