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都是《水滸傳》中的草莽英雄。其中武松、魯智深兩人是最不懼權貴,敢於為貧苦百姓出頭的硬漢。李逵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史進、燕青都是講義氣的英雄好漢。如果他們走在大街上,見到有壞人正在為非作歹,分別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一、武松
武松是愛憎分明、敢作敢為、崇尚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英雄形象,專打天下不平之事,是《水滸傳》中快意恩仇的代表人物。只要碰上為非作歹、欺壓良善的人,他根本不跟你廢話,對惡勢力完全可以用狠辣來形容。——有血濺鴛鴦樓為證!
如果走在大街上,五人同時遇到了為非作歹的人,第一個衝上去的必定是武松「你這廝比景陽岡的老虎如何?」一個箭步上去,專照致命的點招呼。這種性格很容易錯殺,比如飛天蜈蚣的小童子,其實是被飛天蜈蚣搶上山的苦命人。
而且武松虛榮心也特別的強,比如當年景陽岡上,他本來也是懼怕老虎的,但就因為害怕被店小二取笑,故偏向虎山行!所以他很容易被那些油嘴滑舌的人矇騙。比如當年孫二娘夫婦謀害武松事敗,一個勁地誇讚武松套近乎。武松一高興,竟然跟他們結為了兄弟!
二、魯智深
魯智深也是武松一般的性格,脾氣火爆、嫉惡如仇,敢於為民做主,拳打天下不平之事,不怕得罪權貴。比如他當年跟隨小種經略相公,本來有大好前途,卻因為民女金翠蓮出頭,三拳打死了鎮關西,踏上了逃犯生涯。亦有大鬧桃花村、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林等諸多英雄事跡。
不過魯智深與武松唯一的不同是,他在抱打不平的過程中,顯然更加冷靜,基本上都會問明了緣由。【換句話說,打人之前,得告訴被打的人為什麼打他,得讓被打的人心服口服!】而且他粗中有細,比如拳打鎮關西,估計金翠蓮出城之後才開始動手。比如大鬧桃花村,土匪人多勢眾,如果正面翻臉,打起來傷及村民,他就躲閨房中偷襲周通。比如大鬧野豬林,一直護送林衝至安全的地界。
因此!魯智深遇到這些腌臢小廝,肯定會先問個緣由,之後再動手不遲。
三、燕青
燕青擁有非常完美的人物性格。從義氣方面來說,他與魯智深、武松一樣,也是非常講義氣的人。不同之處在於燕青的心思更加縝密,而且他的殺念不重。在燕青的心中,只有兩件事最重要;第一是盧員外的安危;第二是師師姑娘的愛情。在《水滸傳》全書中,他除了救主人盧俊義的時候,以及在作戰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殺過人的。
因此!如果燕青遇到為非作歹的人,他的舉止可能沒有武松、魯智深激動。差不多揍對方一頓就完事,不至於傷對方性命。
四、李逵
李逵這個人,雖然說是宋江的殺手,但是也有一顆見義勇為的心。比如當年爆出魯智深、宋江強搶民女的事件,李逵大怒,當即上梁山泊揪著宋江不放,敢於宋江當面翻臉,甚至揚言如果屬實就砍了宋江。李逵也有善念,比如當年李鬼複製「山寨版李逵」,用孝順老娘的藉口騙李逵放了他。
但是!他的星號是「天殺心」,天生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雖然有一些正義之心,但表現並不強烈,他的正義往往會被心中的殺念湮滅。一旦他殺得興起的時候,真害怕他把要救的人也一併殺掉。比如江州救宋江一案,李逵殺得興起,無論百姓官兵,排頭砍將去。這類似的劇情還有很多。
因此!如果李逵遇到為非作歹的人,我真為這位被欺負的人感到擔心。
五、史進
不得不說,史大郎很講義氣,但多為江湖義氣,不憐憫貧苦眾生。他早期身為一方領袖,卻暗中與山上土匪私通,而且這幫土匪還目的是來打劫村民的。朱武等假意負荊請罪,史進因為義氣放了他們,後來更是武朱武等人成了最鐵的朋友。說明在史進的信仰中,江湖道義大過一切。
而他生平唯一一次「見義勇為」。是魯智深火燒瓦罐寺一節,但那也可以理解為只是單純的為兄弟出頭。他原本躲在林中,是指望打劫金銀財寶的,見魯智深是個窮和尚,便吐了一肚子的晦氣。兩人大打出手,後來發現是魯智深。魯智深說了瓦罐寺的遭遇。史進說道「哥哥既有包裹在寺內,我和你討去。若還不肯時,一髮結果了那廝。」他並非見義勇為為那些和尚出頭,而是幫兄弟魯智深奪回包裹!
因此!史進的江湖義氣,明顯大於對眾生的憐憫。如果為非作歹的是江湖中人,比如像朱武、楊春等人,還有可能成為朋友。
六、楊志
楊志見義勇為就比較少了,他雖然是武狀元出身,身體裡面也流淌著英雄的氣概。但是卻跟林衝一樣,身上的包袱太多了,其中最大的包袱就是為國效力,博個封妻蔭子,光宗耀祖。這種人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幹出格的事的。
比如當年潑皮劉二欺負楊志,幾次三番當眾羞辱他,甚至湊著腦袋讓他打。但楊志並不敢動手。如果不是牛二搶他的刀,把他逼得實在退無可退了,他勢必不敢把牛二怎麼樣的。【特別說明:楊志跟林衝一樣,沒有放下包袱之前事事顧慮,一旦爆發出來,便也是毀天滅地!】
因此!楊志在正常情況下,基本上不會多管閒事。除非那壞人做得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