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夢想怎麼辦?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找興趣,為夢想而奮鬥

2020-12-22 結媽看育兒

蘭蘭的兒子今年十歲,成績不好,資質平平,也沒有什麼特長,不過他很懶散,做事沒活力,少了一份小孩子該有的朝氣與活力。老師叫他說說他的夢想是什麼,他一句也答不上,甚至連夢想是什麼也不知道。蘭蘭為此也是很憂心。

夢想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有了夢想就能找到奮鬥的目標。未達到夢想的狀態孩子就會努力去學習,不斷地往前前進。可是一旦沒有夢想,心中就會像是一個脫線了的風箏,沒有方向,隨風飄蕩,最終跌落大海之中。

美國著名演員奧普拉曾說過: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一天,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

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樹立一個夢想,這是很重要的事,關係到孩子的學習態度,以及未來的成就。

從小培養夢想的好處

有了夢想就有目標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比較強,是一個打基礎的好時光,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夢想意識,會讓孩子有一個前進的方向,方便為夢想的實現打下基礎。孩子的夢想是學習的動力,家長在孩子擁有夢想的時候加以引導,讓孩子明白想要達成夢想需要有什麼必備的技能,從小就教導孩子學會打基礎,讓孩子擁有一個紮實的基礎。定下一個學習目標,朝著目標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前瞻意識,懂得事先準備,機會往往就是給這類的人準備的。

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許多孩子因為夢想的缺失,導致沒有方向感,容易隨波逐流,很容易因為做錯了某事或者不知道為什麼做某事而感到失落,甚至自卑。有夢想的孩子則不會這樣,因為他有清晰的方向,知道現在的狀態只是暫時的,並不會因為某次的失敗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他們懂得總結失敗的經驗,以更好地面對下次的挑戰。這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心,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哪怕失敗了,也會重新站起來,繼續挑戰。

有夢想的人意志力堅定夢想是孩子成長道路的指明燈,孩子會隨著追求夢想的道路變得更加堅強。當確立下了目標,便不會隨意動搖,他們會不斷地朝著一個方面努力往前拼搏。不會因為旁人的嘲諷而失落,也不會因為某次的失敗而懷疑。他們知道,追求夢想的道路是艱辛的,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這樣的追夢意識將孩子培養成了一個意志力堅定的人。

夢想的實現依靠的是實事求是,不是空想,是要有實質性的付出的。在這一路上並不會一帆風順,會有許許多多的挫折和磨難,需要面對。孩子在並不知道夢想對自己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家長要教導孩子,知道什麼是夢想,怎麼樹立一個夢想。

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可追求的夢想

1. 要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

強加的夢想是不夢想,那是包袱,是壓力。家長在教育孩子尋找夢想的時候,要從孩子的內心出發,傾聽孩子最真實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個方向,但是並不知道怎麼表達,他們內心深處都有自己喜歡的事要做。家長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將孩子的夢想從孩子的內心深處挖掘出來,幫孩子確立目標,和孩子一起為夢想而努力。

2.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年紀小,社會閱歷不足,思想不成熟,對外界充滿好奇心,所以喜歡的事也一直在變化。家長應該注重孩子各個興趣愛好,只要孩子的想法正確,家長就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不過這個支持並不是無條件的支持,而是要有條件的,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在答應前需要跟孩子做好約定,要達成什麼樣的規定才能學。還有孩子想要換興趣班的時候,也需要有足夠的理由,並且立下相應的規矩。孩子年少,好奇心強,家長應給予一定的諒解。在興趣的選擇上也要多花點心思進引導。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的養成,有意識地激發孩子對夢想的追求。

3. 讓孩子多閱讀名人傳記

家長平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多閱讀名人傳記,幫孩子樹立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向,孩子通過名人的經歷從小培養起奮鬥目標。從名人事跡中找到自己的夢想,汲取名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通過閱讀名人傳記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習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然後模仿名人的做法,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是孩子前行道路的領航者,孩子夢想的締造者。作為家長應該適當地激勵給孩子樹立夢想,支持鼓勵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沒有夢想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們沒有自己的夢想,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本來應該朝氣蓬勃無憂無慮的,但是他們卻經常說自己憂鬱和糾結。在最近的一項調查研究中,現在有85%的初中以上青少年認為自己「沒有夢想」。很多人表示「對於自己的未來非常迷茫」。
  • 家長尊重孩子的夢想,提升孩子的人生高度,別給孩子「潑冷水」
    最初他只是對玩具的追求,隨著對汽車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對汽車的歷史和知識掌握得越來越豐富,他立志成為汽車設計師,造出更多中國生產的好車,讓「中國汽車製造」變成「中國汽車創造」。臺下的爸爸媽媽的臉上洋溢出欣慰與自豪,男生坦言父母沒有否定過他的夢想,他很開心,但爸爸有時會覺得這個夢想不切實際,使他感覺到失落。
  • 動畫《無翼鳥》:孩子童年時的「夢想」,足以支撐一生的「高飛」
    經過了這麼多的努力,無翼鳥終於體驗到了飛翔的感覺,就算沒有翅膀,但它依然懷抱著飛翔的夢想,並為這個夢想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去換取飛翔。每個生命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利,即便前方困難重重,它也能衝破阻礙,為夢想而不懈奮鬥。
  • 孩子想當醫生,如何引導他實現夢想
    01昨天,孩子路過動物園,回家就跟爺爺奶奶說,今天要去動物園玩。於是,一大早起床後,孩子就為自己去動物園開始做積極的準備了。因為我有工作要做,不能與孩子同行,所以我給孩子布置了相關任務:「去動物園,請為媽咪拍回10張動物的照片。
  • 有必要幫孩子建立夢想嗎?給家長這三點建議,讓孩子未來有保障
    這個問題許多小孩子都被問過,並且有不少學校在一二年級甚至在幼兒園時期就為了激發小朋友的夢想專門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但很多家長都不理解,認為孩子小小年紀,連夢想和職業是什麼概念都不清楚,就讓孩子確立夢想,是不是為時過早了。小西確認為這很有必要,所以小西平時會帶著孩子馨兒到處旅遊,看話劇,聽音樂會,想讓馨兒找到自己的興趣,從而確立夢想。
  • 如何激發孩子的夢想?
    李勝傑老師首先講述了孩子成長的三個關鍵時期,以及在此階段父母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第一個關鍵期是0-7歲,是孩子的認知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此階段的父母應該為孩子植入正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種下積極的健康的夢想的種子。
  • 家長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庸怎麼辦?
    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儘可能的去給孩子從小就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趨向平庸。 但如果真的事與願違,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泯然眾人矣,我們的家長也不應該以一個消極的態度去面對他們,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帶到這個世界上的生命,牛牛相信活得快樂、健康應該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
  • 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根據少年兒童理想產生、發展和形成的特點,開展理想教育。例如:幼兒在幼年時期,就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同時,多逗、多與幼兒交談、玩耍,促進幼兒腦和四肢的發育。對幼年兒童來說,重點應該放在:
  • 25年後,97%孩子當不了精英:孩子的夢想中,藏著扎心的真相
    媽媽說他從小就喜歡看科普類的繪本故事,發現他對恐龍很感興趣,就給他報了刑立達線上的科普課程。所以,當他到了實地看到腳印之後,才能作出判斷,並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確認。消息一出,網友們都紛紛為睿睿的父母點讚。
  • 《狼王夢》的破碎告訴我們:你的夢想不是孩子的夢想
    《狼王夢》講述了一頭叫紫嵐的母狼,在失去它深愛的公狼黑桑後,獨自撫養四頭幼狼,並執意想把幼狼培養成狼王,但最終夢想落空,自己也為保護狼崽犧牲生命的故事。為了孩子成績好,有的家長不管不顧地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考好了怎樣都好,考砸了各種責罵。搞得有些孩子覺得,父母只是愛著成績而不是自己。昨天剛在網上看到,一9歲小女孩因為作業完不成怕受責罵走了極端。3.
  • 孩子樹立理想,家長如何引導
    無論孩子樹立怎麼樣的理想,家長都應該給予理解與支持,不可硬性的強加幹涉,屬於孩子自己的選擇才更能調動他的積極性,其實只要孩子有了方向並為之努力奮鬥,就夠了,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成長和進步,更何況,隨著孩子的成長,以及認識的提升,眼界的寬廣,他的理想也應該會有相應的改變,以我來說,25歲時的理想與15歲已經完全不同。
  • 當孩子說「我要當李佳琦」時,媽媽的回答很重要,如何引導夢想
    從小長這麼大,這是孩子第一次和媽媽說自己的夢想,媽媽微微愣了一下,稍微考慮一會兒,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問孩子「為什麼想當李佳琦,而不是朱廣權呢?」兒子立刻羅列出了一堆理由,李佳琦很火很有名氣,他每天說說話就能掙很多錢,還能和明星見面哦,好多明星都來過他的直播間,比綜藝節目都勤……孩子的夢想是當網紅,這位媽媽的回答很贊看著孩子小嘴巴巴地說了一連串的理由,媽媽並沒有打斷,而是在孩子話語停止後,又輕輕地問了句,「你想當哪個李佳琦呢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家長的引導很重要,這4件事情要注意
    說到孩子愛玩遊戲這個話題,不少家長心中都有共鳴,那就是孩子沉迷遊戲難以自拔,想要教育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看這孩子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上的畫面,沒有絲毫分心,不少家長都覺得,要是孩子能把這份專注力和不通關誓不為人的毅力放在學習上,上個清華北大都不是問題。
  • 為什麼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夢想?會「做夢」的孩子,更能堅持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喜歡半途而廢、沒有什麼追求、性子急、沒有耐心……這些標籤經常出現在孩子們的身上。的確,有的孩子從小習慣就沒有培養好,家長想要在短時間內讓孩子發生較大突破,是一件有困難的事情。面對耐心不夠,沒有什麼追求的孩子,家長不妨找到並呵護孩子的夢想,讓他懂得「堅持」的意義。
  • 孩子進行名著精讀,家長應該怎麼引導?
    孩子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後,除了日常堅持閱讀外,特別要對一些經典名著進行精讀,家長一般可以通過4個環節來引導孩子完成好閱讀。以下,分別講講閱讀4個環節中家長都該做些什麼:01 導讀(薦讀)導讀就是激發起孩子的興趣,這點在孩子剛開始進入名著閱讀時,尤其重要。家長在向孩子推薦圖書時,要有所準備,對書的內容和背景相關知識都要有所了解。
  • 如果無法給孩子力量,就不要把夢想給孩子
    作為家長給孩子的應該是一種勇往無前、敢於挑戰一切的勇氣,而不是一個你眼中所謂的好前程,家長有時會把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到孩子身上。的確,父母把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是孩子能夠回應父母的這份期待,大家一起朝著專業水準的目標持續努力不懈怠,當然是好的。
  • 「長大後想當李佳琦」面對孩子脫口而出的夢想,父母的回應很重要
    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夢想」? 現在很多父母都不能正確對待孩子的夢想,甚至有的父母還會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當做是自己的夢想。正確對待孩子的夢想不是嘴上說說,而是需要付出行動的,父母需要根據孩子提出的不同夢想,給出不同的回應。
  • 繪本《達文西想飛》:孩子的人生高度,從被尊重的「夢想」開始
    在應試教育下很多孩子從小就要"贏在起跑線"上,不斷地上培訓班、興趣班,準備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到了大學,卻開始迷茫無助,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裡,這也是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問題。  但殊不知,每個小孩從小在心中一定有過夢想,只是我們沒有重視和尊重過,所以這個夢想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消失了。
  •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別硬碰硬,家長要懂正確引導方式
    孩子叛逆期怎麼辦?善於在言語中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找到交流的切入點再去引導。如果孩子與你衝突時,等雙方冷靜下來,先用柔和的方式緩解情緒,待心情平復後,再傾聽孩子要說什麼。謹記一個道理,情在前,理在後。#尊重理解,換位思考了解初二現象的共同特點,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就會多一分理解。孩子到了初二,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正確引導。
  • 當孩子說:我遊戲打的好,我想當電競選手,父母應該怎麼做
    洋洋媽媽面臨的問題可能也是許多家長所共同面對的,孩子愛玩電子遊戲,甚至是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電競選手,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這個「夢想」都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孩子喜歡打遊戲,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選手就一定是錯的嗎?小編認為孩子的這種想法並不是錯的,甚至是值得家長鼓勵的。